一种四极单排焊接耳机母座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50019发布日期:2018-06-22 11:52阅读:25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四极单排焊接耳机母座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好处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DJ、旅途、运动等在噪吵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耳机原是给电话和无线电上使用的,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可携式电玩和数位音讯播放器等。

现有技术中耳机与其他电子设备在连接的时候,普遍都是通过插针与母座进行对接来实现的。其中,插针一般都是与耳机本体相连接的,而母座往往是设置于电子设备或者耳机转接线上的。在此,传统的耳机母座主要是通过多个触足与电子设备或者耳机转接线上的导线进行焊接的。

如申请号为03263435.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耳机之插接母座, 其包含一金属管体及一橡胶座,该橡胶座可封闭该金属管体的底部。该橡胶座上设有四个以贯穿方式设置的接触件,各接触件裸露在外的触足为等角度分隔。由于,母座的触足是成圆周分布的,因而在注塑橡胶座之前,工作人员就需要先将接触件进行圆周排列,且在焊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不断转动耳机母座才能够使电子设备或耳机转接线上的导线逐一与每个触足相焊接,从而不利于提高耳机母座与其他电子设备的连接,因而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极单排焊接耳机母座,其有利于节省了焊接过程中的工时成本,且其生产方法也比较简单,提高了母座的整体效益。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四极单排焊接耳机母座,包括端子、基座和固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由依次水平排布的接触件一、接触件二、接触件三和接触件四组成,所述接触件一、接触件三和接触四的上端背离接触件二方向分别带有弯折片一、弯折片三和弯折片四,所述接触件二的上端带有弯折片二,所述弯折片一、弯折片二、弯折片三和弯折片四相互之间有高度差且均向同一方向弯折,所述接触件一、接触件二、接触件三和接触件四的触足单面固定于所述基座上,所述接触件一、接触件二、接触件三和接触件四的本体均被浇注于固定部中,所述端子和固定部的外部套设有绝缘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端子上的接触件一、接触件二、接触件三和接触件四是水平排布的,因而能够一次性冲压成型,且也保证了四个触足能够成单排设置,从而有效地满足了后续焊接时,工作人员能够一次性将四个触足与四条导线焊接在一起,这样也就大大提高了焊接的效率。

而且,通过弯折片一、弯折片二、弯折片三和弯折片四沿同一方向进行弯折,这样既能够满足耳机母座与插针对接的原始功能,同时,在加工的时候,也只需一次冲压就能够实现所有的弯折片的弯折效果,从而也就有利于提高耳机母座整体的生产效率。

优选为,所述弯折片一和弯折片三相对面带有凸起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凸起一在弯折片一和弯折片三上是相向设置的,这样既能够实现凸起一对插针起到夹持的作用,又能够避免弯折片一和弯折片三同时接触到插针上的多个电机而发生短路的问题。

优选为,所述弯折片三的上端面向弯折片一一体制成有弹性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弹性片能够抵接住插针,并且在固定部共同的配合作用下,插针能够进一步被限制在耳机母座中,从而也就有效地保证了插针和耳机母座之间的固定效果。

优选为,所述弯折片二的端部沿着弯折片二自身的反方向弯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反方向弯曲的方式,使得弯折片二与插针接触的部分就会变得比较的光滑且圆润,从而有利于减少弯折片二与插针之间在插针插拔过程中的磨损程度。

优选为,所述触足的端部背离基座一面带有凸起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二位于触足上,其增加了触足的粗糙程度,使得触足与导线在焊接后具有较强的拉拔力,进而降低了触足发生脱线的概率。

优选为,所述固定部的内侧带有与插针匹配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能够使得固定部对插针起到较好的限制作用,保证了插针在耳机母座中的能够保持稳定状态。

优选为,所述绝缘筒包括由两个半筒体拼接而成,且所述筒体上开有分别与弯折片一、弯折片三和弯折片四相对应的让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让位槽与弯折片一、弯折片三和弯折片四相对应的,这样在绝缘筒安装时,能够减少弯折片一、弯折片三和弯折片四所带来的阻碍,从而也就有利于提高耳机母座的安装效率。

优选为,其中一半筒体的两侧边缘带有卡块,另一半筒体的两侧边缘带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块和卡槽之间的过盈配合,其能够方便两半筒体进行快速拼装,从而有利于提高耳机母座的生产效率。

一种四极单排焊接耳机母座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金属板上将端子以平板的形式冲压出来;

S2、将端子放入到注塑模具中,并一次在端子上注塑出固定部和基座,得到注塑件;

S3、将S2得到的注塑件放入到冲压模具中进行冲压,使得弯折片一、弯折片二、弯折片三和弯折片四向固定部的内侧进行发生弯折,得到冲压件;

S4、剪除相邻接触件之间的过桥余料以及与触足连接的余料板;

S5、在端子和固定部外套上绝缘筒和加固环,得到成品耳机母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耳机母座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不管是冲压成型还是冲压弯折,又或者是注塑固定部和基座,本申请都实现了一次性完成的效果。并且,与传统的耳机母座相比,本申请也省去了将触件进行圆周排布的操作,从而也是大大提高了耳机母座的生产效率。

优选为,S4中余料板的剪除是沿着基座的边缘进行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余料板被剪除之后,触足还能够保持整齐的状态,从而也为后续一次性焊接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四个触足是成单排进行设计的,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耳机母座与导线之间的焊接效率;

2、由于端子上的接触件是处于同一平面的,这样也就能够有效地实现了单次冲压的操作;

3、通过多个弯折片向同一个方向进行弯折,这样既能够保证各触足处于同一平面,又能够保证插针的电极与端子实现正常导通;

4、绝缘筒是由两个半筒体拼接出来的,从而有利于提高耳机母座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端子和基座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端子、基座和固定部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耳机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半筒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实施例二的半筒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实施例三的耳机母座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中,1、端子;11、接触件一;111、弯折片一;1111、凸起一;12、接触件二;121、弯折片二;13、接触件三;131、弯折片三;14、接触件四;141、弯折片四;1411、弹性片;15、触足;151、凸起二;2、基座;21、挡块;3、固定部;31、限位槽;4、绝缘筒;41、半筒体;411、卡块;4111、凸点;412、卡槽;413、让位槽;5、加固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四极单排焊接耳机母座,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包括端子1、基座2和固定部3。其中,端子1是由接触件一11、接触件二12、接触件三13和接触件四14依次水平排布的,且相互之间存在间隙。同时,接触件一11,接触三和接触件四14的上端分别背离接触件二12带有弯折片一111、弯折片三131和弯折片四141,而接触件二12的上端沿着自身的方向带有弯折片二121。并且,弯折片一111、弯折片二121、弯折片三131和弯折片四141向同一个方向发生弯折,同时,弯折片二121的上端还向弯折片二121自身弯折的反方向发生了弯折,弯折处成弧面状。这样通过弧面与插针上相应的极进行接触,这样能够在插拔过程中减少弯折片二121对插针的磨损。另外,四个弯折片相互之间存在高度差,自上而下依次为弯折片二121,弯折片三131、弯折片一111和弯折片四141。这样能够满足每一弯折片均能够一一对应地与插针上的不同电极相触碰。

同时,弯折片一111和弯折片三131两者在相对面上开有凸起一1111,这样仅通过凸起一1111就能够使得弯折片一111和弯折片三131与插针上相应的电极发生导通,从而避免了弯折片一111和弯折片三131同时与多个电极发生导通的问题。而且,两个凸起一1111相对设置也能够对插针起到夹持的作用,从而,保证了插针和耳机母座之间能够固定牢固。而弯折片四141在面向弯折片一111一侧的上端还带有向弯折片一111设置的弹性片1411,且弹性片1411成三折,其水平方向离弯折片一111最近的部位刚好能够与插针的电极相接触。而由于弹性片1411具有一定的弹性,因而其也能够有效地对插针起到顶压作用,并且两个凸起一1111和一弹性片1411刚好成三角形设置,这样也就能够充分地保证插针在耳机母座中的稳定性。

如附图3所示,接触件一11、接触件二12、接触件三13和接触件四14的触足15的端部是呈同一水平直线的。并且,四个接触件的触足15背离弯折片一111弯折方向的一面与基座2相固定,而另一面则裸露于环境中。同时,基座2是成半圆柱状,而与触足15相固定的是基座2的轴线所在的平面,而且,基座2于每一触足15的两侧均设有挡块21,这样相邻的挡块21能够对触足15起到限制作用。从而,在焊接的时候,工作人员只要将导线铺平并一一与相对应的触足15相触碰,之后再一次将导线与触足15相焊接即可。这样便为单排焊接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并且其与传统的耳机母座相比,省去了需要不断转动耳机母座的操作,从而大大有效地提高了耳机母座与导线相焊接的效率。而且,相邻的挡块21也能够在焊接的过程中对导线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既保证了对导线之间隔绝的作用,也降低了导线在焊接的过程中发生滑移的概率。再者,触足15背离基座2一面的端部还带有凸起二151,其能够增加触足15表面的粗糙度,有利于在焊接后增加触足15与导线之间的拉拔力。

再者,如附图4所示,接触件一11、接触件二12和接触件三13的自身中间被浇注于固定部3中,而弯折片一111、弯折片二121和弯折片三131均整体裸露在固定部3外。并且,固定部3与弯折片一111弯折方向相同的一侧还开有限位槽31,其内部成阶梯状并与插针的外形相匹配,从而能够进一步对插针起到固定作用,保证了插针和耳机母座固定后能够处于稳定的状态。

其次,如附图5所示,在端子1和固定部3整体的外侧还套有一个绝缘筒4,而端子1的外侧及绝缘筒4的上端还套有一个加固环5。加固环5不与端子1相接触,且其与绝缘筒4上端相固定。

实施例二:

一种四极单排焊接耳机母座,基于实施例一的挤出上,如附图6和附图7所示,绝缘筒4由两个半筒体41组成。其中一个半筒体41上两侧边缘带有个带有两个卡块411,其中自上而下卡块411的形状为两个六边形和两个正方形,并且两个正方形的卡块411沿着绝缘筒4轴向方向的两侧还带有凸点4111。而另一半筒体41上的两侧边缘开有与卡块411相匹配的卡槽412,这样通过四个不同位置的卡块411和卡槽412之间的配合,能够有效地实现两个半筒体41之间的牢固固定。

另外,两个半筒体41上的两侧边缘及内侧均开设了与接触件和弯折片相对应的让位槽413,这样两个半筒体41在安装的时候,能够有效地减少接触件和弯折片的阻碍,而且在保证耳机母座正常应用的情况下,也使得绝缘筒4能够更有效地对接触件和弯折片起到保护作用。

实施例三:

一种四极单排焊接耳机母座的生产方法,如附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冲压机在一块金属板上将端子1以平板的形式冲压出来,其中接触件一11的上端和接触件二12之间以及接触件二12和接触件三13的上端之间带有过桥余料,接触件一11、接触件二12、接触件三13和接触件四14的触足15是成同一水平之间的,并且所有的触足15端部均与同一余料板相连接;

步骤二、捏住余料板将端子1放入到注塑模具中,并一次性在端子1的整体触足15上和接触件一11、接触件二12及接触件三13整体外侧上注塑出分别注塑出基座2和固定部3,从而得到注塑件;

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注塑件放入到冲压模具中进行冲压,使得弯折片一111、弯折片二121、弯折片三131和弯折片四141向固定部3的内侧进行发生弯折,其中弯折片一111和弯折片三131是成90度弯折的,得到冲压件;

步骤四、剪除接触件一11的上端和接触件二12之间以及接触件二12和接触件三13的上端之间带有过桥余料,在沿着基座2的边缘水平剪除余料板;

步骤五、在端子1和固定部3的整体外套上绝缘筒4,并在绝缘筒4的上端旋上加固环5,从而得到成品耳机母座。

从上述生产的过程可以清楚看出,与传统的耳机母座相比,本申请的端子1的四个接触件能够一次性被冲压出来,并且后续接触件也不需要两两拼装。同时,在完成注塑之后,之后将弯折片弯折并减去过桥余料和余料板,就能够实现端子1与插针各极的正常对接了。而且,触足15是成单排设置的,这样为后续耳机母座与导线之间的焊接提供了便利,省去了不断转动耳机母座并多次焊接的麻烦,从而也提高了下游工艺的生产效率。因而,本耳机母座在满足传统耳机母座的要求之后,也提高了整体的生产加工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