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模块和使用该线圈模块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1735发布日期:2019-03-05 20:1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线圈模块和使用该线圈模块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模块和使用该线圈模块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诸如智能手机的便携式终端已经变得普及并且它们的功能已经改善,已经出现了使用短距离通信的便携式终端的支付方法。

这样的短距离通信方法采用诸如近场通信(nfc)方法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法。

此外,近来已经提出了一种能够通过与磁卡阅读器直接并无线地通信而执行支付的磁力安全传输(mst)方法。

为了使移动终端具有通过nfc方法和mst方法进行支付的能力,nfc线圈和mst线圈两者都需要安装在移动终端中。



技术实现要素:

提供本发明内容以按照简化的形式对所选择的构思进行介绍,以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对所述构思进行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内容既不意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意图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在一个总的方面,一种线圈模块包括:基板,包括磁性主体和通孔;第一线圈,包括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一个表面上的螺旋图案;以及第二线圈,包括围绕所述磁性主体形成的至少一个螺线管图案,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形成在所述通孔的周围。

所述螺旋图案可围绕与所述基板的表面垂直的第一轴线形成,所述至少一个螺线管图案可围绕与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平行的第二轴线形成。

所述第一线圈可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位于所述通孔之上的上部上,所述第二线圈可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位于所述通孔的左侧和右侧的任一侧或两侧的一部分上。

所述基板可以是通过堆叠多个层形成的多层基板,并可包括第一磁性主体和第二磁性主体,所述第一磁性主体设置在所述多个层中的任一层中或所述多个层中的任一层上,所述第二磁性主体设置在所述多个层中的与所述第一磁性主体相同的层中或所述多个层中的与所述第一磁性主体相同的层上,所述第一磁性主体可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与所述第一线圈对应的区域中,所述第二线圈可缠绕在所述第二磁性主体上。

所述基板可以是通过堆叠多个层形成的多层基板,并可包括第一磁性主体和第二磁性主体,所述第一磁性主体设置在所述多个层中的第一层中或所述多个层中的第一层上,所述第二磁性主体设置在所述多个层中的与所述第一层不同的第二层中或所述多个层中的与所述第一层不同的第二层上,所述第一磁性主体可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与所述第一线圈对应的区域中,所述第二线圈可缠绕在所述第二磁性主体上。

所述第一线圈可沿着所述基板的外部形成,所述外部包括所述基板的位于所述通孔之上的上部,所述第二线圈可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位于所述通孔的左侧和右侧的任一侧或两侧的一部分中。

所述至少一个螺线管图案可包括:第一螺线管图案,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位于所述通孔的左侧的一部分上;以及第二螺线管图案,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位于所述通孔的右侧的一部分上。

所述第一螺线管图案和所述第二螺线管图案可缠绕在所述磁性主体的不同部分上。

所述磁性主体可呈具有第一腿部和第二腿部的u形状,所述第一螺线管图案可缠绕在所述磁性主体的所述第一腿部上,所述第二螺线管图案可缠绕在所述磁性主体的所述第二腿部上。

所述第一螺线管图案的绕组的数量可与所述第二螺线管图案的绕组的数量不同。

所述至少一个螺线管图案可以是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位于所述通孔的左侧或右侧的一部分上的一个螺线管图案。

所述至少一个螺线管图案可包括:多个第一图案,形成在所述基板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多个第二图案,形成在所述基板的另一表面上;以及多个过孔,穿过所述基板,并将所述多个第一图案的两端电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图案的两端,以形成围绕所述磁性主体的所述至少一个螺线管图案。

所述基板可以是利用磁性材料形成并构成所述磁性主体的磁性基板,所述螺旋图案可形成在所述磁性基板的一个表面上,所述至少一个螺线管图案可包括:多个第一图案,形成在所述磁性基板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多个第二图案,形成在所述磁性基板的另一表面上;以及多个过孔,穿过所述磁性基板,并将所述多个第一图案的两端电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图案的两端,以形成围绕所述磁性主体的所述至少一个螺线管图案。

所述线圈模块还可包括磁板,所述磁板与所述基板相邻,并形成被构造为集中通过所述线圈模块形成的磁场的磁路。

在另一总的方面,一种移动终端包括:金属壳体,利用金属形成,并包括相机孔;以及线圈模块,包括具有通孔的基板;螺旋线圈,形成在所述基板上,所述螺旋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位于所述通孔之上的一部分上;以及至少一个螺线管线圈,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位于所述通孔的左侧和右侧的任一侧或两侧的一部分上,其中,所述线圈模块设置在所述金属壳体中或所述金属壳体上,使得所述通孔与所述相机孔对准。

所述相机孔可形成在所述金属壳体的上部,所述金属壳体还可包括:第一狭缝,形成在所述金属壳体的与所述相机孔相邻的所述上部;以及第二狭缝,形成在所述金属壳体的下部,所述移动终端还可包括磁板,所述磁板设置在所述金属壳体中或所述金属壳体上,并具有与所述线圈模块相邻的一端和与所述第二狭缝相邻的另一端。

在另一总的方面,一种线圈模块包括:基板,包括磁性主体和通孔;螺旋线圈,形成在所述基板上,使得所述螺旋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通孔与第一边缘之间的第一区域中;以及螺线管线圈,围绕所述磁性主体形成,并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位于所述基板的所述通孔与第二边缘之间的第二区域中,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边缘定位在不同的方向上。

所述螺旋线圈可沿着所述基板的与所述基板的包括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二边缘的整个周边邻接的一部分形成,使得所述通孔和所述螺线管线圈设置在所述螺旋线圈内。

整个所述螺旋线圈可形成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区域中,所述基板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区域中并与所述螺旋线圈对应的另一磁性主体。

所述磁性主体可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内部,所述螺线管线圈可包括:多个第一图案,形成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多个第二图案,形成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以及多个过孔,穿过所述基板,并将所述多个第一图案的两端电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图案的两端。

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其它特征和方面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线圈模块的应用的示例的示图。

图2是示出线圈模块的应用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图3是示出线圈模块的示例的平面图。

图4a是示出图3中示出的线圈模块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4b是示出图4a中示出的线圈模块的示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5至图13是示出线圈模块的各种变型示例的平面图。

图14和图15是示出移动终端的壳体及用于该移动终端的线圈模块的各示例的示图。

在整个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相同的元件。附图可不按照比例绘制,为了清楚、说明以及方便起见,可夸大附图中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在此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在此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变换、修改及等同物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此所描述的操作顺序仅仅是示例,并不限于在此所阐述的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做出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提高清楚性和简洁性,可省略本领域中已知的特征的描述。

在此描述的特征可按照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局限于在此描述的示例。相反,已经提供了在此描述的示例,仅用于说明实现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诸多可能方式中的一些。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诸如层、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所述另一元件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元件。相比之下,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它们之间的其它元件。

虽然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的术语可在此用于描述各种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相反,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在此描述的示例中涉及的第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为了易于描述,在此可使用诸如“在……之上”、“上方”、“在……之下”和“下方”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这样的空间相对术语意图包含除了在附图中所描绘的方位之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之上”或“上方”的元件随后将“在”所述另一元件“之下”或“下方”。因此,术语“在……之上”可根据装置的空间方位而包含“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方位。所述装置也可按照其它方式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方位),并可对在此使用的空间相对术语做出相应的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而不意图用于限制本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明,否则冠词也意图包含复数形式。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列举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数字、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由于生产技术和/或公差,可发生附图中所示出的形状的变型。因此,在此描述的示例不局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特定的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发生的形状上的变化。

在此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按照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各种方式结合。此外,尽管在此描述的示例具有各种构造,但是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其它构造是可行的。

图1是示出线圈模块的应用的示例的示图。

线圈模块100应用于移动终端20。线圈模块100可以是移动终端20的集成组件,或者可以是结合到移动终端20的单独组件。

线圈模块100包括多种不同的线圈以支持多种通信方案。作为示例,线圈模块100包括用于支持短距离通信方案的近场通信(nfc)线圈以及用于支持磁力安全传输(mst)的磁力安全传输线圈。图1示出了使用mst线圈将卡信息提供到磁卡阅读器10的示例。线圈模块100可包括沿着移动终端20的长度方向缠绕在移动终端20的轴线上的螺线管型mst线圈,以磁性地结合到磁卡阅读器10。

在该示例中,线圈模块100用作为传输线圈操作,并将预定信息(例如,卡信息)提供到作为接收设备的磁卡阅读器10。

即,线圈模块100形成磁场,并且形成的磁场在磁卡阅读器10的磁头两端产生电压,使线圈模块100能够将卡信息无线地传输到磁卡阅读器10。

尽管图1中未示出,但是线圈模块100也可包括用于执行与nfc卡阅读器无线通信的nfc线圈。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2描述应用nfc线圈模块的示例。

图2是示出线圈模块的应用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图2示出了线圈模块100与nfc卡阅读器11无线通信的示例。

线圈模块100包括多种不同的线圈以支持多种通信方案。作为示例,线圈模块100包括用于支持与图2中示出的情况对应的短距离通信的nfc线圈以及用于支持与图1中示出的情况对应的磁力安全传输的mst线圈。

与图2中示出的示例相似,线圈模块100与nfc卡阅读器11无线通信以发送或接收信息。

如参照图1和图2所描述的,线圈模块100包括用于支持不同的通信方案的多种不同的线圈。此外,线圈模块100可包括位于一个基板上的多个线圈以使多个线圈小型化。

线圈模块100中包括的多个线圈可根据通信目标沿着不同的方向缠绕。

作为示例,与包括如图2中示出的示例中的平面线圈的nfc方案对应,线圈模块100包括在平行于基板的平面上缠绕的螺旋型nfc线圈。

作为另一示例,通过考虑如图1中示出的示例中的磁卡阅读器10与移动终端20之间的典型布局,线圈模块100包括沿着移动终端20的长度方向缠绕在与基板平行的轴线(例如,移动终端20的轴线)上的螺线管型mst线圈。

将参照图3至图13更加详细地描述线圈模块100的各种示例。

图3是示出线圈模块的示例的平面图。参照图3,线圈模块100包括基板110、按照螺旋图案形成的第一线圈120以及按照螺线管图案形成的第二线圈130。

通孔111形成在基板110的中央部分中。所述中央部分是基板110的位于基板110的相对的侧部之间的一部分。在图3中示出的示例中,基板110的中央部分是基板110的位于基板110的左侧部分与右侧部分之间的一部分,并从基板110的顶部延伸到基板110的底部。

通孔111提供移动终端的一个或更多个组件(例如,相机模块)需要的空间。因此,线圈模块100在为通孔111留出空间的同时具有用于安装不同类型的线圈的空间构造。

在图3中示出的示例中,基板110包括两个磁性主体141,但不限于两个磁性主体141,而是可包括一个磁性主体141或者三个或更多个磁性主体141。

第一线圈120形成在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并包括螺旋型图案(在下文中,被称作‘螺旋图案’)。

第一线圈120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通孔111之上,即,基板的在通孔111之上的一部分上。在示出的示例中,第一线圈120沿着基板的外部形成,但这是说明性的。如图5至图13中示出的示例中,第一线圈的形式可按照各种方式进行变型。

第二线圈130均包括缠绕在基板110中包括的磁性主体141中的一个上的螺线管型线圈图案(在下文中,被称作‘螺线管图案’)。

第一线圈120和第二线圈130形成在通孔111的周围,并且彼此分开预定距离。例如,第一线圈120的一部分形成在通孔111之上,第二线圈130形成在通孔111的左侧和右侧。这是为了在通孔111周围形成三个线圈的同时显著减少相互干扰。

换言之,第一线圈120形成在基板110上,使得第一线圈120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基板110的第一区域中,所述第一区域位于基板110的通孔111与第一边缘(图3中示出的示例中的基板110的顶边缘)之间。

第二线圈130中的每个形成在基板110的第二区域中,所述第二区域位于基板110的通孔111与第二边缘之间,所述第二边缘定位在与基板110的第一边缘不同的方向上(在图3中示出的示例中,基板110的左边缘针对左边的第二线圈130,基板110的右边缘针对右边的第二线圈130)。

在图3中示出的示例中,第一线圈120沿着基板110的与基板110的包括基板110的第一边缘和基板110的第二边缘的整个周边邻接的外部形成,使得通孔111和第二线圈130设置在第一线圈120内。

图4a是示出图3中示出的线圈模块的示例的透视图,图4b是示出图4a中示出的线圈模块的示例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4a和图4b,线圈模块包括其中形成有通孔111的基板110以及形成在基板110上的第一线圈120和第二线圈130。

第一线圈120在基板110的上表面上缠绕在与基板垂直的虚拟的第一轴线上。即,第一线圈120以螺旋形状缠绕在与基板垂直的虚拟的第一轴线上。

第二线圈130包括形成在基板110的上表面上的多个第一图案131、形成在基板110的下表面上的多个第二图案135以及穿过基板110并将多个第一图案131的两端电连接到多个第二图案135的两端的多个过孔132、133和134。

基板110是通过堆叠多个层形成的多层基板。

参照所示出的示例,基板110包括按照列出的顺序堆叠的第一板112、第二板114和第三板116。第二板114包括腔113,磁性主体141设置在腔113中。

第一板112和第三板116分别设置在形成有腔的第二板11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

将第一图案131的两端电连接到第二图案135的两端的多个过孔132、133和134分别形成在第一板112、第二板114和第三板116中。

因此,第一图案131、第二图案135以及分别形成在第一板112、第二板114和第三板116中的多个过孔132、133和134形成缠绕在磁性主体141上的两个螺线管线圈130。

第一线圈120的一部分形成在通孔111之上,第二线圈130形成在通孔111的左侧和右侧。

如上所述,线圈模块100包括沿着不同的方向缠绕并且形成在一个基板110上的通孔111周围的第一线圈120或螺旋线圈120以及第二线圈130或螺线管线圈130。

螺旋形式的第一线圈120用作nfc线圈,螺线管形式的第二线圈130用作mst线圈。

在图3、图4a和图4b中示出的示例中,第二线圈130是形成在通孔111的左侧的第一螺线管线圈130和形成在通孔111的右侧的第二螺线管线圈130,但这仅是说明性的。因此,第一线圈120和第二线圈130的形状或尺寸可按照各种方式进行变型。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5至图13描述线圈模块的各种变型示例。

参照图5中示出的示例,线圈模块包括包含通孔511的基板510以及形成在通孔511周围的第一线圈520和第二线圈530。

基板510包括位于基板510的内部或外部的磁性主体531,第二线圈530是缠绕在磁性主体531上的螺线管线圈。

在图5中示出的示例中,第一线圈520是沿着基板510的包括基板510的上部(即,基板510的位于通孔511之上的一部分)的外部缠绕的螺旋线圈,第二线圈530是形成在通孔511的右侧的一个螺线管线圈。

在第二线圈530是一个螺线管线圈530的本示例中,磁性主体531的宽度大于图3、图4a和图4b的第二线圈130包括两个螺线管线圈130的示例中的磁性主体141的宽度。这使得即使使用一个螺线管线圈530也将能够形成足够强的磁场。

参照图6中示出的示例,线圈模块包括包含通孔611的基板610以及形成在通孔611周围的第一线圈620和第二线圈630。

基板610包括位于基板610的内部或外部的第一磁性主体621和第二磁性主体631。

第一磁性主体621用于第一线圈620,并形成在基板610的与第一线圈620对应的区域中。

第二磁性主体631用于第二线圈630,并且第二线圈630缠绕在第二磁性主体631上。

第一磁性主体621和第二磁性主体631形成在基板610的同一层中或基板610的同一层上。在一个示例中,基板610是通过堆叠多个层形成的多层基板,第一磁性主体621和第二磁性主体631在多层基板的任一层中或多层基板的任一层上一起形成。

示出的示例示出了第一磁性主体621和第二磁性主体631彼此部分地接触,但这是说明性的。可选地,第一磁性主体621和第二磁性主体631可在同一层上彼此分开。

第一线圈620是在基板610的上部(即,基板610的位于通孔611之上的一部分)缠绕在第一磁性主体621的一个表面上的螺旋线圈。

第二线圈630是分别在通孔611的左侧和右侧缠绕在第二磁性主体631上的两个螺线管线圈630。

参照图7中示出的示例,线圈模块包括包含通孔711的基板710以及形成在通孔711周围的第一线圈720和第二线圈730。

基板710包括位于基板710的内部或外部的第一磁性主体721和第二磁性主体731。

第一磁性主体721用于第一线圈720,并形成在基板710的与第一线圈720对应的区域中。

第二磁性主体731用于第二线圈730,第二线圈730缠绕在第二磁性主体731上。

第一磁性主体721和第二磁性主体731形成在基板710的不同层中或基板710的不同层上。

在一个示例中,基板710是通过堆叠多个层形成的多层基板。第一磁性主体721形成在所述多个层中的第一层中,第二磁性主体731形成在所述多个层中的与第一层不同的第二层中。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磁性主体721形成在基板710的上表面上,第二磁性主体731形成在基板710的内部。

第一线圈720是在基板710的上部(即,基板710的位于通孔711之上的一部分)缠绕在第一磁性主体721的一个表面上的螺旋线圈。

第二线圈730是分别在通孔711的左侧和右侧缠绕在第二磁性主体731上的两个螺线管线圈730。

参照图8中示出的示例,线圈模块包括包含通孔811的基板810以及形成在通孔811周围的第一线圈820和第二线圈830。

基板810包括位于基板810的内部或外部的第一磁性主体821和第二磁性主体831。第一磁性主体821和第二磁性主体831形成在基板810的不同层中或基板810的不同层上。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磁性主体821形成在基板810的上表面上,第二磁性主体831形成在基板810的内部。

第一线圈820是在基板810的上部(即,基板810的位于通孔811之上的一部分)缠绕在第一磁性主体821的一个表面上的螺旋线圈。

第二线圈830是在通孔811的左侧缠绕在第二磁性主体831上的一个螺线管线圈830。

在第二线圈830是一个螺线管线圈830的本示例中,第二磁性主体831的宽度大于图7的第二线圈730包括两个螺线管线圈730的示例中的第二磁性主体731的宽度。这使得即使使用一个螺线管线圈830也将能够形成足够强的磁场。

参照图9中示出的示例,线圈模块包括包含通孔911的基板910以及形成在通孔911周围的第一线圈920和第二线圈930。

基板910包括位于基板910的内部或外部的第一磁性主体921和第二磁性主体931。第一磁性主体921和第二磁性主体931形成在基板910的不同层中或基板910的不同层上。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磁性主体921形成在基板910的上表面上,第二磁性主体931形成在基板910的内部。

第一线圈920是在基板910的上部(即,基板910的位于通孔911之上的一部分)缠绕在第一磁性主体921的一个表面上的螺旋线圈。

第二线圈930是缠绕在基板910的位于通孔911的左侧的一部分和右侧的一部分中的第二磁性主体931上的两个螺线管线圈930。

在图9中示出的示例中,第二线圈930的两个螺线管线圈930具有不同数量的绕组,且左螺线管线圈930具有比右螺线管线圈930小的数量的绕组。这使得能够通过位于移动终端外部的螺线管线圈930而形成均匀的磁场,无论不对称地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的附件组件的形状或移动终端的金属壳体中的不对称狭缝的形状如何。

参照图10中示出的示例,线圈模块包括包含通孔1011的基板1010以及形成在通孔1011周围的第一线圈1020和第二线圈1030。

基板1010包括位于基板1010的内部或外部的第一磁性主体1021和第二磁性主体1031。第一磁性主体1021和第二磁性主体1031形成在基板1010的不同的层中或基板1010的不同的层上。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磁性主体1021形成在基板1010的上表面上,第二磁性主体1031形成在基板1010的内部。

第一线圈1020是在基板1010的上部(即,基板1010的位于通孔1011之上的一部分)缠绕在第一磁性主体1021的一个表面上的螺旋线圈。

第二线圈1030是缠绕在基板1010的分别位于通孔1011的左侧的一部分和右侧的一部分中的第二磁性主体1031上的两个螺线管线圈1030。

在图10中示出的示例中,第二线圈1030的两个螺线管线圈1030具有不同数量的绕组,且左螺线管线圈1030具有比右螺线管线圈1030大的数量的绕组。这使得能够通过位于移动终端外部的螺线管线圈1030而形成均匀的磁场,无论不对称地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的附件组件的形状或移动终端的金属壳体中的不对称狭缝的形状如何。

除了在图10中示出的示例中,右螺线管线圈1030具有比左螺线管线圈1030少的数量的绕组,而在图9中示出的示例中,左螺线管线圈930具有比右螺线管线圈930少的数量的绕组之外,图10中示出的示例与图9中示出的示例相同。

参照图11中示出的示例,线圈模块包括包含通孔1111的基板1110以及形成在通孔1111周围的第一线圈1120和第二线圈1130。

基板1110包括位于基板1110的内部或外部的第一磁性主体1121和第二磁性主体1131。第一磁性主体1121和第二磁性主体1131形成在基板1110的同一层上。

第一线圈1120是在基板1110的上部(即,基板1110的位于通孔1111之上的一部分)缠绕在第一磁性主体1121的一个表面上的螺旋线圈。

第二线圈1130是分别在通孔1111的左侧和右侧缠绕在第二磁性主体1131上的两个螺线管线圈1130。

第二磁性主体1131形成为一个磁性主体,第一螺线管线圈1130和第二螺线管线圈1130缠绕在第二磁性主体1131的不同部分上。

在图11中示出的示例中,第二磁性主体1131具有具备两个腿部的‘u’形状,第一螺线管线圈1130缠绕在第二磁性主体1131的第一腿部上,第二螺线管线圈1130缠绕在第二磁性主体1131的第二腿部上。

参照图12中示出的示例,线圈模块包括包含通孔1211的基板1210以及形成在通孔1211周围的第一线圈1220和第二线圈1230。

基板1210包括位于基板1210的内部或外部的第一磁性主体1221和第二磁性主体1231。第一磁性主体1221和第二磁性主体1231形成在不同的层中或不同的层上。在一个示例中,第一磁性主体1221形成在基板1210的上表面上,第二磁性主体1231形成在基板1210的内部。

第一线圈1220是在基板1210的上部(即,基板1210的位于通孔1211之上的一部分)缠绕在第一磁性主体1221的一个表面上的螺旋线圈。

第二线圈1230是分别在通孔1211的左侧和右侧缠绕在第二磁性主体1231上的两个螺线管线圈1230。

第二磁性主体1231形成为一个磁性主体,第一螺线管线圈1230和第二螺线管线圈1230缠绕在第二磁性主体1231的不同部分上。

在图12中示出的示例中,第二磁性主体1231具有具备两个腿部的‘u’形状,第一螺线管线圈1230缠绕在第二磁性主体1231的第一腿部上,第二螺线管线圈1230缠绕在第二磁性主体1231的第二腿部上。

参照图13中示出的示例,线圈模块包括包含通孔1311的磁性基板1310以及形成在通孔1311周围的第一线圈1320和第二线圈1330。

磁性基板1310利用磁性材料形成。

第一线圈1320以螺旋形式形成在通孔1311之上。

第二线圈1330形成在通孔1311的左侧和右侧。即,第二线圈1330是通过以下步骤形成的螺线管线圈1330:在磁性基板1310的相对表面(例如,磁性基板131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形成图案,并通过形成在磁性基板1310中的与图3、图4a和图4b中示出的示例相似的过孔将磁性基板1310的相对表面上的图案的两个端部彼此电连接以形成螺线管线圈1330,使得螺线管线圈缠绕在磁性基板1310上。

尽管未在图13中示出,但是狭缝可形成在图13中示出的磁性基板1310中,以使通过第一线圈1320或第二线圈1330形成的磁场能够流过狭缝。这样的狭缝可按照各种形式实现。

如上所述,针对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线圈模块可以以各种方式变型。以上关于图3至图13描述的线圈模块的所有示例具有的共同特性在于:第一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通孔之上,至少一个第二线圈形成在通孔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任意一侧或两侧。这使得在移动终端内的线圈模块的位置处磁耦合力更高。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4和图15更加详细地描述应用到移动终端的线圈模块。

图14和图15是示出移动终端的壳体和应用到该移动终端的壳体的线圈模块的示例的示图。

参照图14和15中示出的示例,移动终端包括金属壳体31和线圈模块100。

金属壳体31利用金属形成并包括相机孔32。此外,金属壳体31包括与相机孔32相邻并形成在金属壳体31的上部的第一狭缝331以及形成在金属壳体31的下部的第二狭缝332。

第一狭缝331与相机孔32‘相邻’的陈述包括第一狭缝331和相机孔32彼此接触的情况以及第一狭缝331与相机孔32稍微间隔开但在相机孔32附近的情况。即,第一狭缝331与相机孔32‘相邻’的陈述包括如图14和图15中示出的示例中的第一狭缝331不连接到相机孔32但在相机孔32附近的情况以及与图14和图15中示出的示例不同的第一狭缝331连接到相机孔32的情况。当第一狭缝331在相机孔32附近时,即使与图14和图15中示出的示例中的螺旋线圈120一样将一个或更多个元件设置在第一狭缝331与相机孔32之间,第一狭缝331仍可被认为与相机孔32‘相邻’。

在图14和图15中示出的示例中,第一狭缝331和第二狭缝332以‘u’形状形成,但这仅是说明性的。因此,第一狭缝331和第二狭缝332的形式、结构和形状可按照各种方式变型。

线圈模块100包括:基板,通孔形成在基板中;螺旋线圈120,形成在基板上,螺旋线圈120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在基板的位于通孔之上的一部分上;以及至少一个螺线管线圈130,形成在通孔的左侧和右侧的任一侧或两侧。

以上参照图3至图13描述了线圈模块100的示例。

线圈模块100可设置在金属壳体31中或金属壳体31上。线圈模块100形成在相机孔32周围。即,线圈模块100包括通孔,线圈模块100的通孔与金属壳体31的相机孔32对准。

因此,线圈模块100的上部与第一狭缝331相邻,使得通过线圈模块100形成的磁场的一部分能够穿过第一狭缝331,并在金属壳体31外部形成磁场。

由于线圈模块100的下部位于金属壳体31的内部,因此移动终端还包括单独的磁板201。磁板201可设置在金属壳体31中或金属壳体31上。磁板201的一端与线圈模块100相邻。磁板201的一端与线圈模块100‘相邻’的陈述包括磁板201的至少一部分与线圈模块100的至少一部分彼此叠置的情况、磁板201的端部与线圈模块100的端部彼此接触的情况以及磁板201与线圈模块100稍微间隔开的情况。

磁板201形成磁路以集中通过线圈模块100形成的磁场。因此,磁板201影响通过线圈模块100形成的磁场的形状和强度。

磁板201的一端被设置为与线圈模块100的下部相邻,磁板201的另一端被设置为与第二狭缝332相邻。

因此,通过线圈模块100形成的磁场的一部分穿过通过磁板201形成的磁路,然后穿过第二狭缝332并在金属壳体31外部形成磁场。

在一个示例中,磁板201形成为线圈模块100的与线圈模块100的基板相邻的组件。因此,在本示例中,线圈模块100包括磁板201。

作为结果,由于通过线圈模块100形成的磁场流过第一狭缝331、磁板201和第二狭缝332,因此在移动终端外部形成均匀的磁场。此外,由于金属壳体31包括相机孔32,因此通过线圈模块100形成的磁场也流过相机孔32以在移动终端外部形成均匀的磁场。

线圈模块100的基板包括磁性层136,磁板201的一端与磁性层136相邻,使得通过线圈模块100形成的磁场能够容易地沿着磁板201流动。

在一个示例中,磁板201形成在设置在移动终端中的电池(未示出)的一个表面上。例如,磁板201可以是附着到电池的一个表面的磁片。

以上所述的线圈模块的示例可包括在诸如移动终端的电子装置中,以支持短距离通信和磁力安全传输。

以上所述的线圈模块的示例使得用于不同的通信方案的多种线圈能够设置在一个基板上。

虽然本公开包括具体示例,但在理解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可对这些示例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这里所描述的示例将仅被认为描述性意义,而非出于限制的目的。在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将被认为可适用于其它示例中的类似的特征或方面。如果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或通过其它组件或它们的等同物替换或增添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电路中的组件,则可获得合适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并不通过具体实施方式限定而是通过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之内的全部变型将被解释为包括在本公开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