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修用开关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1553发布日期:2018-12-14 22:56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修用开关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安全操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修用开关锁。



背景技术:

GB 26860-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规定:在一经合闸就可能送电到工作地点的隔离开关操作把手上,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或“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但传统挂一个警示牌的做法在有多人同时在线路上检修工作时,不能满足全部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在有多人同时在线路上检修工作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禁止合闸”的要求,不能满足全部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修用开关锁,包括前锁扣、后锁扣、警示牌、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后锁扣的下端部通过第二连接件活动连接警示牌,前锁扣的下部和后锁扣的下部通过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前锁扣的上部开设第一开口,前锁扣的下部以第一连接件为圆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多个第一调节孔,后锁扣的上部开设第二开口,后锁扣的下部以第一连接件为圆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多个第二调节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左右对称且开口方向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相通且孔径大小相同。

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为圆弧型,前锁扣的圆弧形开口和后锁扣的圆弧形开口相对设置。

还包括垫圈,垫圈连于第二连接件和警示牌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铆钉,第二连接件为第二铆钉,第一铆钉的直径大于第二铆钉的直径。

还包括多个密码锁,密码锁穿过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内进行锁定。

所述警示牌为圆形,圆形的正面和反面包括提示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检修用开关锁,线路上有工作需要停送电的时候,先在开关或刀闸的把手旁边固定一个锁架,这时把前锁扣和后锁扣打开,用前锁扣的第一开口和后锁扣的第二开口把开关或刀闸的把手和锁架扣在一起并使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中心轴重合,然后加上密码锁并设置好密码,检修人员即可去线路上检修,如果同一线路上,同时有多人检修,每个人可以在锁扣上加一个密码锁。检修完毕的人员,可以取走自己加的密码锁,只有所有人员都检修完毕后,取下密码锁,才能合上开关或刀闸的把手。从根本上解决了“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这一安全要求,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线路上的工作人员。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检修用开关锁的打开结构正视图;

图2是检修用开关锁的打开结构左视图;

图3是检修用开关锁的收起结构正视图;

图4是检修用开关锁的收起结构左视图;

图5是检修用开关锁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前锁扣;2、后锁扣;3、警示牌;4、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垫片;7、锁架;8、刀闸;9、第一调节孔;10、第一开口;11、密码锁;12、第二调节孔;13、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检修用开关锁,包括前锁扣1、后锁扣2、警示牌3、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后锁扣2的下端部通过第二连接件5活动连接警示牌3,前锁扣1的下部和后锁扣2的下部通过第一连接件4活动连接,前锁扣1的上部开设第一开口10,前锁扣1的下部以第一连接件4为圆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多个第一调节孔9,后锁扣2的上部开设第二开口13,后锁扣2的下部以第一连接件4为圆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多个第二调节孔12,第一开口10和第二开口13左右对称且开口方向相对设置。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一种检修用开关锁,包括前锁扣1、后锁扣2、警示牌3、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后锁扣2的下端部通过第二连接件5活动连接警示牌3,前锁扣1的下部和后锁扣2的下部通过第一连接件4活动连接,前锁扣1的上部开设第一开口10,前锁扣1的下部以第一连接件4为圆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多个第一调节孔9,后锁扣2的上部开设第二开口13,后锁扣2的下部以第一连接件4为圆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多个第二调节孔12,第一开口10和第二开口13左右对称且开口方向相对设置;还包括多个密码锁11,密码锁11穿过第一调节孔9和第二调节孔12内进行锁定。

线路上有工作需要停送电的时候,先将一个锁架7固定于开关或刀闸8的把手旁,如图5所示,将前锁扣1和后锁扣2旋转180°使警示牌3位于上方,接着打开前锁扣1和后锁扣2,将开关或刀闸8的把手和锁架7扣于第一开口10和第二开口13内,然后对准调节第一调节孔9和第二调节孔12直至相通,将密码锁11的锁头穿过第一调节孔9和第二调节孔12进行锁定并设置好密码,密码锁11的数量如图5所示为两把,检修人员即可去线路上检修,如果同一线路上,同时有多人检修,密码锁11、第一调节孔9和第二调节孔1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每个人可在锁扣上加一个密码锁11,检修完毕的人员,可以取走自己加的密码锁11,只有所有人员都检修完毕后,取下密码锁11,才能合上开关或刀闸8的把手,或者多人授权管理合闸开关;从根本上解决了“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这一安全要求,最大程度的保护了线路上的工作人员。锁架7、开关或刀闸8、密码锁11均为现有技术。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调节孔9和第二调节孔12相通且孔径大小相同;确保密码锁11穿过前锁扣1和后锁扣2。

所述第一开口10和第二开口13均为圆弧型,前锁扣1的圆弧形开口和后锁扣2的圆弧形开口相对设置。确保开关或刀闸8的被稳定卡锁,结构稳定。

还包括垫圈6,垫圈6连于第二连接件5和警示牌3之间。垫圈6可以减少磨损,降低损耗。

所述第一连接件4为第一铆钉,第二连接件5为第二铆钉,第一铆钉的直径大于第二铆钉的直径。采用第一铆钉和第二铆钉进行活动铆接,可使前锁扣1和后锁扣2之间可以相互自由转动,根据需要调节大小,当不用时可以旋转后锁扣2和警示牌3使其收拢,减少尺寸,方便存放;铆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减少使用成本。

所述警示牌3为圆形,圆形的正面和反面包括提示信息;且双面印有红色大号字样“禁止合闸,有人工作”以及其它信息,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同时警示牌3的形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任意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线路上有工作需要停送电的时候,先将一个锁架7固定于开关或刀闸8的把手旁,接着打开前锁扣1和后锁扣2,将开关或刀闸8的把手和锁架7扣于第一开口10和第二开口13内,然后对准调节第一调节孔9和第二调节孔12直至相通,将密码锁11的锁头穿过第一调节孔9和第二调节孔12进行锁定并设置好密码,检修人员即可去线路上检修,如果同一线路上,同时有多人检修,密码锁1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每个人可在锁扣上加一个密码锁11,检修完毕的人员,可以取走自己加的密码锁11,只有所有人员都检修完毕后,取下密码锁11,才能合上开关或刀闸8的把手,或者多人授权管理合闸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