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续航基站电池管理序列号的生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73434发布日期:2018-12-22 08:5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续航基站电池管理序列号的生成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续航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续航基站电池管理序列号的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正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比如测绘、巡航监测等。目前大多数无人机飞行通过电池提供能量,但电池一次可以提供的能量是有限的。在无人机完成一次飞行后,当电量不足时,便需要对无人机进行充电或更换电池。

在户外通过用户自己对无人机进行充电无疑是困难的,因此针对无人机的第三方充电基站被提出来,但是在无人机充电基站充电是需要时间的,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等待无人机充电。

在这样的前提下,就又提出了对无人机进行电池更换的一种基站,基站可以自动为无人机更换电池。虽然这种自动为无人机更换电池的基站可以使无人机主不必等待充电时间,却也带来另外一个问题。

在对基站的管理当中,电池仓库中的备用电池往往多而复杂,以应对不同无人机的类型,在电池更换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备用电池进行更换成了一项繁杂的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续航基站电池管理序列号的生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提供一种续航基站电池管理序列号的生成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第三方无人机续航基站,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续航基站获取多个注册无人机信息;

续航基站根据所述注册无人机信息,获取所述注册无人机上的第一电池的固定特征;

续航基站根据所述固定特征为所述第一电池配置具有与所述固定特征相同特征的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用于更换所述第一电池;

续航基站根据所述固定特征生成所述第二电池的固定序列号;

续航基站获取所述第二电池可变特征,根据所述可变特征生成可变序列号;

续航基站生成所述第二电池的序列号,所述序列号包括固定序列号与所述可变序列号。

优选的,所述续航基站根据所述固定特征为所述第一电池配置具有与所述固定特征相同特征的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用于更换所述第一电池包括:

根据所述固定特征提取出匹配特征;

根据所述匹配特征为所述第二电池配置固定序列号。

所述匹配特征用于说明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之间用于匹配的特征,所述固定序列号用于说明根据所述固定特征提取出的所述匹配特征。

优选的,所述续航基站根据所述注册无人机信息,获取所述注册无人机上的第一电池的固定特征还包括:

根据所述固定特征提取出匹配特征;

根据所述匹配特征为所述第一电池配置固定序列号;

根据所述第一电池可变特征为所述第一电池配置可变序列号;

生成所述第一电池序列号,所述第一电池序列号包括所述第一电池固定序列号与所述第一电池可变序列号。

为所述第一电池设置序列号,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池的固定序列号快速匹配到具有相同固定序列号的所述第二电池,加快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的匹配速度。同理,可能通过所述第一电池的可变序列号,匹配到一些相近的电池特征,使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的匹配精度更高。

优选的,所述匹配特征包括:电池的尺寸参数以及电池的端子分布参数;

根据所述匹配特征为所述第二电池配置固定序列号:

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的尺寸参数,为所述第二电池生成第一固定序列号;

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的端子分布参数,为所述第二电池生成第二固定序列号;

生成所述第二电池的所述固定序列号,所述固定序列号包括第一固定序列号与所述第二固定序列号,关联到一序列号容器。

所述第一电池的尺寸参数为固定特征,当所述第二电池拥有与所述第一电池相同的尺寸参数时,所述第二电池才能在电池更换时,放入无人机中;所述第一电池的端子分布参数也为固定特征,当所述第二电池拥有与所述第一电池相同的端子分布,所述第二电池才能在无人机中对无人机进行供电。所述序列号容器用于存储所述序列号。

优选的,所述可变特征包括:电池的实际容量以及电池位置参数;

续航基站获取所述第二电池可变特征,根据所述可变特征生成可变序列号:

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实际容量,生成第一可变序列号;

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位置参数,生成第二可变序列号;

生成所述可变序列号,所述可序列号包括第一可变序列号与所述第二可变序列号,关联到所述序列号容器。

所述实际容量会随着电池的使用时间,使用次数而变化,是一个可变的参数;同样,所述第二电池的位置参数会随着所述第二电池在电池仓库的存放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也是一个可变的参数。为所述第二电池设置第一可变序列号,按所述第一可变序列号进行相近匹配,可以使匹配到的所述第二电池的实际容量更接近所述第一电池的实际容量;这所述第二电池设置第二可变序列号,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可变序列号,更快更精准在电池仓库中的找到所述第二电池。

优选的,所述生成所述可变序列号,所述可序列号包括第一可变序列号与所述第二可变序列号,关联到所述序列号容器还包括:

将所述序列号容器关联到所述第二电池。所述序列号容器中存储有所述第二电池的序列号信息,与所述第二电池关联,形成第二电池标签。

优选的,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实际容量,生成第一可变序列号:

通过续航基站的充电记录,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实际容量。这样,获取到的所述第二电池的实际容量更准确。

优选的,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位置参数,生成第二可变序列号包括:

通过续航基站的电池仓库记录,获取所述第二电池在电池仓库中的位置参数。

所述位置参数用于描述所述第二电池存入在电池仓库中的位置信息。

优选的,所述序列号容器包括:

用于写入所述固定序列号的固定子容器,以及用于写入所述可变序列号的可变子容器。

将所述序列号容器分为两个子容器,使所述序列号的识别过程更简单。

优选的,所述可变子容器可重复写入以使所述可变序列号进行更新。因为所述可变序列号是在变化的,所述每次可变序列号的变化,都对应着所述可变子容器中的信息变化,进行更新后,才会更加便于所述第二电池的匹配。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通过对续航基站内的第二电池进行固定序列号生成,加快了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匹配,通过对续航基站内的第二电池进行可变序列号生成,使第二电池的匹配更精准,同时,也加快了第二电池的取用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特征匹配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电池序列号配置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固定序列号配置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变序列号配置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能够根据下文所述用本领域的相关技术加以实现,并能更加明白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和带来的益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续航基站电池管理序列号的生成方法。

如图2所示,为更清楚的描述本方案的发明意图,先对本发明的实施场景进行设置。所述实施场景包括:设置在无人机航线1附近的无人机续航基站2,所述续航基站2连接有供电系统3为所述续航基站2供电,所述续航基站2配置有电池库,所述电池库中存储有多种型号的电池用以支持电池更换。所述续航基站2配置控制无人机的控制中心,且界定有无人机飞行管控范围。

做为一种可能的实施场景,为节省成本,可以为多个续航基站设置一个控制中心,比如某条无人机航线附近有5个续航基站,其中只有一个续航基站设置有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控制所述5个续航基站,考虑到控制信号的稳定信,所述控制中心可以设置在5个续航基站中最中心的一个续航基站。

当然,做为又一种可能的实施场景,在控制多个续航基站时,可以将控制中心单独设置在一个地方,而不是设置在续航基站内,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控制中心灵活的选择建造位置,从而优化所述实施场景。

为了清楚的界定无人机的是否入网,续航基站2的信号网可以设置在距离无人机航线1一定距离,且不覆盖所述无人机航线1。当无人机想要进入续航基站2时,是需要离开航线1的,因此避免了续航基站2信号网覆盖所述无人机航线1时,每过一架无人机就发送一次造成的多余动作。所述信号网设置为范围较大的感应区域4及范围较小的控制区域5,所述感应区域4与所述控制区域5为同心圆形布置。

如图1所示,所述实施场景包括:设置在无人机航线1附近的无人机续航基站2,所述续航基站2连接有供电系统3为所述续航基站2供电,所述续航基站2配置有电池库,所述电池库中存储有多种型号的电池用以支持电池更换。所述续航基站2配置控制无人机的控制中心,且界定有无人机飞行管控范围。无人机从航线1偏离进入续航基站2,为了使续航基站更快地感应到无人机,所述感应区域4与所述控制区域5为偏心圆布置,感应区域4的圆心比所述控制区域5的圆心更加靠近航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如图3所示,一种续航基站电池管理序列号的生成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第三方无人机续航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00、续航基站获取多个注册无人机信息;

所述多个注册无人机信息可以是进入续航基站中进行注册的无人机信息,也可以是在注册在续航基站附近的无人机航线的无人机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注册无人机信息可以包括:注册人信息,注册机信息,进一步的,所述注册机信息可以包括:无人机电池尺寸信息、无人机电池端子分布信息,电池容量信息等。

更进一步的,所述续航基站可以通过注册机信息,获取无人机电池尺寸信息、无人机电池端子分布信息,无人机容量信息等,也可以在续航基站中进行电池尺寸信息与电池容量的测量,所述电池端子分布信息可以由续航基站对无人机电池进行图像识别而得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对于注册在无人机航线上的无人机信息,可以通过数据库进行调取。

s101、续航基站根据所述注册无人机信息,获取所述注册无人机上的第一电池的固定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池的固定特征可以包括:无人机电池尺寸信息、无人机电池端子分成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池尺寸信息为电池的长宽高,所述电池端子分布信息为电池端子的分布情况,比如是在电池的端部还是在电池的顶部,在电池端部的左侧还是在电池端部的右侧,或是中间等;所述电池尺寸信息与电池端子分布信息是电池在出厂时就已经固定,属于固定特征。

当然,所述第一电池的固定特征并不限定限只有电池尺寸信息和端子分布信息,还有其它的参数,比如一些卡扣的部位等。

s102、续航基站根据所述固定特征为所述第一电池配置具有与所述固定特征相同特征的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用于更换所述第一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池的固定特征可以包括:无人机电池尺寸信息、无人机电池端子分成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池尺寸信息为电池的长宽高,所述电池端子分布信息为电池端子的分布情况,比如是在电池的端部还是在电池的顶部,在电池端部的左侧还是在电池端部的右侧,或是中间等;所述电池尺寸信息与电池端子分布信息是电池在出厂时就已经固定,属于固定特征。

当然,所述第二电池的固定特征并不限定限只有电池尺寸信息和端子分布信息,还有其它的参数,比如一些卡扣的部位等。

所述第二电池的电池尺寸信息和端子分布信息相同时,所述第二电池才能替换所述第一电池,使无人机的电池得到替换。

s103、续航基站根据所述固定特征生成所述第二电池的固定序列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序列号将所述固定特征字符化,使所述固定特征得到字符的描述,便于存储和调用,同时,也便于识别。比如,将一块长宽高为20*10*10的电池符号化为a或是201010等之类的字符。

s104、续航基站获取所述第二电池可变特征,根据所述可变特征生成可变序列号;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池可变特征可以包括:所述第二电池的实际容量参数以及所述第二电池的存放位置。电池容量包括实际容量及设计容量,所述实际容量是当前电池的容量,所述设计容量是出厂时电池的容量,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充电放电,容量会发生衰减,主要是容量衰减变小,由刚出厂时的实际容量等于设计容量,衰减成当前的实际容量小于设计容量。所述第二电池的存放位置,因为在电池仓库中存放的电池是要占用一定空间的,因为占用的空间不同,也就拥有不同的位置,而且,所述第二电池是可以被移动的,也就是说,所述第二电池的位置是可以变化的,属于可变特征。

当然,所述第二电池可变特征还可以包括:电池剩余可充放电的次数,以及电池的充放电功率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池在仓库的位置信息被固定,此时,所述第二电池的位置信息可做为固定特征,进行生成固定序列号。

将所述可变特征生成可变序列号,使所述可变特征字符化,使所述可变特征得到字符的描述,便于存储和调用,同时,也便于识别。比如,将一块实际容量为5000毫安的电池符号化为5a或是5000等之类的字符。

s105、续航基站生成所述第二电池的序列号,所述序列号包括固定序列号与所述可变序列号。

进一步的,所述序列号由所述固定序列号与所述可变序列号组成,所述固定序列号可以表示拥有对应固定特征的第二电池集合,而可变序列号可以表示拥有对应可变特征的第二电池个体。

整体来说,通过对续航基站内的第二电池进行固定序列号生成,加快了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匹配,通过对续航基站内的第二电池进行可变序列号生成,使第二电池的匹配更精准,同时,也加快了第二电池的取用速度。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续航基站根据所述固定特征为所述第一电池配置具有与所述固定特征相同特征的第二电池包括:

s110、根据所述固定特征提取出匹配特征;

所述匹配特征是在为所述第一电池匹配所述第二电池时用到的特征,所述匹配特征可以是无人机电池尺寸信息、无人机电池端子分成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池尺寸信息为电池的长宽高,所述电池端子分布信息为电池端子的分布情况,比如是在电池的端部还是在电池的顶部,在电池端部的左侧还是在电池端部的右侧,或是中间等;所述电池尺寸信息与电池端子分布信息是电池在出厂时就已经固定,属于固定特征。

当然,所述第二电池的固定特征并不限定限只有电池尺寸信息和端子分布信息,还有其它的参数,比如一些卡扣的部位等。本实施例中优选无人机电池尺寸信息、无人机电池端子分成信息为匹配特征。这样,可以保证所述第二电池能够在无人机更换下所述第一电池后,能够适配无人机并为无人机提供电力。

s111、根据所述匹配特征为所述第二电池配置固定序列号。

因为所述匹配特征是从固定特征中提取出来,属于特征中的特征,不会像固定特征的数量那么多,所以以匹配特征为依据配置出的固定序列号数量更少,不会影响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匹配,同时,需要配置的固定序列号数量也少了,降低了存储的压力,还有,需要识别的固定序列号也少了,提高了固定序列号的识别速度。

所述匹配特征用于说明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之间用于匹配的特征,所述固定序列号用于说明根据所述固定特征提取出的所述匹配特征。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续航基站根据所述注册无人机信息,获取所述注册无人机上的第一电池的固定特征还包括:

s120、根据所述固定特征提取出匹配特征;

所述匹配特征是在为所述第一电池匹配所述第二电池时用到的特征,所述匹配特征可以是无人机电池尺寸信息、无人机电池端子分成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池尺寸信息为电池的长宽高,所述电池端子分布信息为电池端子的分布情况,比如是在电池的端部还是在电池的顶部,在电池端部的左侧还是在电池端部的右侧,或是中间等;所述电池尺寸信息与电池端子分布信息是电池在出厂时就已经固定,属于固定特征。

当然,所述第一电池的固定特征并不限定限只有电池尺寸信息和端子分布信息,还有其它的参数,比如一些卡扣的部位等。本实施例中优选无人机电池尺寸信息、无人机电池端子分成信息为匹配特征。以所述无人机电池尺寸信息、无人机电池端子分成信息为匹配特征做为参考,可以方便为所述第二电池配置序列号。

s121、根据所述匹配特征为所述第一电池配置固定序列号;

进一步的,可以为拥有与所述第一电池相同匹配特征的所述第二电池配置一个与所述第一电池相同的固定序列号,使这样的所述第二电池以集合的方式在电池仓库中进行配置。

做为一种可能实施例,为了更加有效率的对电池进行存放管理,可以所述电池仓库中进行分区存放电池,将所述电池仓库分区若干个区,每个区存放相同固定序列号的所述第二电池,形成一个电池固定序列号相同的第二电池集,所述第二电池集中的所述第二电池的数量,可以根据一段时间内续航基站更换所述第二电池的频率来进行配置,比如说,在一段时间内,a型号的第二电池被取胜的频率较高,则在该时段内在续航基站的所述电池仓库中多配置a型号或是相近的可替换a型号的第二电池,扩大a型号的第二电池集,从而保证续航基站电池的可用性同时,将第二电池按所述固定序列号进行分集存放,还可以加快为无人机匹配第二电池的速度。

s122、根据所述第一电池可变特征为所述第一电池配置可变序列号;

通过为所述第一电池配置可变序列号,可以在匹配的过程,从所述第二电池集中匹配与所述第一电池相近的所述第二电池个体。比如,所述第一电池可变特征为实际容量,假设所述第一电池可变容量为4899毫安,其可变序列号为4899,在第二电池集中有两块可变序列号为1800、以及4500的所述第二电池,分别代表实际容量为1800毫安与4500毫安,与为所述第一电池相近的是可变序列号为4500的所述第二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序列号由所述固定序列号与所述可变序列号组成,所述固定序列号可以表示拥有对应固定特征的第二电池集合,而可变序列号可以表示拥有对应可变特征的第二电池个体。

整体来说,通过对续航基站内的第二电池进行固定序列号生成,加快了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匹配,通过对续航基站内的第二电池进行可变序列号生成,使第二电池的匹配更精准,同时,也加快了第二电池的取用速度。

s123、生成所述第一电池序列号,所述第一电池序列号包括所述第一电池固定序列号与所述第一电池可变序列号。

所述第一电池序列号可以在后续进行续航基站时,被续航基站快速识别,理可以实现快速匹配,无需再获取无人机信息。

为所述第一电池设置序列号,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池的固定序列号快速匹配到具有相同固定序列号的所述第二电池,加快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的匹配速度。同理,可能通过所述第一电池的可变序列号,匹配到一些相近的电池特征,使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的匹配精度更高。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匹配特征包括:电池的尺寸参数以及电池的端子分布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匹配特征为所述第二电池配置固定序列号包括:

s130、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的尺寸参数,为所述第二电池生成第一固定序列号;

进一步的,从所述注册无人机信息中获取到所述第一电池的尺寸参数,将与所述第一电池拥有相同尺寸参数的所述第二电池聚集形成第二电池集,以所述第一电池的尺寸参数形成第一固定序列号,并配置到所述第二电池集中的每一块所述第二电池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相同尺寸参数的所述第二电池聚合形成第二电池集,为所述第二电池集配置一个固定序列号,并配置到所述第二电池集中的每一块所述第二电池上。

s131、获取所述第一电池的端子分布参数,为所述第二电池生成第二固定序列号;

进一步的,从所述注册无人机信息中获取到所述第一电池的端子分布参数,在所述第二电池集中,将与所述第一电池拥有相同端子分布参数的所述第二电池聚集形成第二电池子集,以所述第一电池的端子分布参数形成第二固定序列号,并配置到所述第二电池子集中的每一块所述第二电池上。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相同端子分布参数的所述第二电池聚合形成第二电池集,为所述第二电池集配置一个固定序列号,再在所述第二电池集中,将与所述第一电池拥有相同尺寸参数的所述第二电池聚集形成第二电池子集,以所述第二电池子集中的尺寸参数形成第一固定序列号,并配置到所述第二电池子集中的每一块所述第二电池上。

s132、生成所述第二电池的所述固定序列号,所述固定序列号包括第一固定序列号与所述第二固定序列号,关联到一序列号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序列号容器可以是一张可存储表单,所述表单进行分格处理,每一格可存储一个固定序列号或一个可变序列号。

做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序列号容器可以做成电子标签,配置到所述注册无人机上,所述注册无人机后续进行续航基站时,只需要对所述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就能快速获取匹配信息,加速电池匹配的速度。

所述第一电池的尺寸参数为固定特征,当所述第二电池拥有与所述第一电池相同的尺寸参数时,所述第二电池才能在电池更换时,放入无人机中;所述第一电池的端子分布参数也为固定特征,当所述第二电池拥有与所述第一电池相同的端子分布,所述第二电池才能在无人机中对无人机进行供电。所述序列号容器用于存储所述序列号。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可变特征包括:电池的实际容量以及电池位置参数;

所述续航基站获取所述第二电池可变特征,根据所述可变特征生成可变序列号包括:

s140、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实际容量,生成第一可变序列号;

进一步的,通过续航基站对所述第二电池进行充电时记录下所述第二电池的实际容量,具体的,可以由所述第二电池充电时的恒定电池与充电时间,计算出所述第二电池的实际容量。

通过为所述第二电池配置第一可变序列号,可以在匹配的过程,迅速识别出所述第二电池的实际容量,进而从所述第二电池集中匹配与所述第一电池相近的所述第二电池个体。比如,所述第一电池可变特征为实际容量,假设所述第一电池可变容量为4899毫安,其可变序列号为4899,在第二电池集中有两块可变序列号为1800、以及4500的所述第二电池,分别代表实际容量为1800毫安与4500毫安,与为所述第一电池相近的是可变序列号为4500的所述第二电池。

s141、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位置参数,生成第二可变序列号;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第二电池在电池仓库的位置,获取到所述第二电池位置参数,为了更加有效率的对电池进行存放管理,可以所述电池仓库中进行分区存放电池,将所述电池仓库分区若干个区,每个区存放相同固定序列号的所述第二电池,形成一个电池固定序列号相同的第二电池子集,所述第二电池子集中的所述第二电池的数量,可以根据一段时间内续航基站更换所述第二电池的频率来进行配置,比如说,在一段时间内,a型号的第二电池被取胜的频率较高,则在该时段内在续航基站的所述电池仓库中多配置a型号或是相近的可替换a型号的第二电池,扩大a型号的第二电池子集,从而保证续航基站电池的可用性同时,将第二电池按固定序列号进行分集存放,还可以加快为无人机匹配第二电池的速度。在所述第二电池子集中,可以设置电池存放位,为所述电池存放位进行标号,通过所述标号生成所述第二可变序列号,当所述第二电池存放位发生改变,重新生成所述第二可变序列号。

做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当所述第二电池严格按照所述电池存放位的标号进行存放时,所述第二电池存放位通常不会发生改变,可以将所述第二电池的位置参数用以生成第三固定序列号。

s142、生成所述可变序列号,所述可序列号包括第一可变序列号与所述第二可变序列号,关联到所述序列号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序列号容器可以是一张可存储表单,所述表单进行分格处理,每一格可存储一个固定序列号或一个可变序列号。所述表单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序列号格子,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固定序列号与所述第二固定序列号,当所述位置参数为固定参数时,所述表单还增加至少一个用于存储所述第三固定序列号的的固定序列号格子。所述表单还包括至少两个可变序列号格子,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可变序列号与所述第二可变序列号。

做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所述序列号容器可以做成电子标签,配置到所述注册无人机上,所述注册无人机后续进行续航基站时,只需要对所述电子标签进行识别,就能快速获取匹配信息,加速电池匹配的速度。

所述实际容量会随着电池的使用时间,使用次数而变化,是一个可变的参数;同样,所述第二电池的位置参数会随着所述第二电池在电池仓库的存放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也是一个可变的参数。为所述第二电池设置第一可变序列号,按所述第一可变序列号进行相近匹配,可以使匹配到的所述第二电池的实际容量更接近所述第一电池的实际容量;这所述第二电池设置第二可变序列号,可以通过所述第二可变序列号,更快更精准在电池仓库中的找到所述第二电池。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所述可变序列号,所述可序列号包括第一可变序列号与所述第二可变序列号,关联到所述序列号容器还包括:

将所述序列号容器关联到所述第二电池。所述序列号容器中存储有所述第二电池的序列号信息,与所述第二电池关联,形成第二电池标签。

进一步的,所述序列号容器可以是表单,将所述表单与所述第二电池进行关联,使所述表单能够表征所述第二电池的整体情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实际容量,生成第一可变序列号:

通过续航基站的充电记录,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实际容量。这样,获取到的所述第二电池的实际容量更准确。

进一步的,续航基站对所述第二电池的充电过程进行记录,具体的,可以提取续航基站中所述第二电池充电时的恒定电池与充电时间,计算出所述第二电池的实际容量。

做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可以提取续航基站中所述第二电池充电次数、所述第二电池的设计容量以及所述第二电池的容量损失系数,具体的,假设设计容量为x,实际容量为xn,容量损失系数为k,已循环次数为n,则有公式:

xn=kn*x

可得出所述第二电池的实际容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第二电池的位置参数,生成第二可变序列号包括:

通过续航基站的电池仓库记录,获取所述第二电池在电池仓库中的位置参数。所述位置参数用于描述所述第二电池存入在电池仓库中的位置信息。

随着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的不断更换,所述第二电池在所述电池仓库中的位置极有可能发生变化,续航基站记录下变化了的所述第二电池的位置信息,做为所述第二可变序列号的生成依据。比如,所述第二电池原本是在电池仓库的c区208号电池位,所述第二可变序列号可配置为c208,经过几次的借出后,所述第二电池现在的位置改变了,变成c区101号电池位,所述第二可变序列号则可配置为c10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序列号容器包括:

用于写入所述固定序列号的固定子容器,以及用于写入所述可变序列号的可变子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序列号容器可以是一张可存储表单,所述表单进行分格处理,每一格可存储一个固定序列号或一个可变序列号。所述表单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序列号格子,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固定序列号与所述第二固定序列号,当所述位置参数为固定参数时,所述表单还增加至少一个用于存储所述第三固定序列号的的固定序列号格子。所述表单还包括至少两个可变序列号格子,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可变序列号与所述第二可变序列号。

更进一步的,将所述固定序列号格子归为一个区形成所述固定子容器,所述可变序列号格子归为一个区形成所述可变子容器,具体来说,在所述序列号上的体现为,所述固定子容器设置在所述序列号的前部分用于存储所述固定序列号,所述可变子容器设置在所述序列号的后部分以存储所述可变序列号。

当然,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还存在有其他的固定子容器与所述可变子容器的设置方法,比如所述固定子容器在后,所述可变子容器在后,又比如,所述固定子容器设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可变子容器的前后等。

将所述序列号容器分为两个子容器,使所述序列号的识别过程更简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子容器可重复写入以使所述可变序列号进行更新。因为所述可变序列号是在变化的,所述每次可变序列号的变化,都对应着所述可变子容器中的信息变化,进行更新后,才会更加便于所述第二电池的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子容器写入所述固定序列号后,将所述固定子容器锁定,并设置修改权限,使所述固定子容器中的所述固定序列号无法进行修改;所述可变子容器写入所述可变序列号后,并不对所述子容器进行锁定,使所述可变子容器可以替换的方式重新写所述可变序列号。

做为一种可能的实施例的,所述所述可变子容器写入所述可变序列号后,在所述可变子容器上生成一个新的可变子容器,将变化后的所述可变序列号写入所述新的可变子容器中,使用所述新的可变子容器覆盖原来的可变子容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