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熔接机及其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7405发布日期:2018-10-02 19:42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熔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熔接机及其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光纤熔接机,其主要用于光通信中光缆的施工和维护,工作远离是利用高压电弧将两光纤断面熔化的同时用高精度运动机构平缓推进让两根光纤融合成一根,以实现光纤模场的耦合。

随着光纤熔接机应用的不断普及,光缆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熔接机的工作时间也越来长,而电池为熔接机提供能源装置,需要经常更换电池。这对电池更换过程的便捷性、更换后固定的可靠性有更严格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快捷、固定可靠的电池组件及其光纤熔接机。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光纤熔接机的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包括盒体、电池以及自锁单元;其中,盒体包括多个内表面,多个内表面围成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置腔,自锁单元包括设于电池的一个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卡扣、设于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与该卡扣配合的挂钩、以及复位弹簧,挂钩与盒体可转动连接在一起,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盒体上,另一端抵靠挂钩。

可选的,卡扣包括依次相连的滑动斜面、过渡面以及用于挂住挂钩的扣接面,其中,滑动斜面与设置卡扣的外表面之间的第一夹角为锐角,扣接面与设置卡扣的外表面之间的第二夹角大于第一夹角。

可选的,外表面包括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第一面与第二面彼此平行且错开,第三面垂直连接第一面和第二面,卡扣设于第三面上。

可选的,第一夹角介于15度-60度之间,第二夹角介于45度-90度之间。

可选的,第一夹角为30度,第二夹角为75度。

可选的,自锁单元还包括转轴,挂钩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盒体上。

可选的,挂钩包括连接部和钩部,连接部的一端连接转轴,另一端连接钩部,复位弹簧垂直抵靠于连接部。

可选的,第二面上设有伸入容纳腔的导向件,盒体的内表面上设有用于容纳导向件的导向槽,导向件的截面宽度沿远离内表面的方向逐渐减小,导向槽的截面宽度沿远离外表面的方向逐渐减小。

可选的,导向件为弯折的杆件,杆件通过两端部垂直固定于内表面上,杆件包括两个支撑部和一个连接部,两个支撑部的一端均与内表面固定连接,连接部分别连接两个支撑部的另一端。

此外,本实用新还提供一种光纤熔接机,其包括上述所提到的电池组件。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光纤熔接机的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包括盒体、电池以及自锁单元;其中,盒体包括多个内表面,多个内表面围成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置腔,自锁单元包括设于电池的一个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卡扣、设于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与该卡扣配合的挂钩、以及复位弹簧,挂钩与盒体可转动连接在一起,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盒体上,另一端抵靠挂钩。

通过在电池外表面上设置卡扣,在盒体内表面设置与卡扣相配合的挂钩,以及复位弹簧,在电池推入盒体的过程中,利用卡扣挤压复位弹簧,电池完全推入后,复位弹簧利用回复力实现挂钩与卡扣的配合,以实现电池安装后的自锁;另外在电池取出时,通过压缩复位弹簧,实现挂钩与卡扣的分离,而不需借助外界其他的工具安装和拆卸电池,实现电池装拆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电池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电池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导向结构的电池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

100、盒体; 200、电池; 300、自锁单元;

101、内表面; 102、容置腔; 110、导向件;

210、导向槽; 120、杆件; 121、支撑部;

1211、杆件端部; 122、连接部; 220、第一面;

230、第二面; 240、第三面; 310、卡扣;

320、挂钩; 321、连接部; 322、钩部;

330、复位弹簧; 331、弹簧槽 340、楔形体;

341、滑动斜面; 342、过渡面; 343、扣接面;

350、转轴; α、第一夹角; β、第二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光纤熔接机的电池组件,电池组件包括盒体100、电池200以及自锁单元300;其中,盒体包括多个内表面101,多个内表面围成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置腔102,自锁单元300包括设于电池的一个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卡扣310、设于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与该卡扣配合的挂钩320、以及复位弹簧330,挂钩320与盒体100可转动连接在一起,复位弹簧330的一端固定于盒体上100,另一端抵靠挂钩320。

本实施例所提出的电池组件的安装与拆卸过程为:通过设置在电池第三面的卡扣310、盒体内表面上与卡扣310相配合的挂钩320以及控制挂钩320能转动到不同状态的复位弹簧330,在电池安装的过程中,如图1所示,卡扣310的前端挤压挂钩320,使复位弹簧330处于压缩状态,在电池完全推入(即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后,弹簧通过其回复力处于自然状态,通过挂钩320扣住卡扣310的实现扣接配合,实现电池的自锁,如图2所示;在取出电池的过程中,通过转动挂钩320,挂钩320对复位弹簧330进行挤压,使得挂钩320与卡扣310实现分离,从而实现电池的快速取出。

通过在电池外表面上设置卡扣310,在盒体内表面设置与卡扣相配合的挂钩320,以及复位弹簧330,在电池200推入盒体100的过程中,利用卡扣310挤压复位弹簧330,电池200完全推入(即图示中箭头所示方向)后,复位弹簧330利用回复力实现挂钩320与卡扣310的配合,以实现电池安装后的自锁;另外在电池取出时,通过压缩复位弹簧,实现挂钩与卡扣的分离,而不需借助外界其他的工具安装和拆卸电池,实现电池装拆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卡扣310为楔形体340,沿靠近挂钩320的方向,依次包括前端的滑动斜面341、过渡面342以及用于锁住电池的扣接面343,其中,滑动斜面341与设置所述卡扣的外表面的第一夹角α为锐角,扣接面343与设置所述卡扣的外表面的第二夹角β大于第一夹角α。通过将第二夹角β设置成大于第一夹角α,以保证卡扣310与挂钩320的滑动顺畅、挂钩320稳固挂住卡扣310的同时,进一步保证卡扣自身在其安装面上的稳定性。

其中,电池200的外表面包括第一面220、第二面230和第三面240,第一面220与第二面230彼此平行且错开,第三面240垂直连接第一面220和第二面230,具体地,第三面240分别与第一面220和第二面230的端部相连。

在电池安装过程中,将电池200推入盒体100的过程中,卡扣310,本实施例以楔形体340为例,其前端的滑动斜面341首先与挂钩320滑动接触,将滑动斜面341与第三面240的夹角设置成锐角之间,以减小滑动斜面341与挂钩320之间的摩擦,实现电池推入的过程更顺畅和省力。

其中,滑动斜面341与第三面240的第一夹角可为15度、30度或者60度,但以上所提出的度数仅为举例说明,而非对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范围的限定,优选为30度,设置成该度数,可最好的兼顾卡扣310的牢固性以及与挂钩320滑动配合的小摩擦力。同时设置过渡面342连接滑动斜面341和扣接面343,以提高安装过程中的平稳性。此外,将扣接面343与第三面240的第二夹角设置成锐角,例如45度、75度或者90度,但以上所提出的度数仅为举例说明,而非对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范围的限定,由于扣接面343需要在电池完成安装的最终状态下与挂钩320实现稳定扣合,同时需要在电池需要取出时能够快速地实现分离,因而优选的扣接面343与第三面240的第二夹角为75度,设置成该角度,可最好的兼顾电池安装状态的稳定性和电池拆卸时的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挂钩320通过转轴350转动连接于盒体100上,挂钩320包括连接部321和钩部322,复位弹簧330垂直抵靠于连接部321,其中,复位弹簧330可通过设置弹簧槽331的方式固定于容置腔102内,挂钩320的连接部321上可设置弹簧抵靠孔3211,弹簧槽331的设置方向与连接部321的方向垂直,从而通过转轴350转动挂钩320时,挂钩320通过其连接部321压缩复位弹簧330,进而实现电池的便利安装、安装后的稳固性以及取出时的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容纳电池的盒体100内表面上设置导向件110,在电池200的外表面上设置容纳导向件的导向槽210,当电池安装时,通过导向件110推入导向槽210内配合准确定位,避免电池安装中可能出现的电极不匹配等安装失误的出现,实现电池安装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导向件110的截面宽度沿远离内表面的方向逐渐减小,导向槽210的截面宽度沿远离外表面的方向逐渐减小。此处所提到的内表面是指安装导向件的盒体上的内表面,截面是指垂直于电池安装方向的面,宽度是指导向件110在该截面上的投影,例如导向件110与内表面接触处的截面宽度为D,导向件110远离内表面的端面截面宽度为d。通过将导向件110的截面宽度设置成沿远离内表面的方向逐渐减小,即d<D,该方向与电池推入的方向反向平行,同时相对应的,将导向槽的截面宽度设置成远离设置导向槽的电池外表面方向逐渐减小,可实现电池能更加快速的安装进盒体以及从盒体快速拆卸出来,同时在随电池推入过程中逐渐增大的包紧力实现电池的稳固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件110为弯折的杆件120,杆件通过两端部1211垂直固定于内表面101上,杆件120包括两个支撑部121和一个连接部122,两个支撑部121的一端均与内表面101固定连接,连接部122分别连接两个支撑部121的另一端,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两个支撑部分别与内表面接触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大于连接部的长度,如图中所示,D表示两个支撑部之间的距离,d表示连接部的长度,D>d。通过采用弯折而成的杆件作为导向件,可实现导向件及其对应的导向槽体积小型化,同时也简化工艺。

其中,电池200的外表面包括第一面220、第二面230和第三面240,第一面220与第二面230彼此平行且错开,第三面240垂直连接第一面220和第二面230,具体地,第三面240分别与第一面220和第二面230的端部相连。第一面220和第二面230的至少一个上设有一个导向槽210,例如,在图5的示例结构中,导向槽210设于第二面230上,在电池推入盒体的过程中,第一面220先于第二面230进入盒体,当然,以上仅为举例,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导向槽210也设于第一面220上。

盒体的内表面上设有与该导向槽210配合的导向件110。此处电池的第一面220和第二面230均是与电池安装方面相垂直的面,且沿电池安装方向,第一面的尺寸大于第二面的尺寸,通过在该两个面上设置导向槽210,可以实现电池安装过程中最简便的导向和提高电极的对准性。优选的,导向槽210设置在电池第二面上,由于第二面沿电池安装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一面,故可实现整个电池组件的小型化。

除此以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光纤熔接机,其包括上述所提到的电池组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