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散热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8862发布日期:2018-09-04 23:05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防爆散热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蓄电池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常用于机械设备中,如一部分电瓶车或滑板车、农用机械设备、家用设备中均可以作为供电电源使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电解液易受热发生分解气体,从而影响使用功能,甚至发生爆炸。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散热翅片增大散热面积进行散热,不仅散热速度慢,而且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安全性高、资源利用最大化的防爆散热锂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防爆散热锂电池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爆散热锂电池,包括外壳体、设于外壳体内的内壳体以及环设于内壳体外周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于内壳体外侧的导流管、设于导流管外侧的凸台以及设于导流管和凸台之间的气流管,所述凸台侧部上端设有与气流管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凸台侧部下端设有与导流管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气流管内设有贯穿整个腔体的螺旋带,所述螺旋带顶部设有置于外壳体侧部的旋转轮,所述导流管底部设有穿出外壳体的泄流管。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表面两端分别插设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正极柱穿过外壳体插入内壳体,负极柱穿过外壳体插入内壳体。

优选的,所述内壳体表面设有带有刻痕的防爆片。

优选的,所述防爆片上方设有用于阻挡破裂防爆片的拦截胶泥。通过设置拦截胶泥,使破裂防爆片嵌入其中。

优选的,所述凸台为弧形凸台,其另一侧设有穿出外壳体的散热翅片。通过设置散热翅片,增大散热面积。

优选的,所述凸台内填充有碳酸氢钠固体。利用碳酸氢钠固体吸收热量发生分解,加强散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凸台以及散热翅片,增强散热面积,同时利用凸台内填充的碳酸氢钠发生分解反应进一步吸收反应热,使物理吸热和化学吸热共同作用,令散热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2、通过在凸台和内壳体之间设置导流管和气流管,气流管内设置螺旋带,利用气体和液体的流动,实现对流散热的目的,令资源利用多样化,散热加强化;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爆片,提升锂电池的防爆性能,同时通过设置拦截胶泥,使碎裂防爆片收集于胶泥内,防止碎片乱飞,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内壳体;3.导流管;4.凸台;5.气流管;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螺旋带;9.旋转轮;10.泄流管;11.正极柱;12.负极柱;13.防爆片;14.拦截胶泥;15.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防爆散热锂电池,包括外壳体1、设于外壳体1内的内壳体2以及环设于内壳体2外周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设于内壳体2外侧的导流管3、设于导流管3外侧的凸台4以及设于导流管3和凸台4之间的气流管5,所述凸台4内填充有碳酸氢钠固体,所述凸台4侧部上端设有与气流管5相连通的第一通孔6,所述凸台4侧部下端设有与导流管3相连通的第二通孔7,所述凸台4为弧形凸台,其另一侧设有穿出外壳体1的散热翅片15,所述气流管5内设有贯穿整个腔体的螺旋带8,所述螺旋带8顶部设有置于外壳体1侧部的旋转轮9,所述导流管3底部设有穿出外壳体1的泄流管10,所述外壳体1表面两端分别插设有正极柱11和负极柱12,正极柱11穿过外壳体1插入内壳体2,负极柱12穿过外壳体1插入内壳体2,所述内壳体2表面设有带有刻痕的防爆片13,所述防爆片13上方设有用于阻挡破裂防爆片13的拦截胶泥14。

锂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内壳体2内的电解液产生大量热量,热量传输至凸台4,经凸台4侧部的散热翅片15传出外壳体1外部,同时,凸台4内的碳酸氢钠固体吸收热量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经第一通孔6进入气流管5内,产生的水经第二通孔7进入导流管3,气流管5内的螺旋带8在旋转轮9的控制下发生旋转,带动气体流动,进一步加强散热,导流管3内积聚的水经泄流管10流出,实现了物理散热和化学散热的相互结合,令散热效果最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