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FFC的压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4685发布日期:2018-08-24 18:44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排线加工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FFC的压胶装置。



背景技术:

FFC即Flexible Flat Cable的缩写,中文为柔性扁平电缆,也称为排线,广泛用于电脑、电视、显示器、扫描仪、光碟机和打印机等各类电子产品中。

而在FFC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压胶操作。在粘胶过程中,FFC与胶带之间可能混入空气或灰尘,导致粘胶后它们之间出现气泡或鼓起,粘胶效果不好,这就需要后期人手去检查,发现次品则需要刮走气泡或刮平它们的连接处,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工人的加工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压胶效果好的压胶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FFC的压胶装置,包括压胶动力组、压胶架、初级压胶组和次级压胶组;

所述压胶架包括前压胶板和后压胶板;所述前压胶板和后压胶板间距设置;

所述压胶动作组包括压胶电机和输送辊组;所述输送辊组设置于所述前压胶板和后压胶板之间,所述压胶电机用于带动所述输送辊组转动;

压胶时,所述次级压胶组的动作端设置于所述输送辊组的上方;所述初级压胶组的动作端也设置于输送辊组的上方,且初级压胶组的动作端处于次级压胶组的动作端的左方;

不压胶时,所述次级压胶组的动作端设置于所述输送辊组的上方;所述初级压胶组的动作端远离所述输送辊组。

优选的,所述初级压胶组包括初级气缸、第一摆转架和第一压辊;

所述第一摆转架由两个第一摆转臂组成;两个第一摆转臂前后间距连接形成第一摆转架;

所述第一摆转臂包括平直段、第一斜段和第二斜段;

所述平直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斜段的一端,所述第一斜段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斜段的一端;

所述第一压辊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平直段的另一端;

压胶时,所述平直段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斜段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二斜段向左下方倾斜;

所述平直段与所述第一斜段的连接处为第一铰接处,所述第一铰接处铰接于所述压胶架上;

两个所述第二斜段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杆相互连接;

所述初级气缸的缸筒安装于所述压胶架上,所处初级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

优选的,所述次级压胶组包括次级气缸、第二摆转架和第二压辊;

所述第二摆转架处于所述第一摆转架的上方;

所述第二摆转架由两个第二摆转臂组成;两个第二摆转臂前后间距设置形成第二摆转架;

所述第二摆转臂包括圆弧段和竖直段;所述圆弧段为圆弧状的板件;所述圆弧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竖直段的一端;

所述第二压辊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圆弧段的另一端;

压胶时,所述第二压辊处于所述输送辊组的上方,所述竖直段呈竖直状态;

所述竖直段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铰接处,所述第二铰接处铰接于所述压胶架上;

两个所述竖直段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相互连接;

所述次级气缸的缸筒安装于所述压胶架上,所述次级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

优选的,所述次级气缸设置有两个,所述次级气缸的活塞杆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

优选的,所述输送辊组包括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

所述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压胶架上,所述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相互等高且位于相邻设置;

压胶时,所述第一压辊处于所述第一转辊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压辊处于第二转辊的正上方;

所述压胶电机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辊和第二转辊转动。

优选的,所述压胶装置还包括排料仓;

所述排料仓从左至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排料仓的左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辊的右端且靠近所述第二转辊;所述排料仓的右端越过所述压胶架的右端。

优选的,所述压胶架还包括多跟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前压胶板和后压胶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初步压胶过后的FFC,进入到所述次级压胶组和输送辊组之间,再一次被压紧,使得FFC与胶带的贴合效果更加好。所以用本申请的压胶装置往FFC上贴上胶带,FFC与胶带之间经过两次下压,可以有效避免压胶后出现气泡或鼓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其中:压胶动力组51,压胶电机511,输送辊组512,第一转辊5121,第二转辊5122,压胶架52,前压胶板521,后压胶板522,支撑杆523,初级压胶组53,初级气缸531,第一摆转架532,第一压辊533,第一连杆534,第一摆转臂5321,第一铰接处535,平直段53211,第一斜段53212,第二斜段53213,次级压胶组54,次级气缸541,第二摆转架542,第二压辊543,第二连杆544,第二摆转臂5421,第二铰接处545,圆弧段54211,竖直段54212,排料仓5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FFC的压胶装置,包括压胶动力组51、压胶架52、初级压胶组53和次级压胶组54;

所述压胶架52包括前压胶板521和后压胶板522;所述前压胶板521和后压胶板522间距设置;

所述压胶动作组包括压胶电机511和输送辊组512;所述输送辊组512设置于所述前压胶板521和后压胶板522之间,所述压胶电机511用于带动所述输送辊组512转动;

压胶时,所述次级压胶组54的动作端设置于所述输送辊组512的上方;所述初级压胶组53的动作端也设置于输送辊组512的上方,且初级压胶组53的动作端处于次级压胶组54的动作端的左方;

不压胶时,所述次级压胶组54的动作端设置于所述输送辊组512的上方;所述初级压胶组53的动作端远离所述输送辊组512。

压胶过程如下:FFC和胶带进入到所述输送辊组512的上方,同时地所述初级压胶组53迅速压下,正好压在胶带和FFC上,使它们相互贴合。初步压胶过后的FFC,进入到所述次级压胶组54和输送辊组512之间,再一次被压紧,使得FFC与胶带的贴合效果更加好。而所述输送辊组512的作用是,不断带动FFC往右移动,

在压胶之前,所述初级压胶组53的动作端远离所述输送辊组512,方便胶带和FFC进入到压胶装置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初级压胶组53包括初级气缸531、第一摆转架532和第一压辊533;

所述第一摆转架532由两个第一摆转臂5321组成;两个第一摆转臂5321前后间距连接形成第一摆转架532;

所述第一摆转臂5321包括平直段53211、第一斜段53212和第二斜段53213;

所述平直段5321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斜段53212的一端,所述第一斜段5321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斜段53213的一端;

所述第一压辊53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平直段53211的另一端;

压胶时,所述平直段53211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斜段53212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二斜段53213向左下方倾斜;

所述平直段53211与所述第一斜段53212的连接处为第一铰接处535,所述第一铰接处535铰接于所述压胶架52上;

两个所述第二斜段5321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杆534相互连接;

所述初级气缸531的缸筒安装于所述压胶架52上,所处初级气缸531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534。

压胶动作前,所述初级气缸531的活塞杆收缩,带动所述第一摆转架532逆时针转动,使得所述第一压辊533处于所述输送辊组512的正上方,调整后便不再调节,这时所述第一压辊533与所述输送辊组512之间的间距恒定了,保证二次压胶效果。

而另外,所述第一摆转臂5321为上述形式设置时,能够很大程度为第二摆转架542避空,使得第二摆转架542的结构更加小。

更进一步地,所述次级压胶组54包括次级气缸541、第二摆转架542和第二压辊543;

所述第二摆转架542处于所述第一摆转架532的上方;

所述第二摆转架542由两个第二摆转臂5421组成;两个第二摆转臂5421前后间距设置形成第二摆转架542;

所述第二摆转臂5421包括圆弧段54211和竖直段54212;所述圆弧段54211为圆弧状的板件;所述圆弧段5421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竖直段54212的一端;

所述第二压辊54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圆弧段54211的另一端;

压胶时,所述第二压辊543处于所述输送辊组512的上方,所述竖直段54212呈竖直状态;

所述竖直段5421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铰接处545,所述第二铰接处545铰接于所述压胶架52上;

两个所述竖直段5421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544相互连接;

所述次级气缸541的缸筒安装于所述压胶架52上,所述次级气缸541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544。

压胶动作前,所述次级气缸541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所述第二摆转架542顺时针转动,使得所述第二压辊543远离所述输送辊组512,直至所述FFC和胶带初初进入到输送辊组512时,所述次级气缸541的活塞杆缩回,带动所述第二摆转架542逆时针转动,使得所述第二压辊543靠近所述输送辊组512,进行压胶动作。因为压胶之前,所述FFC与胶带是相互分离且偏离的,所述第二压辊543远离所述输送辊组512,能够方便所述胶带和FFC进入到压胶组件中。

而所述圆弧段54211能够最大程度地包裹住所述平直段53211和第一斜段53212,有效减少次级压胶组54的结构体型,使得压胶装置更加紧凑。

更进一步地,所述次级气缸541设置有两个,所述次级气缸541的活塞杆均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544。

因为所述第二摆转架542在每次压胶过程均是要摆转的,而第二摆转架542整体结构重量并不低,使用两个次级气缸541能够更快更有力带动所述第二摆转架542摆转。

更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辊组512包括第一转辊5121和第二转辊5122;

所述第一转辊5121和第二转辊5122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压胶架52上,所述第一转辊5121和第二转辊5122相互等高且位于相邻设置;

压胶时,所述第一压辊533处于所述第一转辊5121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压辊543处于第二转辊5122的正上方;

所述压胶电机511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辊5121和第二转辊5122转动。

第一压辊533和第二压辊543均有对应的转辊,使得压制过程更加顺畅和独立。

更进一步地,所述压胶装置还包括排料仓55;

所述排料仓55从左至右向下倾斜设置;所述排料仓55的左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辊5122的右端且靠近所述第二转辊5122;所述排料仓55的右端越过所述压胶架52的右端。

所述排料仓55可以方便压胶后的FFC由所述排料仓55落下,从而使得FFC能够落到压胶机的外侧,方便收集FFC。

更进一步地,所述压胶架52还包括多跟支撑杆523;

所述支撑杆52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前压胶板521和后压胶板522。

所述支撑杆523能够加强所述前压胶板521和后压胶板522的刚度,使得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之间不容易变形,从而令压胶架52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