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V航标用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1868发布日期:2018-12-14 21:3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4V航标用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航标大多采用蓄电池进行供电。而为了给提供充足的电能,大多是将多个电池串联一起给航标提供电能的;在电池安装过程中,需要连接导线,安装的便利性较差;且这样的安装方式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有助于这样方式涉及到的构件较差,十分不便于包装、运输,这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同时,现有航标用的蓄电池还存在结构复杂、组装难度大、组装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4v航标用铅酸蓄电池,该4v航标用铅酸蓄电池具有组装方便、可靠性高、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体积紧凑、非常适合于航标使用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4v航标用铅酸蓄电池,其特点在于包括电池壳、电池盖、正极柱、负极柱、汇流排组、极群组件、遮盖片,其中电池壳的顶面上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安放腔、第二安放腔、第三安放腔、第四安放腔、第五安放腔、第六安放腔,所述第一安放腔、第二安放腔、第三安放腔、第四安放腔、第五安放腔与第六安放腔中分别设有电解液;所述电池盖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沉头孔、第二沉头孔,所述电池盖上设有安全阀;所述汇流排组包括第一正极汇流排、第二正极汇流排、第三正极汇流排、第一负极汇流排、第二负极汇流排、第三负极汇流排,所述第一正极汇流排、第二正极汇流排与第三正极汇流排底部分别设有若干连接凸条,所述第一正极汇流排上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正极汇流排上分别设有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正极汇流排上设有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一负极汇流排、第二负极汇流排与第三负极汇流排底部分别设有若干连接凸起,所述第一负极汇流排上设有第五连接件,所述第二负极汇流排上分别设有第六连接件与第七连接件,所述第三负极汇流排上设有第八连接件;所述极群组件包括第一极群组、第二极群组、第三极群组、第四极群组、第五极群组、第六极群组,所述第一极群组、第二极群组、第三极群组、第四极群组、第五极群组与第六极群组分别包括若干正极板、若干负极板、若干绝缘板,所述正极板上设有正极活性物,所述负极板上设有负极活性物,各正极板与负极板交差叠放一起,相邻的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由绝缘板隔开,所述正极板由铅钙锡铝合金制成,其中正极板中铅含量为98.63%-98.74%、钙含量为0.07%-0.11%、锡含量为1.17%-1.23%、铝含量为0.02%-0.03%,所述负极板由铅钙锡铝合金制成,其中负极板中铅含量为99.71%-99.82%、钙含量为0.09%-0.13%、锡含量为0.07%-0.13%、铝含量为0.02%-0.03%;所述第一正极汇流排的连接凸条分别与第一极群组的正极板相接,所述正极柱一端连接在第一正极汇流排上,所述第二正极汇流排的连接凸条分别与第二极群组的正极板相接,所述第三正极汇流排的连接凸条分别与第三极群组的正极板相接,所述第一负极汇流排的连接凸起分别与第四极群组的负极板相接,所述第二负极汇流排的连接凸起分别与第五极群组的负极板相接,所述第三负极汇流排的连接凸起分别与第六极群组的负极板相接,所述负极柱一端连接在第三负极汇流排上,所述第一极群组设置在第一安放腔中,所述第二极群组设置在第二安放腔中,并使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相接,所述第三极群组设置在第三安放腔中,并使第四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相接,所述第四极群组设置在第四安放腔中,所述第五极群组设置在第五安放腔中,并使第六连接件与第五连接件相接,所述第六极群组设置在第六安放腔中,并使第八连接件与第七连接件相接,所述电池盖盖置在电池壳的顶面上,并使电池盖对第一安放腔、第二安放腔、第三安放腔、第四安放腔、第五安放腔与第六安放腔腔口形成遮盖作用,还使正极柱另一端穿过电池盖上的第一沉头孔后穿置于电池盖外,以及使负极柱另一端穿过电池盖上的第二沉头孔后穿置于电池盖外,所述第一沉头孔中设有密封圈,并使该密封圈套装于正极柱上,所述第二沉头孔中设有密封圈,并使该密封圈套装于负极柱上,所述第一沉头孔与第二沉头孔中分别填充有密封胶,在位于电池盖外侧的正极柱上设有正极铜端子,在位于电池盖外侧的负极柱上设有负极铜端子,所述遮盖片盖置在电池盖上,并使遮盖片遮盖于安全阀上。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正极柱与负极柱安装的便利性与可靠性,所述正极柱与负极柱分别由第一座体、第一柱体构成,所述第一柱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一柱体一端连接在第一座体上,所述正极柱的第一座体焊接在第一正极汇流排上,所述负极柱的第一座体焊接在第三负极汇流排上。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蓄电池组装的便利性,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第七连接件与第八连接件分别由第二座体、第二柱体构成,所述第二柱体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第二柱体一端连接在第二座体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座体焊接在第一正极汇流排上,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的第二座体焊接在第二正极汇流排上,所述第四连接件的第二座体焊接在第三正极汇流排上,所述第五连接件的第二座体焊接在第一负极汇流排上,所述第六连接件与第七连接件的第二座体焊接在第二负极汇流排上,所述第八连接件的第二座体焊接在第三负极汇流排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柱体与第二连接件的第二柱体相接,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二柱体与第四连接件的第二柱体相接,所述第五连接件的第二柱体与第六连接件的第二柱体相接,所述第七连接件的第二柱体与第八连接件的第二柱体相接。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蓄电池的密封性,所述电池壳的顶面四周侧边上设有环形凸部,所述电池盖底部开设有与环形凸部相配的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卡装在环形凸部上。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正极板与连接凸条连接的便利性,及进一步提高负极板与连接凸起连接的便利性,所述正极板侧边上设有第一凸条部,所述连接凸条与第一凸条部相接;所述负极板侧边上设有第二凸条部,所述连接凸起与第二凸条部相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由于第一沉头孔中的正极柱上套装有密封圈,且在第一沉头孔中还填充有密封胶,这能有效地提高正极柱出的密封性,从而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可靠性。由于第二沉头孔中的负极柱上套装有密封圈,且在第二沉头孔中还填充有密封胶,这能有效地提高负极柱出的密封性,从而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可靠性。而通过第一沉头孔的开设,不仅能对密封圈形成很好的限位定位作用,还能给密封胶提供一个很好的填充空间,这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密封作用。而通过第二沉头孔的开设,不仅能对密封圈形成很好的限位定位作用,还能给密封胶提供一个很好的填充空间,这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密封作用。由于第一正极汇流排、第二正极汇流排与第三正极汇流排底部分别设有若干连接凸条,通过连接凸条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正极汇流排、第二正极汇流排、第三正极汇流排与各正极板相接的便利性。通过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与第四连接件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正极汇流排、第二正极汇流排与第三正极汇流排并联一起的便利性,从而有助于提高蓄电池制造的便利性。由于第一负极汇流排、第二负极汇流排与第三负极汇流排底部分别设有若干连接凸起,通过连接凸起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负极汇流排、第二负极汇流排、第三负极汇流排与各负极板相接的便利性。通过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第七连接件与第八连接件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负极汇流排、第二负极汇流排与第三负极汇流排并联一起的便利性,从而有助于提高蓄电池制造的便利性。由于电池壳上开设有第一安放腔、第二安放腔、第三安放腔、第四安放腔、第五安放腔与第六安放腔,还由于极群组件包括第一极群组、第二极群组、第三极群组、第四极群组、第五极群组、第六极群组,其中第一极群组、第二极群组、第三极群组、第四极群组、第五极群组与第六极群组分别设置第一安放腔、第二安放腔、第三安放腔、第四安放腔、第五安放腔与第六安放腔中,且第一极群组、第二极群组与第三极群组是通过第一正极汇流排、第二正极汇流排与第三正极汇流排并联一起的,这样在正极柱与第一正极汇流排相接后,可在正极柱上能产生充足的电能;而第四极群组、第五极群组与第六极群组是通过第一负极汇流排、第二负极汇流排与第三负极汇流排并联一起的,这样在负极柱与第三负极汇流排相接后,可在负极柱上能产生充足的电能;这样本发明的蓄电池就能为航标提供充足的电能,无需再将电池通过导线串接起来,这样能提高电池安装的便利性,且该蓄电池实现了集成化的设计,能够减少蓄电池的空间占用,这也有助于提高蓄电池安装的便利性。在该蓄电池制造完成后,可减少包装与运输的数量,这样有助于提高蓄电池包装运输的便利性。由于正极板由铅钙锡铝合金制成,且本发明对组成成分的配比做出了优化,这能使正极板上产生稳定的正电压,从而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可靠性。由于负极板由铅钙锡铝合金制成,且本发明对组成成分的配比做出了优化,这能使负极板上产生稳定的负电压,从而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可靠性。由于电池盖在盖置于电池壳的顶面上后,能同时对第一安放腔、第二安放腔、第三安放腔、第四安放腔、第五安放腔与第六安放腔腔口形成遮盖作用,这能提高蓄电池组装的便利性,从而有助于提高蓄电池加工的效率。由于正极柱与负极柱上分别正极铜端子与负极铜端子,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这能提高外部导线连接的可靠性。通过安全阀的设置,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安全性。通过遮盖片的设置,可以对安全阀形成很好的遮盖作用,避免出现误操作的情况,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可靠性。且这样能使安全阀隐藏起来,这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美观性与产品档次。该蓄电池的整体结构设计十分可靠,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2)本产品内部由3个单格为55ah极群并联为165ah单体,然后2个并联为165ah单体串联为4v电池而成,能降低传统2v电池高度,+4-5组装而使内部电解液反应更均匀,提高了比传统2v电池的活性物利用率。(3)在普通的12v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基础上通过对电池底壳的改造,经过简单加工,使用普通电池外壳,使用专用的极板,改造成为可以量产的航标用4v阀控式铅酸蓄电池。(4)目前没有航标专用的4v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用户要用4v电池时需用2只2v电池串联使用,安装工作量大,还要连线,占空间大,也不美观。本产品占空间小,安装简单,美观大方,填补了航标专用的4v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空白。(5)电解液中加入适量气相sio2胶体,釆用负压加胶,增加液量,改善充电接收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正极汇流排与第一极群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二正极汇流排与第二极群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第三正极汇流排与第三极群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一负极汇流排与第四极群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第二负极汇流排与第五极群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第三负极汇流排与第六极群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正极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负极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正极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4v航标用铅酸蓄电池,包括电池壳1、电池盖2、正极柱3、负极柱4、汇流排组5、极群组件6、遮盖片7,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电池壳1的顶面上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安放腔11、第二安放腔12、第三安放腔13、第四安放腔14、第五安放腔15、第六安放腔16,所述第一安放腔11、第二安放腔12、第三安放腔13、第四安放腔14、第五安放腔15与第六安放腔16中分别设有电解液17;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电池盖2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沉头孔21、第二沉头孔22,所述电池盖2上设有安全阀8;如图1、图4至图9所示,所述汇流排组5包括第一正极汇流排51、第二正极汇流排52、第三正极汇流排53、第一负极汇流排54、第二负极汇流排55、第三负极汇流排56,所述第一正极汇流排51、第二正极汇流排52与第三正极汇流排53底部分别设有若干连接凸条511,所述第一正极汇流排51上设有第一连接件501,所述第二正极汇流排52上分别设有第二连接件502与第三连接件503,所述第三正极汇流排53上设有第四连接件504,所述第一负极汇流排54、第二负极汇流排55与第三负极汇流排56底部分别设有若干连接凸起541,所述第一负极汇流排54上设有第五连接件505,所述第二负极汇流排55上分别设有第六连接件506与第七连接件507,所述第三负极汇流排56上设有第八连接件508;如图1、图4至图11所示,所述极群组件6包括第一极群组61、第二极群组62、第三极群组63、第四极群组64、第五极群组65、第六极群组66,所述第一极群组61、第二极群组62、第三极群组63、第四极群组64、第五极群组65与第六极群组66分别包括若干正极板601、若干负极板602、若干绝缘板603,所述正极板601上设有正极活性物604,所述负极板602上设有负极活性物605,各正极板601与负极板602交差叠放一起,相邻的正极板601与负极板602之间由绝缘板603隔开,所述正极板601由铅钙锡铝合金制成,其中正极板601中铅含量为98.63%-98.74%、钙含量为0.07%-0.11%、锡含量为1.17%-1.23%、铝含量为0.02%-0.03%,所述负极板602由铅钙锡铝合金制成,其中负极板602中铅含量为99.71%-99.82%、钙含量为0.09%-0.13%、锡含量为0.07%-0.13%、铝含量为0.02%-0.03%;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正极汇流排51的连接凸条511分别与第一极群组61的正极板601相接,所述正极柱3一端连接在第一正极汇流排51上;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正极汇流排52的连接凸条511分别与第二极群组62的正极板601相接;如图6所示,所述第三正极汇流排53的连接凸条511分别与第三极群组63的正极板601相接;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负极汇流排54的连接凸起541分别与第四极群组64的负极板602相接;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负极汇流排55的连接凸起541分别与第五极群组65的负极板602相接;如图9所示,所述第三负极汇流排56的连接凸起541分别与第六极群组66的负极板602相接,所述负极柱4一端连接在第三负极汇流排56上;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极群组61设置在第一安放腔11中,所述第二极群组62设置在第二安放腔12中,并使第二连接件502与第一连接件501相接,所述第三极群组63设置在第三安放腔13中,并使第四连接件504与第三连接件503相接,所述第四极群组64设置在第四安放腔14中,所述第五极群组65设置在第五安放腔15中,并使第六连接件506与第五连接件505相接,所述第六极群组66设置在第六安放腔16中,并使第八连接件508与第七连接件507相接;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电池盖2盖置在电池壳1的顶面上,并使电池盖2对第一安放腔11、第二安放腔12、第三安放腔13、第四安放腔14、第五安放腔15与第六安放腔16腔口形成遮盖作用,还使正极柱3另一端穿过电池盖2上的第一沉头孔21后穿置于电池盖2外,以及使负极柱4另一端穿过电池盖2上的第二沉头孔22后穿置于电池盖2外,所述第一沉头孔21中设有密封圈23,并使该密封圈23套装于正极柱3上,所述第二沉头孔22中设有密封圈23,并使该密封圈23套装于负极柱4上,所述第一沉头孔21与第二沉头孔22中分别填充有密封胶24;如图2与图4所示,在位于电池盖2外侧的正极柱3上设有正极铜端子31;如图3与图9所示,在位于电池盖2外侧的负极柱4上设有负极铜端子41;如图1所示,所述遮盖片7盖置在电池盖2上,并使遮盖片7遮盖于安全阀8上。由于第一沉头孔21中的正极柱3上套装有密封圈23,且在第一沉头孔21中还填充有密封胶24,这能有效地提高正极柱3出的密封性,从而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可靠性。由于第二沉头孔22中的负极柱4上套装有密封圈23,且在第二沉头孔22中还填充有密封胶24,这能有效地提高负极柱4出的密封性,从而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可靠性。而通过第一沉头孔21的开设,不仅能对密封圈23形成很好的限位定位作用,还能给密封胶24提供一个很好的填充空间,这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密封作用。而通过第二沉头孔22的开设,不仅能对密封圈23形成很好的限位定位作用,还能给密封胶24提供一个很好的填充空间,这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密封作用。由于第一正极汇流排51、第二正极汇流排52与第三正极汇流排53底部分别设有若干连接凸条511,通过连接凸条511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正极汇流排51、第二正极汇流排52、第三正极汇流排53与各正极板601相接的便利性。通过第一连接件501、第二连接件502、第三连接件503与第四连接件504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正极汇流排51、第二正极汇流排52与第三正极汇流排53并联一起的便利性,从而有助于提高蓄电池制造的便利性。由于第一负极汇流排54、第二负极汇流排55与第三负极汇流排56底部分别设有若干连接凸起541,通过连接凸起541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负极汇流排54、第二负极汇流排55、第三负极汇流排56与各负极板602相接的便利性。通过第五连接件505、第六连接件506、第七连接件507与第八连接件508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负极汇流排54、第二负极汇流排55与第三负极汇流排56并联一起的便利性,从而有助于提高蓄电池制造的便利性。由于电池壳1上开设有第一安放腔11、第二安放腔12、第三安放腔13、第四安放腔14、第五安放腔15与第六安放腔16,还由于极群组件6包括第一极群组61、第二极群组62、第三极群组63、第四极群组64、第五极群组65、第六极群组66,其中第一极群组61、第二极群组62、第三极群组63、第四极群组64、第五极群组65与第六极群组66分别设置第一安放腔11、第二安放腔12、第三安放腔13、第四安放腔14、第五安放腔15与第六安放腔16中,且第一极群组61、第二极群组62与第三极群组63是通过第一正极汇流排51、第二正极汇流排52与第三正极汇流排53并联一起的,这样在正极柱3与第一正极汇流排51相接后,可在正极柱3上能产生充足的电能;而第四极群组64、第五极群组65与第六极群组66是通过第一负极汇流排54、第二负极汇流排55与第三负极汇流排56并联一起的,这样在负极柱4与第三负极汇流排56相接后,可在负极柱4上能产生充足的电能;这样本发明的蓄电池就能为航标提供充足的电能,无需再将电池通过导线串接起来,这样能提高电池安装的便利性,且该蓄电池实现了集成化的设计,能够减少蓄电池的空间占用,这也有助于提高蓄电池安装的便利性。在该蓄电池制造完成后,可减少包装与运输的数量,这样有助于提高蓄电池包装运输的便利性。由于正极板601由铅钙锡铝合金制成,且本发明对组成成分的配比做出了优化,这能使正极板601上产生稳定的正电压,从而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可靠性。由于负极板602由铅钙锡铝合金制成,且本发明对组成成分的配比做出了优化,这能使负极板602上产生稳定的负电压,从而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可靠性。由于电池盖2在盖置于电池壳1的顶面上后,能同时对第一安放腔11、第二安放腔12、第三安放腔13、第四安放腔14、第五安放腔15与第六安放腔16腔口形成遮盖作用,这能提高蓄电池组装的便利性,从而有助于提高蓄电池加工的效率。由于正极柱3与负极柱4上分别正极铜端子31与负极铜端子41,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这能提高外部导线连接的可靠性。通过安全阀8的设置,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安全性。通过遮盖片7的设置,可以对安全阀8形成很好的遮盖作用,避免出现误操作的情况,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可靠性。且这样能使安全阀8隐藏起来,这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美观性与产品档次。该蓄电池的整体结构设计十分可靠,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所述电解液17采用传统的电解液,其中在图1中的第一安放腔11、第二安放腔12、第三安放腔13、第四安放腔14、第五安放腔15与第六安放腔16中,由点组成的阴影区域为电解液17。

正极板601与负极板602为带网格的板体。所述正极活性物604采用传统的正极活性物;所述负极活性物605采用传统的负极活性物。

通过实验证明,在正极板601与负极板602采用上述原料配比时,能够显著地提高电压的稳定性,从而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可靠性。

所述正极铜端子31与负极铜端子41分别由黄铜制成。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正极柱与负极柱安装的便利性与可靠性,如图4、图9与图12所示,所述正极柱3与负极柱4分别由第一座体301、第一柱体302构成,所述第一柱体302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第一柱体302一端连接在第一座体301上,所述正极柱3的第一座体301焊接在第一正极汇流排51上,所述负极柱4的第一座体301焊接在第三负极汇流排56上。上述中的正极柱3与负极柱4的结构十分简单,有助于提高它们制造的便利性,且还有助于提高正极柱3与负极柱4安装的便利性与可靠性。由于第一柱体302的横截面呈圆形,这有助于提高导电性能,从而有助于提高蓄电池的可靠性。由于正极柱3与负极柱4的完全结构相同,所以这里只展示正极柱3的结构示意图,这不妨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理解。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蓄电池组装的便利性,如图4至图9、图1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501、第二连接件502、第三连接件503、第四连接件504、第五连接件505、第六连接件506、第七连接件507与第八连接件508分别由第二座体303、第二柱体304构成,所述第二柱体304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第二柱体304一端连接在第二座体303上,所述第一连接件501的第二座体303焊接在第一正极汇流排51上,所述第二连接件502与第三连接件503的第二座体303焊接在第二正极汇流排52上,所述第四连接件504的第二座体303焊接在第三正极汇流排53上,所述第五连接件505的第二座体303焊接在第一负极汇流排54上,所述第六连接件506与第七连接件507的第二座体303焊接在第二负极汇流排55上,所述第八连接件508的第二座体303焊接在第三负极汇流排56上,所述第一连接件501的第二柱体304与第二连接件502的第二柱体304相接,所述第三连接件503的第二柱体304与第四连接件504的第二柱体304相接,所述第五连接件505的第二柱体304与第六连接件506的第二柱体304相接,所述第七连接件507的第二柱体304与第八连接件508的第二柱体304相接。上述中的第一连接件501、第二连接件502、第三连接件503、第四连接件504、第五连接件505、第六连接件506、第七连接件507与第八连接件508十分简单,有助于提高它们制造的便利性,即可进一步提高蓄电池组装的便利性,且通过这样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它们安装固定的便利性与可靠性。由于第二柱体304的横截面呈半圆形,这样既能减少原材料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加工成本。且在柱体连接过程中,可使两个第二柱体304侧壁上的平面呈相对设置,这样可便于将两个第二柱体304焊接一起,且有助于提高焊接的可靠性。所述第二座体303与第二柱体304由导电材料制造而成。所述第二座体303与第二柱体304为一体制造而成的。由于第一连接件501、第二连接件502、第三连接件503、第四连接件504、第五连接件505、第六连接件506、第七连接件507与第八连接件508的基本结构相同(仅在第二柱体304的长度上有区别),所以这里只展示第一连接件501的结构示意图,这不妨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理解。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蓄电池的密封性,如图1所示,所述电池壳1的顶面四周侧边上设有环形凸部101,所述电池盖2底部开设有与环形凸部101相配的环形卡槽25,所述环形卡槽25卡装在环形凸部101上。通过环形凸部101与环形卡槽25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电池盖2盖置的可靠性,并能进一步提高蓄电池的密封性,从而可进一步提高蓄电池的可靠性。所述环形凸部101上涂装有密封胶。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正极板与连接凸条连接的便利性,及进一步提高负极板与连接凸起连接的便利性,如图4至图11所示,所述正极板601侧边上设有第一凸条部611,所述连接凸条511与第一凸条部611相接;所述负极板602侧边上设有第二凸条部612,所述连接凸起541与第二凸条部612相接。通过第一凸条部611与第二凸条部612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正极板601与连接凸条511连接的便利性,与进一步提高负极板602与连接凸起541连接的便利性,从而可进一步提高蓄电池的加工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