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1537发布日期:2019-04-12 23:53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目前的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中,由于蓝光的发光频率较红光、绿光的发光频率高,蓝光光子能量较高,导致蓝光有机材料衰变或者老化,缩短了oled显示面板的寿命。

申请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实现了提高显示面板的单色纯度,加宽显示面板显示色域,提高显示面板寿命,特别大幅提高小尺寸oled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及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多个阵列排布的红发光单元、绿发光单元、蓝发光单元,所述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设置为驱动所述红发光单元、绿发光单元、蓝发光单元发光的薄膜晶体管单元;

其中,至少所述蓝发光单元为量子点发光单元。

可选地,所述红发光单元和所述绿发光单元均为有机发光单元。

可选地,所述蓝发光单元包括蓝光阴极金属层、蓝光阳极金属层及设置于所述蓝光阴极金属层和所述蓝光阳极金属层之间的量子点发光层。

可选地,所述蓝光阴极金属层与所述量子点发光层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蓝光电子注入层及蓝光电子传输层,其中,所述蓝光电子注入层与所述蓝光阴极金属层相接,所述蓝光电子传输层与所述量子点发光层相接。

可选地,所述蓝光阳极金属层与所述量子点发光层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蓝光空穴注入层及蓝光空穴传输层,其中,所述蓝光空穴注入层与所述蓝光阳极金属层相接,所述蓝光空穴传输层与所述量子点发光层相接。

可选地,所述红发光单元包括红光阴极金属层、红光阳极金属层及设置于所述红光阴极金属层和所述红光阳极金属层之间的红光有机发光层;所述红光阴极金属层与所述红光有机发光层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红光电子注入层及红光电子传输层,其中,所述红光电子注入层与所述红光阴极金属层相接,所述红光电子传输层与红光有机发光层相接。

可选地,所述红光阳极金属层与所述红光有机发光层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红光空穴注入层及红光空穴传输层,其中,所述红光空穴注入层与所述红光阳极金属层相接,所述红光空穴传输层与所述红光有机发光层相接。

可选地,所述绿发光单元包括绿光阴极金属层、绿光阳极金属层及设置于所述绿光阴极金属层和所述绿光阳极金属层之间的绿光有机发光层;所述绿光阴极金属层与所述绿光有机发光层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绿光电子注入层及绿光电子传输层,其中,所述绿光电子注入层与所述绿光阴极金属层相接,所述绿光电子传输层与所述绿光有机发光层相接。

可选地,所述绿光阳极金属层与所述绿光有机发光层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绿光空穴注入层及绿光空穴传输层,其中,所述绿光空穴注入层与所述绿光阳极金属层相接,所述绿光空穴传输层与所述绿光有机发光层相接。

可选地,所述红、绿发光单元面向所述彩膜彩板一侧还设置有滤光层。

红发光单元、绿发光单元、蓝发光单元红发光单元、绿发光单元、蓝发光单元本申请的蓝发光单元为量子点发光单元,量子点(quantumdots,qds)通常是由ii-vi、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球形半导体纳米微粒,粒径一般在几纳米至数十纳米之间。量子点材料由于量子限域效应的存在,原本连续的能带变成分立的能级结构,当受到光或电的剌激时,量子点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与其性质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其尺寸对其发出的光线进行控制。量子点发光单元具有发光光谱集中以及色纯度高等优点,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统显示面板的色域,使显示面板的色彩还原能力得到增强;同时,该量子点发光单元中的量子点材料不会像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产生老化或者衰变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特别是小尺寸显示面板的寿命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红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绿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蓝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设置为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设置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显示面板100,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彩膜基板10、阵列基板20及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10、阵列基板20之间的多个阵列排布的红发光单元30、绿发光单元40、蓝发光单元50,所述阵列基板20板上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设置为驱动所述红发光单元、绿发光单元及蓝发光单元发光的薄膜晶体管单元21,其中,至少所述蓝发光单元50为量子点发光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21与红发光单元、绿发光单元、蓝发光单元一一对应,通过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21调整所述红发光单元、绿发光单元、蓝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所述红发光单元、绿发光单元、蓝发光单元分别发出红光、绿光及蓝光,每一红发光单元、绿发光单元、蓝发光单元组成一个像素单元,通过控制每一像素单元发出不同颜色不同亮度的光实现影像的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述蓝发光单元50为量子点发光单元,量子点通常是由ii-vi或iii-v族元素组成的球形半导体纳米微粒,粒径一般在几纳米至数十纳米之间。量子点材料由于量子限域效应的存在,原本连续的能带变成分立的能级结构,当受到光或电的剌激时,量子点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与其性质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其尺寸对其发出的光线进行控制而产生蓝光。量子点发光单元具有发光光谱集中以及色纯度高等优点,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统显示面板100的色域,使显示面板100的色彩还原能力得到增强。同时,该量子点发光单元中的量子点材料不会像蓝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产生老化或者衰变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显示面板100特别是小尺寸显示面板100的寿命和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红发光单元30和绿发光单元40均为有机发光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红发光单元30和绿发光单元40均为有机发光单元,其中,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发出的红光、绿光光子能量没有蓝光光子能量较高,不会存在过早衰变或者老化的问题,因而,所述红发光单元30、绿发光单元40可为有机发光单元。可以理解,该红发光单元30、绿发光单元40也可为量子点发光单元。

请参阅图2,可选地,所述红发光单元30包括红光阴极金属层31、红光阳极金属层37及设置于所述红光阴极金属层31和红光阳极金属层37之间的红光有机发光层34。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和空穴分别从红光阴极金属层31和红光阳极金属层37传递到所述红光有机发光层34,并在红光有机发光层34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发光分子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的红光。

可选地,所述红光阴极金属层31与所述红光有机发光层34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红光电子注入层32及红光电子传输层33,其中,所述红光电子注入层32与红光阴极金属层31相接,所述红光电子传输层33与红光有机发光层34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光阴极金属层31中的电子依次经所述红光电子注入层32、红光电子传输层33进入到所述红光有机发光层34,与所述红光有机发光层34中的空穴相遇而激发出红光。

可选地,所述红光阳极金属层37与所述红光有机发光层34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红光空穴注入层36及红光空穴传输层35,其中,所述红光空穴注入层36与红光阳极金属层37相接,所述红光空穴传输层35与红光有机发光层34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光阳极金属层37中的空穴依次经所述红光空穴注入层36、红光空穴传输层35进入到所述红光有机发光层34,与所述红光有机发光层34中的电子相遇而激发出红光。

请参阅图3,可选地,所述绿发光单元40包括绿光阴极金属层41、绿光阳极金属层47及设置于所述绿光阴极金属层41、绿光阳极金属层47之间的绿光有机发光层44。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和空穴分别从绿光阴极金属层41和绿光阳极金属层47传递到所述绿光有机发光层44,并在绿光有机发光层44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发光分子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的绿光。

可选地,所述绿光阴极金属层41与所述绿光有机发光层44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绿光电子注入层42及绿光电子传输层43,其中,所述绿光电子注入层42与绿光阴极金属层41相接,所述绿光电子传输层43与绿光有机发光层44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绿光阴极金属层41中的电子依次经所述绿光电子注入层42、绿光电子传输层43进入到所述绿光有机发光层44,与所述绿光有机发光层44中的空穴相遇而激发出绿光。

可选地,所述绿光阳极金属层47与所述绿光有机发光层44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绿光空穴注入层46及绿光空穴传输层45,其中,所述绿光空穴注入层46与绿光阳极金属层47相接,所述绿光空穴传输层45与绿光有机发光层44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绿光阳极金属层47中的空穴依次经所述绿光空穴注入层46、绿光空穴传输层45进入到所述绿光有机发光层44,与所述绿光有机发光层44中的电子相遇而激发出绿光。

请参阅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蓝发光单元50包括蓝光阴极金属层51、蓝光阳极金属层57及设置于所述蓝光阴极金属层51、蓝光阳极金属层57之间的量子点发光层5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蓝光阴极金属层51将电子传输至所述量子点发光层54,蓝光阳极金属层57将空穴传输至所述量子点发光层54,所述蓝光阴极金属层51与所述蓝光阳极金属层57之间形成的电流穿过所述量子点发光层54,所述量子点发光层54中电子从激发态(excitedstate)以辐射的方式回到基态(groundstate),而该材量子点发光层54料是直接能隙半导体,这个辐射就会以光的形式呈现,实现蓝光量子点发光层54发蓝光。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蓝光阴极金属层51与所述量子点发光层54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蓝光电子注入层52及蓝光电子传输层53,其中所述蓝光电子注入层52与蓝光阴极金属层51相接,所述蓝光电子传输层53与量子点发光层54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蓝光阴极金属层51中的电子依次经过所述蓝光电子注入层52、蓝光电子传输层53到达所述蓝光量子点发光层54,以使电子在所述蓝光量子点发光层54从激发态回到基态实现发蓝光。

可选地,所述蓝光阳极金属层57与所述量子点发光层54之间还设置有相邻设置的蓝光空穴注入层56及蓝光空穴传输层55,其中,所述蓝光空穴注入层56与蓝光阳极金属层57相接,所述蓝光空穴传输层55与量子点发光层54相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蓝光阳极金属层57中的空穴依次经过所述蓝光空穴注入层56、蓝光空穴传输层55到达所述蓝光量子点发光层54,以使空穴在所述蓝光量子点发光层54中与电子相遇使电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实现发蓝光。

请参阅图5,可选地,所述红发光单元30和绿发光单元40面向所述彩膜彩板一侧还设置有滤光层60。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红发光单元30、绿发光单元40为有机发光单元,而蓝发光单元50为量子点发光单元时,红发光单元30、绿发光单元40发出的红光、绿光的光谱的半峰宽较蓝发光单元50发出的蓝光的半峰宽要宽,通过在红发光单元30、绿发光单元40设置滤光层60,将红光和绿光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变小,进而实现红光、绿光颜色的纯化,提高显示面板100整体的色域。具体地,所述滤光层60可为红发光单元30、绿发光单元40对应的色阻材料,也即在红发光单元30上设置红色色阻形成滤光层60,在绿发光单元40上设置绿色色阻形成滤光层6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申请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都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