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机坪避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1385发布日期:2018-09-18 22:45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停机坪避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直升机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公用事业的繁荣必定带动直升机产业的发展,同时直升机产业的发展也能促进公共事业的进步。要使直升机的机动性发挥更完美,就需要更多更规范的直升机停机坪,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住宅小区、商务大楼、中心医院和消防大楼等,对设置在屋顶的直升机停机坪需求尤为突出。目前,公知直升机停机坪带有一根或者两根避雷线,来防止直击雷、感应雷和绕击雷。避雷线防止直击雷、感应雷的效果较好,但是防止绕击雷的效果较差,究其原因,通用的直升机停机坪设计中,避雷线的保护角决定了保护范围,边相导线在避雷线的保护边缘附近,很容易被绕击雷击中,如果增设一根避雷线,便能达到扩大保护范围的作用,但是成本过高。现有的一种活动式接线避雷针,不方便在狭窄的空间使用;一种专业调节避雷装置,需要专业人员调试使用。防止铁塔及其绝缘导线被绕击雷击中,急需一种成本低并且防雷效果好的避雷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防雷绕击、避雷保护半径大、不易损坏的一种停机坪避雷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停机坪避雷装置,包括停机坪,所述的停机坪侧面架设有一端与其可旋转连接的针体,所述的针体的另一端套设有与其同轴线布置且能沿所述轴线伸缩移动的诱雷突针,所述的针体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的针体数量为1~6根,所述的停机坪上设有与针体和诱雷突针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的针体与停机坪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卡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针体与卡槽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针体旋转角度的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包括相适配的手轮和齿轮减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齿轮减速器包括与手轮固定连接的第一主动轮和与针体固定连接的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为3~6。

进一步的,包括连接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两者之间的固定座,所述的停机坪包括侧壁,该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位于侧壁内侧,所述手轮和针体位于侧壁外侧,手轮与第一主动轮之间连接有穿过第一通孔并能沿其轴向往复移动的第一轴体,针体与第一从动轮之间连接有穿过第二通孔并能沿其轴向往复移动的第二轴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针体的可旋转角度为0~90°。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轴体上设有凸块,所述的第一通孔内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卡位,所述的卡位分别对应针体旋转至0°、30°、 60°和90°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针体中部设有控制诱雷突针伸缩移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设于针体外部的绞盘、锥形齿轮、第二从动轮和带有螺纹的丝杆,所述的绞盘与设于针体内部的锥形齿轮和第二从动轮联动,所述的第二从动轮内侧设有与丝杆相适配的螺纹,所述的丝杆与诱雷突针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高效防雷绕击、避雷保护半径大、不易损坏,还能根据需要自行调节避雷针的角度和高度,不妨碍直升机的升降和停放;

2、针体可以旋转至一定角度,用于防雷绕击,不只用于普通使用的避雷效果,还能具有更大的保护范围,为停放的直升机提供更好的防雷保护;

3、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的巧妙设置,能稳定地伸缩诱雷突针,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通过停机坪四侧的卡槽可以收起避雷针,不会影响直升机的升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机构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机构处的俯视剖视图。

图中:1、停机坪;11、卡槽;12、侧壁;121、第一通孔;122、第二通孔;123、卡位;2、针体;3、诱雷突针;4、手轮;5、驱动装置;51、绞盘;、52、锥形齿轮;53、从动轮;54、丝杆;6、齿轮减速器;61、第一主动轮;62、第一从动轮;7、固定座;8、第一轴体;81、凸块;9、第二轴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的:如图1~4所示,一种停机坪避雷装置,包括停机坪1,停机坪1侧面架设有一端与其可旋转连接的针体2,针体2的另一端套设有与其同轴线布置且能沿所述轴线伸缩移动的诱雷突针3,针体2接地。本实用新型是用于直升机停机坪上的避雷装置,具有高效防雷绕击、避雷保护半径大、不易损坏的特点,同时,还能根据需要自行调节避雷针的角度和高度,不妨碍直升机的升降和停放。

在本实施例中,针体2数量为4根并分别设于停机坪1的四侧,停机坪1四侧还设有与针体2和诱雷突针3相适配的卡槽11,针体2 与停机坪1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卡槽11上。针体2与卡槽11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控制针体2旋转角度的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包括相适配的手轮4和齿轮减速器6。针体2的可旋转角度为0~90°。针体2可以旋转至一定角度,用于防雷绕击,不只用于普通使用的避雷效果,还能具有更大的保护范围,为停放的直升机提供更好的防雷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为更好地转动针体2,齿轮减速器6包括与手轮 4固定连接的第一主动轮61和与针体2固定连接的第一从动轮62,第一主动轮61和第一从动轮62相啮合。齿轮减速器6的传动比为4,通过此机构使竖起针体2更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动轮61和第一从动轮62两者之间连接有固定座7,停机坪1包括侧壁12,该侧壁12上设有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22,第一主动轮61和第一从动轮62位于侧壁12内侧,手轮4和针体2位于侧壁12外侧,手轮4与第一主动轮61之间连接有穿过第一通孔121并能沿其轴向往复移动的第一轴体8,针体2与第一从动轮62之间连接有穿过第二通孔122并能沿其轴向往复移动的第二轴体9。第一轴体8上设有凸块81,第一通孔121内设有与凸块81相适配的卡位123,卡位123分别对应针体2旋转至0°、30°、 60°和90°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机构设计巧妙,能通过手轮4的拉动使针体2和诱雷突针3拉出卡槽11,同时通过旋转手轮4使针体2和诱雷突针3转动到一定角度,防止绕击雷的伤害。

在本实施例中,针体2中部设有控制诱雷突针3伸缩的驱动装置 5。驱动装置5包括设于针体2外部的绞盘51、锥形齿轮52、从动轮 53和带有螺纹的丝杆54,绞盘51与设于针体2内部的锥形齿轮52 和从动轮53联动,所述的从动轮53内侧设有与丝杆54相适配的螺纹,丝杆54与诱雷突针3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5的巧妙设置,能稳定地伸缩诱雷突针3,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通过停机坪四侧的卡槽11可以收起针体2和诱雷突针3,不会影响直升机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在直升机需要升降时,针体2和诱雷突针3收起并嵌入在停机坪1四侧的卡槽11内,避免折断。当直升机停放于停机坪1 上时,为保护直升机免受雷击的伤害,需要竖起避雷针。首先,通过手轮4的拉动,再通过第一轴体8、固定座7和第二轴体9的联动,把针体2和诱雷突针3拉出卡槽11;然后转动绞盘51,带动锥形齿轮52和从动轮53转动,因为从动轮53的螺纹作用,使丝杆54旋转并顶起诱雷突针3;待调整至适当长度后,转动手轮4调节针体2和诱雷突针3的角度,使其调节到与地面成30°、60°和90°的位置;完成上述操作后,推入手轮4,使凸块81嵌入卡位123内并完成定位。90°时为正常使用的避雷针效果,根据使用的地方的空间大小,调整为其他角度时,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防止绕击雷的伤害,更好地保护停放在停机坪1上的直升机。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