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机构及具有该旋转机构的线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8724发布日期:2018-11-14 02:4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线材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机构及具有该旋转机构的线束机。

背景技术

在线束加工领域,由于所需加工的线束非常长,在加工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线束进行旋转作业,还需要在旋转线束的同时对其径向进行缠绕作业。而现有的线束机在对线束进行旋转和径向作业时,无法保持线束的完整性。因此,现有的线束加工领域,对于线束包胶带加工的设备体积大、结构复杂导致线束机的制造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线束包胶带的加工设备体积大、结构复杂导致的线束机制造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一种旋转机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机构,包括由前盖板和后盖板相对拼接形成可供线束穿过的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可供线束穿过的通孔,还包括用于夹持穿过所述通孔处的所述线束的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一对夹持块,以及设置于一对所述夹持块之间的压簧;用于带动所述夹持部件旋转的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为设于所述基板的通孔处可相对于所述基板旋转的第一转动件,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有可供所述线束穿过且可在所述通孔处旋转的缺口;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用于驱动所述转动部件旋转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后盖板上的驱动电机以及设于所述基板内、由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旋转的第二转动件;用于将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传动连接的传动部件;所述夹持部件的一对所述夹持块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可随着所述第一转动件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部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前盖板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之间的第一滚珠组以及设于所述后盖板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之间的第二滚珠组,所述第一转动件通过所述第一滚珠组和所述第二滚珠组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前盖板和所述后盖板之间。

具体地,所述转动部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滚珠组的圆周外侧的第一滚珠挡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滚珠组的圆周外侧的第二滚珠挡环。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之间呈水平并列设置的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接触传动,所述第二传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接触传动。

具体地,所述传动部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传动件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轴承组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二传动件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二轴承组。

具体地,所述第一转动件的转动轴心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转动轴心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转动件上缺口处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用于控制两所述夹持块开启和闭合的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基板的通孔上方的气缸和由所述气缸带动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滑块,所述滑块底部设有v字型缺口,所述滑块的v字型缺口可随着所述气缸的向下移动伸入两个所述夹持块外侧用以松开所述夹持块内的所述线束。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之间的传动为齿轮传动,所述第一传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传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齿轮啮合传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之间的传动为摩擦传动,所述第一传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摩擦接触传动,所述第二传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件和所述第二转动件摩擦接触传动。

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转动部件上设置了夹持部件,可以通过该夹持部件夹持穿过的线束,由驱动部件和传动部件带动转动部件进行360°旋转,并通过转动部件的转动带动该线束进行旋转,这样既可以实现对于穿过旋转机构的线束的夹持固定,又可以实现对于线束的旋转,可以同时在线束夹持过程中进行径向作业,满足线束机对于线束的夹紧和缠绕的同时作业,并且该旋转机构的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于加工和制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线束机,包括上述的旋转机构。

本发明所提供的线束机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采用了上述的旋转机构,能够实现在对线束进行旋转作业的同时,同步进行线束径向的缠绕作业,由于该旋转机构,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小,降低了束线机的整体大小,降低束线机的整体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转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转机构的正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旋转机构的夹持部件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旋转机构

10-基板11-前盖板12-后盖板13-通孔

14-基板缺口15-圆形凹槽16-凹槽17-孔位

18-第一凹槽

20-夹持部件21-夹持块211-转动片212-夹持片

2111-第一转动片2112-第二转动片2113-插孔213-安装孔

214-安装轴22-压簧23-控制部件231-气缸

2311-活动杆232-滑块2321-v字型缺口2322-t字型连接块

233-气缸固定块234-气缸接头2341-t字型凹槽

235-滑块夹紧块2351-滑槽

30-转动部件31-第一转动件311-缺口312-环形凹槽

32-第一滚珠组33-第二滚珠组34-第一滚珠挡环

35-第二滚珠挡环

40-驱动部件41-驱动电机411-旋转轴42-第二转动件

50-传动部件51-第一传动件52-第二传动件55-轴承隔环

53-第一轴承组531-第一轴承532-第一转轴

54-第二轴承组541-第二轴承542-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旋转机构100,该旋转机构100用于线束机中使用,主要是用于夹紧线束并可带动线束旋转,从而对线束进行缠绕和包扎。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机构100,主要包括由前盖板11和后盖板12相对拼接形成可供线束穿过的基板10,在基板10上设有可供线束穿过的通孔13和位于该基板10底部的缺口14,该缺口14与该通孔1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前盖板11和后盖板12之间通过定位轴固定拼接。线束从基板10的下方的缺口14处进入基板10的通孔13处,通过该旋转机构100实现对线束的夹紧和旋转。

具体地,该旋转机构100包括用于夹持穿过通孔13处的线束的夹持部件20,用于带动夹持部件20旋转的转动部件30,固定于基板10上用于驱动转动部件30旋转的驱动部件40,用于将驱动部件40与转动部件30传动连接的传动部件50。当线束从基板10的通孔13处穿过时,通过夹持部件20夹持该线束,然后再通过驱动部件40带动传动部件50转动,并通过传动部件50带动转动部件30旋转,最终带动夹持部件20上的线束旋转。

在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夹持部件20包括一对夹持块21,以及设置于一对夹持块21之间的压簧22。该一对夹持块21在初始状态时,位于该基板10的通孔13处的竖直方向上,且由于受到压簧22的作用力,使得一对夹持块21始终处于夹紧的状态。而这一对夹持块21固定于转动部件30上,并可随着转动部件30旋转。如图2所示,该转动部件30包括设于基板10的通孔13处可相对于基板10旋转的第一转动件31,第一转动件31上设有可供线束穿过且可在通孔13处旋转的缺口311。如图2所示,该第一转动件31的缺口311为矩形缺口311,且该第一转动件31的矩形缺口311与基板10的通孔13以及缺口311连通,使得穿过通孔13的线束可以同时穿过该矩形缺口311,并最终由夹持部件20夹持。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基板10上的通孔13为了满足一对夹持块21可以随着该第一转动件31进行转动,通孔13的直径应大于一对夹持块21随着第一转动件31旋转时所形成的圆形的直径。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机构100中的驱动部件40如图1-2所示,驱动部件40包括固定于后盖板12上的驱动电机41以及设于基板10内、由驱动电机41带动旋转的第二转动件42,该第二转动件42固定于驱动电机41的旋转轴411上,由驱动电机41转动时带动第二转动件42进行转动。在基板10的前盖板11和后盖板12上均设有用于放置该第二转动件42的圆形凹槽15。

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机构100中的传动部件50设置于基板10内部,通过前盖板11和后盖板12夹紧固定。具体地,该传动部件50包括设于第一转动件31和第二转动件42之间呈水平并列设置的第一传动件51和第二传动件52,第一传动件51分别与第一转动件31和第二转动件42接触传动,第二传动件52分别与第一转动件31和第二转动件42接触传动。通过该第一传动件51和第二传动件52的配合传动,实现将驱动部件40上的第二转动件42的转动传导到第一转动件31上,从而实现驱动部件40带到转动部件30旋转。

该传动部件50还包括用于固定第一传动件51于基板10上的第一轴承组53和用于固定第二传动件52于基板10上的第二轴承组54。该第一传动件51通过该第一轴承组53固定于基板10内部并可在所述基板10内部旋转,该第二传动件52通过第二轴承组54固定于基板10内部并可在所述基板10内部旋转。对应的,在基板10的前盖板11和后盖板12上均设置了用于容置该第一轴承组53和第二轴承组54的凹槽16,该第一传动件51和第二传动件52置于该凹槽16内。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该第一轴承组53包括一对分别设置于第一传动件51两侧的第一轴承531以及穿设于一对第一轴承531和第一传动件51中心的第一转轴532。该第一传动件51在第二转动件42的带动下绕着该第一转轴532旋转。而该一对第一轴承531通过轴承隔环55分别固定于前盖板11和后盖板12上。同样的,该第二轴承组54包括一对分别设置于第二传动件52两侧的第二轴承541以及穿设于一对第二轴承541和第二传动件52中心的第二转轴542。该第二传动件52在第二转动件42的带动下绕着该第二转轴542旋转。

正是由于该第一转动件31上设置了可供线束穿过的缺口311,因此,该第一转动件31与第二转动件42之间必须通过传动部件50实现连接。并且该传动部件50为并排设置的一对传动件,且该第一传动件51与第二传动件52之间并不传动连接。在传动过程中,为了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驱动部件40与转动部件30之间的传动为齿轮传动,第一传动件51分别与第一转动件31和第二转动件42齿轮啮合传动,第二传动件52分别与第一转动件31和第二转动件42齿轮啮合传动。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转动件31、第二转动件42、第一传动件51、第二传动件52均为齿轮,并且该第一转动件31和第二转动件42之间均可通过第一传动件51或者第二传动件52进行齿轮啮合。在第一转动件31的旋转过程中,该第一传动件51和第二传动件52均可起到传动效果,仅当该第一转动件31的缺口311旋转到第一传动件51与第一转动件31的啮合处时,仅通过第二传动件52进行啮合传动,而该第一转动件31的缺口311旋转到第二传动件52与第一转动件31的啮合处时,仅通过第一传动件51进行啮合传动。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个,无论第一转动件31如何转动,始终能够保证该第二转动件42与第一转动件31之间的传动。

而该驱动部件40与转动部件30之间的传动不仅可以采用如本实施例中的齿轮传动,还可以是摩擦传动。驱动部件40与转动部件30之间的传动为摩擦传动,第一传动件51分别与第一转动件31和第二转动件42摩擦接触传动,第二传动件52分别与第一转动件31和第二转动件42摩擦接触传动。该第二转动件42与第一传动件51或者第二传动件52之间通过接触处的摩擦力带动第一传动件51与第二传动件52转动,通过该第一传动件51和第二传动件52与第一转动件31之间也是通过接触处的摩擦力带动第一转动件31旋转。

接着,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机构100中转动部件30还包括设于前盖板11与第一转动件31之间的第一滚珠组32以及设于后盖板12与第一转动件31之间的第二滚珠组33,第一转动件31通过第一滚珠组32和第二滚珠组33可转动地固定于前盖板11和后盖板12之间。该转动部件30中的第一转动件31正是通过第一滚珠组32和第二滚珠组33的在基板10中的设置,才实现了该第一转动件31在基板10内的无轴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滚珠组32和第二滚珠组33中包括了若干个滚珠。对应的,在基板10的前盖板11和后盖板12上,呈圆周均匀分布了若干个与该滚珠一一对应设置孔位17,该滚珠的一部分嵌入该前盖板11或后盖板12所设置的孔位17内,且该滚珠仅能在该孔位17内进行转动。在第一转动件31的两个侧面均设置了与该滚珠设置位置对应的环形凹槽312,该滚珠的一部分嵌入该环形凹槽312内。随着该第一转动件31的旋转,该滚珠在孔位17与环形凹槽312内转动,实现对第一转动件31在基板10内的相对转动。正是该第一滚珠组32和第二滚珠组33在基板10内的配合才实现了该第一转动件31在基板10内部的无轴旋转。设置在第一转动件31上的环形凹槽312和设置在前盖板11、后盖板12上呈圆周均匀排布的孔位17所形成的圆形的中心则正是该第一转动件31旋转的轴心。

为了保证该第一转动件31可以在基板10内相对转动的稳定性,在前盖板11和第一转动件31之间还设置了第一滚珠挡环34,在后盖板12和第一转动件31之间还设置了第二滚珠挡环35。该第一滚珠挡环34设置于第一滚珠组32的一圈滚珠外侧,即在前盖板11的一圈孔位17外侧还设有用于容置该第一滚珠挡环34的第一凹槽。同样的,该第二滚珠挡环35设置于第二滚珠组33的一圈滚珠外侧,在后盖板12的一圈孔位17外侧也设置了用于容置该第二滚珠挡环35的第二凹槽。在基板10的前盖板11和后盖板12拼接之后,该第一滚珠挡环34被压紧于该第一转动件31与前盖板11之间,该第二滚珠挡环35被压紧与第一转动件31与后盖板12之间。

参见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线材旋转机构100中的夹持部件2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夹持部件20还包括固定于基板10上用于控制两夹持块21开启和闭合的控制部件,控制部件包括固定于基板10的通孔13上方的气缸231和由气缸231带动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滑块232,滑块232底部设有v字型缺口311,滑块232的v字型缺口2321可随着气缸231的向下移动伸入两个夹持块21外侧用以松开夹持块21内的线束。在本实施例中,该夹持部件20的一对夹持块21可以通过该控制部件实现开启和闭合。在初始状态时,一对夹持块21受到压簧22的作用,始终处于夹持状态,此时的控制部件位于基板10的通孔13上方,与一对夹持块21不接触。当需要松开一对夹持块21上的线束时,由气缸231带动滑块232向下移动,此时位于滑块232底部的v字型缺口2321向下移动到基板10的通孔13处,与位于通孔13处的一对夹持块21接触,通过v字型结构的接触角度逐渐缩小,压紧一对夹持块21之间的压簧22,从而一对夹持块21底部的线束松开。

在本实施例中,该气缸231通过气缸固定块233固定安装于基板10的顶部,并该气缸231与基板10平行设置。这使得,气缸231仅能够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而气缸231底部通过气缸231接头与滑块232固定连接。该气缸231接头固定连接于气缸231的活动杆2311上。而该滑块232的顶部设置了t字形连接块2322,对应的,气缸231接头上设置了t字形连接块2322对应设置的t字形凹槽2341,使得该滑块232的顶部可与气缸231接头固定连接,并随着气缸231的活动杆2311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同时,为了保证该气缸231底部的滑块232可以始终保持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在基板10上还设置了固定于后盖板12上的滑动夹紧块235,该滑动夹紧块235与后盖板12相对的一侧设有可供滑块232穿过的滑槽2351。该滑块232被锁定在滑动夹紧块235内沿着竖直方向随着气缸231的活动杆2311上下移动。

如图4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夹持部件20中的夹持块21包括了固定于第一转动件31上的转动片211和与该转动片211固定连接的夹持片212。在该转动片211的中央设有安装孔213,该转动片211通过安装轴214可转动的固定于该第一转动件31上。而该转动片211具有位于该安装孔213上方的第一转动片2111和位于该安装孔213下方的第二转动片2112,第一转动片2111与第二转动片2112固定连接。在两个夹持块21相对一侧的第一转动片2111上设有可供压簧22插入的插孔2113,夹持块21之间的压簧22被设置于一对第一转动片2111之间。而第二转动片2112用于与夹持片212固定连接。而该转动片211可以随着该安装轴214相对转动。初始状态,该压簧22的推力两个第一转动片2111相对分离,使得第二转动片2112之间相互贴近,进而使得与第二转动片2112固定连接的夹持片212相互夹持,从而实现对线束夹持。当控制部件的气缸231向下移动时,与气缸231连接的滑块232向下移动,使得滑块232底部的v字型缺口2321接触到相对分离的两个第一转动片2111,并随着滑块232的向下移动,最终通过v字型缺口2321从第一转动片2111的外侧施加向内的压力,从而压缩压簧22,使得两个第一转动片2111相互靠近,最后带动第二转动片2112相对分离,实现对夹持片212的松开。

本发明所提供的夹持部件20还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夹持块21的开启和闭合。从而对于穿过旋转机构100的线束的夹紧和松开。而在该线束随着转动部件30转动时,该夹持部件20的控制部件对一对夹持块21不起作用,仅在该转动部件30停止转动,且该夹持块21回到初始位置后,才通过该控制部件开启夹持块21。

本发明所提供的旋转机构100通过驱动部件40的驱动电机41带动起第二转动件42旋转,传动部件50的第一传动件51和第二传动件52将第二转动件42的转动传动到第一转动件31上,使得第一转动件31可以随着第二转动件42旋转。并且该第一转动件31通过第一滚珠组32和第二滚珠组33实现了在基板10内的固定和相对转动。实现了第一转动件31在基板10内无固定轴的转动。并且在第一转动件31上设置了一对夹紧块用于夹紧穿过第一转动件31缺口311处的线束,在夹紧块的夹持下,带动线束旋转。通过旋转机构100在转动部件30上设置了夹持部件20,可以通过该夹持部件20夹持穿过的线束,由驱动部件40和传动部件50带动转动部件30进行360°旋转,并通过转动部件30的转动带动该线束进行旋转,这样既可以实现对于穿过旋转机构的线束的夹持固定,又可以实现对于线束的旋转,可以同时在线束夹持过程中进行径向作业,满足线束机对于线束的夹紧和缠绕的同时作业,并且该旋转机构100的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易于加工和制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线束机,该线束机包括上述的线材旋转装置。正是该线束机采用了上述的旋转机构100,能够实现在对线束进行旋转作业的同时,同步进行线束径向的缠绕作业,由于该旋转机构100,结构简单,占用体积小,降低了束线机的整体大小,降低束线机的整体制造成本。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