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SMA型连接器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0342发布日期:2018-08-14 13:36阅读:11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外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用型SMA 型连接器外壳。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器件,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对于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它是由金属材质的板料经过冲压工艺冲压弯折出来的。由于连接器的金属外壳是用于收容连接器本体,并与收容的连接器本体进行卡扣,故在连接器的金属外壳的冲压过程中,常需对金属材质的板料进行各种切料,目的是使经过切料后的板料能正确地弯折出所需的金属外壳的形状。现有的SMA连接器,其与SMA-K头对接旋紧时,螺套容易脱落,影响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167676U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及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两侧向外延伸出相对设置的两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第一壳体呈间隔开的设置,其中,所述连接器外壳还包括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具有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加强件固定在至少一个所述侧壁上,且所述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相卡扣。

现有的连接器外壳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该装置接口位置不准确,在接口位置不准确时错误地将连接器插入,容易对连接器插口的位置造成损坏,且连接器外壳的结构在错误插入的同时也容易造成损坏,影响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型SMA型连接器外壳,具备设计合理,易找准插口且连接器不易脱落的优点,解决了因插口位置不准确而导致接口损坏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通用型SMA型连接器外壳,包括母接头本体,所述母接头本体底端中部与第一线缆电连接,所述母接头本体顶端两侧均设有筒体,两个所述筒体内均设有空腔,所述母接头本体中部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套设有中心针,所述中心针顶端设有公接头本体,所述公接头本体顶端设有公接头外壳,所述公接头外壳顶端与第二线缆电连接,所述公接头外壳底端两侧均设有卡块,两所述卡块底端均伸入至第一空腔内,两个所述卡块的相背的一侧均匀分布有多个凹槽;两个所述筒体相背的一侧的中部均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均设有挡板,两个所述挡板的一侧均与通孔侧壁铰接,两个所述挡板另一侧均设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均与通孔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挡板的底端均贯穿通孔并延伸至与之相匹配的凹槽内。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挡板相背的一侧外壁上均设有防滑条纹。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空腔底端均设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顶端均与卡块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底端设有中心针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针凹槽的侧壁上设有一层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贯穿孔左右两侧壁均设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与贯穿孔侧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挡板与第一弹簧的组合,能够快速将母接头本体和公接头本体连接,节省了连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筒体和卡块的组合能够准确的找到连接位置,避免因找错连接位置,错误的将连接器插入导致连接器损坏的情况发生;

2、空腔底端设有的第二弹簧,能够对连接器插入时有缓冲的作用,避免损害连接器;中心针凹槽的侧壁上设有的一层橡胶垫能够保护中心针的针头,进一步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该装置设计合理,易找准插口且连接器不易脱落,解决了因插口位置不准确而导致接口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通用型SMA型连接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第一线缆、2-中心针、3-贯穿孔、4-母接头本体、5- 筒体、6-公接头本体、7-公接头外壳、8-第二线缆、9-卡块、10-弹性片、11-挡板、12-通孔、13-第一弹簧、14-凹槽、15-空腔、16- 中心针凹槽、17-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一种通用型SMA型连接器外壳,包括母接头本体4,母接头本体4底端中部与第一线缆1电连接,母接头本体4顶端两侧均设有筒体5,两个筒体5内均设有空腔15,母接头本体4中部设有贯穿孔3,贯穿孔3内套设有中心针2,中心针2顶端设有公接头本体6,公接头本体6顶端设有公接头外壳7,公接头外壳7顶端与第二线缆8电连接,公接头外壳7底端两侧均设有卡块9,通过筒体5 和卡块9的组合能够准确的找到连接位置,避免因找错连接位置,错误的将连接器插入导致连接器损坏的情况发生;两卡块9底端均伸入至第一空腔15内,两个卡块9的相背的一侧均匀分布有多个凹槽14;两个筒体5相背的一侧的中部均设有通孔12,两个通孔12内均设有挡板11,两个挡板11的一侧均与通孔12侧壁铰接,两个挡板11另一侧均设有第一弹簧13,通过挡板11与第一弹簧13的组合,能够快速将母接头本体4和公接头本体6连接,节省了连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两个第一弹簧13均与通孔12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挡板11的底端均贯穿通孔12并延伸至与之相匹配的凹槽14内。

两个挡板11相背的一侧外壁上均设有防滑条纹,两个空腔15底端均设有第二弹簧17,能够对连接器插入时有缓冲的作用,避免损害连接器;两个第二弹簧17顶端均与卡块9相抵,贯穿孔3底端设有中心针凹槽16,中心针凹槽16的侧壁上设有一层橡胶垫,橡胶垫能够保护中心针的针头,进一步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贯穿孔3左右两侧壁均设有弹性片10,弹性片10与贯穿孔3侧壁电连接。

使用时,将公接头本体6的卡块9对准母接头本体4的筒体5并插入,中心针2进入贯穿孔3内,伸入空腔15内的挡板11被卡块9挤压,从而第一弹簧13被压缩,当中心针2头与中心针凹槽16相抵,连接器完成连接,此时卡块9与筒体5底端的第二弹簧17相抵,由于第一弹簧13的弹力作用,将挡板11的一端伸入至凹槽14内,因此将连接器锁紧;当需要分离连接器时,将延伸出筒体5外壁的挡板 11一端按下,此时第一弹簧13被压缩,凹槽14内的挡板11一端从凹槽14抬起,抽出卡块9进而将连接器分离。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