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安全系统的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5380发布日期:2018-11-16 23:4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特别地用于气囊约束系统的连接器组件。该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壳体和端子支撑装置。该端子支撑装置被分配给该连接器壳体,从而使该端子支撑装置可相对于该连接器壳体从打开位置移动到支撑位置。

背景技术

在许多应用中,连接器的安全联接都十分重要。例如,在汽车安全系统的情况下,例如作为乘用汽车中的气囊系统,用于将气囊连接至其点火基部的连接器必须设置有可靠的安全系统。为了确保连接器不会意外变松,使用锁定装置来确保安全的机械联接。

车辆在安全、舒适性和多媒体领域中的供应近年来已经快速增长。所有这些新功能都需要附加的电气和机械努力。附加电气导线和插入式系统必须安装在车辆中。这在车辆生产中导致小型化趋势。选择更小的横截面用于电气线路,并且电气接头系统的尺寸更小。然而,当要在组装过程中保持接插系统可管理时则小型化受到限制。另外,必须确保对于安全相关的插入式连接将连接器的故障组装排除。一些年之前,开发了一种连接器类型,并且在本领域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从而这种连接器类型已经在气囊应用中确立起来。文献ep2966735公开了这种气囊连接器。这种连接器具有二次锁,并且用在许多车辆中。然而,尽管其已经小型化,但是这种连接器仍具有一定大小。在插入状态下插头从配合连接器突出,这在非常有限的空间中进行组装期间会导致问题。由于小型化现在产生了不再可管理的插入式系统,并且还必须容纳诸如铁氧体之类的较大部件,必须找到另一种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囊点火装置的插头连接器,该插头连接器在组装期间容易操纵,可以提供安全的插入式连接,并且适合于狭窄构建空间。

通过阅读如下描述将变得清楚的这些和其它目的可以通过根据一方面的电连接器和根据另一方面的电连接器组件得以解决。

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气囊约束系统的电连接器包括在纵向轴线上排列的长形壳体,该长形壳体围绕具有接触表面的至少一个长形端子。此外,电连接器还包括端子支撑装置,该端子支撑装置附装在所述长形壳体上并且能沿着所述长形壳体从打开位置纵向地移动到支撑位置。当所述电连接器与配对连接器配合并且所述端子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支撑位置时,所述端子支撑装置增大所述接触表面对配对接触元件的接触压力。

通常优选地,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和配对连接器,其中所述配对连接器包括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垂直于配对连接器轴线布置的平面。所述至少一个配对接触元件的一部分沿着所述配对连接器轴线从所述平面突出。

优选地,所述长形壳体具有长形开口,并且所述端子支撑装置从所述长形壳体的内部穿过所述长形开口向所述长形壳体外突出。这允许从外部手动地插入并操作所述端子支撑装置。

优选地,所述长形壳体包括布置在柔性舌中的锁定开口。所述端子支撑装置包括向所述长形壳体外突出的第一锁定突起和第二锁定突起。当所述端子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定突起位于所述锁定开口中。当所述端子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支撑装置时所述第一锁定突起和所述第二锁定突起位于所述锁定开口中。该设计允许在将端子支撑装置附装至连接器以及在两个不同位置控制所述端子支撑装置时容易地操纵。

有利地,所述端子支撑装置包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向所述长形壳体内突出的支撑突起。所述支撑突起被优化以便容易装配在所述长形壳体内并且与长形端子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支撑突起包括用于增大所述接触压力并与所述纵向轴线对齐的平坦致动表面。该设计给予所述长形端子一些空间以在将所述电连接器连接至所述配对连接器时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移动。在支撑位置中,所述平坦致动表面与所述弯曲部分相互作用以增大给所述接触表面的压力。有利地,所述长形端子包括笔直部分和弯曲部分。在支撑位置中,所述平坦致动表面与所述弯曲部分相互作用以增大给所述接触表面的压力。为了控制力的大小和作用,所述弯曲部分的形状可以改变。所述弯曲部分可以弯曲地、阶梯状地或成角度地实现。

优选地,所述平坦致动表面被布置成当所述端子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与所述笔直部分对置。当所述端子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支撑位置时所述平坦致动表面接触所述弯曲部分。所述平坦部分在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时对彼此进行引导。

有利地,所述长形壳体包括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在配合方向上突出的条棒,该条棒具有第三锁定突起,以将所述长形壳体锁定至位于所述配对连接器的柔性锁定舌中的锁定开口。所述第三锁定突起将所述电连接器安全地锁定至所述配对连接器。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两个长形端子,并且其中所述突起布置在所述两个长形端子之间。所述端子的长形形状使得所述端子具有柔性,并且给固定装置留出空间以将所述端子固定到所述长形壳体内。所述端子之间的位置使得可以仅利用一个突起来操作两个端子。

有利地,护罩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至少一个配对接触元件。所述护罩防止所述配对连接器在制造时损坏,并且提供了保持和锁定所述电连接器的装置。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配对接触元件从所述平面突出的部分的长度比所述护罩从所述平面沿着所述配对连接器轴线延伸的长度的50%小。这使得可以进行所述电连接器组件的扁平设计。

有利地,所述平面包括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排列的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排列的至少一个肋。当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配对连接器完全连接时,所述至少一个肋被承载在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中。所述肋和所述凹槽的位置和大小允许电连接器到配对连接器具有规范,从而确认只有正确的连接器能够被连接至所述配对连接器。此外,所述凹槽还是用于所述电连接器的肋的引导装置。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长形端子的接触表面相对于所述纵向轴线向外成角度地布置,由此所述至少一个配对接触元件为销状。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照所附附图示例性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a、图1b分别示出了处于没有连接和连接状态下的连接器组件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a和图1b中所示的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a示出了配对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b示出了配对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a示出了图1b的连接器组件沿着纵向轴线剖切的剖视图,其中支撑装置位于打开位置;

图4b示出了图1b的连接器组件沿着纵向轴线剖切的剖视图,其中支撑装置位于支撑位置;

图5示出了图1b的连接器组件沿着纵向轴线剖切的剖视图,其中支撑装置位于支撑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图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的三维立体图。该连接器10包括在纵向轴线x上对齐的长形壳体20。端子支撑装置50附装在该长形壳体20上,并且可沿着长形壳体20纵向地从打开位置o(图4a)移动到支撑位置c(图4b)。长形壳体20包括沿着纵向轴线x在配合方向xc上突出的条棒60。该条棒60具有第三锁定突起61,以将长形壳体20锁定至所述配对连接器100的柔性锁定舌160中的锁定开口161。电气导线12从连接器10的内部伸出到外部。

图2示出了图1a和图1b中所示的连接器10的分解图。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上部20a和下部20b构成的长形壳体20沿着纵向轴线x对齐。长形壳体20包围具有接触表面17的长形端子16。端子支撑装置50可附装在长形壳体20上,以可沿着长形壳体20从打开位置纵向地移动到支撑位置。长形壳体20具有长形开口22,在该长形开口22处,端子支撑装置50能够从长形壳体20内向长形壳体20外突出。长形壳体20包括布置在柔性舌26中的锁定开口24。端子支撑装置50包括向长形壳体20外突出的第一锁定突起52和第二锁定突起54。当端子支撑装置50位于打开位置o时,第一锁定突起52位于锁定开口24中。当端子支撑装置50位于支撑位置c时,第一锁定突起52和第二锁定突起54位于锁定开口24中。端子支撑装置50包括垂直于纵向轴线x向长形壳体20内突出的支撑突起56。支撑突起56包括用于增大接触压力的平坦致动表面58。该平坦致动表面58与纵向轴线x对齐。长形端子16沿着长形壳体20的纵向轴线x对齐。长形端子16包括笔直部分18和弯曲部分19。平坦致动表面58被布置成在端子支撑装置50位于打开位置o时与笔直部分18对置。当端子支撑装置50位于支撑位置c时,平坦致动表面58接触弯曲部分19。长形壳体20包括沿着纵向轴线x在配合方向xc上突出的条棒60。条棒60具有第三锁定突起61,以将长形壳体锁定至位于所述配对连接器100的柔性锁定舌160中的锁定开口161(图1a)。连接器10具有两个长形端子16,并且突起56布置在这两个长形端子之间。电气导线12被引导穿过铁氧体14的开口并附装在端子16上以将导线12电连接至端子16。在该实施方式中,导线12通过超声波焊接相连。

图3a示出了配对连接器100的侧视图。配对连接器100包括垂直于配对连接器轴线z布置的平面110。配对接触元件111的一部分从平面110沿着配对连接器轴线z突出。护罩101部分地包围一个配对接触元件111。配对接触元件111从平面110突出的部分的长度比护罩101从平面110沿着配对连接器轴线z延伸的长度的50%小。平面110包括沿着纵向轴线x对齐的凹槽104。该电连接器10包括沿着纵向轴线x对齐的肋32(图2)。当连接器10和配对连接器100完全连接时,肋32被承载在凹槽104中(图5)。

图3b示出了配对连接器100的俯视图。护罩101部分地包围平面110。护罩101具有切口102以允许插入连接器10。切口102具有位于与平面110相反的一端的护罩突起103。护罩突起103防止连接器在该连接器10插入时在配对连接器轴线z的方向上移动。通过沿着纵向轴线x移动连接器10经过切口102将该连接器10插入到配对连接器100内。在移动时,在配对连接器凹槽104中对连接器肋32进行引导。

图4a示出了图1b的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其中沿着纵向轴线x进行了剖切。通过锁定在配对连接器100的开口161中的锁定突起61而将连接器10机械地锁定至配对连接器100。支撑装置50通过柔性舌26而锁定在打开位置o。图4b示出了支撑装置50通过柔性舌26锁定在支撑位置c。突起56与端子16的弯曲部分19接触。

图5示出了图1b的连接器组件沿着纵向轴线剖切的剖视图。支撑装置位于支撑位置c。一个长形端子16的接触表面17相对于纵向轴线x向外成角度布置,由此配对接触元件111为销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