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等效面积光电混合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3189发布日期:2019-01-05 10:08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等效面积光电混合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非等效面积光电混合缆,本发明属于光电缆通信领域,特别是用于高压直流远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3g通信网络建设中开始使用分布式基站或小型基站来完成网络深度覆盖,由于该类基站建站方便,费用低,网络覆盖效果好,日益受到重视;但同时物理站点数量大量增加,这样在组网建网过程中设备用电问题也就凸显出来,采用传统的就近取电、办电建站的费用较大,同时结合环境的不同还会增加许多办电的附加费用。同样,在fttx建设中用户端ont的取电也面临相同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建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采用光电混合缆产品,并根据大距离供电需求,引入直流远供设备,形成高压直流远供电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不间断电源,具有安全可靠等特点。

光电混合缆是一种新型的接入方式,它集光纤和馈电线于一体,同时解决光纤通信和设备用电问题,传输过程中光信号和电能传输不会发生相互干扰现象,既保留了普通光纤光缆的特性而且还能满足低压输电电缆的相关标准,其主要优点有:外径小,重量轻,占用空间小(通常情况下用多根线缆才能解决的系列问题,在此可以用一根光电混合缆来代替);客户采购成本低,施工费用低,网络建设费用低;具有优越的弯曲性能和良好的耐侧压性能,施工方便;同时提供多种传输技术,设备的适应性高、可扩展性强,产品适用面广;可提供巨大的带宽接入;节约成本,可将光纤作为预留之用,避免了二次布线;解决网络建设中设备用电问题,避免重复布放供电线路。

如图1和2所示,光缆结构一般采用等芯结构,绞合单元一般选择1+4(附图1所示)或1+6结构(附图2所示),光单元和电单元均匀分配,光缆结构对称,光缆能够均匀呈现圆形。此结构可以满足光缆结构稳定,各元件内间隙较小,保持在0.5%左右,其中的电单元一般采用单芯双对,对于小芯数,套管元件个数不足,会辅以填充绳进行补充,造成成本增加,需要寻求一种小芯数的光电混合缆结构。采用等芯结构的光缆结构在两侧的缝隙内添加辅助加强件或填充绳,填充绳一般选择内部pe+外部pbt,外部pbt可以填充绳的稳拉伸强度。同时也可能采用1+6结构,电单元和光单元绞合元件的外径基本一致,绞合缆芯较稳定。光单元和电单元绞合元件外径相差较大的时候,难以选择1+4或1+6结构,它们的稳定性会降低。另外,1+4结构实际绞合元件共8个,包括电单元、光单元和辅助填充绳。光单元一般为两个,光单元最少为一个,最多还需要5个辅助填充绳。1+6结构实际绞合元件为6个,除去3个必备元件,至少还需要3个辅助填充绳。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目前光电混合缆填充绳多余使用而设计的一种通信用室外光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等效面积光电混合缆,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包括缆芯、包覆在缆芯外的金属复合带、包覆在所述的金属复合带外的外护套,所述的缆芯包括加强件、至少一个光单元和至少一个电单元,所述的缆芯内填充有缆膏,所述的光单元和电单元绕所述的加强件非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缆芯内还设置有多个辅助填充绳,所述的缆芯的横截面大致呈圆形。

优选地,所述的缆芯包括依次绕所述的加强件设置的一个光单元、两个电单元及两根辅助填充绳,所述的加强件设置在所述的缆芯的非中心位置,所述的缆芯的内部空隙率为0.4-0.6%。

优选地,所述的光单元包括圆形套管、设于所述的套管内的多个光纤,所述的套管内填充有纤膏。

优选地,所述的电单元外设置有绝缘护层。

优选地,所述的缆芯外还包覆有阻水芳纶。

优选地,所述的光纤为2-24芯。

优选地,所述的套管为pbt材料制成。

本申请的所述的一种非等效面积光电混合缆,选择1+5结构,可以消除多余的空隙,加强件此时没有处于缆的中心,光缆整体外形属于圆形。内部空隙基本保持在0.4-0.6%,符合光缆缆芯充油的标准。1+5结构的缆芯尺寸也比现有技术中1+4和1+6的两种结构偏小,成品所需要的金属复合带和外护套料也会减少,能够节约成本。本申请的1+5结构中的各绞合元件直径不同,所需的整体放线张力不同,通过拉力机可以准确控制各种元件放线张力,而且可以同步平衡放线张力。本申请的光电混合缆的设计既满足了光缆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又提高了光缆操作性和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光电混合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光电混合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所述的光电混合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护套;2’、光纤;3’、纤膏;4’、松套管;5’、阻水带;6’、钢带;7’、中心加强件;8’、绝缘层;9’、铜导线;10’、填充油膏;

1”、外护套;2”、铝带;3”、套管;4”、绝缘垫层;5”、铜导线;6”、中心加强件;7”、缆膏;8”、光纤;9”、纤膏;10”、阻水带;11”、内护套;12”、钢带;

10、套管;20、纤膏;30、电单元;40、金属复合带;50、加强件;60、缆膏;70、外护套;80、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所述的一种非等效面积光电混合缆,所述的光电混合缆包括缆芯、包覆在缆芯外的金属复合带40、包覆在所述的金属复合带40外的外护套70,护套料涉及到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低烟无卤材料等,护套下可设置一股聚酯或其他材质撕裂绳。所述的缆芯包括加强件50、至少一个光单元和至少一个电单元30,所述的缆芯内填充有缆膏60,此纤膏20可以满足高低温验证。所述的光单元和电单元30绕所述的加强件50非对称设置。所述的缆芯内还设置有多个辅助填充绳,所述的缆芯的横截面大致呈圆形。所述的缆芯包括依次绕所述的加强件50设置的一个光单元、两个电单元30及两根辅助填充绳,所述的加强件50设置在所述的缆芯的非中心位置,所述的缆芯的内部空隙率为0.4-0.6%。所述的光单元包括圆形套管10、设于所述的套管10内的多个光纤80,所述的套管10内填充有纤膏20,所述的光纤80为2-24芯,所述的套管10为pbt材料制成。所述的电单元30外设置有绝缘护层。所述的缆芯外还包覆有阻水芳纶。所述的缆芯外还纵包扎纹钢塑复合带或铝塑复合带,此复合带能够涂覆优质覆膜。

本申请的所述的一种光电混合缆,选择1+5结构,可以消除多余的空隙,加强件50此时没有处于缆的中心,光缆整体外形属于圆形。内部空隙基本保持在0.4-0.6%,符合光缆缆芯充油的标准。1+5结构的缆芯尺寸也比现有技术中1+4和1+6的两种结构偏小,成品所需要的金属复合带40和外护套70料也会减少,能够节约成本。本申请的1+5结构中的各绞合元件直径不同,所需的整体放线张力不同,通过拉力机可以准确控制各种元件放线张力,而且可以同步平衡放线张力。本申请的光电混合缆的设计既满足了光缆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又提高了光缆操作性和应用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申请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