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排列结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1616发布日期:2020-07-07 14:3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像素排列结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可视信息传输媒介的显示器的重要性在进一步提高,推动着显示器向着更轻、更薄、更低能耗、更低成本以及更好图像质量的方向发展。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作为众多类型显示器中的一种,其由于具有自发光、反应快、视角广、亮度高、轻薄等优点,是目前显示器件研究的主要方向。oled显示器可分为顶发射型oled显示器和底发射型oled显示器,其中,顶发射型oled显示器由于可获得更大的开口率,成为近年来显示器的研究热点。

顶发射型oled显示器常常会引入与顶部透明电极相连通的辅助电极,但是,传统顶发射型oled显示器在布置辅助电极的过程中可能会挡住发光层的光线,导致发光不够均匀,影响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改善发光不均匀现象的像素排列结构、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一种像素排列结构,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过孔设置区;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围绕过孔设置区设置;过孔设置区内设置有辅助电极过孔。

上述像素排列结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过孔设置区;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围绕过孔设置区设置;过孔设置区内设置有辅助电极过孔,因此像素单元中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围绕在辅助电极过孔内形成的辅助电极设置,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共用一个辅助电极,提高了压降均匀性,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发光不均匀现象。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过孔设置区内还设置有像素电极过孔,像素电极过孔与辅助电极过孔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像素电极过孔包括第一像素电极过孔、第二像素电极过孔以及第三像素电极过孔;

第一像素电极过孔靠近第一子像素设置;第二像素电极过孔靠近第二子像素设置;第三像素电极过孔靠近第三子像素设置;且第一像素电极过孔、第二像素电极过孔和第三像素电极过孔围绕过孔设置区均匀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辅助电极过孔设置在过孔设置区的中间,且辅助电极过孔与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距离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独立选自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且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互不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中,至少一个相同的子像素邻接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像素单元为三角形;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心对称设置;

像素单元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镜像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过孔设置区均为三角形,且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与过孔设置区共同形成三角形的像素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和过孔设置区为形状相同的三角形。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上述像素排列结构。

上述显示面板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显示面板采用上述像素排列结构,使得在制造显示面板时一个像素单元中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共用一个辅助电极,提高了压降均匀性,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发光不均匀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衬底基板,用于承载像素排列结构;

多个辅助电极,对应设置在辅助电极过孔内,辅助电极用于电连接透明顶电极;及

多个像素电极,对应设置在发光层面向衬底基板的一侧,像素电极通过像素电极过孔与驱动电路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个实施例中像素排列结构的像素单元的第一示意图;

图2为第一个实施例中像素排列结构的像素单元的第二示意图;

图3为第一个实施例中像素排列结构的第一示意图;

图4为第一个实施例中像素排列结构的第二示意图;

图5为第二个实施例中像素排列结构的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图6为第二个实施例中像素排列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第三个实施例中像素排列结构的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图8为第三个实施例中像素排列结构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像素排列结构的像素电极过孔的设置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像素排列结构的各像素电极过孔的设置示意图;

图11为第四个实施例中像素排列结构的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图12为第五个实施例中像素排列结构的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图13为第五个实施例中像素排列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第六个实施例中像素排列结构的像素单元的示意图;

图15为第七个实施例中像素排列结构的示意图;

图16为第八个实施例中像素排列结构的示意图;

图17为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设置”、“一侧”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解决传统顶发射型oled显示器在布置辅助电极过程可能会挡住发光层的光线,导致发光不够均匀,影响显示质量的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像素排列结构,包括多个像素单元11;

像素单元11包括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以及第三子像素115;像素单元11内还设置有过孔设置区117;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第三子像素115围绕过孔设置区117设置;过孔设置区117内设置有辅助电极过孔119。

其中,各像素单元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两个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是指有共同边的像素单元)按照规则排列。例如,上述规则可为轴对称、中心对称、镜像对称、在列方向和行方向依次排列等,具体采用何种规则可根据实际制造而定。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轴对称、中心对称和镜像对称是指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11的形状对称,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不限定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11内的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以及第三子像素115是否对称。由多个像素单元11按照上述规则拼接而成的像素排列结构,有利于在辅助电极过孔内形成的辅助电极能够均匀分散在像素排列结构内,从而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的透明顶电极的电压降,从而改善发光亮度的均匀性,提高显示均匀性。

像素单元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定,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和2所示,像素单元11为矩形,矩形的像素单元11任意划分成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第三子像素115以及过孔设置区117,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11按照镜像对称的规则进行拼接,形成像素排列结构。如图4所示,各像素单元11在列方向和行方向依次排列。需要说明的是,该镜像对称是以像素单元11的边为对称轴,进行对称。

在又一个示例中,如图5所示,像素单元11为平行四边形,将平行四边形的像素单元11任意划分成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第三子像素115以及过孔设置区117,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11按照中心对称的规则进行拼接,形成像素排列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中心对称是以像素单元11各边的中点为中心,进行对称。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7所示,像素单元11为六边形,将六边形的像素单元11任意划分成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第三子像素115以及过孔设置区117,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11按照轴对称的规则进行拼接,形成像素排列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轴对称是以像素单元11的边为对称轴,进行对称。

在显示面板中一个像素单元11构成一个像素点。进一步的,将像素单元11划分成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第三子像素115以及过孔设置区117,且保证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和第三子像素115围绕过孔设置区117设置,即过孔设置区117设置在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和第三子像素115之间。

像素单元11中的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和第三子像素115可根据实际需要,分别选用所需的颜色像素,具体的,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和第三子像素115独立选自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且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和第三子像素115互不相同。

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第三子像素115在像素单元11内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一个示例中,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11的第一子像素111、

第二子像素113、第三子像素115在各自的像素单元内可独立设置,互不关联(如图3和4所示)。在又一个示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11中,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和第三子像素115中,至少一个相同的子像素邻接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相同的子像素是指子像素形状和选用的颜色像素均相同的子像素,如图6所示,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11中有一个相同的子像素相邻设置,如图8所示,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11中有一个相同的子像素相邻设置。将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11中相同的子像素相邻设置,即可将相同的子像素集中设置,该设置有利于方便显示面板的生产制造,从而可将相同颜色的子像素集中排列,使得在制作显示面板的蒸镀工艺中可采用统一mask开口制备,或者在印刷工艺中可采用同一墨水沉积区内制备,进而在相同尺寸mask开口或者墨水沉积区范围内,成倍提升显示面板的分辨率,实现高分辨甚至超高分辨率显示。

过孔设置区117为像素单元11中预留的,并可用于设置辅助电极过孔119和像素电极过孔91的区域,过孔设置区117被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和第三子像素115包围在中间,且辅助电极过孔119与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和第三子像素115的距离相等。在一个示例中,辅助电极过孔119可任意的设置在过孔设置区117内。进一步的,辅助电极过孔119设置在过孔设置区117的中间,从而使得辅助电极到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和第三子像素115的距离相等,实现透明电极对各辅助电极周围的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和第三子像素115均匀输电,进一步的提高了透明顶电极的导电均匀性,进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

本申请像素排列结构的各实施例中,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以及第三子像素;像素单元内还设置有过孔设置区;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围绕过孔设置区设置;过孔设置区内设置有辅助电极过孔,因此像素单元中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围绕在辅助电极过孔内形成的辅助电极设置,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共用一个辅助电极,提高了压降均匀性,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发光不均匀现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过孔设置区内117还设置有像素电极过孔91;像素电极过孔91与辅助电极过孔119间隔设置。

其中,像素电极过孔91用于实现像素电极与驱动电路的电连接。其中,驱动电路为tft(thinfilm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将像素电极过孔设置91在过孔设置区,可现实像素电极过孔91与像素电极错开设置,从而在形成像素电极时提高像素电极的表面平坦度,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

像素电极过孔91可在过孔设置区117内任意设置,具体的需要与辅助电极过孔119间隔设置。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像素电极过孔91包括第一像素电极过孔911、第二像素电极过孔913以及第三像素电极过孔915;第一像素电极过孔911靠近第一子像素111设置;第二像素电极过孔913靠近第二子像素113设置;第三像素电极过孔915靠近第三子像素115设置;且第一像素电极过孔911、第二像素电极过孔913和第三像素电极过孔915围绕过孔设置区117均匀设置,具体的,第一像素电极过孔111、第二像素电极过孔113、第三像素电极过孔115到对应的子像素的距离相等,且围绕过孔设置区均匀设置,从而,不仅有利于缩减像素电极的尺寸,降低制造成本,还有利于使各像素电极的尺寸相等,进一步的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

本申请像素排列结构的各实施例中,将像素电极过孔设置在过孔设置区,有利于在形成像素电极时保证其表面平坦,促进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进一步的,将像素电极过孔围绕过孔设置区均匀设置,更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像素单元11为三角形;将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中心对称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中心对称是指以三角形的各边的中点为中心,将三角形旋转180度,从而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形成平行四边形。

其中,可将三角形的像素单元11任意划分成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第三子像素115以及过孔设置区117,只要保证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和第三子像素115围绕过孔设置区117设置即可。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第三子像素115和过孔设置区117均为三角形,且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第三子像素115与过孔设置区117共同形成三角形的像素单元11,即将三角形的像素单元11划分成四个三角形。将三角形的像素单元11划分成四个三角形有利于像素单元11的均匀划分,进而有助于辅助电极过孔119和像素电极过孔91在像素排列结构中的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3所示,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第三子像素115和过孔设置区117为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即将三角形的像素单元11均分成四个三角形,将三角形的像素单元11均分成四个三角形更有利于像素单元11的均匀划分,进而更有助于辅助电极过孔119和像素电极过孔91在像素排列结构中的均匀设置。

本申请像素排列结构的各实施例中,采用三角形的像素单元,有利于辅助电极过孔和像素电极过孔的均匀设置,具体的,均匀设置的辅助电极过孔,使得在制造显示面板过程中形成的辅助电极能够均匀分布,促使透明顶电极的均匀导电,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而均匀设置的像素电极过孔,使得在制造显示面板过程中形成的像素电极的表面平坦,尺寸相等,也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像素单元11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将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镜像对称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镜像对称设置是指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对称轴,将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对称设置。

其中,可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像素单元11任意划分成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第三子像素115以及过孔设置区117,只要保证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和第三子像素115围绕过孔设置区117设置即可。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第三子像素115和过孔设置区117均为三角形,且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第三子像素115与过孔设置区117共同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像素单元11,即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像素单元11划分成四个三角形。将三角形的像素单元11划分成四个三角形有利于像素单元11的均匀划分,进而有助于辅助电极过孔119和像素电极过孔91在像素排列结构中的均匀设置。

进一步的,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5和16所示,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第三子像素115和过孔设置区117为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即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像素单元均分成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像素单元11均分成四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更有利于像素单元11的均匀划分,进而有助于辅助电极过孔119和像素电极过孔91在像素排列结构中的均匀设置。

在一个示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像素单元11中,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和第三子像素115中,至少一个相同的子像素邻接设置。如图15所示,第一子像素111邻接设置,或者第二子像素113邻接设置,或者所述第三子像素115邻接设置。如图16所示,任意相邻的所述像素单元中,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和第三子像素115中,有两个相同的子像素邻接设置。

第一子像素111、第二子像素113和第三子像素115选用的颜色像素可根据实际选用,例如,在一个示例中,图16中的第一子像素111选用红色子像素、

第二子像素113选用蓝色子像素、第三子像素115选用绿色子像素。在又一个示例中,图16中的第一子像素111选用蓝色子像素、第二子像素113选用红色子像素、第三子像素115选用绿色子像素。在另一个示例中,图16中的第一子像素111选用红色子像素、第二子像素113选用绿色子像素、第三子像素115选用蓝色子像素。进而,使得相同颜色的子像素集中且均匀分散在像素排列结构中,从而大大地提高显示质量,进一步的,采用相同子像素集中设置,使得在制作显示面板的印刷工艺中,发光区围成的墨水沉积区内不会存在像素电极过孔,从而不需要额外设置像素bank覆盖像素电极连接过孔,提高整个墨水沉积区的衬底平整度以及像素bank边缘平滑度,利于提高印刷工艺中的成膜均匀性,进而也有利于提高显示均匀性。

本申请像素排列结构的各实施例中,采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像素单元,有利于辅助电极过孔和像素电极过孔的均匀设置,从而促进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进一步的将等腰直角三角形均匀的划分,更有利于提高你显示面板的显示均匀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本申请像素排列结构实施例所述的像素排列结构。

进一步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1211、多个辅助电极1213、及多个像素电极1217。衬底基板1211用于承载像素排列结构;多个辅助电极1213对应设置在辅助电极过孔119内,辅助电极用于电连接透明顶电极1215;多个像素电极1217,对应设置在发光层1219面向衬底基板1211的一侧,像素电极1217通过像素电极过孔91与驱动电路电连接。进一步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bank1221。

本申请显示面板的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采用上述像素排列结构,使得在制造显示面板时一个像素单元中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第三子像素共用一个辅助电极,提高了压降均匀性,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发光不均匀现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显示面板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显示装置的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发光亮度均匀,显示质量高,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显示画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