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8205发布日期:2019-07-06 11:1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负离子(负氧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当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不低于每立方厘米1000~1500个时,这样的空气被视为清新空气。

申请公开号为cn105526640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双电源驱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申请号:cn201610023392.2)、申请号为cn105650752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装有集成式离子空气净化系统的净化装置》(申请号:cn201610001146.7)均设置了负离子发生模块,其负离子发生模块主要采用尖端电晕放电的方式产生负离子,然后通过风机直接将负离子吹出。授权公告号为cn101214390b的中国专利《负离子发生装置》(申请号:cn200810010137.x)即披露了比较具体的类似负离子发生结构,其包括底座和组装底座上的壳体、固定在隔板与窗栅之间的竖直等间距排列的同极放电针的针条板以及控制回路,壳体由后壳和前壳构成,窗栅与后壳活动连接,竖直等间距排列的同极钨合金放电针采用一次封装工艺固定在针条板与压板之间,固定在针条板上的碳化纤维连通所述小高压块,针条板外周环形槽内设置封闭的碳化纤维环,固定在壳体内的高压块组件封装在屏蔽罩内,底座与壳体通过旋转定位装置铰接在一起。

上述负离子产生原理及结构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以电晕放电方式产生的负离子寿命极短,很快就会消失,无法进行远距离传播,很难在大空间内营造出高浓度的负离子环境。而在生活中,雷雨过后、瀑布旁,会使人感觉空气清新,这是因为空气中存在大量“水合负氧离子”的缘故,负离子以o2-(h2o)n形式存在具有60s的半衰期,水合负氧离子寿命较长,迅速传播有望改善室内环境。因此,提供一种能产生水合负氧离子的装置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使负离子与氧气在高湿环境下结合而提高负离子寿命、延长传播距离的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包括具有离子发生腔的本体;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雾组件,用于产生水雾且该水雾组件的输出口与离子发生腔相连通;

电气石组件,设于所述离子发生腔中,所述电气石组件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水雾进入、供水合负氧离子输出的通孔;

氧气输送管,设于所述电气石组件中并具有能伸出离子发生腔的输入端;

所述离子发生腔具有供水合负氧离子输出的输出口。

为了便于将产生的水合负氧离子输出,所述本体的第一侧壁上开有供空气进入的进口,所述的输出口设于本体第二侧壁上,该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布置。输出口中还设置有能促进水合负氧离子输出的风机。

优选地,所述电气石组件靠近第二侧壁布置并与第一侧壁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水雾的容置腔,所述本体底部开有供水雾输入的输入口。

优选地,所述电气石组件包括盒体及能在与水雾接触状态下散发负氧离子的电气石,所述的电气石为球状颗粒并分散排布于盒体中。电气石为球状颗粒并分散排布于盒体中可以降低电气石组件的风阻,同时储存更多空气,供电气石接触水雾后释放的负离子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合负氧离子,还可以对水雾进行细化,有利于电气石释放的负氧离子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合负氧离子,提高水合负氧离子的产生数量及效率,进而提高净化效果。

为了便于水雾输入及水合负氧离子输出,所述盒体靠近本体进口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所述盒体靠近本体输出口的第二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氧气输送管在盒体中沿盒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氧气输送管的外周壁上开有若干个与内腔相连通的第一透气孔。

作为改进,所述氧气输送管中设置有沿氧气输送管轴向延伸并周向转动的辊轴,该辊轴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沿径向延伸的叶片。当氧气输入速度较慢时,水雾与电气石接触释放的负氧离子会有部分进入氧气输送管的内腔中,设置上述结构,有利于氧气与负氧离子在水雾存在状态下快速结合为水合负氧离子;同时,叶片的切割作用还有利于产生均匀的富氧水雾,提高水合负氧离子的产生效率。

优选地,所述氧气输送管的两端具有端盖,所述辊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能转动地连接于相应端盖上,所述叶片为多个并在辊轴上成排布置,且相邻两排叶片交错布置。所述叶片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且各第二透气孔的直径沿径向由内而外逐渐减小。辊轴的至少一端伸出相应端盖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可以是电机等。设置上述结构,辊轴转动使氧气输送管中各位置第一透气孔的出气量均匀,叶片上开设的第二透气孔能在辊轴翻转过程中加强气流交换,提高气体对流作用,有利于产生水合负氧离子。

再改进,所述辊轴内部中空从而形成混合腔,所述辊轴上密布有若干个与氧气输送管内腔相连通的第三透气孔。该结构有利于进入混合腔中的水雾、负氧离子离子、氧气混合产生水合负氧离子。

作为改进,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储水箱、超声波雾化片及吸水件,所述超声波雾化片设于储水箱顶部并通过吸水件与储水箱相连接,离子发生腔底部的输入口与超声波雾化片相对应。采用上述结构,超声波雾化片将吸水件自储水箱吸取的水进行雾化并输入离子发生腔,从而为离子发生腔提供高湿环境,有利于获得寿命及传播距离长的水合负离子。

优选地,所述的雾化组件还包括装配板,所述储水箱顶部敞开布置,所述的装配板盖置在储水箱顶部且上表面紧抵在离子发生模块的下表面上,所述装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以安装超声波雾化片的容置槽,该容置槽的底部开有向下贯穿装配板的夹孔,所述吸水件的上端插置在该夹孔中,所述吸水件的下端伸入储水箱中。吸水件优选为吸水棉签。

优选地,所述装配板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供空气进入容置槽的导气通道,该导气通道的第一端与容置槽相连通,该导气通道的第二端自容置槽延伸至装配板边缘。该结构一方面使得装配结构紧凑,另一方面,可以为雾化过程提供空气,有利于雾化过程快速有效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水雾组件产生的水雾向上输送进入离子发生腔,再进入电气石组件中,电气石遇到较大颗粒的水雾释放负氧离子,从而使电气石中维持有较细颗粒的水雾,氧气输送管输入电气石组件中的氧气在高湿环境下与负氧离子结合转化为水合负氧离子,形成浓度高、寿命长的水合负氧离子,延长了传播距离,以便于在大空间内营造出高浓度的负离子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氧气输送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包括本体1、水雾组件5、电气石组件3及氧气输送管4,本体1具有离子发生腔10,水雾组件5用于产生水雾,且该水雾组件5的输出口与离子发生腔10相连通。电气石组件3设于离子发生腔10中,电气石组件3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水雾进入、供水合负氧离子输出的通孔;氧气输送管4设于电气石组件3中并具有能伸出离子发生腔10的输入端41;离子发生腔10具有供水合负氧离子输出的输出口121。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1的第一侧壁11上开有供空气进入的进口111,输出口121设于本体第二侧壁12上,该第二侧壁12与第一侧壁11相对布置。输出口121中还设置有能促进水合负氧离子输出的风机2,以便于快速将产生的水合负氧离子输出。

本实施例的电气石组件3靠近第二侧壁12布置并与第一侧壁11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水雾的容置腔100,本体1底部开有供水雾输入的输入口13。电气石组件3包括盒体31及能在与水雾接触状态下散发负氧离子的电气石32,电气石32为球状颗粒并分散排布于盒体31中。电气石32为球状颗粒并分散排布于盒体31中可以降低电气石组件3的风阻,同时储存更多氧气,供电气石32接触水雾后释放的负离子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合负氧离子,还可以对水雾进行细化,有利于提高水合负氧离子的产生数量及效率,进而提高净化效果。

本实施例的盒体31靠近本体1进口111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311,盒体31靠近本体1输出口121的第二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312。氧气输送管4在盒体31中沿盒体31的长度方向延伸,氧气输送管4的外周壁上开有若干个与内腔40相连通的第一透气孔42。氧气输送管4中设置有沿氧气输送管4轴向延伸并周向转动的辊轴6,该辊轴6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多个沿径向延伸的叶片61。当氧气输入速度较慢时,水雾与电气石32接触释放的负氧离子会有部分进入氧气输送管4的内腔40中,设置上述结构,有利于氧气与负氧离子在水雾存在状态下快速结合为水合负氧离子;同时,叶片61的切割作用还有利于产生均匀的富氧水雾,提高水合负氧离子的产生效率。氧气输送管4的两端具有端盖43,辊轴6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能转动地连接于相应端盖43上,叶片61为多个并在辊轴6上成排布置,且相邻两排叶片61交错布置。叶片6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透气孔611,且各第二透气孔611的直径沿径向由内而外逐渐减小。辊轴6的一端伸出相应端盖43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可以是电机等现有技术中的动力机构。设置上述结构,辊轴6转动使氧气输送管4中各位置第一透气孔42的出气量均匀,叶片61上开设的第二透气孔611能在辊轴6翻转过程中加强气流交换,提高气体对流作用,有利于产生水合负氧离子。辊轴6内部中空从而形成混合腔60,辊轴6上密布有若干个与氧气输送管内腔相连通的第三透气孔62。该结构有利于进入混合腔60中的水雾、负氧离子离子、氧气混合产生水合负氧离子。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组件5包括储水箱51、超声波雾化片52、装配板53及吸水件54,超声波雾化片52设于储水箱51顶部并通过吸水件54与储水箱51相连接,离子发生腔10底部的水雾输入口13与超声波雾化片52相对应。本实施例的储水箱51顶部敞开布置,装配板53盖置在储水箱51顶部且上表面紧抵在离子发生模块本体22的下表面上,装配板53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以安装超声波雾化片52的容置槽531,该容置槽531的底部开有向下贯穿装配板53的夹孔532,吸水件54的上端插置在该夹孔532中,吸水件54的下端伸入储水箱51中。吸水件54为吸水棉签。装配板53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供空气进入容置槽531的导气通道533,该导气通道533的第一端与容置槽531相连通,该导气通道533的第二端自容置槽531延伸至装配板53边缘。该结构一方面使得装配结构紧凑,另一方面,可以为雾化过程提供空气,有利于雾化过程快速有效进行。上述超声波雾化片52将吸水件54自储水箱51吸取的水进行雾化并输入离子发生腔10,从而为离子发生腔10提供高湿环境,有利于获得寿命及传播距离长的水合负离子。

本实施例的水雾组件5产生的水雾向上输送进入离子发生腔10,再进入电气石组3件中,电气石32遇到较大颗粒的水雾释放负氧离子,从而使电气石32中维持有较细颗粒的水雾,氧气输送管4输入电气石组件3中的氧气在高湿环境下与负氧离子结合转化为水合负氧离子,形成浓度高、寿命长的水合负氧离子,延长了传播距离,以便于在大空间内营造出高浓度的负离子环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