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连接器及该端子连接器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21894发布日期:2019-11-13 01:4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端子连接器及该端子连接器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气连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带有多排端子的端子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气连接端的技术领域中,嵌件注塑工艺被广泛地用来制成具有多排端子的端子连接器。在嵌件注塑工艺中,端子连接器的端子与绝缘塑性材料制成的主体部在模具中一体成型。采用嵌件注塑工艺制造端子连接器时,重要的一点在于需要保证多个端子的准确定位,为此,模具中设置了多个定位柱,同时每个端子设置了定位部。在模制过程中,每个定位柱抵接端子的一个表面,从而实现端子定位。

图1示出了现有的生产端子连接器的过程中被保持在模具2中的端子结构,其中的两排端子1上下对齐。通过嵌件模制的方法制造包括该端子结构的端子连接器时,两排端子分别插入到第一端子的模具部中,第一排端子由第一保持座4支撑,而第二排端子由第二保持座5支撑。随后,合模后注入模制材料,使模制材料包覆在端子排的一侧,由此完成端子连接器的主体的嵌件成形。

然而,如图1所示的端子结构,端子1在模制过程中的定位并不十分可靠,由于模具中的保持座4、5与端子1的表面抵接只能在一个方向限制端子1的移动,因此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常常会出现端子1的位置度超出容差限度,端子4高低不齐,甚至出现端子的搭接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端子连接器的成品质量和成品离。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端子连接器的端子结构进行改进,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子连接器,该端子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和多个端子,多个端子被固定在连接器主体内,每个端子包括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及端子主体,端子主体沿端子主体延伸方向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延伸;多个端子沿第一方向相邻布置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中,第一端子的端子主体的一部分上设有模制定位部,该模制定位部适于在制造过程中套接沿第一方向接合的模制定位柱,而第二端子的端子主体的与第一端子的模制定位部相邻的一部分上形成偏置部段,所述偏置部段相对于所述模制定位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偏置,以便于在制造过程中模制定位柱插入接合所述模制定位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第二端子的端子主体的一部段上设有模制定位部,所述第一端子的模制定位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模制定位部在端子主体的延伸方向上错位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第一端子的端子主体上形成偏置部段,第一端子的偏置部段形成在所述第一端子的端子主体的与所述第二端子的模制定位部相邻的一部分处,第一端子的偏置部段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端子的模制定位部偏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模制定位部包括形成在端子主体上的通孔或凹孔。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设有所述第一端子模制定位部的所述第一端子的端子主体的一部分形成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大于所述端子主体其余部段的第二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模制定位部和偏置部段被通过包覆固定在所述连接器主体内。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第二端子的偏置部段上设置用于在制造过程中定位端子的模制定位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模具制造端子连接器的嵌件模制方法,所述模具设有用于保持每一个端子的相对配合的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中的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移向端子并保持端子固定不动,所述端子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和多个端子,多个端子被覆固定在所述连接器主体内,每个端子包括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以及端子主体,所述端子主体沿端子主体延伸方向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每一个端子包括设置在端子主体上的模制定位部,并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一个端子的端子主体的一部分上设置偏置部段,所述偏置部段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偏置在所述模制定位部的一侧,从而形成所述定位柱通过的通路,方法包括:将多个端子的每一个的所述模制定位部插入接合在第一定位柱的一部分;闭合所述模具使所述第二定位柱从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柱的一侧抵接到端子的端子主体上,使得端子由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保持;以及注入模制材料形成所述连接器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第一定位柱的所述一部分为在所述第一定位柱的端形成的凸部,所述第二定位柱的端部形成凹部,并且所述模制位部为适于穿插过所述凸部的通孔,闭合所述模具使所述第二定位柱从相对于所述第一定位柱的一侧抵接到端子的端子主体上的步骤包括使所述凸部至少部分地嵌合在所述凹部中。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模具包括定模部和动模部,所述第一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定模部中构成定模定位柱,而所述第二定位柱设置在所述动模部中构成定模定位柱。

根据本发明的端子连接器在制造过程中,其中的每一个端子能够借助于定位柱和模制定位部之间的套入接合,实现至少三个彼此垂直的方向的定位,显著提高了端子的定位精度。

每个端子上的偏置部段的设置实现了每个端子上的模制定位部都能够无阻挡地接合定位柱,但仍能保证端子连接器中端子结构的紧凑性。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以下详细描述,能更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主题及其各种优点,其中,参照附图: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端子连接器的端子结构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端子连接器的端子结构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端子连接器的端子结构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位于模具中的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端子连接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端子结构

11、12端子

111、121第一端

112、122第二端

15模制定位部

16偏置部段

17加宽部

21、22定位柱

23凸部

31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2和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端子连接器中的端子结构的立体图和俯视图。该端子结构适用于各种端子连接器,例如车辆中使用的电气端子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该端子连接器中的端子结构10包括多个端子11、12,每个端子11、12包括第一端111、121、第二端112、122和在第一端111、121和第二端112、122之间延伸的端子主体。端子11、12的第一端111、121和第二端112、122根据端子连接器的使用范围可以形成各种形状或连接结构。在第一端111、121和第二端112、122之间延伸的端子本体通常是细长的构件,端子本体可以是呈直线状延伸,也可以在端子本体上设置弯折部或弯曲部,使得第一端111、121和第二端112、122朝向不同的方向。如图2所示,第一端111、121处于水平伸出位置,而第二端112、122处于垂直伸出位置。端子11、12可以通过冲压工艺成形。

图2示出了通过模具中的定位柱固定的根据本发明的端子连接器中的端子结构10的立体示意图,为清楚起见,图1移除了模具的其他结构。如图2所示,端子结构10共包括8个端子,排列成二排4列,其中后侧三列端子10通过上下定位柱21、22固定,而前侧的一列端子10为便于说明仅示出下侧的定位柱22。在较佳实施例中,定位柱21和22是可随着模具移动的柱状部件。

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端子结构10中,每一列包括沿上下方向(第一方向)对齐的两个端子11和12,而每一排中的4个端子11或端子12设置在一个水平面上,并且基本等间距地隔开。在端子连接器通过嵌件模制方法制造时,端子结构10的每一个端子11、12通过相应位置的定位柱21、22固定在模具中。

对应于定位柱21、22,每一个端子11、12的端子本体上均设置了模制定位部15,模制定位部15包括在端子本体内的凹入空间或穿通空间,能够至少套接定位柱11或12的一部分,例如定位柱11或12的端部。在本发明中,套接是指定位柱21、22与模制定位部15从相互垂直的至少三个方向相互抵接,具体而言,图2中示出的第一方向a、与第一方向a垂直的第二方向b以及与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均垂直的第三方向c。在较佳实施例中,第三方向c即为端子主体的延伸方向。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模制定位部15具体为通孔,更具体地为圆形通孔。定位柱11的端部插入端子11、12通孔中,使得沿第一方向a、第二方向b以及第三方向c相互抵接,从而可以限制端子11、12在这些方向中的移动。

较佳地,通常在一侧的定位柱22的末端一体形成适于插入通孔的凸部23,凸部23优选地形成渐缩的形状,以便于插入。相匹配地,另一侧的定位柱21的末端形成有匹配的凹部(未示出),定位柱与端子抵接时,凸部23穿过端子本体上的通孔后与定位柱21末端的凹部相互嵌合。如此接合的定位柱21和22可将端子11、12牢靠地保持在两个定位柱21和22相互接合的位置处。

为了便于设置模制定位部15,优选地,端子11、12的端子主体设置模制定位部15的一部分处可以形成加宽部17,加宽部17的宽度大于端子主体其余部段的宽度,以确保设置通孔形式的模制定位部15的端子主体部分的强度。

为了实现上下相对的定位柱21、22沿第一方向a抵接到同样沿第一方向a对齐的端子11、12,根据本发明的端子结构10特别地设置了错位结构。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从图3的俯视方向与定位柱21、22移动方向a是一致的,从图3的俯视角度可以看到接合定位柱的通孔15均是可见的,也就是说,定位柱21、22可以沿第一方向a移动接近通孔而不被端子11、12的其他部分阻挡。

对于上下方向(即第一方向a)叠置的两个端子11、12,每个端子11、12各设置有一个通孔形式的模制定位部15,两个端子11、12上的两个模制定位部15沿着端子主体的延伸方向c前后错位布置。每个端子11、12的端子主体的沿第一方向a与端子12、11的模制定位部15相邻的一部分上还分别形成偏置部段16,偏置部段16与沿第一方向相邻的端子上的模制定位部15形成的错位布置,由此形成了定位柱21、22接近模制定位部15的通路。

具体而言,端子12的端子主体上形成的偏置部段16沿第二方向b相对端子11的端子主体上的模制定位部15偏置,而端子11的端子主体上形成的偏置部段16沿第二方向b相对端子12的端子主体上的模制定位部15偏置,并且沿第一方向a的两个端子11和12上的两个模制定位部15在第三方向c上偏置。由此构成了错位结构,该错位结构能够实现成对定位柱沿相对方向移动并套接到模制定位部的通路。

如图3所示,上方端子12中设置的偏置部段16构造成允许上方定位柱21沿第一方向a套接下侧的端子11上的通孔15,而下方端子11中设置的偏置部段16构造成允许下方定位柱沿第一方向接合上方端子12。

在较佳实施例中,所有端子11、12的端子主体上的偏置部段16沿第二方向b偏置到同一侧上,如图3所示,所有的偏置部段16均向右侧偏置,这样的设置便于端子11、12的制造和排布。需理解的是,偏置部段16相对端子主体上的模制定位部15的偏置量应设定成足以留出定位柱21、22通入的空间的最小偏置量,从而在保证定位柱插入的同时改进端子结构10的紧凑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较佳地,端子主体上的偏置部段16也可沿不同的方向偏置,如上方的端子的偏置部段朝左侧偏置,下方的端子上的偏置部段朝右侧偏置。

在制造完成的端子连接器中,端子主体上的偏置部段和模制定位部均包覆在端子连接器的主体的材料中。

根据本发明的端子连接器可以通过嵌件注模的方法来制造。通常,模具包括定模部31和动模部(未示出),两个模部合模后形成端子连接器主体的成型模腔,树脂类的注塑材料被注入模腔中形成端子连接器的连接器主体。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首先将各个预先成型的端子11、12放置到定模部31中,定模部中设置有定模定位柱22,每一个定模定位柱22的凸部23插入到每个端子11、12的通孔中。接着,沿第一方向动模部及动模定位柱21,使动模定位柱21的端部抵接到端子主体模制定位部15上,优选地,定模定位柱22的凸部23与动模定位柱21中设置的凹部嵌合,这时两个定位柱21、22分别抵接在所述端子主体的相对的两个侧表面并且套接模制定位部,从至少三个方向a、b和c限制端子的移动。随后,将模制材料注入模腔从而模制形成所述端子连接器的主体,使并且端子主体的材料包覆固定每一个端子11、12。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每个端子主体的偏置部段16被包裹在模制材料中。

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在端子连接器的模制过程中,每一个端子11、12都通过通孔与定位柱22的至少一部分套接,从而不仅在沿定位柱相对抵接端子的第一方向限制端子的移动,而且也限定每一个端子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中的移动,这样将进一步保证端子连接器中端子的位置精度。

以上对具有两排端子的端子结构10进行了描述。可以理解,端子结构也可以仅包括一排端子或更多排的端子。当端子结构具有多于两排的端子时,多个端子每一个都具有一个模制定位部,具体可以为通孔,这些通孔沿端子主体的延伸方向错位设置,同时,每一个端子都设置偏置部段,每一个端子上的偏置部段相对在沿定位柱接近端子的第一方向中排列的其他端子的通孔均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偏置,形成定位柱套接到通孔的通路。

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孔部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的通孔,如方形、三角形。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模制定位部也形成为端子本体上的缺口槽,而定位柱的端部形成匹配形状,这些缺口槽构造成在与定位柱接合时同样能够沿至少三个方向a、b和c实现端子定位。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模制定位部可以形成凹孔的凹陷变形部,另一侧端子本体则变形形成相应的凸出部,这时,一侧的定位柱的端部嵌合在凹孔内,而另一侧定位柱的端部的凹部套接在凸出部上,由此,也可以实现沿至少三个方向a、b和c的端子定位。

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当端子连接器具有两排端子时,上下位置对两个端子中的一个具有直线形的端子主体,而通孔形式的模制定位部设置在端子主体的一个位置上,而上方或下方相邻的另一个端子的相对应的端子主体部分形成偏置部,偏置部侧上的偏移从而使通孔可沿上下方向接近,另一个端子的模制定位部可以直接设置在偏置部上。这样,可以理解,定位柱可以通过侧向相邻的两个端子的端子主体之间的空间插入接合到设置在偏置部上的模制定位部中。

本发明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