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CO2激光器放电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8855发布日期:2018-12-05 17:0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气体激光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脉冲co2激光器放电腔。



背景技术:

脉冲co2激光器采用重复频率脉冲放电激励产生激光增益,其放电电极为两块长条形电极相对设置,放电间隙通常为数十毫米,为使主放电实现稳定的重复频率脉冲放电,必须采用预电离技术来降低主放电击穿阈值。预电离通常采用火花针阵列放电紫外光预电离方式,设置在放电电极两侧,因绝缘距离的要求,火花针距离放电区较远,使产生的紫外光传输损耗很大,从而使预电离效果不高。而且由于火花针为弧光放电,使工作气体劣化速率很高,连续运转时功率下降速率与幅度很大。目前因预电离技术的限制,该类激光器的进一步发展已处于瓶颈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脉冲co2激光器放电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脉冲co2激光器放电腔,所述脉冲co2激光器放电腔包括主放电专用电极、共用电极以及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所述共用电极与所述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相对且相间设置,所述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位于最外侧;所述共用电极与所述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共同与所述主放电专用电极相对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共用电极与所述主放电专用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与所述主放电专用电极之间的距离。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放电专用电极为长条结构;所述共用电极以及所述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为平板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共用电极的平板结构的长侧面,以及所述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的平板结构的长侧面,均与所述主放电专用电极的长条方向相对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脉冲co2激光器放电腔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共用电极与所述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的下方。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放电专用电极为一个,所述共用电极为一个或多个,所述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为多个。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的数量比所述共用电极的数量多一个。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共用电极与所述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等间距的相对且相间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共用电极的宽度大于所述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的宽度,所述共用电极的高度大于所述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的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结构形式的脉冲co2激光器放电腔,具体通过采用辉光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电离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工作气体劣化的速率,从而使激光器连续运转时功率的下降速率与幅度也得到明显降低,从整体上提高了脉冲co2激光器的性能,有利于此类激光器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本发明的脉冲co2激光器放电腔结构中,因预电离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离主放电区很近,可以有效提高预电离效果,从而提高激光器输出能量和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脉冲co2激光器放电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考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新型脉冲co2激光器放电腔,包括一块主放电专用电极1、一组共用电极2和一组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3,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3比共用电极2多一个,可以使主放电专用电极1两侧边缘预电离均匀,从而使放电更加均匀。本实施例中,放电专用电极1为一个,共用电极2为5个,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3为6个,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共用电极2和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3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具体的,主放电专用电极1为一个,共用电极2为一个或多个,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3为多个,此处的多个是指大于一个,为两个、三个或者更多,即共用电极2可以至少有一个,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3至少有两个。由于不同激光器的功率有很大不同,比如百瓦级到千瓦级再到万瓦级,相应的主放电电极的宽度有很大不同,共用电极2的数量也可随之改变。

具体的,主放电专用电极1为长条结构,共用电极2以及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3皆为平板结构;共用电极2的平板结构的长侧面,以及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3的平板结构的长侧面,均与主放电专用电极1的长条方向相对设置。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主放电专用电极1的宽度设置为:一方面可以使得主放电专用电极1的放电面积更大,获得更大的放电体积,产生更高的激光增益;另一方面,还能保证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3的设置数量即可。

共用电极2和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3是以平板的大平面相对且相间设置,且都以平板的长侧面与主放电专用电极1的长条方向相对设置,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3位于最外侧。其中,共用电极2与主放电专用电极1之间的距离,小于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3与主放电专用电极1之间的距离,即共用电极2比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3距离主放电专用电极1更近。通过这样创造性的设置各电极之间的位置,可以使预电离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距主放电区很近,从而使放电腔的预电离效果比现有技术中的紫外光预电离效果更好。

共用电极2与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3等间距的相对且相间设置,使得各间距的放电电压相同的,可以产生相同的放电电流,从而产生相同的等离子体浓度。

采用本发明脉冲co2激光器放电腔的脉冲co2激光器在工作时,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3与共用电极2之间为连续辉光放电,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可因热膨胀作用流入主放电区,也可采用强制吹气方式注入到主放电区,以降低主放电区击穿阈值。主放电专用电极1与共用电极2之间为重复频率脉冲放电,产生激光增益,获得激光输出。

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脉冲co2激光器放电腔还包括风机或其他可吹气设备,风机或其他可吹气设备设置于共用电极2与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3的下方,向上吹气,用于通过强制吹气的方式,将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可因热膨胀作用流入主放电区,从而降低主放电区击穿阈值。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式通常为预电离放电由火花针弧光放电,而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的放电腔结构形式,创造性的采用了辉光放电的方式进行预电离放电,可降低工作气体劣化速率,从而使激光器连续运转时功率的下降速率与幅度也得到降低,从整体上提高了脉冲co2激光器的性能,有利于此类激光器的进一步发展。而且本发明的脉冲co2激光器放电腔结构中,因预电离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离主放电区很近,可以有效提高预电离效果,从而提高激光器输出能量和功率。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气体激光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脉冲CO2激光器放电腔,脉冲CO2激光器放电腔包括主放电专用电极、共用电极以及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共用电极与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相对且相间设置,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位于最外侧;共用电极与预电离放电专用电极的整体,与主放电专用电极相对设置。本发明的脉冲CO2激光器放电腔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结构形式,通过采用辉光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电离的方式,可有效降低工作气体劣化的速率,从而使激光器连续运转时功率的下降速率与幅度也得到明显降低,从整体上提高了脉冲CO2激光器的性能,有利于此类激光器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郭劲;邵春雷;陈飞;谢冀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07.19
技术公布日:2018.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