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装置的信号扁平电缆组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8890发布日期:2018-10-19 22:2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触控装置的信号扁平电缆组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扁平电缆结构,更具体的说,是有关于一种用于传输触摸板信号且具有屏蔽电磁干扰效能的柔性扁平电缆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触控装置大体上包含一触摸板单元、一触控讯号处理单元以及一连接于前述二者之间的讯号传输扁平电缆;通常该触摸板单元在其触控感应区内设有多数的触摸感应电极,各触摸感应电极分别连接讯号导线,并使该等讯号导线汇集至一讯号输出接合端口,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的前端部电性搭接于该讯号输出端口上,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的后端部再电性组接于该触控讯号处理单元的讯号输入端口上,据此将该触摸板单元的触摸感应讯号,通过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传送到该触控讯号处理单元进行运算处理。

目前触控装置已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等3C产品上,近年来由于3C产品对于电子组件效能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如小型化及高密度化,导致这类的电子产品最怕遇到电磁波干扰(EMI)、电线电波干扰(RFI)以及静电放电(ESD)的情形发生,然而前述传统的触控装置中的讯号传输扁平电缆是用以电接连通该触摸板单元与该触控讯号处理单元,所以通常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具有比较长的连伸长度,且其金属导线设置细薄、布线间隔细密,所以很容易遭受到外界的电磁波干扰(EMI)或电线电波干扰(RFI),产生误讯号或衰减,所以如何屏除EMI、RFI的干扰已成为触控装置的讯号传输扁平电缆在设计及应用上的重要课题。

另外,前述传统的触控装置中的讯号传输扁平电缆与该触控讯号处理单元之间的连接,通常是藉由在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的插接端设一端子插头,以及在该触控讯号处理单元的讯号输入接合端口上设一端子插座,藉由该端子插头与该端子插座的插接组合以形成电性连接,然而使用端子插头、插座作为插接组合套件,不仅不利于电子电路小型化,且额外增加了许多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装置的信号扁平电缆及其组装构造的改良,所述柔性扁平电缆具有屏蔽电磁干扰效能,且其可直接电性搭接黏合固定于功能电路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口,以省略扁平电缆底座的设置成本,并且可增进组接精准性以及提升讯号传输质量。

为了达成上述创作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触控装置的信号扁平电缆组装构造,其包含:一触摸板,其具有复数触控感应单元分别通过第一导线连接至第一电接点,所述第一电接点是设置在所述触摸板的一侧边缘的信号输出端口之中;一柔性扁平电缆,具复数等间距平行排列的导线,各条所述导线前端缘连接于第二电接点,以及所述导线后端缘连接于第三电接点,于所述导线的上、下分别依序遮蔽地覆设一可挠性绝缘层、一高导电率薄膜以及一绝缘覆膜,并使所述第二电接点以及所述第三电接点均呈敞露设置,其中,并在所述绝缘覆膜的上设有一镂空孔,使所述高导电率薄膜在所述镂空孔的部位呈敞露设置;以及一功能电路单元,在其基板上具一信号输入端口,在所述信号输入端口内设有复数的第四电接点;其中,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所述第二电接点可与所述触摸板的信号输出端口的第一电接点相应电性搭接,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所述第三电接点可与所述功能电路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口的第四电接点相应电性搭接,藉由所述柔性扁平电缆将所述触摸板与所述功能电路单元之间做电性连接,使所述触控感应单元所触发的触摸信号可顺利传送到所述功能电路单元遂行必要处置。

特别是,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第三电接点与所述功能电路单元的第四电接点之间是藉由异方性导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直接作电性搭接组合并固定,据此二者均可省略外接连接器或底座的设置,以达节省成本的目的,并可增进电性组合的精准性、提升讯号传输的质量。

特别是,在所述柔性扁平电缆外表覆设高导电率薄膜以形成屏蔽(shielding)效果,以及将所述高导电率薄膜在所述镂空孔的敞露部位与其配置使用电器的金属壳呈电性接触以形成接地(grounding)状态,据此使所述柔性扁平电缆可抑制外来高频电磁波的干扰,也可以避免成为干扰源去影响其他设备。

特别是,所述高导电率薄膜是选自于各种铝箔、铜箔、金箔或各种导电材料所制成的薄膜,进一步,所述高导电率薄膜亦可为一的网状薄膜,但实施范围不以前述材料为限。

紧接于后将列举较佳的具体实施例继续说明,以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件分离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构件组合的侧面部分剖示图。

符号说明:

1 触摸板

10 基板

10a 可瞻区

11 颜色边框

11a 遮蔽区

12 透明触控传感器

12a 排感应数组

121 感应电极

122 驱动电极

123 讯号导线

124 信号输出端口

125 电接点

2 讯号传输扁平电缆

21 铜箔导线

22 输入电接点

23 输出电接点

24 聚酯薄膜

25 铝箔

26 绝缘麦拉

27 镂空孔

3 触摸板控制单元

31 基板

32 信号输入端口

33 电接点

34 讯号导线

35 控制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后附图式显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其主要包含一触摸板1、一讯号传输扁平电缆2以及一触摸板控制单元3;其中,该触摸板1的基板10为一具有优良机械强度的高透光率玻璃薄板,在该基板10的底表面周缘部位设有由非导电性材料制作而成的颜色边框11,藉该颜色边框11以在基板10上界定出在周缘部位形成框型的遮蔽区11a以及在中央部位的可瞻区10a。在前述基板的可瞻区10a内设有透明触控传感器12,其由复数排感应数组12a组成,每一感应数组12a具有一感应电极121及多数的驱动电极122,感应电极121与驱动电极122彼此呈互补图形对应设置;各感应数组12a的感应电极121与驱动电极122均由讯号导线123连接至信号输出端口124中的电接点125;前述信号输出端口124是设置于该基板10一侧边的遮蔽区11a内(参阅图1)。

如图1和图2所示,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2具有等间距平行排列的复数扁平状铜箔导线21,该等铜箔导线21前端缘连接于输入电接点22、以及后端缘连接于输出电接点23,并在该铜箔导线21的上、下两表面依序覆设一可挠性的聚酯(PET)薄膜24、一良导电率的铝箔25以及一绝缘麦拉26(例如聚碳酸酯(PC)、聚酯(PET)的薄膜),以将该铜箔导线21包裹在中间,并使前述输入电接点22和输出电接点23均呈敞露状设置;另在该绝缘麦拉26上还设有一镂空孔27,使该铝箔25在镂空孔27处呈敞露状设置。

该触摸板控制单元3为一电路板总成(PCBA),在其基板31上具一信号输入端口32,该信号输入端口32内设有复数的电接点33,该等电接点33通过讯号导线34连接至控制回路35。

如图1所示,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2的前端部位可搭接于信号输出端口124上,使该等铜箔导线21前端缘的输入电接点22与前述信号输出端口124内的电接点125彼此对应搭接,并以异方性导电胶为黏合剂使二者之间电性耦合;另外,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2的后端部位搭接于该信号输入端口32上,使该等铜箔导线21后端缘的输出电接点23与前述信号输入端口32内的电接点33彼此对应搭接,并使用异方性导电胶为黏合剂使二者之间电性耦合;据此使该触摸板1上触发的感应讯号可经由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2传送到该触摸板控制单元3进行运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2藉由在该等排列间隔细密的铜箔导线21外围表覆设具有良导电率的铝箔25以形成屏蔽电磁干扰效果,且将该铝箔25在镂空孔27处的敞露部位与其配置使用电器的金属壳呈电性接触以形成接地状态(未显示于图面),据此该讯号传输扁平电缆2即可抑制外来高频电磁波的干扰,也可以避免成为干扰源去影响其他设备。

尽管已参考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例完整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应理解,前述实施例仅为了便于进一步说明的实施范例,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以该说明为限,熟悉此项技术人士会明白各种变化及修改。此类变化及修改应理解为包括于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