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电源转换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9432发布日期:2018-09-04 23:0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转式电源转换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家庭中使用电器量越来越多,家中所安装的插孔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所述插座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种工具。

传统的插座表面分布有多个插孔,但是当许多插头集中在一起时插座上没有那么多的空间供插头使用,这就导致传统的插座上虽然分布有多个插孔,但是不能完全有效的利用,但居民需要连接多种电器而家用固定插孔有不够用时,需要安装多个插座,这样不仅增加支出费用,同时过多的插座容易显得凌乱,不易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电源转换插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旋转式电源转换插座,包括支撑座、支撑杆和插座支体,所述支撑座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设有插座支体,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插座支体分为插孔部和显示部,所述插孔部上设有两足插孔和三足插孔,所述显示部上设有电源按键和红色显示灯,所述插座支体的表面靠近边侧开设有两条对称分布的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安装有滑块,且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在遮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座支体设有5个,且插座支体之间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为圆台状,且支撑座的底部开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转筒的旋转角度为0-360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两足插孔设有一个,所述三足插孔设有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连接有电源线,且电源线穿过凹槽延伸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有支撑座,在支撑座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在支撑杆上安装有转筒,在转筒上固定安装有插座支体,插座支体设有5个,从而增加了插座的使用率,且插座支体可以随着转筒在支撑杆上360转动,而且每个插座支体之间相互不干扰,使用起来比较方便;通过将电源线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底部,并且通过凹槽延伸出,对电源线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通过在插座支体上设有滑槽,遮盖上的滑块在滑槽中滑动,遮盖可以有效进行防尘和防水的效果,增加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支体转到同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座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座;2、支撑杆;3、限位块;4、转筒;5、连接座;6、插座支体;7、固定块;8、凹槽;9、插孔部;10、显示部;11、两足插孔;12、三足插孔;13、电源按键;14、红色显示灯;15、滑槽;16、遮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旋转式电源转换插座,包括支撑座1、支撑杆2和插座支体6,所述支撑座1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上安装有转筒4,所述转筒4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座5,所述连接座5的一侧设有插座支体6,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安装有限位块3,所述插座支体6分为插孔部9和显示部10,所述插孔部9上设有两足插孔11和三足插孔12,所述显示部10上设有电源按键13和红色显示灯14,所述插座支体6的表面靠近边侧开设有两条对称分布的滑槽15,所述滑槽15中滑动安装有滑块,且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在遮盖16上。

其中,所述插座支体6设有5个,且插座支体6之间等间距分布,5个插座支体6增加了使用效率。

其中,所述支撑座1为圆台状,且支撑座1的底部开设有凹槽8。

其中,所述转筒4的旋转角度为0-360度之间,使得插座支体6可以转动。

其中,所述两足插孔11设有一个,所述三足插孔12设有三个。

其中,所述支撑杆2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杆2的底部连接有电源线,且电源线穿过凹槽8延伸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旋转式电源转换插座,使用时,通过设有支撑座1,在支撑座1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在支撑杆2上安装有转筒4,在转筒4上固定安装有插座支体6,插座支体6设有5个,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来使用每个插座支体6,从而增加了插座的使用率,且插座支体6可以随着转筒4在支撑杆2上360转动,并且每个插座支体6之间相互不干扰,使用起来比较方便;通过在插座支体6上设有滑槽15,遮盖16上的滑块在滑槽15中滑动,遮盖16可以有效进行防尘和防水的效果,增加实用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