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集线插拔式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4027发布日期:2018-08-31 22:3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池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包内部的一种采集线插拔式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包内部采集线的走线方式和连接方式还未形成规范化和标准化,现有的连接方式为锁螺丝压端子的连接方式,需要在塑胶支架上镶上滚花螺母,然后通过锁接的方式把采集线的端子锁到铜排上去,每个接线端都要用螺栓锁紧,生产效率低,还要使用大量的滚花螺母和螺栓,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集线插拔式连接装置,使用该插拔端子连接采集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同时还节省了大量的螺栓、螺母,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采集线插拔式连接装置,包括塑胶支架、铜排、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为插拔式连接端子,该插拔式连接端子包括插拔部、连接部,插拔部与铜排相连接,连接部与采集线相连接,所述插拔部设有插拔槽,于所述插拔槽下平面上设有弹片,所述弹片设有上、下两片,下片与插拔槽下平面固定连接,上片为圆弧形,所述铜排上端设有连接板,于连接板的前端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铜排连接板与插拔槽相套接,所述弹片上片穿过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插拔部为一平板两端向上向内卷成圆筒形,该圆筒形未闭合,端部与平板之间形成插拔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厚度等于插拔槽槽口尺寸s。

进一步的,所述弹片采用黄铜或磷青铜或锡青铜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铜排与铜排连接板之间的夹角α大于90°。

本发明工作原理:将铜排连接板插入插拔式连接端子插拔槽内,超过弹片上片后往回拉,使弹片上片穿过连接板上的安装孔,连接时间短且牢固,不易脱出。同时采用这种插拔式连接方式有利于规范、优化电池内部走线。

与现有装置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缩短了连接时间,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节省了大量螺栓、螺母,降低了成本及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有利于优化电池包内部走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采集线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插拔式连接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图;

图5为图3的仰视图;

图6为铜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插拔式连接放大示意图。

图中:1a、原铜排,2a、原连接端子,1、铜排,101、连接板,102、安装孔,2、插拔式连接端子,201、插拔部,202、插拔槽,203、连接部,204、弹片,3、塑胶支架,4、螺栓及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塑胶支架3、铜排1、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为插拔式连接端子2,该插拔式连接端子2包括插拔部201、连接部203,插拔部201与铜排1相连接,连接部203与采集线相连接,插拔部201为一平板两端向上向内卷成圆筒形,该圆筒形未闭合,端部与平板之间形成插拔槽202。

于插拔槽202下平面上设有弹片204,弹片204采用黄铜材质,该弹片204设有上、下两片,下片与插拔槽202下平面固定连接,上片为圆弧形,铜排1上端设有连接板101,于连接板101的前端中部设有安装孔102,铜排连接板101与插拔槽202相套接,连接板101厚度=插拔槽202槽口尺寸s,弹片204上片穿过安装孔102。

铜排与铜排连接板之间的夹角α显135°,便于插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集线插拔式连接装置包括塑胶支架、铜排、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为插拔式连接端子,该插拔式连接端子包括插拔部、连接部,插拔部与铜排相连接,连接部与采集线相连接,所述插拔部设有插拔槽,于所述插拔槽下平面上设有弹片,所述弹片设有上、下两片,下片与插拔槽下平面固定连接,上片为圆弧形,所述铜排上端设有连接板,于连接板的前端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铜排连接板与插拔槽相套接,所述弹片上片穿过安装孔。本发明缩短了连接时间,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节省了大量螺栓、螺母,降低了成本及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有利于优化电池包内部走线。

技术研发人员:胡清峰;张霁;陈美华;张师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远东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18
技术公布日:2018.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