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反波导层结构的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91750发布日期:2019-01-14 19:10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反波导层结构的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的是半导体激光器设计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反波导层的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激光器具有电光效率高、体积小、可靠性高等优点,在泵浦固体激光、工业加工、医疗、空间通信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随着泵浦高亮度光纤激光、光谱合成等新应用场景的出现,对具有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特性的新型高亮度半导体激光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最常用的宽发光区半导体激光器,提高亮度的难点在于:虽然功率较高(10~25w),但受高阶模式、丝状发光效应等因素影响,慢轴方向(附图1中x轴方向)光束质量较差,慢轴发散角通常较大(7°~12°),限制了半导体激光器的亮度提高。从影响半导体激光器光束质量的因素分析,高阶模式数越少,光束质量越好,因此模式控制技术是高亮度半导体激光研究领域的热点。常见的半导体激光器模式控制技术包括以下几类:

1、二维电极结构。该方法是在半导体激光芯片p面制作二维电极结构来控制电流注入。2016年,中国科学院王涛等人采用二维电流注入结构控制侧向发散角,获得了36%的光束质量提高。但这种方法需要刻蚀制作周期性的3微米二维电极结构,工艺难度较大。

2、h+离子注入技术。该方法是用在半导体激光芯片震荡区两侧注入h+离子,起到控制侧向载流子积累的作用。2015年,美国通快光电公司采用h+离子注入方式抑制侧向载流子积累,获得慢轴发散角6.9°,从而将侧向线功率密度提高到3.5w/mm×mrad。但这种方法需要使用较昂贵的离子注入设备,加工成本较高。

3、外腔反馈式激光器。该技术原理是通过外腔反馈控制激光器横向模式,把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增益介质,将有源区作为空间滤波器滤除腔内高阶振荡模式,达到高亮度激光输出的目的。2011年,德国fbh研究所aibawamia等人采用该技术方案目前可实现132mw/(cm2sr)的高亮度激光输出。但这种方法需要采用加入复杂的外腔光栅反馈,增大了激光器体积,也降低了激光器的工作可靠性。

除上述技术之外,还有一些其它的提高半导体激光亮度方法,包括混合非对称外延结构,锥形激光器技术等。虽然上述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光束质量和激光亮度,但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的有成本高、实施复杂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反波导层的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制造方法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可以比现有模式控制技术在震荡区两侧更好的抑制高阶模式,从而改善光束质量,提高半导体激光器的亮度。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反波导层的半导体激光器,包括有衬底、外延层、侧相反波导层、前腔面和后腔面;外延层设置在衬底顶面上;前腔面设置在衬底的一侧面上;所述后腔面设置在前腔面对侧的衬底侧面上;外延层上设置有凸出的条形震荡区;条形震荡区的两侧中,至少有一侧设置有反波导层;反波导层设置在外延层上。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外延层包括有依次从下至上排布的下限制层、下波导层、量子阱层、上波导层、上限制层、上金属化层;所述上波导层、上限制层、上金属化层组成条形震荡区。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反波导层设置在上波导层上,且位于条形震荡区的两侧。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反波导层上设置有绝缘膜层。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上金属化层顶面上设置有p面电极。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衬底底面上设置有n面电极。

一种具有反波导层的半导体激光器的制造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a、在衬底上依次外延生长半导体激光器结构,从下至上包括:下限制层,下波导层,量子阱层,上波导层,上限制层,上金属化层;

b、进行第一次光刻,制作条形震荡区(8),制作的方法为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刻蚀深度介于上波导层与上限制层范围内,以上波导层和上限制层交接处附近为佳,最大刻蚀深度控制为不超过量子阱层上方;

c、进行第二次光刻,在条形震荡区两侧制作反波导层;

d、在反波导层上制作sio2或si3n4绝缘膜层,制作方法为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

e、进行第三次光刻,刻蚀sio2或si3n4绝缘层薄膜,在条形震荡区上形成电极注入窗口;

f、在上金属化层顶面制作p面电极,制作方法为电子束蒸发镀膜或磁控溅射镀膜;

g、对衬底底面减薄、抛光,然后在衬底底面制作n面电极;

h、解理成激光器,结构为单管或bar条;

i、前腔面镀增透膜,对激光波长反射率值在1%-10%;后腔面镀高反膜,对激光波长反射率值在90%-99.9%;

j、将激光器焊接到热沉,压焊电极引线,完成制作。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步骤c中,反波导层的材料为金属锗(ge,折射率n≈5)或其他折射率大于3的高折射率材料。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步骤c中,反波导层的制作方法采用溅射或沉积的方法。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法中在半导体激光器中引入反波导层结构,能够有效抑制高阶模,使条形震荡区在较大的工作电流下仍然保持较少的低阶模式,实现激光器的高亮度激光输出。因此提高了激光器的效率和功率,也保持了高光束质量,从而达到高亮度激光输出的良好结果。并且该反波导层结构是通过蒸发或溅射的方法制作,成本和加工难度较低。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衬底,2为下限制层,3为下波导层,4为量子阱层,5为上波导层,6为上限制层,7为上金属化层,8为条形震荡区,9为反波导层,10为绝缘膜层,11为p面电极,12为n面电极,13为前腔面,14为后腔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本方案的结构如图1所示:

本方案包括有衬底、外延层、侧相反波导层、前腔面和后腔面;外延层设置在衬底顶面上;前腔面设置在衬底的一侧面上;所述后腔面设置在前腔面对侧的衬底侧面上;外延层上设置有凸出的条形震荡区;条形震荡区的两侧中,至少有一侧设置有反波导层;反波导层设置在外延层上。外延层包括有依次从下至上排布的下限制层、下波导层、量子阱层、上波导层、上限制层、上金属化层;所述上波导层、上限制层、上金属化层组成条形震荡区。反波导层设置在上波导层上,且位于条形震荡区的两侧。反波导层上设置有绝缘膜层。上金属化层顶面上设置有p面电极。衬底底面上设置有n面电极。

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以宽条半导体激光器为例,制备具有反波导层结构的半导体激光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衬底(1)上依次外延生长半导体激光器结构,包括:下限制层(2),下波导层(3),量子阱层(4),上波导层(5),上限制层(6),上金属化层(7)。

2、在衬底上进行第一次光刻,制作条形震荡区(8),制作的方法为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刻蚀深度介于上波导层(5)与上限制层(6)范围内,以上波导层和上限制层交接处附近为佳,最大刻蚀深度控制为不超过量子阱层(4)上方。

3、进行第二次光刻,制作反波导层(9),制作方法为溅射或沉积,反波导层材料为金属锗(ge,折射率n≈5),部位是条形震荡区两侧,材料厚度为10nm-300nm。

4、制作sio2(或si3n4)绝缘膜层(10),制作方法为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

5、进行第三次光刻,刻蚀sio2(或si3n4)绝缘层薄膜,在条形震荡区上形成电极注入窗口。

6、制作p面电极(11),电极材料为ti/pt/au,制作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束蒸发镀膜或磁控溅射镀膜。

7、衬底n面减薄、抛光。

8、制作n面电极(12),电极材料为ni/auge/au。

9、解理成激光器,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单管、bar条;

10、前腔面镀增透膜(13),对激光波长反射率值在1%~10%,后腔面镀高反膜(14),对激光波长反射率值在90%~99.9%。

11、激光器焊接到热沉,压焊电极引线。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