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端盖的自动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0768发布日期:2018-12-14 21:30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电容器端盖的自动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端盖的自动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外壳包括桶状的壳体及桶口处盖设的端盖,端盖如图1所示,包括盖板a,盖板a的外端面上布置绝缘座b,绝缘座b上安装外接线端子c,盖板a的内端面上布置内端子组件d。现有技术中,各零部件的连接采用的装配方式是手工装配,装配的步骤为:步骤1、将外接线端子c以开口向下的姿态放到模具中定位,步骤2、将绝缘座b以到直径端朝下的姿态盖在外接线端子c的底板上,将绝缘座b的内凹沉台用来容纳外接线端子c,步骤3、将盖板a放置于绝缘座b上,绝缘座b的小直径段从盖板a盘底的通孔中穿过,步骤4、内端子组件d带密封圈的一端向下插入绝缘座b的小直径段的孔中,步骤5、焊接。手工装配的工作效率低下自不必赘述,由于在装配时有顶冲焊接工序还时常出现工伤事故,再者,装配质量也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组装电容器端盖的装置,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容器端盖的自动组装装置,包括设置有模具的工作台,工作台的旁侧设置的外接线端子供料单元、绝缘座供料单元、盖板供料单元、内端子组件供料单元依次将外接线端子、绝缘座、盖板和内端子组件以特定的姿态转运至模具中的相应位置后,焊机动作将外接线端子、绝缘座、盖板和内端子组件焊接为一体。

上述方案中,各个零件都是由各自的供料单元自动供料,实现电容器端盖的自动化生产,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容器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绝缘座供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盖板供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电容器端盖的自动组装装置,包括设置有模具e的工作台10,工作台10的旁侧设置的外接线端子供料单元20、绝缘座供料单元30、盖板供料单元40、内端子组件供料单元50依次将外接线端子c、绝缘座b、盖板a和内端子组件d以特定的姿态转运至模具e中的相应位置后,焊机60动作将外接线端子c、绝缘座b、盖板a和内端子组件d焊接为一体。根据电容器端盖各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外接线端子供料单元20、绝缘座供料单元30、盖板供料单元40、内端子组件供料单元50按先后顺序依次将外接线端子c、绝缘座b、盖板a和内端子组件d转运到模具e中放好,然后再焊接,各零件的供料全部都是由供料单元自动供料,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工作台10包括转盘11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转盘11转动,所述的外接线端子供料单元20、绝缘座供料单元30、盖板供料单元40、内端子组件供料单元50以及焊机60在转盘11的周向依次顺序布置。按照提供的零件的顺序将各供料单元周向此次布置在转盘11的附近,外接线端子供料单元20先将外接线端子c转运到模具e内的相应安装位中,此时外接线端子c的开口朝下;然后,转盘11转动,使得这个已经放置了外接线端子c的模具e转动到绝缘座供料单元30的对应处停下,绝缘座供料单元30将绝缘座b转运到模具e中,绝缘座b的内凹沉台朝下容置外接线端子c的底板;再次转动转盘11,使得已经放置了绝缘座b的模具e转动到盖板供料单元40的对应处停下,盖板供料单元40将盖板a转运到模具e中,盖板a的过孔与绝缘座b的圆柱台部位置对应,圆柱台部凸伸到过孔外部;再次转动转盘11,使得已经放置了盖板a的模具e转动到内端子组件供料单元50的对应处停下,内端子组件供料单元50将内端子组件d转运到模具e中,内端子组件d的电极柱插置于绝缘座b的通孔中;此时转盘11转动至焊机60对应位置处,焊机60动作将各零件焊接为一体,组装完毕,取下成品,模具e再次转动到外接线端子供料单元20位置处,周而复始。

需要说明的是,工作台10设置成转盘11的方案,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但工作台的结构却不止这一种,例如最常见的直线型流水线式工作台也是可以的,外接线端子供料单元20、绝缘座供料单元30、盖板供料单元40、内端子组件供料单元50以及焊机60从流水线的上游到下游依次顺序布置,只要能够实现按顺序供料即可。

进一步的,外接线端子供料单元20包括用于输送开口朝下姿态的外接线端子c的第一输送槽21,第一输送槽21的末端设置有第一转位机构22,第一转位机构22吸附外接线端子c并将外接线端子c转运至对应的模具e中。

同样的,绝缘座供料单元30包括用于用于输送大直径端朝下姿态的绝缘座b的第二输送槽31,第二输送槽31的末端设置有第二转位机构32,第二转位机构32涨紧绝缘座b并将绝缘座b转运至对应的模具e中。

进一步的,盖板供料单元40包括用于输送盘口朝下姿态的盖板a的第三输送槽41,第三输送槽41的末端设置有第三转位机构42,第三转位机构42吸附盖板a并将盖板a转运至对应的模具e中。

同理,内端子组件供料单元50包括用于输送两电极柱2轴芯位于铅垂向且长轴端朝上姿态的内端子组件d的第四输送槽51,第四输送槽51的末端设置有第四转位机构52,第四转位机构52吸附内端子组件d并将内端子组件d转运至对应的模具e中。

焊机60包括支架61,支架61上固定有气缸62,气缸62的活塞杆的下端连接有焊头63,气缸62驱动焊头63作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

优选的,第二转位机构32包括第一移动单元321,第一移动单元321的下端与拾取头322相连,拾取头322插置于绝缘座b的通孔中且两者之间构成径向涨紧配合,第一移动单元321驱动拾取头322带动绝缘座b移动到模具e中绝缘座b安装位,拾取头322升降路径的旁侧还设置有限制绝缘座b上升高度的阻挡单元323。拾取头322插置于绝缘座b的通孔中并涨紧,绝缘座b随着拾取头322一起移动至模具e中绝缘座b安装位,然后拾取头322向上运动,阻挡单元323压着绝缘座b限制绝缘座b跟着拾取头322向上运动,最后拾取头322离开绝缘座b,绝缘座b留在了安装位。

由于第三输送槽41上的盖板a虽然都是盘口向下姿态的,但是盖板a的过孔的位置确实不确定的,而我们需要的是过孔位置特定的盖板a,这样盖板a才能与模具e中绝缘座b的圆柱台部位置对应,第三转位机构42包括孔位调节单元421,孔位调节单元421调节盖板a的过孔的孔芯连线与模具e中盖板a安装位的孔芯连线平行,孔位调节单元42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移动单元422,第二移动单元422的下方连接有吸附头423,吸附头423吸附盖板a的盘底上的过孔避让位置处,第二移动单元422驱动吸附头423带动盖板a移动到模具e中盖板a安装位,吸附头423与真空单元相连,该真空单元控制吸附头423处于有吸力或无吸力状态。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模具e在转盘11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6组,且其中连续的5组模具e分别与第一转位机构22的吸附嘴、第二转位机构32的拾取头322、第三转位机构42的吸附头423、第四转位机构52的吸附嘴以及焊机60的焊头位置对应。而最后一个模具e即是取出成品位,在这个位置也可以设置机械手自动取出成品。

驱动机构和气缸62均与plc相连。利用plc对驱动机构和气缸60进行控制,各项参数均可调节,操作简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