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电池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7589发布日期:2018-08-04 17:27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电池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因对大气环境污染小、能源多样化的特点,倍受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发展越来越迅速。当前,政府和企业不惜巨资投入研究和开发,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来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衡量电动汽车电池包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电池包的能量比,即在电池单体能量己定的情况下,在电池箱体有限的空间内能更多的装入电池的数量将决定着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更长,另一方面也影响到电池箱体和电动汽车的空间利用率。

鉴于新能源行业现有的电池箱体,多是扁平状、低重心结构。这种电池箱体结构多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大巴车等车型。对于一些工程车,因其特殊车架结构及布局,导致传统结构电池箱体无法安装使用。随着新能源政策的不断推进,除新能源乘用车、大巴车、物流车外,新能源工程车也在快速发展。现亟需一种可用于用车新能源工程车电池箱体来满足市场需求。现有电池箱体技术,多为单层箱体结构,平面占用空间大。主要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大巴车、物流车使用。无法应用于新能源工程车类使用。部分工程车电池箱体采用多层电池箱体外部叠放的方式,结构布局复杂,生产成本高及结构强度低等,最重要的是空间利用利率低,无法满足工程车高电量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可使电池按层状布置的多层电池箱体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箱体多是扁平状、平面占用空间大,空间利用率低,无法满足工程车高电量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层电池箱体结构,所述电池箱体为框架式结构,包括箱体主框架,在所述箱体主框架上设有多个放置电池并使电池按层状布置的分层架,所述电池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分层架。

进一步的,所述分层架包括前梁、后梁、侧梁,所述前梁与所述侧梁连接,且所述前梁和所述侧梁均连接在所述箱体主框架上,所述后梁与所述侧梁连接构成所述箱体主框架的主体。

进一步的,所述分层架还包括加强梁Ⅰ,所述加强梁Ⅰ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前梁上,所述加强梁Ⅰ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后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主框架上与所述后梁和所述侧梁连接处的安装孔为腰型孔。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主框架的外围设有前盖板、后盖板、侧板、顶板和电气安装板,所述侧板、顶板和电气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主框架上,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箱体主框架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前盖板与所述箱体主框架连接处设有密封垫Ⅰ,在所述后盖板与所述箱体主框架连接处设有密封垫Ⅱ。密封垫Ⅰ的形状与前盖板边框的形状一致,密封垫Ⅱ的形状与后盖板边框的形状一致。

进一步的,在所述前盖板上间隔设置加强梁Ⅱ。

进一步的,在所述箱体主框架的顶层设置高压箱及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电气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前盖板的上部。

进一步的,在所述电池箱体的两侧下部设有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安装脚,在所述安装脚处设有多个加强肋板。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肋板的竖直侧与所述电池箱体的的侧板固定连接,所述加强肋板的水平侧与所述安装脚固定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电池箱体为立体式框架结构,不仅充分利用了内部空间,且结构更加紧凑;通过多层的结构设计,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可更好的利用整车结构来布局电池箱体。

2、本实用新型将分层架与箱体主框架的连接方式设计为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且将连接处的安装孔设计为腰型孔,不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上下微调分层架在箱体主框架上的位置,改变相邻两分层架之间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型号、不同高度的电池,降低了对电池和箱体主框架上安装孔的加工精度要求,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减少分层架的个数,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3、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加强结构:增加分层架强度、使电池安装更加稳定的加强梁Ⅰ,增加前盖板强度加强梁Ⅱ,使电池箱体重心降低,并增加电池箱体与车架连接部强度的加强肋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层电池箱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箱体主框架;2.分层架;21.前梁;22.后梁;23.侧梁;24.加强梁Ⅰ;31.前盖板;32.后盖板;33.侧板;34.顶板;35.电气安装板;36.加强梁Ⅱ;41.密封垫Ⅰ;42.密封垫Ⅱ;5.安装脚;6.加强肋板;61.竖直侧;62.水平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多层电池箱体结构,电池箱体为框架式结构,包括箱体主框架1,在箱体主框架1上设有多个放置电池并使电池按层状布置的分层架2,电池通过紧固件(例如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等方式)固定在分层架2,箱体主框架1的外围设有用于密封的外壳。本实用新型将电池箱体设计为多层立体式框架结构,充分利用了内部空间,且结构更加紧凑;通过多层的结构设计,可更好的利用整车结构来布局电池箱体。

上述多个分层架2的结构一致均包括前梁21、后梁22、侧梁23,前梁21与侧梁23连接,且前梁21和侧梁23均连接在箱体主框架1上,后梁22与侧梁23连接构成箱体主框架1的主体。

具体的连接方式为:侧梁23为弯折结构,各个分层架2有两个侧梁23分别设置在前梁21和后梁22的两边,侧梁23的一端与前梁21连接,侧梁23另一端与后梁22连接,后梁22通过两个侧梁23与前梁21连接在一起构成箱体主框架1的主体;分层架2还包括加强梁Ⅰ24,加强梁Ⅰ24的一端连接在前梁21上,加强梁Ⅰ24的另一端连接在后梁22上,分层架2设有两个加强梁Ⅰ24,加强梁Ⅰ24对称设置在分层架2中心对称线的两侧。将分层架2紧固在箱体主框架1上。加强梁Ⅰ24不仅增加了分层架2的强度,而且使电池安装在分层架2上更加稳定。

将箱体主框架1上与后梁22和侧梁23连接处的安装孔设计为腰型孔。这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上下微调分层架2在箱体主框架1上的位置,改变相邻两分层架2之间的高度,以适应不同型号、不同高度的电池,一方面可以降低箱体主框架1上安装孔的加工精度,另一方面还降低了对电池加工精度的要求。在本实用新型中,分层架2的个数为5个将箱体主框架1分为5层空间;将分层架2与箱体主框架1之间设计为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等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减少分层架2的个数,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在上述箱体主框架1的外围设有前盖板31、后盖板32、侧板33、顶板34和电气安装板35,即外壳包括前盖板31、后盖板32、侧板33、顶板34和电气安装板35。其中,侧板33、顶板34和电气安装板35固定连接在箱体主框架1上,前盖板31和后盖板32可拆卸的连接在箱体主框架1上,例如通过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等方式连接。在前盖板31上间隔设置加强梁Ⅱ36,一方面起到增加前盖板31强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安装前盖板31时起到辅助安装的作用。前盖板31处于电池箱体的正侧面,该正侧面是指朝向操作人员利于安装、更换、维修和调试的一个侧面;电气安装板35设置在前盖板31的上部,该电气安装板35用于高压箱动力接插件、通讯接插件及手动维修开关等电气件安装。

在前盖板31与箱体主框架1连接处设有密封垫Ⅰ41,在后盖板32与箱体主框架1连接处设有密封垫Ⅱ42。密封垫Ⅰ41的形状与前盖板31边框的形状一致,密封垫Ⅱ42的形状与后盖板32边框的形状一致。密封垫Ⅰ41和密封垫Ⅱ42的设置,可使该电池箱体达到IP67防水密封要求。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密封垫Ⅰ41和密封垫Ⅱ42的材质为HT800发泡硅胶。

在电池箱体的两侧下部设有用于与车架固定连接的安装脚5,由于电池箱体为立体式框架结构,其重心较高,若是直接连接在车架上,容易出现重心不稳、电池箱体与车架连接处松动甚至损坏的现象,所以在安装脚5处设有多个加强肋板6,用于降低重心、加强电池箱体与车架的连接部,使电池箱体与车架连接更加牢固。该加强肋板6的竖直侧61与电池箱体的侧板33固定连接,加强肋板6的水平侧62与安装脚5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单侧加强肋板6的个数为3个,该加强肋板6优选为直角三角形结构,3个加强肋板6连接成一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池箱体结构为立式结构,由5个分层架2将箱体主框架1分为5层空间。顶层用于布置高压箱及电池管理系统,其它4层用于安装电池。所以电气安装板35设置在前盖板31的上部,该电气安装板35用于高压箱动力接插件、通讯接插件及手动维修开关等电气件安装。

电池安装在多层电池箱体的过程为:首先将电池安装在分层架2上,然后再将前盖板31、密封垫Ⅰ41、后盖板32和密封垫Ⅱ42固定安装在箱体主框架1上。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