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kv智能柱上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0507发布日期:2018-09-18 22:32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0kv智能柱上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网设备的安装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电力维护的工作越来越多。目前涉及的柱上开关有柱上隔离开关、柱上负荷开关、柱上断路器等设备,在电气行业,电力设备通常要求柱上开关和隔离开关的通断保持一致。然而,现阶段都是由人工使用令克棒实现隔离开关和柱上开关的分合闸,此种操作方式容易发生误操作导致触电,特别是雷雨天气,人在雨中手持令克棒开合柱上开关时,更容易发生危险事故。而且柱上开关裸露在外,任何人都可以不受限制使用令克棒开闭柱上开关,给用电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柱上开关直接裸露在外,鸟类容易依靠电线和绝缘棒栖息搭巢,造成电线短路等危险,影响用电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10kv智能柱上开关,采用全密封结构,防止鸟类搭巢,当电路断开时有警报灯提示,这样方便维修人员检查,利用电动液压推杆间接实现隔离刀的闭合,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箱体、太阳能供电装置、充满灭弧绝缘介质的密闭壳体、电动液压推杆和危险警报灯,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太阳能供电装置,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性连接设置在箱体底部的电动液压杆和位于地面上的控制开关,位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外动触头接线座上铰接有隔离刀,且所述隔离刀背部延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绝缘橡胶槽,所述电动液压杆位于隔离刀下方,电动液压杆端部活动设置在隔离刀的绝缘橡胶槽内,通过电动液压杆的上升以驱动隔离刀闭合,所述绝缘橡胶槽端部设置有导电金属片,所述危险警报灯和太阳能供电装置与导电金属片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10kv智能柱上开关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侧壁上设置有通风孔,且箱体内壁的通风孔处设置有过滤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10kv智能柱上开关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危险警报灯的接线柱穿过箱体底部设置,且绝缘橡胶槽最低位置时其上导电金属片与危险警报灯接线住相连。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10kv智能柱上开关,利用太阳能驱动电动液压杆讲隔离刀闭合,不使用令克棒,极大地降低了危险系数,太阳能供电装置的使用,节约了能源。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10kv智能柱上开关,当隔离刀跳开即电路短路时,隔离刀上的导电金属片将危险警报灯与太阳能供电装置电性连接,可明显提示维修人员。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10kv智能柱上开关,采用密封结构,可防止鸟类在绝缘体和电线之间搭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10kv智能柱上开关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10kv智能柱上开关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箱体,101、通风孔,2、太阳能供电装置,3、壳体,301、外动触头接线座,4、电动液压推杆,5、危险警报灯,501、导电金属片,6、隔离刀,601、绝缘橡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10kv智能柱上开关,包括箱体1、太阳能供电装置2、充满灭弧绝缘介质的密闭壳体3、电动液压推杆4和危险警报灯5,其中壳体3位于箱体1内部,太阳能供电装置2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电路连接线,其中太阳能电池板在箱体1顶部倾斜设置。箱体1的两侧壁上开设有倾斜设置的通风孔101,且箱体1内侧壁上通风孔101位置设有过滤网,以防止杂物进入,造成短路危险。危险警报灯5设置在箱体1底板外侧面,且其接线柱穿过底板裸露设置。隔离刀6一端铰接在外动触头接线座301,另一端为自由端,当自由端与壳体3上的进线柱接线座接触时,电路正常运行;当电路出现问题时,隔离刀6自由端自动跳开,形成短路。隔离刀6刀背上延刀身长度方向上设置有绝缘橡胶槽601,绝缘橡胶槽601端部设置有导电金属片501。跳闸后,绝缘橡胶槽601上的导电金属片501与箱体1底板上的危险警报灯5接线柱相连,此时危险警报灯5、导电金属片501、太阳能供电装置2形成闭合回路,危险警报灯5亮,方便提醒维修人员维修。电动液压推杆4端头穿过底板设置,且端头位于隔离刀6下方,在跳闸状态下,电动液压推杆4的端头放置在绝缘橡胶槽601中。当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时,按下控制开关,太阳能供电装置2驱动电动液压推杆4上升,电动液压推杆4端头在绝缘橡胶槽601中移动,带动隔离刀6延铰接处旋转,直至自由端与外动触头接线座301接触,使电线形成闭合回路,此时,绝缘橡胶槽601端部的导电金属片501与危险警报灯5的接线柱分离,危险警报灯5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