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预制电缆的防开路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4581发布日期:2018-09-29 03:02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预制电缆的防开路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变电站建设时,各种设备和控制装置间的电气连接通常是在变电站工地现场采用接线端子连接方式。由于变电站工程建设现场环境条件艰苦,受到高温、严寒、雨雪、风沙等不利因素影响,现场电气接线工作量巨大,接线时间很长,现场接线出错率较高,返修频繁,严重制约变电站建设工期和设备间联调联试进度及整个变电站工程质量。为此,提出了智能变电站电气连接“即插即用”技术,将智能变电站内信号回路、控制回路及交直流电源回路等采用工厂化预制电缆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现场通过“即插即用”预制电缆实现设备间快速电气连接,极大地提高了现场安装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由于智能变电站在全站设置合并单元,各线路间隔的电流互感器(currenttransformer,ct)二次回路通过电缆连接至智能控制柜内的合并单元,鉴于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会危及人身及设备安全,且目前广泛使用的预制电缆连接器,无论是圆形结构还是矩形结构均采用的是直通电压型插拔连接方式,无法实现ct电流回路防开路及相邻电流回路桥接且仅有一点集中接地的需求,因此现有智能变电站建设时,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均未考虑采用“即插即用”的预制电缆技术,而是继续保留了电流试验端子接线的技术方案。

近年来,由于合并单元、电流端子接线出错等原因引起的重大保护误动作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出于智能变电站运行安全稳定和维护便捷等因素考虑,同时为了满足缩短变电站建设工期的迫切需求,亟需提供一种具备ct电流信号测试功能且仅有一点集中接地的防开路即插即用的电连接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预制电缆的防开路电连接器,所述防开路电连接器不仅具备ct电流信号测试功能和防开路功能,而且仅有一点集中接地,能够有效避免ct二次侧回路重复接地的问题。同时,采用所述防开路电连接器能够实现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零电流端子连接,属于“即插即用”连接器,安装方便快捷,连接稳固牢靠,能够克服端子接线中端子容易脱落或虚接引起的安全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的预制电缆防开路电连接器,所述防开路电连接器包括:电流互感器ct侧插座连接组件、ct侧插头连接组件、二次设备侧插座连接组件和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其中,

所述ct侧插座连接组件和所述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均包括桥接芯体组件,所述桥接芯体组件包括:插孔导体、桥接组件、桥接绝缘壳体、盖合在所述桥接绝缘壳体上的推杆绝缘壳体和若干绝缘推杆,其中,

所述插孔导体包括若干过渡插孔导体;

所述桥接组件包括桥接片组件和桥接块组件;所述桥接片组件包括一个三端桥接片和三个单端桥接片,所述三端桥接片设置有三个延伸部,每个延伸部的端部开设有一个第一过渡通孔,所述三端桥接片的相邻延伸部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单端桥接片,每个单端桥接片上开设有一个第二过渡通孔;所述桥接块组件包括三个桥接块和三个桥接弹簧,每个所述桥接块上开设有一个弹簧收纳槽,每个所述弹簧收纳槽中设置有一个所述桥接弹簧,且所述桥接弹簧的自由长度大于所述弹簧收纳槽的深度;

所述桥接绝缘壳体对应所述桥接片组件匹配设置有三个用于容纳所述桥接块组件的轨槽、若干分别与各个所述第一过渡通孔和各个所述第二过渡通孔匹配的壳体过渡通孔,其中,相邻的所述壳体过渡通孔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轨槽;

一个所述过渡插孔导体穿过一个所述第一过渡通孔或一个所述第二过渡通孔并穿设在一个所述壳体过渡通孔中,一个所述桥接块组件设置在一个所述桥接组件轨槽中,且所述桥接弹簧位于所述桥接块和所述桥接绝缘壳体之间;

所述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所述三端桥接片还设置有接地通孔,所述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所述插孔导体还包括一个接地插孔导体,所述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所述桥接绝缘壳体对应所述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所述三端桥接片的接地通孔匹配设置有壳体接地通孔,所述三端桥接片的三个延伸部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三端桥接片的接地通孔连接,所述接地插孔导体穿过所述三端桥接片的接地通孔并穿设在所述壳体接地通孔中;

所述推杆绝缘壳体开设有与所述桥接绝缘壳体上的轨槽对应的绝缘杆收纳通孔,每个所述绝缘杆收纳通孔中设置有一个绝缘推杆,所述绝缘推杆可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绝缘杆收纳通孔中移动;

所述ct侧插头连接组件和所述二次设备侧插座连接组件均包括桥接配套组件,所述桥接配套组件包括:若干过渡插针导体、配套绝缘推杆壳体和配套绝缘推杆,其中,

所述ct侧插头连接组件的配套绝缘推杆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所述推杆绝缘壳体上的绝缘推杆对应的配套推杆收纳通孔,所述二次设备侧插座连接组件的配套绝缘推杆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的所述推杆绝缘壳体上的绝缘推杆对应的配套推杆收纳通孔,每个所述配套推杆收纳通孔中固设有一个所述配套绝缘推杆;

所述配套绝缘推杆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桥接绝缘壳体上的壳体过渡通孔对应的过渡插针收纳通孔,每个所述过渡插针收纳通孔中设置有一个所述过渡插针导体;

所述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一个过渡插孔导体与所述ct侧插头连接组件的一个过渡插针导体插接,所述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的一个过渡插孔导体与所述二次设备侧插座连接组件的一个过渡插针导体插接,所述ct侧插头连接组件的一个过渡插针导体与所述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的一个过渡插孔导体连接。

可选的,所述ct侧插头连接组件的配套绝缘推杆壳体上还对应所述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所述桥接绝缘壳体上的壳体接地通孔匹配设置有接地插针收纳通孔。

可选的,所述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所述桥接绝缘壳体上的所述壳体接地通孔中预设有内嵌螺母,所述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所述推杆绝缘壳体开设有与所述内嵌螺母对应的推杆壳体通孔,所述接地插孔导体依次穿过所述推杆壳体通孔、所述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所述三端桥接片的接地通孔并与所述内嵌螺母螺接。

可选的,所述桥接芯体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桥接绝缘壳体盖合的卡簧绝缘壳体和若干三爪卡簧,其中,所述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所述卡簧绝缘壳体开设有与所述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所述桥接绝缘壳体上的壳体过渡通孔和壳体接地通孔对应的卡簧收纳通孔,所述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的所述卡簧绝缘壳体开设有与所述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的所述桥接绝缘壳体上的壳体过渡通孔对应的卡簧收纳通孔,每个所述卡簧收纳通孔中设置有一个所述三爪卡簧。

可选的,所述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所述桥接芯体组件还包括桥接芯体外壳和桥接芯体内卡圈,其中,所述桥接芯体外壳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推杆绝缘壳体、所述桥接绝缘壳体和所述卡簧绝缘壳体套设在所述桥接芯体外壳内部,所述桥接芯体内卡圈嵌设在所述卡槽内以将所述推杆绝缘壳体、所述桥接绝缘壳体和所述卡簧绝缘壳体固定在所述桥接芯体外壳内部。

可选的,所述桥接配套组件还包括盖合在所述配套绝缘推杆壳体上的配套卡簧绝缘壳体和若干配套三爪卡簧,其中,所述配套卡簧绝缘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过渡插针收纳通孔对应的配套卡簧收纳通孔,每个所述配套卡簧收纳通孔中设置有一个所述配套三爪卡簧。

可选的,所述ct侧插头连接组件的所述桥接配套组件还包括配套组件外壳、锁紧外环、配套组件外卡圈和配套组件内卡圈,其中,所述配套组件外壳的外壁上开设有外卡圈卡槽,所述配套组件外壳的内壁上开设有内卡圈卡槽,所述配套组件外壳插设在所述锁紧外环内,所述配套组件外卡圈嵌设在所述外卡圈卡槽内,所述配套绝缘推杆壳体和所述配套卡簧绝缘壳体套设在所述配套组件外壳内部,所述配套组件内卡圈嵌设在所述内卡圈卡槽内以将所述配套绝缘推杆壳体和所述配套卡簧绝缘壳体固定在所述配套组件外壳内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首先,本发明提供的防开路电连接器的每个单端桥接片和与其相邻的三端桥接片的延伸部之间设置有一个桥接块组件,桥接块在桥接弹簧的作用下把相邻的一对单端桥接片和三端桥接片的一个延伸部连接且导通,因此,相邻的一对过渡插孔导体也相互连接导通。当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导电线分别与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相邻的一对过渡插孔导体连接时,这两根导电线所对应的电流互感器的某相绕组的两端将被桥接导通,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端某相绕组形成闭合回路,即本申请提供的防开路电连接器具有防止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开路的功能。

同时,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三端桥接片的三个延伸部上的过渡插孔导体均与接地通孔中的接地插孔导体连接。因此,当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接地插孔导体接地且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导电线分别与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相邻的一对过渡插孔导体连接时,电流互感器某相绕组形成闭合回路且与接地端桥接,从而达到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各相绕组集中一点接地的目的,有效避免了ct二次侧回路重复接地的问题。

进一步地,ct侧插座连接组件的一个过渡插孔导体与ct侧插头连接组件的一个过渡插针导体插接,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的一个过渡插孔导体与二次设备侧插座连接组件的一个过渡插针导体插接,可将电缆的两端分别插入插针导体和插孔导体,ct侧插头连接组件的一个过渡插针导体与电缆导体连接,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的一个过渡插孔导体与电缆的插孔导体插接。可见,本申请提供的电连接器属于“即插即用”的连接器,能够实现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零电缆端子连接。

而且,ct侧插座连接组件和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的防开路功能是通过单相桥接实现的,当需要对电流互感器进行在线运行维护或测量时,可以对每一相进行单独的维护或测量。因此,本发明提供的防开路电连接器的具备ct电流信号测试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流互感器预制电缆的防开路电连接器的电气接线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开路电连接器中各组件的内部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推杆绝缘壳体和绝缘推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渡插孔导体与桥接片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桥接块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桥接片和桥接块组件在桥接绝缘壳体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桥接绝缘壳体与推杆绝缘壳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地插孔导体与内嵌螺母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爪卡簧与卡簧绝缘壳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桥接芯体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头外壳和锁紧外环的组装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头绝缘推杆在插头绝缘推杆壳体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头三爪卡簧与插头卡簧绝缘壳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推杆芯体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头组件的爆炸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缆尾夹组件的爆炸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缆与插座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线和插针导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头组件和电缆尾夹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组件与插头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连接件的接线插孔导体插接过渡插孔导体的剖面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连接件的接线插孔导体插接过渡插孔导体与接地插孔导体的剖面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连接件处于电流测试状态时的接线及操作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连接件退出测试状态的操作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连接件的接线插针导体的剖面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气连接件的接线插针导体与接地插针导体的剖面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头组件和插座组件的插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预制电缆的防开路电连接器,所述防开路电连接器不仅具备ct电流信号测试功能和防开路功能,而且仅有一点集中接地,能够有效避免ct二次侧回路重复接地的问题。同时,采用所述防开路电连接器能够实现电流互感器的零端子连接,属于“即插即用”连接器,安装方便快捷,连接稳固牢靠,能够克服端子接线中端子容易脱落或虚接引起的安全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流互感器预制电缆的防开路电连接器的电气接线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开路电连接器中各组件的内部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预制电缆的防开路电连接器包括:电流互感器ct侧连接组件和二次设备侧连接组件。图2的(a)部分为ct侧插座连接组件f1的内部连接示意图,图2的(b)部分为ct侧插头连接组件t1的内部连接示意图,图2的(c)部分为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t2的内部连接示意图,图2的(d)部分为二次设备侧插座连接组件f2的内部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ct侧连接组件包括ct侧插座连接组件f1和ct侧插头连接组件t1,二次设备侧连接组件包括二次设备侧插座连接组件f2和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t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桥接芯体组件的爆炸图。ct侧插座连接组件f1包括桥接芯体组件1。如图3所示,桥接芯体组件1包括:桥接芯体外壳1.1,桥接芯体1.2,桥接芯体内卡圈1.3。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t2包括桥接芯体1.2。其中,桥接芯体1.2具体包括:推杆绝缘壳体1.2.1,绝缘推杆1.2.2,若干过渡插孔导体1.2.3,三端桥接片1.2.5,单端桥接片1.2.6,桥接块1.2.7,桥接弹簧1.2.8,桥接绝缘壳体1.2.9,内嵌螺母1.2.10,三爪卡簧1.2.11,卡簧绝缘壳体1.2.12,导电线插孔导体1.2.13。

其中,ct侧插座连接组件f1的三端桥接片1.2.5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接地通孔,ct侧插座连接组件f1还包括一个接地插孔导体1.2.4和一个地线插孔导体1.2.14。

ct侧插头连接组件t1包括桥接配套组件2。桥接配套组件2包括:锁紧外环2.1;配套组件外壳2.2,推杆芯体组件2.3,配套组件内卡圈1.3,配套组件外卡圈2.4。二次设备侧插座连接组件f2包括推杆芯体组件2.3。其中,推杆芯体组件2.3包括:配套绝缘推杆壳体2.3.1,配套绝缘推杆2.3.2,配套卡簧绝缘壳体2.3.3,过渡插针导体2.3.4,配套三爪卡簧2.3.5。

本实施例提供的桥接芯体组件1的组装过程如下: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推杆和推杆绝缘壳体的安装示意图。推杆绝缘壳体1.2.1开设有与桥接绝缘壳体上的轨槽对应的绝缘杆收纳通孔,每个所述绝缘杆收纳通孔中设置有一个绝缘推杆1.2.2,所述绝缘推杆1.2.2可在外力作用下在所述绝缘杆收纳通孔中移动。如图4所示,安装时将图4的(b)部分所示的绝缘推杆1.2.2分别推入图4的(a)部分所示的推杆绝缘壳体1.2.1内的对应绝缘杆收纳通孔,安装完成后的结构如图4的(c)部分所示。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过渡插孔导体与桥接片的安装示意图。如图5所示,采用过盈配合技术把图5的(a)部分所示的过渡插孔导体1.2.3分别工装于图5的(b)部分所示的三端桥接片1.2.5和单端桥接片1.2.6上的对应通孔内,安装完成后的结构如图5的(c)部分所示。其中,三端桥接片1.2.6上的中心处的接地通孔预留给接地插孔导体1.2.4。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桥接块组件的安装示意图。把图6的(b)部分所示的桥接弹簧1.2.8分别装于图6的(a)部分所示的桥接块1.2.7上的对应弹簧收纳槽中,形成图6的(c)部分所示的组件。

将图5和图6所示的安装完成后的组合件按先后顺序分别装于图7的(a)部分所示的桥接绝缘壳体1.2.9上的对应收纳轨槽内和对应通孔中,形成图7的(b)部分所示的组件。然后将图4所示的安装完成后的组合件盖合在图7的(b)部分所示的组件上,形成图8所示的组件。

如图9的(a)部分所示,把接地插孔导体1.2.4插入图8中的组件上的预留孔内,与预埋在桥接绝缘壳体1.2.9内的内嵌螺母1.2.10配对拧紧,使得推杆绝缘壳体1.2.1和桥接绝缘壳体1.2.9组成一个整体,并在盖合处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形成图9的(b)部分所示的组件。

如图10,把图10的(a)部分所示的三爪卡簧1.2.11分别装于图10的(b)部分所示的卡簧绝缘壳体1.2.12内的对应卡簧收纳通孔中,安装完成后的结构如图10的(c)部分所示。

如图11,把图9安装完成的组件与图10安装完成的组件对应盖合,形成图11所示的组件,即桥接芯体1.2。

如图12的(a)部分所示,把桥接芯体1.2从桥接芯体外壳1.1后部插入,推到固定位后,装入桥接芯体内卡圈1.3,使桥接芯体内卡圈1.3嵌于桥接芯体外壳1.1内壁上的卡槽里,最终形成图12的(b)部分所示的桥接芯体组件1。

桥接配套组件2的安装过程如下:

如图13的(a)部分所示,把配套组件外壳2.2从锁紧外环2.1前部插入,推到固定位后,装入配套组件外卡圈2.4,使配套组件外卡圈2.4嵌于配套组件外壳2.2外壁上的卡槽里,形成图13的(b)部分所示的结构。

如图14,把图14的(b)部分所示的配套绝缘推杆2.3.2分别推入图14的(a)部分所示的配套绝缘推杆壳体2.3.1内的对应配套推杆收纳通孔中,形成图14的(c)部分所示的组件。

如图15,把图15的(a)部分所示的配套三爪卡簧2.3.5分别装于图15的(b)部分所示的配套卡簧绝缘壳体2.3.3内的对应舱室中收纳,形成图15的(c)部分所示的组件。

如图16的(a)部分所示,把图14安装完成的组件与图15安装完成的组件对应盖合,形成图16的(b)部分所示的推杆芯体组件2.3。

如图17的(a)部分所示,把推杆芯体组件2.3从图13的(b)部分所示的组件后部插入,推到固定位后,装入配套组件内卡圈2.5,使配套组件内卡圈2.5嵌于配套组件外壳2.2内壁上的卡槽里,最终形成17的(b)部分所示的桥接配套2。

本实施例中,在ct侧插头连接组件与电缆线的连接处和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与电缆线的连接处还均设置有电缆尾夹组件3。电缆尾夹组件3包括:尾夹转接壳体3.1,填料函3.2,填料函底垫3.3,电缆固定夹3.4,弧形压线板3.5,紧固螺栓3.6。

如图18的(a)部分所示,把填料函底垫3.3和填料函3.2依次放入电缆固定夹3.4内,然后从电缆固定夹3.4的前端接入尾夹转接壳体3.1,并拧紧。另外,在电缆固定夹3.4的后端装入弧形压线板3.5,然后用紧固螺栓3.6进行固定、定位,最终形成图18的(b)部分所示的电缆尾夹组件3。

桥接芯体组件1、桥接配套组件2和电缆尾夹组件3都组装好后,当需要完成设备间的连接时,如图19的(a)部分所示,首先将与ct二次侧连接的电缆线分别接入导电线插孔导体1.2.13和地线插孔导体1.2.14,完成预制连接,然后如图19的(b)部分所示将连接有电缆线的导电线插孔导体1.2.13和地线插孔导体1.2.14插入ct侧桥接芯体组件1即可。

将连接电缆接入图20所示的过渡插针导体2.3.4,然后将连接有电缆的过渡插针导体2.3.4插入桥接配套组件2内,并将桥接配套组件2和电缆尾夹组件3连接形成的电缆固定图如图21所示。

最后,如图22的(a)部分所示,把与ct二次侧连接的ct侧插座连接组件f1与带连接电缆的ct侧插头连接组件t1配对连接,形成如图22的(b)部分所示的整条链路连接。同理,将与ct侧插头连接组件t1连接的电缆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t2连接,把带电缆的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t2与二次设备侧插座连接组件f2配对连接,实现设备间的导通。

本发明提供的电连接器中的工作原理如下:

图23的(a)部分所示的ct侧插座连接组件中桥接芯体组件的a-a剖面图如图23的(b)部分所示。由图23的(b)部分可见,桥接块1.2.7在桥接弹簧1.2.8的作用下,把三端桥接片1.2.5和单端桥接片1.2.6连接且导通。被过盈配合安装于相导通的三端桥接片1.2.5和单端桥接片1.2.6上的一对过渡插孔导体1.2.3也相互导通。当压接有导电线的两个导电线插孔导体1.2.13被分别插入相导通的两个过渡插孔导体1.2.3时,这两根导电线所对应的a端与b端也将被桥接、导通,即ct二次侧端某相绕组形成闭合环路。

图24的(a)部分所示的ct侧插座连接组件中桥接芯体组件的a-a剖面图如图24的(b)部分所示。由图24的(b)部分可见,接地插孔导体1.2.4穿过三端桥接片1.2.5中间的接地通孔,通过与接地通孔中预埋的冠簧片相接触,形成接地插孔导体1.2.4与三端桥接片1.2.5相导通。另外,接地插孔导体1.2.4的穿出端与预埋在桥接绝缘壳体1.2.9内的内嵌螺母1.2.10相配合拧紧,以达到推杆绝缘壳体1.2.1和桥接绝缘壳体1.2.9成为一体,从而封装所有内设的桥接部件。结合图24可见,当压接有导电线插孔导体1.2.13和地线插孔导体1.2.14被分别插入对应的过渡插孔导体1.2.3和接地插孔导体1.2.4时,这三根导电线所对应的a端、b端和pe端(接地端)也将被桥接、导通,即ct二次侧端某相绕组形成闭合环路且集中于一点接地。

结合图23与图24可知,当桥接芯体组件1在没有与桥接配套组件2配对插接相连时,对应的两两过渡插孔导体1.2.3与接地插孔导体1.2.4是相互连接导通的。这样确保了ct二次侧端不会出现开路现象,避免了ct二次侧端因开路所产生的高压危及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且仅有一公共点集中接地,满足ct二次侧端回路接地的要求。

如图25所示,当需要对ct二次侧端其中某相对应的两个端点进行电流信号检测时,先把电流检测仪表的两个测量表笔分别插入对应的两个过渡插孔导体1.2.3中,然后使用专用绝缘螺丝刀按照图25虚线箭头所示的受力方向插入推杆绝缘壳体1.2.1上的对应绝缘杆收纳通孔中,推动绝缘推杆1.2.2,继而推动桥接在对应的三端桥接片1.2.5与单端桥接片1.2.6之间的桥接块1.2.7,使得三端桥接片1.2.5的一个延伸部与对应的单端桥接片1.2.6之间的桥接断开,从而让电流检测仪表检测出两个对应端点a、b间的电流信号。将电流检测仪表上的数值信号与检测设备端上的检测仪表上的数值信号进行对比,能够确保检测设备端上的检测仪表的准确性和良好性。

另外,桥接块1.2.7被安置在桥接绝缘壳体1.2.9上的专用轨槽空间内,这样保证了桥接块1.2.7在被推动时或桥接弹簧1.2.8恢复时都能垂直移动,避免出现偏移、卡顿现象,从而确保桥接防开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图26所示,当电流检测仪表检测完这组对应两个端点a、b间的电流信号后,先撤出专用绝缘螺丝刀,使对应桥接在三端桥接片1.2.5延伸部与单端桥接片1.2.6之间的桥接块1.2.7在桥接弹簧1.2.8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原位,从而恢复被测的对应两点a、b间的桥接,使a、b两点相连导通。最后撤出检测仪表,完成检测。

对ct二次侧端检测完后,需要恢复ct二次侧端与二次信号采集端的检测设备的正常连接,使二次信号采集端的检测设备对ct侧的电流信号重新进行采集、检测、记录。准备连接的桥接芯体组件2的状态如图27和图28所示。图27的(a)部分所示的剖视图如图27的(b)部分所示。图28的(a)部分所示的剖视图如图28的(b)部分所示。

桥接芯体组件2与桥接配套组件1配对插接后,对应端点a与a’、b与b’间的连接通过桥接配套组件2上的过渡插针导体2.3.4分别与桥接芯体组件1上的过渡插孔导体1.2.3进行插接配合,使得对应端点a与a’、b与b’形成导通。如图29的(a)部分所示,在桥接配套组件2和桥接芯体组件1的插接配合过程中,当插针导体跟插孔导体相接触后,随着桥接配套组件2与桥接芯体组件1的插接配合不断深入,桥接配套组件2里的配套绝缘推杆2.3.2将推动桥接芯体组件1里的绝缘推杆1.2.2,继而推动桥接在对应的三端桥接片1.2.5的延伸部与单端桥接片1.2.6之间的桥接块1.2.7,压缩桥接弹簧1.2.8,使对应点间a与b间的桥接连接断开。如图29的(b)部分所示,当桥接配套组件2和桥接芯体组件1配对完成后,桥接配套组件2上的锁紧外环2.1此时与桥接芯体组件1的桥接芯体外壳1.1相啮合、锁紧,使得桥接配套组件2与桥接芯体组件1形成一个整体。

结合图1和图2可见,ct侧插座连接组件f1与ct的二次侧相连接,桥接弹簧1.2.8推动桥接块1.2.7使得a与na桥接,b与nb桥接,c与nc桥接,因此,ct侧插座连接组件f1具有防开路功能。同时,中性点na、中性点nb、中性点nc和接地点n(pe)是通过三端桥接片连接导通的,并由三端桥接片1.2.5的中心点处的接地插孔导体1.2.4接地n(pe),符合ct二次侧集中一点接地的要求。

当桥接芯体组件1和桥接配套组件2连接时,桥接配套组件2里的绝缘推杆把桥接芯体组件1中的桥接块1.2.7推开,也就是断开了a与na的桥接,b与nb的桥接,c与nc的桥接,使得对应线路相互直通,即ct侧插座组件的a1与ct侧抽头组件的a2相导通,ct侧插座组件的na与ct侧插头组件的na相导通。其他直通情况与此类似,不再赘述。

当ct侧插头连接组件被拔插分断时,ct侧插座连接组件保持防开路的状态,能够防止ct二次侧开路,避免ct二次侧开路形成高压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问题。同理,当二次设备侧插座连接组件f2被拔插分断时,二次设备侧插头连接组件t2仍然能够保持防开路的状态。由于防开路是通过单相桥接实现的,由于每个独立的保护或测量等设备能够分别得到相应的一组相线和零线形成回路,当需要在线运行维护、测量时,可以对每一相进行单独的测量、观察。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