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化连接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6305发布日期:2019-04-17 02:5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加固化连接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于2017年10月5日以代理人案卷号a1156.70287us00提交的题为“ruggedizedplugconnector”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568695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于2017年12月12日以代理人案卷号a1156.70287us01下提交的题为“ruggedizedconnectorsystem”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597886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于2018年2月13日以代理人案卷号a1156.70287us01提交的题为“ruggedizedconnectorsystem”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2/629740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专利申请总体上涉及互连系统,诸如那些包括用于将电子组件互连的电连接器的互连系统。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用于许多电子系统中。将系统制造为分开的电子组件(诸如印刷电路板,即pcb),通常更容易且更具成本效益,该电子组件可以利用电连接器结合在一起。连接器可以用于将印刷电路板互连并且用于将其它类型的设备(诸如线缆)互连至印刷电路板。

一些连接器设计用于在恶劣环境中使用。例如,安装在室外机壳中的诸如可以用于容纳蜂窝通信设备的电气部件可以通过连接器接收电力或控制信号。连接器可以安装在机壳的开口中。为了保护机壳内侧的设备,连接器当安装在开口中时应防止灰尘和水分进入机壳。



技术实现要素:

一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适配器连接器,其配置成与插头连接器配合,使得当配合时,适配器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附接至面板。适配器连接器可以包括绝缘壳体,由绝缘壳体支撑的第一多个配合触头,第一多个配合触头配置成电接触由插头连接器支撑的第二多个配合触头,以及具有第一和第二密封元件的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可以配置成与面板形成第一密封接口,并且与插头连接器形成第二密封接口,第一和第二密封接口彼此正交。第一密封元件可以配置成与面板接合,并且第二密封元件配置成与插头连接器接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包括基部和侧壁,侧壁配置成环绕适配器连接器的外边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元件设置在基部处,并且第二密封元件设置在侧壁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元件在平行于适配器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的配合方向的方向上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元件包括肋,该肋配置成与形成在面板中的相应凹槽接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元件包括肋,该肋配置成与形成在插头连接器中的相应凹槽接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适配器连接器通过多个螺钉附接至面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多个螺钉穿过形成在弹性构件中的相应开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壳体包括主体,该主体具有顶部表面和设置在顶部表面的边缘处的成角度表面,并且第一多个配合触头延伸通过顶部表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元件定位成与面板形成第一密封接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元件定位成与插头连接器形成第二密封接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元件具有上边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元件的上边缘在成角度表面下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壳体包括槽,并且弹性构件包括延伸至槽中的肋,并且槽和肋各自具有至少2:1的长宽比。

一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弹性构件,其配置成密封附接至面板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弹性构件可以包括基部,该基部具有穿通其中形成的开口,基部配置成与面板形成第一密封接口,连接至基部的侧壁,侧壁配置成与第二电连接器形成第二密封接口,从基部延伸的第一密封元件,以及从侧壁延伸的第二密封元件。第一密封接口和第二密封接口彼此垂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部、侧壁以及第一和第二密封元件由弹性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元件和侧壁沿相反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口是第一开口,并且其中弹性构件还包括第二开口,其中第一密封元件沿着第二开口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元件包括肋,该肋配置成与形成在面板中的相应凹槽接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元件包括肋,该肋配置成与形成在第二电连接器中的相应凹槽接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还包括从基部延伸的第三密封元件,其中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三密封元件形成包围在其间的一个或多个凹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一个或多个凹坑在由基部限定的平面中围绕开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部还配置成与第一连接器形成第三密封接口,并且其中弹性构件还包括从基部延伸的第三密封元件,第一和第三密封元件沿相反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构件还包括从基部朝向开口延伸的第三密封元件。

一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将具有第一多个配合触头的插头连接器配合至具有第二多个配合触头的适配器连接器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将适配器连接器联接至弹性构件,使适配器连接器穿过面板的开口,以及使插头连接器与适配器连接器接合。当插头连接器与适配器连接器接合时,第一多个配合触头电接触第二多个配合触头,插头连接器与面板接触,以及弹性构件与面板形成第一密封接口并且与插头连接器形成第二密封接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适配器连接器联接至弹性构件包括使适配器连接器穿过弹性构件的开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插头连接器与适配器连接器接合时,弹性构件的第一密封元件与面板接合,并且弹性构件的第二密封元件与插头连接器接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接口和第二密封接口彼此垂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插头连接器连接至具有多个导线的线缆,使得第一多个配合触头电接触导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将适配器连接器附接至印刷电路板。

一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包括带有多个导线的线缆;包括配置成接收配合连接器的一部分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开口的壳体;以及延伸通过该至少一个第三开口的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包括延伸至第一开口中的配合触头部分和延伸至第二开口中的触头尾部,其中线缆的该多个导线电连接至该多个端子在第二开口内的触头尾部;以及第二开口内的绝缘材料,该绝缘材料将该多个端子的触头尾部包封在第二开口内,并且封闭该至少一个第三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的通道。

一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面板连接器,其配置成附接至板连接器并且与插头连接器配合,使得当配合时,面板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附接至面板。面板连接器可以包括带有配置成与插头连接器配合的配合接口的绝缘壳体;用于安装至板连接器的安装接口,安装接口包括配置成接收板连接器的一部分的空腔;形成在安装接口处并且配置成滑入板连接器中的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通道中的一个或多个突起;以及配置成在配合接口处电接触由插头连接器支撑的第二多个配合触头的第一多个配合触头。

一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面板,其配置成附接至面板连接器并且在其上接收插头连接器,使得插头连接器电接触面板连接器。面板可以包括平面基部;形成通过平面基部并且配置成通过开口接收面板连接器的开口;形成在平面基部上并且围绕开口的提升部分,提升部分具有相对于平面基部的顶部表面垂直偏离的顶部表面。

一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面板连接器,其配置成附接至板连接器并且与插头连接器配合,使得当配合时,面板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附接至面板。面板连接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壳体部分;包覆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的包覆模制的外部壳体;以及由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支撑的第一多个配合触头,第一多个配合触头配置成电接触由插头连接器支撑的第二多个配合触头。

一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用于制造面板连接器的方法,该面板连接器配置成附接至板连接器并且与插头连接器配合,使得当配合时,面板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附接至面板。该方法可以包括使用绝缘材料制造至少一个壳体部分;多个配合触头插入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以及通过利用插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中的多个配合触头将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包覆模制来制造外部壳体,使得该多个配合触头的相应端部暴露在外部壳体的外部表面中。

一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设备,其包括具有开口的电连接器;插入通过电连接器的开口的多个配合触头,该多个配合触头中的每一个具有配合触头部分、触头尾部、以及配合触头部分与触头尾部之间的中间部分;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电连接器的开口内并且配置成支撑该多个配合触头的触头保持件;以及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电连接器的开口内的触头盖,使得该多个配合触头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触头保持件与触头盖之间;其中中间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面,并且其中配合触头安装成使得抵靠触头保持件的第一侧面与配合触头的邻近于触头尾部的端部相距第一距离;以及触头盖安装成使得中间部分的抵靠触头盖的第二侧面与配合触头的端部相距第二距离,第二距离短于第一距离,其中触头盖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并且其中中间部分的第二侧面在距配合触头的端部的第二距离上抵接该一个或多个突起,并且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突起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中间部分的第二侧面接触,并且第二表面与电连接器的开口的内壁接触。

一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适配器连接器,其配置成与插头连接器配合,使得当配合时,适配器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附接至面板,适配器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由绝缘壳体支撑的第一多个配合触头,第一多个配合触头配置成电接触由插头连接器支撑的第二多个配合触头,以及具有第一和第二密封元件的弹性构件,弹性构件配置成与面板形成第一密封接口并且与插头连接器形成第二密封接口,第一和第二密封接口彼此正交,其中第一密封元件配置成与面板接合,并且第二密封元件配置成与插头连接器接合,其中绝缘壳体包括具有顶部表面和设置在顶部表面的边缘处的成角度表面的主体,并且其中第一多个配合触头延伸通过顶部表面。

一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包括带有多个导线的线缆;包括配置成接收配合连接器的一部分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至少一个第三开口的壳体;延伸通过该至少一个第三开口的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包括延伸至第一开口中的配合触头部分和延伸至第二开口中的触头尾部,其中线缆的该多个导线电连接至该多个端子在第二开口内的触头尾部;以及第二开口内的绝缘材料,该绝缘材料该多个端子的触头尾部包封在第二开口内,并且封闭该至少一个第三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的通道,其中壳体包括一个或多个肋,该一个或多个肋延伸至第二开口中的并且放置成与占据第二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的包覆模制材料接触。

一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面板连接器,其配置成附接至板连接器并且与插头连接器配合,使得当配合时,面板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附接至面板。面板连接器可以包括带有配置成与插头连接器配合的配合接口的绝缘壳体;用于安装至板连接器的安装接口,安装接口包括配置成接收板连接器的一部分的空腔;形成在安装接口处并且配置成滑入板连接器中的相应的一个或多个通道中的一个或多个突起;以及由绝缘壳体支撑的第一多个配合触头,第一多个配合触头配置成在配合接口处电接触由插头连接器支撑的第二多个配合触头,其中第一多个配合触头相对于穿过面板连接器与板连接器之间的接口的中心的第一轴线对称地布置,并且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突起相对于第一轴线非对称地布置。

一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具有形成通过壳体的开口和延伸至开口中的第一肋的壳体;插入通过壳体的开口的多个配合触头;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的开口内并且配置成支撑该多个配合触头的触头保持件,触头保持件包括抵接开口的第一壁的第二肋;以及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的开口内的触头盖,使得该多个配合触头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触头保持件与触头盖之间,触头盖包括抵接开口的第一壁的第三肋;其中第二和第三肋彼此纵向对准并且在彼此之间形成不连续部,并且其中第一肋设置在不连续部中。

附图说明

附图不限于所示的尺寸。为清楚起见,并非每一个部件都可以在每一个附图中标记。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展示性互连系统的等轴视图。

图2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展示性插头连接器的等轴视图。

图3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展示性面板连接器的等轴视图。

图3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当安装至机壳的面板时图3a的面板连接器的等轴视图。

图4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沿图3b中的4-4线取得的图1的互连系统的剖视图。

图4b更详细地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图4a的剖视图的一部分。

图4c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另外的互连系统的剖视图。

图4d更详细地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图4c的剖视图的一部分。

图4e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另外的互连系统的剖视图。

图4f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附加细节中的图4e中标记为c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展示性密封件的等轴视图。

图5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替代展示性密封件的等轴视图。

图5c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附加细节中的图5b中标记为d的密封件的一部分的放大等轴视图。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具有多个配合触头和触头保持件的线缆组件的分解图。

图7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由触头保持件保持的配合触头的剖视图。

图7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在包覆模制操作之前的插头连接器壳体的沿图2中的线7-7的剖视图。

图7c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附加细节中的图7b中标记为f的插头连接器壳体的一部分。

图7d是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具有定位在突起上的肋的触头盖的剖视图。

图7e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图7c的肋当抵接插头连接器的内壁时的剖视图。

图8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在包覆模制操作之后的插头连接器壳体的沿图2中的线7-7的剖视图。

图8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线缆组件的分解图,该线缆组件具有用于将线缆可靠地固定至插头连接器的塑料包覆模制件。图8c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示出图8b的线缆组件在组装时的等轴视图。

图8d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的等轴视图,该插头连接器具有与包覆模制材料接触的多个肋。

图9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展示性触头保持件的等轴视图。

图9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当安装在插头连接器壳体中时沿触头保持件的图2中的线7-7的剖视图。

图10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图9a的触头保持件的一部分的放大等轴视图,展示多个肋。

图10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图2的插头连接器的壳体的等轴视图,展示肋。

图11a-11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沿图9b中的线11-11的剖视图。

图12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板连接器的等轴视图,该板连接器具有用于促进与面板连接器接合的通道。

图13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作为沿着图12中的线13-13的横截面取得的图12的板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13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作为沿着图12中的线15-15的横截面取得的图12的板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14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互连系统的剖开的等轴视图,该互连系统具有经由面板接合至面板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

图14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图14a中标记为f的部分的剖开的放大等轴视图。

图15a-15e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面板连接器的序列的实施例。

图16a-16c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用于组装互连系统的序列的实施例。

图17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互连系统的等轴视图,该互连系统具有插头连接器和线缆连接器。

图17b是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图17a的线缆连接器的等轴视图。

图18是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和插头适配器的等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已经认识并且理解用于制造坚固、环境密封的连接器的技术,该连接器可以经济地制造并且简单地安装。这种连接器可以安装在电子机壳中的面板开口中,该电子机壳安装在恶劣环境中。例如,连接器可以用于向容纳通信系统的安装在户外的部分的电子机壳内侧的风扇提供电力。连接器可以防止水分、灰尘和其它环境污染物污染连接器的配合触头和/或进入机壳。

发明人已经认识并且理解通过适当选择插入安装至面板的两个连接器之间的密封件的形状和位置来增强密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件可以布置成提供三向密封。例如,单个、整体密封件可以在当三个部件(例如,插头连接器、面板连接器和面板)组装在一起时形成的接口处提供密封。密封件可以布置成形成面板连接器与面板之间的密封件以及面板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之间的密封件。以这种方式,可以防止可以以其它方式形成通过面板开口形成的(异物可以穿过的)通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件可以包括配置成与形成在连接器中的一个的相应凹槽配合的一个或多个肋以及配置成与形成在面板中的相应凹槽配合的一个或多个肋。肋可以尺寸设置和布置成占据可以以其它方式形成在连接器之间的间隙,从而气密地密封连接器的驻有配合触头的内部。结果,可以防止(或至少限制)异物(诸如液体、气体和灰尘颗粒)穿过这些间隙,并且可以保持电连接的完整性。

发明人进一步认识并且理解,配合配置中的配合触头之间的接触力可以通过调节允许插头的配合触头部分弯曲的程度来调节。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希望根据打算使用互连系统的环境来调节接触力。例如,倾向于具有机械振动的环境(诸如某些工业环境)可以希望大的接触力(例如,1n或更大)以防止配合触头的意外断开。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放置成与配合触头部分接触的触头盖来设定允许配合触头部分弯曲的程度,使得触头盖的端部的位置确定配合触头部分的铰链轴线的位置(即,配合触头部分可以绕其枢转的轴线的位置)。触头盖的端部与配合触头部分之间的距离的减小可以增加配合触头部分的刚度,因为允许配合触头部分的较短部分弯曲。结果,保持配合触头所利用的力增加。相反,触头盖的端部与配合触头部分之间的距离的增加可以减小接触力。

因此,接触力可以通过触头盖相对于配合触头部分的适当地尺寸设定和定位来设定。

发明人进一步认识并且理解,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希望将插头连接器包覆模制以确保与其连接的线缆可以靠地固定至该插头连接器,和/或使可能暴露在线缆的终端处的导体绝缘。以这种方式,组件可以配置成承受可以在其所部署的环境中产生的机械振动。包覆模制至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将加热成流体的热塑性材料注射至插头连接器的线缆所穿过的开口中来执行。

一旦线缆已经与插头连接器组装,就可以执行注射。随后,可以允许流体固化,从而将线缆和插头连接器保持在一起。然而,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如上所述将流体注射至插头连接器中可以导致部分流体到达配合触头,这可以在配合触头周围产生不希望的绝缘屏障。这种屏障的形成可以损害连接器电接触互补连接器或改变配合触头部分的弯曲的能力,从而在实践中不能实现希望的接触力。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将插头连接器的注射部分从配合触头所定位的部分阻挡来防止流体经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至少部分地填充通道来实现阻塞,该通道可以以其它方式利用肋形成在插头连接器中。在一个实施例中,三个肋的组合可以用于阻挡通道。两个这种肋可以彼此纵向对准。第三肋可以与前两个肋结合在一起的区域对准,并且可以填充可能在前两个肋之间产生的不连续部。前两个肋之间的这种不连续部例如可能由于非零制造公差而出现。例如,在其中触头盖可以安装在多个位置中的任何位置的连接器中,在触头盖与连接器壳体的其它部分之间可能存在间隙。该间隙可以由第三肋填充,防止流体模制材料穿过间隙。

发明人已经认识并且理解,密封件的寿命可以通过防止异物(诸如灰尘、潮湿或其它颗粒)到达密封件所在的区域而大大增加。当异物到达密封件所在的区域并且接触密封件时,密封件的损坏或磨损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为了防止通过与异物接触造成的损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提升密封件与面板接触的面板部分。可以从面板的基部偏离的提升部分可以形成阻挡异物与密封件接触的块。以这种方式,异物必须爬上提升部分,使得建立与密封件接触的可能性显著降低。为了进一步保护提升部分免受异物影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头连接器的壳体的侧壁可以具有倾斜端部。倾斜端部可以布置成保护密封件免受异物经过影响而不干扰提升部分。例如,倾斜端部可以相对于插头连接器的壳体向外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板连接器的一侧可以配置成与插头连接器配合,并且面板连接器的另一侧可以配置成与连接至板的板连接器配合。以这种方式,面板连接器可以允许定位在由面板形成的电子机壳的一侧上的线缆与定位在机壳内侧上的板之间的互连。

发明人已经认识并且理解,面板连接器与板连接器的接合可以通过使用引导结构而简化。在一个实施例中,引导结构可以使用面板连接器中的突起以及板连接器中的通道来形成。因此,可以通过允许突起滑入相应通道中来执行接合,从而将面板连接器引导在适当位置中。使用如本文所述的结构可以实现板连接器与面板连接器之间相对较小的引导距离。这种连接器系统可以实现更紧凑的电子组件。

发明人进一步认识并且理解,与本文所述类型的面板连接器的制造相关的成本可以通过将面板连接器设计成包括用于在包覆模制期间支撑配合触头的内部壳体和用于包覆内部壳体的外部壳体来减少。发明人已经认识到,通过包括内部壳体,除了外部壳体之外,可以限制包覆模制所需的材料,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内部壳体的使用可以实现减少用于形成外部壳体的包覆模制中使用的材料量。这种材料量的减少可能是所希望的,因为其可以当熔融塑料凝固时减少在外部壳体内部形成的收缩孔的数量和/或尺寸。在这方面,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在外部壳体的壁中使用的材料越多,外部壳体在凝固过程中在其冷却时损失的体积就越大,并且结果收缩孔形成的可能性就越大。外部壳体中的收缩孔是不希望的,因为其会产生脆弱点和/或可以捕获水分的凹坑。因此,使用内部壳体,除了外部壳体之外,还导致用于外部壳体的材料的减少。

作为进一步的益处,内部壳体的使用可以限制外部壳体中的切口的数量(或甚至完全消除切口),包括避免通常形成为在嵌件模制过程中保持触头的位置的切口。在嵌件模制中,塑料通常以高速注射至触头周围。在高速的情况下,冲向触头的塑料可能由于压力而使触头从希望的位置位移。为了限制触头位移,通常使用具有突起的模具,其中突起在注射塑料时夹紧并且保持触头在适当位置。突起导致在外部壳体中形成切口,并且突起通过这些切口在注射过程中到达触头。因为具有突起的模具的精确机加工是昂贵的,所以模制部件中的切口,无论其存在的原因如何,都会导致高成本,其中更多数量的突起导致模具的更高成本。为了限制与在模具中形成突起相关的成本,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内部壳体可以用于在注射塑料时将触头保持在适当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模具突起的数量并且因此减少切口的数量,甚至可以消除模具突起和切口。

图1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互连系统100。互连系统100可以用于将两个电子设备彼此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互连系统100用于坚固耐用化的应用中(例如,在工业应用中)。互连系统100可以安装至面板10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板102可以包括用于允许电信号穿过面板的开口。面板10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是由用户提供的接口。例如,面板102可以是机壳(例如,包含液体的罐)的侧壁的一部分(或以其它方式联接至该侧壁)。在该实施例中,互连系统100可以布置成允许放置在罐内侧的电子设备(例如,传感器)与放置在罐外部的其它电子设备之间的电通信。面板102和互连系统100可以布置成阻止外来物质(诸如液体、气体或灰尘颗粒)从面板102的一侧经过至另一侧和/或防止异物沉积在配合触头上。

在图1的实施例中,互连系统100布置成将包括导线108的线缆106之间的信号传递至电路板111。电路板111可以包括安装在其上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当然,互连系统100不限于这种布置。例如,其它实施方式可以不使用线缆并且可以利用不是线缆的一部分的导体将两个印刷电路板(或其它类型的设备)彼此连接。在替代实施例中,互连系统100可以用于将线缆连接至另外的线缆。

如图所示,线缆106穿过形成在插头连接器104的壳体中的开口并且终止于插头连接器104中,使得该线缆电连接至放置在插头连接器中的触头。插头连接器104可以安装至面板102的一侧。定位在面板102另一侧的可以是板连接器1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板连接器110可以经由面板连接器130(也称为“面板适配器”或“适配器连接器”)安装至面板102。虽然展示板连接器110使得印刷电路板111基本垂直于面板102,但是其它配置也是可能的。例如,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板连接器110可以布置成使得印刷电路板111平行于面板102。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板连接器110可以布置成使得印刷电路板111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面板102。

图2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当未安装至面板102时图1的实施例的展示性插头连接器104。插头连接器104包括开口145,该开口可以布置成允许配合触头从中穿过。图2展示穿过开口145的多个配合触头105(本文也称为“端子”)。配合触头105可以电连接至线缆106的导线108(图2中不可见)。开口145可以成形和尺寸设定成在其中容纳配合元件。配合元件可以包括配置成当互连系统100处于配合配置中时电连接至配合触头105的配合触头。以这种方式,开口145可以用作插座。

这种配合元件的实施例在图3a-3b中描绘,其展示面板连接器130和配合触头136。如图所示,在该配置中,面板连接器130配置成支撑配合触头136。该支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利用塑料将配合触头136包覆模制来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板连接器130包括远离面板连接器的主体延伸的突起134。突起134支撑配合触头136的端部。突起134可以成形和尺寸设定成至少部分地装配至开口145中(图2中所示),使得配合触头136电接触配合触头105。配合触头105可以配置成梁,并且面板连接器的配合触头可以配置成垫(尽管相反的布置也是可能的)。虽然在该配置中,插头连接器104包括插座,并且面板连接器130形成配合元件(通过突起134),但是相反的配置也是可能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件132用于将配合触头136和105与外部环境气密地密封。密封件132可以布置成防止异物穿过可以以其它方式形成在插头连接器104与面板连接器130之间的间隙和/或穿过可以以其它方式形成在面板102与面板连接器130之间的间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件132可以包括配置成围绕面板连接器的外边界设置的部分,如下面将进一步描述的。面板连接器130可以经由附接机构141安装至面板102,该附接机构至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螺钉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使用四个螺钉。螺钉可以间隔开以在面板上提供均匀的压力。在其中附接机构是螺钉的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面板连接器130可以包括用于允许相应螺钉经过的开口138。类似地,密封件132可以包括用于允许螺钉经过的开口(如图5a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面板连接器130的主体的顶部表面可以包括倾斜区域,该倾斜区域布置成使灰尘、水分或其它异物滑落至面板连接器的侧面。在图3a的实施方式中,例如,成角度表面129形成在面板连接器130的主体的顶部表面的边缘处。以这种方式,如果灰尘、水分或其它异物无意中渗入配合触头所定位的区域,则成角度表面可以引起异物从面板连接器滑落。替代地或附加地,如图3a所示,密封件132的上边缘在该顶部表面下方,使得密封件132不会捕获异物。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密封件132的上边缘在成角度表面129下方。

图4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处于配合配置中(即,当配合触头105连接至配合触头136时)的图1的实施例的展示性互连系统100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在该配置中,突起134至少部分地装配在开口145内。插头连接器104和面板连接器130可以连接至面板102。图4b更详细地展示图4a的一部分(标记为“a”)。如上所述,密封件132可以用于防止异物经过。密封件132可以由弹性材料(诸如聚合物或橡胶)制成。密封件132可以包括用于密封插头连接器104与面板连接器130之间的间隙的一个或多个密封元件1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元件142包括肋,该肋可以配置成与形成在插头连接器104中的凹槽配合。肋和凹槽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和尺寸。替代地或附加地,肋可以形成在插头连接器104上,并且凹槽可以形成在密封件132中。肋与相应凹槽的配合可以确保密封件132相对于插头连接器104的位置随时间保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件132可以包括用于密封插头连接器104与面板102之间和/或面板连接器130与面板102之间的间隙的一个或多个密封元件152。如结合密封元件142所述,密封元件152可以包括肋,该肋可以配置成与形成在面板102中的凹槽配合(尽管相反的布置也是可能的)。肋可以沿z轴延伸,由此形成裙部。具有相应凹槽的肋的配合可以确保密封件132相对于面板102的位置随时间保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件132可以包括基部和侧壁,该侧壁远离基部(沿z轴)延伸并且配置成环绕面板连接器130的外边界16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头连接器104可以具有与密封件132的第一表面形成密封件(从而形成第一密封接口)的表面,并且面板102可以具有与密封件132的第二表面形成密封件(从而形成第二密封接口)的表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密封接口彼此正交。在图4a所示的实施例中,插头连接器104与密封件132之间的密封接口平行于z轴,并且面板102与密封件132之间的密封接口平行于y轴。然而,应当理解,其它布置也是可能的。

应当理解,密封件132可以仅包括密封元件142、仅包括密封元件152、或者包括密封元件142和152两者。当如本文所述使用密封件132时,可以防止(或至少限制)异物经过形成在插头连接器104与面板102之间的空腔内侧。以这种方式,可以保持电触头的完整性和/或可以延长互连系统的寿命。

图4c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另外的互连系统的剖视图。在该布置中,除了用于与插头连接器104和面板102接合的密封元件之外,密封件133还包括用于与面板连接器130接合的密封元件。图4d更详细地展示图4c的一部分(标记为“b”)。如图所示,密封件133包括密封元件142和152(如图4a-4b的实施方式中那样)。另外,密封件133包括布置成与面板连接器130接合的密封元件165。在该实施例中,面板连接器包括凹槽167,并且密封元件165是适于装配至凹槽167中的肋,但是相反的布置也是可能的。以这种方式,形成阻碍异物经过的附加屏障。图4c-4d的实施方式布置成使得形成在密封件133与面板连接器130之间的密封接口平行于密封件133与面板102之间的密封接口。如进一步所示,密封元件165和152在相反方向上从密封件133的基部延伸(密封元件165远离面板102延伸,并且密封元件152朝向面板102延伸)。然而,并非所有实施方式都限于使这些密封接口彼此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e-4f中进一步所示,密封件133可以包括朝向形成在密封件中用于面板连接器130经过的开口延伸的肋。标记为135的这些肋如图4f所示,该图4f更详细地展示图4e的部分c。肋135可以尺寸设定和定位成与形成在面板连接器130中的凹槽接合。肋135可以沿y轴方向延伸。肋135与面板连接器的凹槽的接合可以进一步防止异物经过。

图5a中描绘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密封件的实施例。密封件(也称为“弹性构件”)可以由弹性材料(例如,聚合物)制成。在该配置中,密封件包括用于允许面板连接器130经过的开口144,以及用于允许附接机构141经过的开口14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件包括基部153和侧壁151。侧壁可以沿基部153的周边(或周边的至少一部分)远离基部153(平行于z轴)延伸。在配合配置中,侧壁的内部表面可以布置成面向面板连接器130,并且侧壁的外部表面可以布置成面向插头连接器10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侧壁151可以布置成环绕面板连接器130的外边界166(图4a-4b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元件142围绕侧壁151形成。例如,在其中密封元件142包括肋的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肋可以远离侧壁151(平行于y轴或x轴)延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元件152形成在基部153上。例如,在其中密封元件152包括肋的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肋可以远离基部153(平行于z轴)延伸,从而形成裙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这种肋可以与侧壁151延伸的方向相反地延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元件152沿相应开口147的周边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元件152沿开口144的周边或其至少一部分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尽管在图5a中不可见,但密封件132可以包括用于密封密封件与面板连接器130之间的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密封元件165。密封元件16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是相对于密封元件152在相反方向上延伸的肋。连接器可以具有定位成接收从密封件132延伸的肋的槽。每一个槽可以尺寸设定和定位成紧密地容纳对应肋。肋可以尺寸设定成使得肋延伸至相应槽中的距离是其宽度的倍数。长度与宽度的长宽比可以例如大于1:1,或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大于2:1或大于3:1。

图5b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可以结合图4c-4f的布置或者结合任何其它合适布置使用的另外的密封件。在这种情况下,密封件包括用于密封密封件与面板102之间的表面的多组密封元件(例如,肋)。例如,如图5b所示,密封元件152可以是包围在外部密封元件159内的内部密封元件。如图5c中进一步所示,其更详细地展示图5b中标记为d的部分,密封元件152和159可以布置成使得在它们之间形成一个或多个凹坑171。(一个或多个)凹坑可以布置成围绕xy平面中的开口144和147的周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凹坑171可以用作防水隔室。例如,如果灰尘、水分或其它异物无意中渗透到面板与密封件之间(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如果密封件与面板没有正确对准的话),水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捕获在(一个或多个)凹坑中,由此降低水分穿透开口147和/或144并且到达配合触头的可能性。以这种方式,密封元件152和159可以提供防止水分或其它异物经过的双重屏障。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提供两个以上的密封元件,从而形成额外的凹坑。如图5c所示,凹坑可以通过桥接件173分开,其中密封元件152与密封元件159相遇,但是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形成单个连续凹坑。图5b中进一步展示的是肋135(结合图4f描述),其延伸至开口144中并且可以配置成与形成在面板连接器中的凹槽接合。

图6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用于结合互连系统100使用的线缆组件101的分解图。线缆组件101包括插头连接器104,该插头连接器可以包括触头保持件140、触头盖143和配合触头105。线缆106的端部可以插入插头连接器104,并且线缆的导线可以终止于配合触头105处并且放置成与该配合触头电接触。触头保持件140和触头盖143统称为“触头支架”。

配合触头105可以各自包括配置成接触配合触头136的配合触头部分120、配置成接触导线108的触头尾部146、以及设置在触头尾部146与120之间的中间部分1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头尾部各自包括用于接收电线108的端部的v形插座。v形插座可以成形和尺寸设定成固定电线的末端,同时提供电触头。配合触头105可以由触头保持件140至少部分地支撑在开口145内侧。触头盖143可以包括用于设定与配合触头部分120相关联的接触力的支撑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与配合触头105的配合触头部分相关联的接触力可以通过调节配合触头部分的顺应性来调节。具体地说,配合触头部分越硬,一旦突起134插入开口中,保持该突起的力就越大。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在某些情况下,接触力可以基于将利用互连系统100的预期环境(例如,由制造商或用户)来设定。例如,如果预期互连系统可能会经历机械振动,则可能希望增加接触力以降低配合触头彼此断开的可能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连接器提供的接触力可以通过当配合元件插入时插座中的配合触头部分可以弯曲的程度来确定。

图7a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104的剖视图。图7a展示配合触头部分的弯曲能力可以如何调节以设定希望的接触力。如图所示,一对相对的配合触头部分120可以形成用于在其间接收配合元件的插座。当配合元件插入时,配合触头部分120可以如箭头a1和a2所示向外弯曲。配合触头部分弯曲能力越低,配合元件的插入阻力越大,因此保持接触力越大。因此,接触力可以通过调节配合触头的弯曲能力来调节。这至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调节配合触头的铰链轴线来实现。

配合触头105的铰链轴线在图7a中利用数字199表示。当配合元件插入开口145时,配合元件引起配合触头部分120向外弯曲。弯曲通过相对于铰链轴线199枢转来实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铰链轴线沿着配合触头的长度的位置可以通过使用触头盖143来确定。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配合触头105的一部分设置在触头保持件140与触头盖143之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触头盖143包括朝向配合触头部分120沿着配合方向延伸的突起157(也称为“指状物”或“指状部分”)。触头盖143布置成使得其侧壁154与配合触头105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间部分121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面。配合触头105可以安装成使得中间部分121的抵靠触头保持件140的第一侧面与配合触头的邻近于触头尾部146的端部158相距第一距离d1。触头盖143可以安装成使得中间部分121的抵靠触头盖143的第二侧面与配合触头的邻近于触头尾部的端部158相距第二距离d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距离d2短于第一距离d1,如图7a所示。然而,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距离d2可以大于第一距离d1。

铰链轴线199沿着配合触头的长度的位置由突起157的端部155的位置确定。端部155越靠近配合触头部分120,配合触头部分的柔性越小,并且结果保持接触力越大。因此,突起157的端部的位置可以调节以产生希望的接触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配合触头部分120相关联的配合触头可以基于突起153的长度来调节。例如,布置成沿着配合方向延伸得更远的突起可以导致更大的接触力。突起153的长度可以例如基于打算使用插头连接器的应用而在工厂设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触力可以由用户调节。例如,可以允许触头盖143在配合方向上(沿着z轴)滑动,使得突起的端部相对于配合触头的位置可以调节。以这种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滑动触头盖来根据希望设定接触力,这可以改变铰链轴线199的位置。

为了有助于配合元件的插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配合触头部分120可以包括相应凸起部分1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相对的配合触头部分120布置成使得它们各自的凸起部分125彼此面对。

图7b展示当放置在插头连接器104的开口145中时的触头保持件140、触头盖143和配合触头105。如图所示,触头盖143可以放置于形成在插头连接器104的一部分与触头保持件之间的空腔中。当配合元件(例如,突起134)插入开口145中时,配合触头部分120可以向外弯曲,从而允许配合元件的进一步插入。如图7b所示,开口145可以设置在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第一开口可以配置成接收互补连接器的一部分(诸如面板连接器130)。第二开口可以配置成接收线缆106。插头连接器104的外壳可以形成以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开口145。

在图7b-7c所示的配置中,间隙可以形成在突起157与插头连接器的壳体的内壁之间。更详细地展示图7b中标记为f的部分的图7c示出间隙161如何形成在突起157与壁169之间。在一些情况下,当配合触头部分120在插头连接器与互补连接器配合之后弯曲时(如图7a的箭头a1和a2所示),突起157的远端部分可以被配合触头推开,从而关闭间隙161。突起157的这种运动可能导致铰链轴线相对于轴线199的位置的偏离(图7a)。结果,在互补连接器的插入过程中,配合触头120保持互补连接器的接触力减小。在存在振动的情况下,接触力的减小可能导致不良的电连接。然而,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在插头连接器的配合之后突起157的运动可以通过减小或消除突起157与壁169之间的间隙来阻止(或至少限制)。

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突起157可以包括朝向壁169延伸的肋,如图7d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突起157包括沿x轴方向横向突出的肋159。如图7e中进一步所示,肋159可以尺寸设定成当组装插头连接器时抵接壁169,但并非所有实施方式都在这方面受到限制。以这种方式,突起157可以具有很小的空间(或根本没有空间)以在配合触头的弯曲之后移动,从而保持希望的接触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能需要将插头连接器104包覆模制以确保线缆可靠地固定至插头连接器,和/或以使可以暴露在线缆终端处的导体绝缘。包覆模制至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在插头连接器的线缆所穿过的开口中注射流体来执行。随后,可以允许流体凝固,从而将线缆和插头连接器保持在一起。其中执行包覆模制的一个展示性配置在图8a中示出,其描绘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图1的插头连接器的剖视图(在xz平面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流体180可以通过插头连接器104的接收线缆106的开口注射。流体180可以当固化时形成绝缘材料。包覆模制件可以防止在线缆意外拉出的情况下线缆的导体与配合触头之间的电连接上的应力。

图8b是根据另外的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104的分解图,展示流体180在凝固之后如何表现。在该非限制性实施例中,通过将流体180凝固而获得的包覆模制件181在插头的连接器壳体和外部线缆106中延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覆模制件181可以经由低压包覆模制工艺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b-8c中进一步所示,灌封元件182可以定位在插头连接器的壳体内侧以用于减震。灌封元件182可以由弹性(例如,硅橡胶)或凝胶状材料(例如,环氧树脂)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肋可以形成在插头连接器的线缆的电线所插入的区域中,如图8c所示。如图所示,肋183可以在包覆模制的区域中形成在插头连接器的侧壁中。肋183可以通过增加包覆模制件与插头连接器之间的摩擦来帮助将包覆模制件保持在适当位置。

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如上所述在插头连接器中注射流体可以引起部分流体到达配合触头105的配合触头部分,这可以在配合触头部分周围产生不希望的绝缘屏障。这种屏障的形成可以损害连接器电接触互补连接器的能力。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将插头连接器的注射部分从放置配合触头的部分中阻挡来防止流体经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利用肋至少部分地填充可以其它方式形成在插头连接器中的通道来实现阻挡。

图9a是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图1的插头连接器的一部分的等轴视图。特别地,图9a展示触头保持件140、触头盖143、配合触头部分120和线缆的导线108的终止端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一个或多个肋160可以形成在触头保持件140的外部表面上,并且一个或多个肋162可以形成在触头盖143的外部表面上。如图9a所示,肋160和162可以彼此纵向对准,使得连续肋围绕组件的外周边形成(组件包括触头保持件140和触头盖143)。肋160可以沿着垂直于配合方向的方向(例如,取决于位置,沿着x轴或y轴)从触头保持件突出。附加地或替代地,肋162可以在垂直于配合方向的方向上(例如沿着x轴)从触头盖突出。

图9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在图1的插头连接器的xz平面中取得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当触头保持件140和触头盖143放置在插头连接器的壳体中时,可以通过肋160和162的存在来防止流体经过。例如,肋162可以布置成抵接壁169。以这种方式,阻挡以其它方式将存在于壁169与触头盖143之间的通道。类似地,肋160可以抵靠插头连接器的壳体的壁(图9b中未示出)。该壁可以垂直于壁169。应当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肋可以形成在插头连接器壳体的壁(例如,壁169)中。这些肋可以抵接触头保持件和/或触头盖的外部表面。

发明人进一步认识到,在一些情况下,非零制造公差可以在肋160和162结合在一起的区域中产生不连续部。展示性的不连续部在图10a中示出,其描绘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触头保持件140和触头盖143的相应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不连续部170在肋160与肋162之间形成,这可以产生流体的通道。

为了防止这些通道的形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肋可以形成在壁160和肋160所抵靠的壁中。这种肋的一个实施例在图10b中示出,其描绘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当移除触头保持件和触头盖时图1的插头连接器的内部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肋172形成在壁169上并且定位成与不连续部170对准,以便占据形成在肋160和162之间的空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多个肋172,并且这些肋中的每一个可以与相应不连续部对准。

图11a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在xy平面中取得的图1的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的剖视图。该图展示当组装在插头连接器104中时的触头保持件140和触头盖143。图11b更详细地展示图11的一部分(标记为“b”)。如图所示,肋170与存在于肋160与162之间的不连续部对准,使得这种肋之间的空隙得以填充。

如上所述,插头连接器(诸如图11a中所示)可以与面板连接器(诸如图3a中所示的面板连接器130)配合。面板连接器可以安装在电子机壳的面板中,诸如图3b中所示。面板连接器可以与机壳内侧的另外的连接器(诸如图3b中所示的板连接器110)配合。通过至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引导结构,可以有助于面板连接器与板连接器的接合。这些结构可以适于通过将突起滑动至相应的通道中而允许将面板连接器引导在适当位置。图12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板连接器的等轴视图,该板连接器具有用于接收来自面板连接器的一个或多个引导结构的一个或多个通道。如图所示,在该配置中,面板连接器130包括形成在安装接口(面板连接器130可以通过该接口安装至板连接器110)处的多个突起204。板连接器110可以包括形成在板连接器的壳体上的通道202。在一个实施例中,通道202包括形成在板连接器的壳体上的凹面。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使用面板连接器和板连接器上的任何合适的互补引导结构,包括例如全圆形或三角形突起和互补通道。

通道202和突起204可以布置成有助于将面板连接器安装至板连接器。例如,通道202和突起204可以尺寸设定和成形以使得突起204在相应的通道中滑动,从而引导板连接器插入通过形成在面板连接器的外部壳体内侧的开口。应当理解,突起可以从面板连接器或板连接器延伸。然而,至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突起从面板连接器延伸可能是有益的,因为其减小引导距离。虽然两个通道和两个突起在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但是任何合适数量的通道和突起可以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此外,引导突起和通道示出为与连接器的壳体一体地形成,这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是由于将引导特征形成为模制壳体的一部分而导致的,一体地形成的引导部件是不需要的。引导特征例如可以形成在联接至连接器壳体中的任一个或两个的分开的模块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确保板连接器和面板连接器以适当的取向配合,可以使用非对称插座。以这种方式,如果板连接器以错误的取向插入面板连接器,则配合受到阻止。图13a-13b分别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沿图3b中所示的取向的板连接器110的仰视图和俯视图。特别地,图13a是从图12中的线13-13的角度看的仰视图。图13b是沿图12中的线15-15的剖视图。图13a和13b展示在不同的位置处取得的两个平行平面。板连接器的位置,其中图13b的平面更靠近板102。

如图所示,板连接器110包括插座,该插座以插座224和226编号。插座配置成接收配合触头136的端部(例如,如图15e所示)。插座224和226可以布置成相对于穿过面板连接器的中心到板连接器配合接口的线hh对称。结果,即使面板连接器130相对于板连接器旋转180度,配合触头136也将与相应插座对准。然而,突起204和通道202可以布置成相对于线hh非对称。在图13b的实施方式中,通道202在线hh上未置中。相反,通道202和突起204从线hh偏离。结果,如果试图沿错误的取向将面板连接器与板连接器配合,则配合触头在插座中的插入受到阻止。反之亦然,如果板连接器正确地插入面板连接器,则配合受到容许。

发明人已经认识到,由于与穿透互连系统内侧的异物的长时间接触,上述密封件可能损坏或以其它方式磨损。因此,发明人已经开发出一种用于保护密封件免受意外损坏的设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件可以通过使面板的与面板连接器接触的部分相对于面板的平面提升而受到保护,从而形成面板的基部处的壁。以这种方式,可能以其它方式穿透并且接触密封件的异物可以被提升部分的壁阻挡。

这种布置的一个实施例在图14a-14b中展示。图14a是互连系统的部分切除的等轴视图,该互连系统具有与安装至面板的面板连接器接合的插头连接器。图14b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图14a的部分e的放大视图。如图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面板102包括平面基部103和提升部分220,该提升部分的顶部表面相对于平面基部的顶部表面偏离(沿着z轴)。如进一步所示,提升部分220可以围绕面板连接器130所插入通过的开口。即使异物偶然地穿过形成在面板与插头连接器之间的间隙,异物通过攀爬提升部分220接触密封件的可能性相对于具有完全平坦表面的面板也大大降低。

插头连接器104可以包括形成在插头连接器的壳体上的侧壁210上的倾斜端部212。倾斜端部可以成形以相对于插头连接器的壳体以一定角度向外延伸。倾斜端部可以布置成保护提升部分220并且因此保护密封件以防止异物经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插头连接器附接至面板时,倾斜端212被间隙214与面板的平面基部103的顶部表面分离(但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倾斜端214可以接触面板的平面基部103顶部表面)。

图15a-15e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面板连接器的序列的实施例。该制造顺序可以导致更低成本和更坚固的连接器。在图15a的步骤中,提供多个配合触头136。配合触头可以通过冲压、电镀和任何其它合适的操作形成。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触头各自具有带有平面表面的相同形状以用于与线缆连接器的梁配合,以及细长端部以用于进入板连接器的插座。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触头具有在平面表面与将平面表面和细长端部结合的轴杆之间的接口处的肩部1536。

在图15b的步骤中,配合触头136可以插入第一壳体部分230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部分230通过将配合触头包覆模制而形成。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部分230分开形成,并且配合触头插入通过形成在第一壳体部分230中的通道。在这种方法中,肩部1536可以接合壳体部分230内的对应凸缘,以便将触头136定位。在任一种情况下,配合触头136可以定位成与插头连接器中的对应配合触头的布置相匹配。

第一壳体部分230可以包括突起231,该突起可以成形和尺寸设定成将机壳234固定至第一壳体部分。

在图15c的步骤中,第二壳体部分232可以安装成附着在配合触头136的轴杆部分上。可以使用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或任何合适数量的壳体部分,因为模制多个较短的壳体部分可以比模制一个壳体部分更简单并且更精确。类似于第一壳体部分230,第二壳体部分232可以通过将配合触头包覆模制而形成,或者可以分开模制。应当理解,至少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是分开的零件,但是当与配合触头136组装时它们可以放置成彼此接触。应当进一步理解,壳体部分的定位顺序不限于所示的序列,因为第二壳体部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第一壳体部分的定位之前定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部分可包括成形和尺寸设定成将第二壳体部分固定至外部壳体的一个或多个突起。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可以沿着配合触头136的长度相对于彼此偏离。

图15b-15c的步骤可确保配合触头的肩部与壳体部分230的凸耳接合。虽然图15b-15c展示两个分开的壳体部分,但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单个壳体部分。

如图15d所示(示出所得到的面板连接器的透视图),可以形成面板连接器的外部壳体23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部壳体可以通过将图15c的结构高压包覆模制来形成。

如图15d中进一步所示,为了允许配合触头136电连接至对应配合触头(例如图2的配合触头105),配合触头136的端部(其不必限于具有平坦形状,如图15a-15d所示)可以暴露在外部壳体234的外部表面中。

如图15d中进一步所示,外部壳体可以围绕突起231模制,从而将两个零件固定在一起。

在该包覆模制期间,配合触头可以通过将它们挤压在模具的金属与塑料壳体230之间而保持在适当位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图3a中所示,形成配合触头的平面表面可以与包覆模制的面板连接器的外部表面齐平。因此,在包覆模制期间用于挤压触头并且将它们保持在适当位置的模具的表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是平坦的。这种模具可以相对便宜——比用于将两列触头保持在适当位置而不需要预形成的壳体230的模具更便宜。

作为预形成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的另一个好处,在包覆模制中使用的材料体积可以相对于完全经由包覆模制形成外部壳体所需的包覆模制材料的体积减少。由于外部壳体的壁的厚度,材料量的这种减少可以在缺少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的情况下减少可能以其它方式出现的收缩孔的形成。

外部壳体234可以以任何希望的形状模制,包括具有引导突起、用于接收密封件的特征以及配置成安装至面板102的加宽部分236。加宽部分236可以具有适于螺钉经过的多个螺纹孔,该螺钉可以用于将面板连接器安装至面板。

在图15e的步骤中,灌封元件238可以放置在外部壳体234内侧。灌封元件238可以由弹性(例如,硅橡胶)或凝胶状材料(例如,环氧树脂)制成。灌封元件238可以至少部分地包围配合触头136。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灌封元件238可以形成触头136周围的环境密封件和/或可以用作减震材料,并且例如在电子机壳内有风扇或其它振动部件的情况下可以减少面板连接器与线缆连接器之间配合触头表面的振动。吸收震动可以延长配合触头的寿命。

如本文所述的连接器支持电子机壳的简单组装操作。坚固耐用、环境密封的互连系统的组装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在图16a-16c中展示。图16a展示面板102、板连接器110和电路板111。图16a仅展示面板的可以形成机壳或支撑电子部件的其它结构的部分。包括板连接器110的印刷电路板可以安装在电子机壳中。印刷电路板可以定位成将板连接器110与面板中的开口对准。这种对准可以通过将印刷电路板附接至导轨或其它合适的安装硬件来实现。

在图16b的步骤中,面板连接器130可以例如通过将面板连接器穿过面板的开口来插入通过面板102中的开口。面板连接器的对准突起可以将面板连接器与板连接器对准。面板连接器接下来可以将拧紧或以其它方式附接至面板。在图16c的步骤中,插头连接器104可以组装至面板102。插头连接器可以组装成使得其配合触头放置成与面板连接器的配合触头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部件可以配置成简单地组装,使得组装过程可以自动执行。例如,具有确保面板连接器与板连接器对准并且非对称使得连接器可以仅沿一个定向组装的对准特征可以实现使用自动化组装工具。同样地,线缆连接器相对于电子机壳的接口的形状可以简化线缆连接器和面板连接器的对准,使得那些部件类似地可以自动组装。

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方式涉及布置成与附接至面板的面板连接器配合的插头连接器。例如,图1展示配合至面板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104,该面板连接器附接至面板102。面板102可以形成电子机壳的一部分(为简单起见未示出),使得面板连接器130形成插头连接器104与电子机壳的内部之间的电连接。可以包括机构以完成从面板连接器130到电子机壳内侧的部件的电连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该机构是面板连接器130上的与板连接器110配合的另一个配合接口,该板连接器可以附接至机壳内侧的印刷电路板111。

然而,应当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些类型的电互连系统,因为制成面板连接器与电子机壳内侧的部件之间的电连接的替代机构也是可能的。利用这种替代布置,面板连接器的外部配合接口可以使用上述技术来配置和制造,包括图15a-15d的模制过程以及上面结合图3a-5c和14a-14b讨论的密封布置。

一种可能的配置涉及面板连接器,其配置成与第二线缆连接器配合。第二线缆连接器可以支撑导电端子,该导电端子具有布置成利用面板连接器的配合触头形成电触头的端部。配置成与机壳内侧的第二线缆连接器配合的那些配合触头可以配置成处于如图3a和3b所示的外部配合接口中。然而,内部配合触头的具体配置不需要与外部接口处的配合触头的配置相匹配。

这种布置的一个实施例在图17a中描绘,其展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具有插头连接器104和第二线缆连接器304的互连系统。在该实施例中,插头连接器104经由线缆连接器304和面板连接器302电连接至线缆306。面板连接器302具有两个接口,第一外部接口,插头连接器104附接至该第一外部接口,以及第二内部接口,线缆连接器304附接至该第二内部接口。线缆306的导体接下来被引导到机壳内侧的部件。尽管面板(诸如面板102)为了简单起见在图17a中未示出,但是可以看出,面板连接器302类似于图3a和3b中的面板连接器具有提升元件,该提升元件将装配通过面板开口和附接特征,该附接特征使得连接器能够诸如利用螺钉或其它紧固件来附接至该面板。

如图17b中进一步所示,其展示当配合至插头连接器104时的图17a的线缆连接器,面板连接器302可以具有如上所示的外部配合接口。其可以呈现导电端子的端部308,该端部经由面板连接器302的内部接口连接至线缆30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插头连接器可以接合至线缆连接器,如图1所示,并且接合至面板连接器(当然,在不同的时间),如图17a所示。

此外,应当理解,具有如本文所述的外部接口的面板连接器不限于在其中线缆组件(包括连接至线缆的插头连接器)配合至该接口的系统中使用。可以使用具有与面板连接器的配合接口互补的配合接口的任何其它部件。例如,代替插头连接器,跳线可以附接至配合接口。

图18是示出根据一些实施方式的与跳线310并置的插头连接器104的等轴视图。跳线310可以具有配合接口,该配合接口尺寸设定和成形以类似于插头连接器104的配合面,以便与面板连接器的外部接口配合,诸如图3b或17b所示。然而,跳线310并未如在线缆连接器104中那样附接至线缆。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跳线310内与面板连接器配合的配合触头附接至彼此。跳线可以用于通过选择性地形成机壳内侧的点之间的连接来设定电子机壳内侧的组件的配置。

作为特定实施例,控制输入和地的两个端子可以联接至面板连接器的触头。线缆连接器104可以附接至面板连接器,将控制输入引导至外部控制器,该外部控制器将产生指示开启或关闭状态的控制信号。替代地,跳线310可以附接至面板连接器。该跳线可以在内部连接在控制输入之间,将控制输入端子连接在一起,产生始终开启状态。替代地,跳线可以在内部连接在控制输入与地之间,产生始终关闭状态。

尽管跳线310可以在内部包含面板连接器的端子之间的连接,但是其可以以其它方式配置。其可以例如不连接至面板连接器的一些或所有端子,在一些系统中为未使用的端子产生覆盖。替代地或附加地,跳线310可以在其壳体内包含电子部件,诸如电阻器、电容器、或半导体芯片,其可以产生或修改联接至面板连接器的端子的信号。

本文描述的类型的互连系统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修改。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配合触头可以放置在面板连接器中而不是插头连接器中。这些配合触头的接触力可以使用本文描述的技术来调节。在一些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插头连接器可包括用于接触面板连接器的配合触头的垫。

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具有除上述配置之外的配置的连接器。例如,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用在夹层连接器或背板连接器中。这种替代连接器配置可以与本文描述的所有特征或任何合适数量的特征的子集一起使用。此外,应当理解,本文描述的所有结构、材料和构造技术可以一起使用,但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一些或所有结构、材料或技术。

这些改变、修改和改进旨在成为本公开的一部分,并且旨在落入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此外,尽管指出本发明的优点,但应当理解的是,并非本发明的每一个实施方式都包括每一个所描述的优点。一些实施方式可能没有实施本文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描述为有利的任何特征。因此,前面的描述和附图仅是作为实施例。

可根据一些实施方式实施的布置的实施例包括以下内容:

a1.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

线缆,其包括多个导线;

壳体,其包括:

第一开口,其配置成接收配合连接器的一部分;

第二开口;以及

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三开口;以及

延伸穿过该至少一个第三开口的多个端子,该多个端子包括延伸至第一开口中的配合触头部分和延伸至第二开口中的触头尾部,其中线缆的该多个导线电连接至该多个端子在第二开口内的触头尾部;以及

第二开口内的绝缘材料,该绝缘材料将该多个端子的触头尾部包封在第二开口内,并且封闭该至少一个第三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的通道。

a2.实施例a1的插头连接器,其中壳体包括:

外壳,其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至少一个第三开口;以及

插入该至少一个第三开口中的触头支架。

a3.实施例a2的插头连接器,其中:

该多个端子包括将相应配合触头部分与相应触头尾部互连的中间部分;以及

该多个端子的中间部分附接至触头支架。

a4.实施例a2或a3的插头连接器,其中:

触头支架包括触头保持件和触头盖,该触头盖包括至少一个指状部分;

该多个端子包括将相应配合触头部分与相应触头尾部互连的中间部分,中间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面,并且其中端子安装成使得抵靠触头保持件的第一侧面与端子的邻近触头尾部的端部相距第一距离;以及

触头盖安装成使得中间部分的抵靠触头盖的第二侧面与端子的端部相距第二距离,第二距离短于第一距离。

a5.实施例a2-a4中任一项的插头连接器,其中:

该至少一个第三开口沿第一方向伸长;以及

触头支架包括外部表面,并且至该少一个第三开口由面向外部表面的内部表面界定;以及

外部表面和内部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横向于第一方向延伸的多个平行肋,其中该多个肋配置成封闭该至少一个第三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的通道。

a6.实施例a4-a5中任一项的插头连接器,其中:

触头支架包括触头保持件和触头盖,配置成使得触头保持件与触头盖之间的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外壳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延伸至沟槽中的第二肋。

a7.实施例a1-a6中任一项的插头连接器,其中壳体包括一个或多个肋,该一个或多个肋延伸至第二开口中并且与占据第二开口的至少一部分的包覆模制材料接触。

b1.一种设备,包括:

电连接器,其具有开口;

多个配合触头,其插入通过电连接器的开口,该多个配合触头中的每一个具有配合触头部分、触头尾部、以及配合触头部分与触头尾部之间的中间部分;

触头保持件,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电连接器的开口内并且配置成支撑该多个配合触头;以及

触头盖,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电连接器的开口内,使得该多个配合触头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触头保持件与触头盖之间;

其中,中间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面,并且其中配合触头安装成使得抵靠触头保持件的第一侧面与配合触头的邻近于触头尾部的端部相距第一距离;以及

触头盖安装成使得中间部分的抵靠触头盖的第二侧面与配合触头的端部相距第二距离,第二距离短于第一距离。

b2.实施例b1的设备,其中触头盖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并且其中中间部分的抵接一个或多个突起的第二侧面与配合触头的端部相距第二距离。

b3.实施例b2的设备,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突起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中间部分的第二侧面接触,并且第二表面与电连接器开口的内壁接触。

b4.实施例b1-b3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触头保持件和触头盖是分开的零件。

b5.实施例b1的设备,其中中间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不与触头盖接触。

b6.实施例b1-b5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配合触头包括凸起表面,该凸起表面适于电接触形成在配合连接器中的垫。

b7.实施例b6的设备,其中该多个配合触头包括至少第一配合触头和第二配合触头,并且其中第一配合触头的凸起表面面向第二配合触头的凸起表面。

b8.实施例b1-b7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触头尾部包括用于在其中接收电线的v形机构。

b9.实施例b1-b8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电连接器配置成在其中接收线缆。

b10.实施例b1-b9中任一项的设备,还包括:

线缆,其包括多个导线;以及

绝缘材料;

其中开口是第一开口,并且电连接器还包括配置成接收配合连接器的一部分的第二开口以及配置成接收线缆的第三开口,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之间;

其中该多个配合触头延伸通过第一开口,配合触头部分延伸至第二开口中并且触头尾部延伸至第三开口中,其中线缆的该多个导线电连接至第三开口内的触头尾部;以及

其中绝缘材料设置在第三开口内,将该多个端子的触头尾部包封在第三开口内,并且封闭第一开口与第三开口之间的通道。

b11.实施例b1-b10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电连接器配置成与适配器连接器配合,使得当配合时,电连接器和适配器连接器附接至面板,其中设备还包括:

弹性构件,其具有第一和第二密封元件,弹性构件配置成与面板形成第一密封接口并且与电连接器形成第二密封接口,第一和第二密封接口彼此正交,

其中第一密封元件配置成与面板接合,并且第二密封元件配置成与电连接器接合。

c1.一种适配器连接器,其配置成与插头连接器配合,使得当配合时,适配器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附接至面板,适配器连接器包括:

绝缘壳体;

第一多个配合触头,其由绝缘壳体支撑,第一多个配合触头配置成电接触由插头连接器支撑的第二多个配合触头;以及

弹性构件,其具有第一和第二密封元件,弹性构件配置成与面板形成第一密封接口并且与插头连接器形成第二密封接口,第一和第二密封接口彼此正交,

其中第一密封元件配置成与面板接合,并且第二密封元件配置成与插头连接器接合。

c2.实施例c1的适配器连接器,其中弹性构件包括基部和侧壁,该侧壁配置成环绕适配器连接器的外边界。

c3.实施例c2的适配器连接器,其中第一密封元件设置在基部处,并且第二密封元件设置在侧壁处。

c4.实施例c1-c3中任一项的适配器连接器,其中第一密封元件沿平行于适配器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配合方向的方向延伸。

c5.实施例c1-c4中任一项的适配器连接器,其中第一密封元件包括配置成与形成在面板中的相应凹槽接合的肋。

c6.实施例c1-c5中任一项的适配器连接器,其中第二密封元件包括配置成与形成在插头连接器中的相应凹槽接合的肋。

c7.实施例c1-c6中任一项的适配器连接器,其中适配器连接器通过多个螺钉附接至面板。

c8.实施例c7的适配器连接器,其中该多个螺钉穿过形成在弹性构件中的相应开口。

c9.实施例c1-c8中任一项的适配器连接器,其中:

绝缘壳体包括具有顶部表面和设置在顶部表面边缘处的成角度表面的主体;以及

第一多个配合触头延伸通过顶部表面。

c10.实施例c9的适配器连接器,其中:

第一密封元件定位成与面板形成第一密封接口;

第二密封元件定位成与插头连接器形成第二密封接口;

第二密封元件具有上边缘;以及

第二密封元件的上边缘在成角度表面下方。

c11.实施例c1-c10中任一项的适配器连接器,其中:

绝缘壳体包括槽;以及

弹性构件包括延伸至槽中的肋,并且槽和肋各自具有至少2:1的长宽比。

d1.一种弹性构件,其配置成密封附接至面板的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弹性构件包括:

基部,其具有穿通其中形成的开口,基部配置成与面板形成第一密封接口;

侧壁,其连接至基部,侧壁配置成与第二电连接器形成第二密封接口;

第一密封元件,其从基部延伸;以及

第二密封元件,其从侧壁延伸,

其中第一密封接口和第二密封接口彼此垂直。

d2.实施例d1的弹性构件,其中基部、侧壁以及第一和第二密封元件由弹性材料制成。

d3.实施例d1-d2中任一项的弹性构件,其中第一密封元件和侧壁沿相反方向延伸。

d4.实施例d1-d3中任一项的弹性构件,其中开口是第一开口,并且其中弹性构件还包括第二开口,其中所第一密封元件沿着第二开口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设置。

d5.实施例d1-d3中任一项的弹性构件,其中第一密封元件包括配置成与形成在面板中的相应凹槽接合的肋。

d6.实施例d1-d5中任一项的弹性构件,其中第二密封元件包括配置成与形成在第二电连接器中的相应凹槽接合的肋。

d7.实施例d1-d6中任一项的弹性构件,还包括从基部延伸的第三密封元件,其中第一密封元件和第三密封元件形成包围在其间的一个或多个凹坑。

d8.实施例d7的弹性构件,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凹坑在由基部限定的平面中围绕开口。

d9.实施例d1-d8中任一项的弹性构件,其中基部还配置成与第一连接器形成第三密封接口,并且其中弹性构件还包括从基部延伸的第三密封元件,第一和第三密封元件沿相反方向延伸。

d10.实施例d1-d9中任一项的弹性构件,还包括从基部朝向开口延伸的第三密封元件。

e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壳体,其具有穿通其中形成的开口和延伸至开口中的第一肋;

多个配合触头,其插入通过壳体的开口;

触头保持件,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的开口内并且配置成支撑该多个配合触头,触头保持件包括抵接开口的第一壁的第二肋;以及

触头盖,其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的开口内,使得该多个配合触头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触头保持件与触头盖之间,触头盖包括抵接开口的第一壁的第三肋;

其中第二和第三肋彼此纵向对准并且形成彼此之间的不连续部,并且其中第一肋设置在不连续部中。

e2.实施例e1的电连接器,其中壳体配置成在其中接收线缆,线缆包括配置成连接至该多个配合触头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个导线。

e3.实施例e1或e2的电连接器,其中触头保持件和触头盖是分开的零件。

e4.实施例e1-e3中任一项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多个配合触头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且第三肋沿着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e5.实施例e4的电连接器,其中第一肋沿第一方向延伸。

e6.实施例e1-e5中任一项的电连接器,其中:

该多个配合触头包括配合触头部分、触头尾部和将配合触头部分与触头尾部互连的中间部分,中间部分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面,并且其中端子安装成使抵靠触头保持件的第一侧面与配合触头的邻近于触头尾部的端部相距第一距离;以及

触头盖安装成使得中间部分的抵靠触头盖的第二侧面与配合触头的端部相距第二距离,第二距离短于第一距离。

e7.实施例e1-e6中任一项的电连接器,其中电连接器配置成与适配器连接器配合,使得当配合时,电连接器和适配器连接器附接至面板,其中电连接器还包括:

弹性构件,具有第一和第二密封元件,弹性构件配置成与面板形成第一密封接口并且与壳体形成第二密封接口,第一和第二密封接口彼此正交,

其中第一密封元件配置成与面板接合,并且第二密封元件配置成与壳体接合。

f1.一种面板连接器,其配置成附接至板连接器并且与插头连接器配合,使得当配合时,面板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附接至面板,面板连接器包括:

绝缘壳体,其包括:

配合接口,其配置成与插头连接器配合;

安装接口,其用于安装至板连接器,安装接口包括配置成接收板连接器的一部分的空腔;

一个或多个突起,其形成在安装接口处并且配置成滑入板连接器中的相应一个或多个通道中;以及

第一多个配合触头,其由绝缘壳体支撑,第一多个配合触头配置成在配合接口处电接触由插头连接器支撑的第二多个配合触头。

f2.实施例f1的面板连接器,其中第一多个配合触头相对于穿过面板连接器与板连接器之间的接口的中心的第一轴线对称地布置,并且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突起相对于第一轴线非对称地布置。

f3.实施例f1-f2中任一项的面板连接器,其中绝缘壳体包括支撑第一多个配合触头的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以及包覆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的外部壳体。

f4.实施例f1-f3中任一项的面板连接器,还包括:

弹性构件,其具有第一和第二密封元件,弹性构件配置成与面板形成第一密封接口,并且与插头连接器形成第二密封接口,第一和第二密封接口彼此正交,

其中第一密封元件配置成与面板接合,并且第二密封元件配置成与插头连接器接合。

f5.实施例f4的面板连接器,其中弹性构件包括基部和侧壁,该侧壁配置成环绕面板连接器的外边界。

f6.实施例f1-f5中任一项的面板连接器,其中绝缘壳体包括主体,该主体具有顶部表面和设置在顶部表面的边缘处的成角度表面。

g1.一种面板,其配置成附接至面板连接器并且在其上接收插头连接器,使得插头连接器电接触面板连接器,面板包括:

平面基部;

开口,其形成通过平面基部并且配置成通过其接收面板连接器;以及

提升部分,其形成在平面基部上并且围绕开口,提升部分具有相对于平面基部的顶部表面垂直偏离的顶部表面。

g2.实施例g1的面板,还包括插头连接器,其中插头连接器包括:

绝缘壳体,其具有形成空腔的多个侧壁,该空腔配置成在其中接受面板的提升部分,该多个侧壁具有相对于绝缘壳体向外突出的相应倾斜端部;以及

第一多个配合触头,其由绝缘壳体支撑,第一多个配合触头配置成电接触由面板连接器支撑的第二多个配合触头。

g3.实施例g2的面板,其中绝缘壳体尺寸设定成使得当插头连接器接收在面板上时,相应倾斜端部邻近于平面基部的顶部表面。

g4.实施例g1-g3中任一项的面板,还包括多个凹槽,其形成在提升部分的顶部表面上并且配置成接收密封件的相应肋,其中密封件配置成设置在面板与面板连接器之间。

h1.一种面板连接器,其配置成附接至板连接器并且与插头连接器配合,使得当配合时,面板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附接至面板,面板连接器包括:

至少一个壳体部分;

包覆模制的外部壳体,其包覆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以及

第一多个配合触头,其由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支撑,第一多个配合触头配置成电连接由插头连接器支撑的第二多个配合触头。

h2.实施例h1的面板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是第一壳体部分,并且还包括第二壳体部分,其中包覆模制的外部壳体包覆第二壳体部分,并且其中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分开制造。

h3.实施例h2的面板连接器,其中配合触头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其中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沿着第一方向相对于彼此偏离。

h4.实施例h1-h3中任一项的面板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包括配置成与形成在包覆模制的外部壳体上的开口接合的突起。

h5.实施例h1-h4中任一项的面板连接器,其中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包括多个通道,其中第一多个配合触头穿过该多个通道。

h6.实施例h1-h5中任一项的面板连接器,其中第一多个配合触头具有由包覆模制的外部壳体支撑并且暴露在包覆模制的外部壳体的外部表面中的相应端部。

i1.一种用于制造面板连接器的方法,该面板连接器配置成附接至板连接器并且与插头连接器配合,使得当配合时,面板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附接至面板,该方法包括:

使用绝缘材料制造至少一个壳体部分;

在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中插入多个配合触头;以及

通过利用插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中的多个配合触头将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包覆模制来制造外部壳体,使得该多个配合触头的相应端部暴露在外部壳体的外部表面中。

i2.实施例i1的方法,其中制造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包括形成通过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的多个通道,并且其中将该多个配合触头插入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包括:

将该多个配合触头穿过该多个通道。

i3.实施例i1-i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至少一个壳体部分是第一壳体部分,并且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制造第二壳体部分;以及

将该多个配合触头插入第二壳体部分;

其中制造外部壳体还包括将第二壳体部分包覆模制。

i4.实施例i1-i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该多个配合触头沿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其中第一和第二壳体部分沿着第一方向相对于彼此偏离。

i5.实施例i1至i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制造外部壳体还包括形成空腔,使得该多个配合触头至少部分地放置在空腔中。

i6.实施例i5的方法,还包括利用灌封材料填充空腔的至少一部分。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单独使用、组合使用、或者在前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没有具体讨论的各种布置中使用,并且因此不限于其应用于在前面的描述中或在附图中示出的部件的细节和布置。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方面可以与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方面以任何方式组合。

在权利要求中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序数术语以修饰权利要求要素本身并不意味着一个权利要求要素优先于另一个权利要求的优先级、优先权或顺序,或者执行方法的动作的时间顺序,而是仅用作标签以将具有特定名称的一个权利要求要素与具有相同名称的另一个要素(但是用于使用序数术语)区分,以区分权利要求要素。

如本文定义和使用的所有定义应理解为控制字典定义、通过引用并入的文献中的定义、和/或所定义术语的普通含义。

除非明确相反指示,否则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不定冠词“一”和“一个”应当理解为表示“至少一个”。

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关于一个或多个要素的列表,短语“至少一个”应当理解为表示选自要素列表中的要素的任何一个或多个中的至少一个要素,但不一定包括在要素列表内具体列出的每个和每一个要素中的至少一个,并且不排除要素列表中要素的任何组合。该定义还允许要素除了在短语“至少一个”所指的要素列表内具体标识的要素之外可选地存在,无论是与具体标识的那些要素相关还是不相关。

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短语“和/或”应理解为表示如此结合的元件中的“一个或两个”,即在某些情况下结合地存在并且在其它情况下分离地存在的要素。利用“和/或”列出的多个要素应当以相同的方式解释,即,如此结合的要素的“一个或多个”。除了与“和/或”子句具体标识的要素之外,可以可选地存在其它要素,无论是与具体标识的那些要素相关还是不相关。因此,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当与诸如“包括”的开放式语言结合使用时,对“a和/或b”的引用可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仅指代a(可选地包括除了b以外的要素);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仅指代b(可选地包括除a之外的要素);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指代a和b两者(可选地包括其它要素);等等。

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或”应当理解为具有与如上所定义的“和/或”相同的含义。例如,当分隔列表中的项目时,“或”或“和/或”应被解释为包含性的,即,包括多个要素或要素列表中的至少一个要素,但也包括一个以上要素,并且可选地包括其它未列出项目。只有明确表示相反的术语,诸如“仅一个”或“恰好一个”,或当在权利要求中使用时,“由...组成”,将指代恰好包括多个要素或要素列表中的一个要素。一般而言,此处使用的术语“或”仅应当解释为表示排他性条款,诸如“任一”、“其中一个”、“其中仅一个”或“其中恰好一个”之前的唯一替代方案(即“一个或另一个但不是两个”)。当在权利要求中使用时,“基本上由......组成”应当具有其在专利法领域中使用的普通含义。

此外,本文使用的措辞和术语是出于描述的目的,而不应被视为限制。本文中“包括”、“包含”或“具有”、“含有”、“涉及”及其变化形式的使用旨在涵盖其后列出的项目及其等同物以及附加项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