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向成型三方向插拔大电流端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4577发布日期:2018-09-29 03:0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新能源电子连接器领域,特别是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用的你想成型三方向插拔大电流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连接器大电流端子,其电流传输方式通常为簧片转接式接触。簧片转接式电流传输中由于接触面较小,在传输电流时,分别在簧片与公端接触处产生一个接触电阻,这种接触方式在长时间大电流传输过程中会产大量的热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簧片的弹性也会降低,使簧片给公端的压力减小,这时簧片上产生的接触电阻就会变大,从而导致发热量增加,容易产生电性不良。目前使用的技术簧片转接式电流传输中由于接触面较小,在传输电流时,分别在簧片与公端接触处产生一个接触电阻,这种接触方式在长时间大电流传输过程中会产大量的热量,随着温度的升高,簧片的弹性也会降低,使簧片给公端的压力减小,这时簧片上产生的接触电阻就会变大,从而导致发热量增加,容易产生电性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小了连接器的体积,增加了产品运用灵活性和稳定性的逆向成型三方向插拔大电流端子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逆向成型三方向插拔大电流端子结构,包括包线端口、衔接片、卡臂、逆向成型端子、插口和公端插针;其中卡臂至少为两个卡臂;其中逆向成型端子至少为两个逆向成型端子;所述插口至少为三个,所述三个插口分别为插口一、插口二和插口三。

其中所述衔接片衔接包线端口和卡臂;其中所述两个卡臂内侧分别铆接两个逆向成型端子;所述公端插针插在两个逆向成型端子中间;所述插口一、插口二和插口三设在逆向成型端子一端。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其中逆向成型端子上设有接触支片;所述逆向成型端子的接触支片逆向成形,所述接触支片的弹性增加了导电面积,增加了导电性能。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卡臂与逆向成型端子利用电镀焊接片通过凸点铆接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铆接铆接鳞片。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线端口、衔接片、卡臂和逆向成型端子表面进行抗氧化处理。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包线端口、衔接片、卡臂和逆向成型端子材料采用铜材料。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口一、插口二和插口三满足不同角度的转接。

在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卡臂与逆向成型端子内表面的铆接鳞片,增加了公端与母端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公端与母端之间的接触电阻。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相对于已披露的技术方案,本逆向成型三方向插拔大电流端子结构高效便捷,其创新点在于,扩宽了大电流端子的使用面,特别是解决了电动汽车系统大电流端子连接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这种转接端口内表面铆接鳞片,增加了公端与母端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公端与母端之间的接触电阻,并且设置了三个对插端口,可满足不同角度的转接。其灵巧的结构组合既减小了连接器的体积,增加了产品运用灵活性和稳定性,增强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及性能,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逆向成型三方向插拔大电流端子结构图

图2是一种逆向成型三方向插拔大电流端子侧面结构图

图3是一种逆向成型三方向插拔大电流端子横切面图

图4是一种逆向成型三方向插拔大电流端子竖切面图

图5是一种逆向成型三方向插拔大电流端子插口一示意图

图6是一种逆向成型三方向插拔大电流端子插口二示意图

图7是一种逆向成型三方向插拔大电流端子插口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一种逆向成型三方向插拔大电流端子结构,包括包线端口1、衔接片2、卡臂3、逆向成型端子4、插口5和公端插针6;其中卡臂3至少为两个卡臂3;其中逆向成型端子4至少为两个逆向成型端子4;所述插口5至少为三个,所述三个插口5分别为插口一51、插口二52和插口三53。其中所述衔接片2衔接包线端口1和卡臂3;其中所述两个卡臂3内侧分别铆接两个逆向成型端子4;所述公端插针6插在两个逆向成型端子4中间;所述插口一51、插口二52和插口三53设在逆向成型端子4一端。其中逆向成型端子4上设有接触支片;所述逆向成型端子4的接触支片逆向成形,所述接触支片的弹性增加了导电面积,增加了导电性能。所述卡臂3与逆向成型端子4利用电镀焊接片通过凸点铆接的方式结合起来。所述包线端口1、衔接片2、卡臂3和逆向成型端子4表面进行抗氧化处理。所述包线端口1、衔接片2、卡臂3和逆向成型端子4材料采用铜材料。

实施方案为:线缆按照实际需求插入插口一51、插口二52或者插口三53;逆向成型端子4的接触支片的弹性增加了导电面积,增加了导电性能。所述插口一51、插口二52和插口三53满足不同角度的转接。所述卡臂3与逆向成型端子4内表面的铆接鳞片,增加了公端与母端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公端与母端之间的接触电阻。其灵巧的结构组合既减小了连接器的体积,增加了产品运用灵活性和稳定性,增强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及性能,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子连接器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逆向成型三方向插拔大电流端子结构,所述衔接片衔接包线端口和卡臂;所述两个卡臂内侧分别铆接两个逆向成型端子;所述公端插针插在两个逆向成型端子中间;所述插口一、插口二和插口三设在逆向成型端子一端。所述接触支片的弹性增加了导电面积,增加了导电性能。所述卡臂与逆向成型端子利用电镀焊接片通过凸点铆接的方式结合起来,形成铆接铆接鳞片。所述插口一、插口二和插口三满足不同角度的转接。所述卡臂与逆向成型端子内表面的铆接鳞片,增加了公端与母端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公端与母端之间的接触电阻。有益效果:其灵巧的结构组合既减小了连接器的体积,增加了产品运用灵活性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盛新;黄建芳;徐平安;林国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07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