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纽扣电池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2543发布日期:2018-11-20 20:58阅读:9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窥镜用纽扣电池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用于检查胃、肠等消化道的胶囊式内窥镜医疗器械得到了飞速发展。胶囊式内窥镜通常采用定制电池或纽扣电池串联供电,而电池与电池间的连接可靠性将直接影响产品工作的稳定性、可靠性及人身安全。目前市场上在售胶囊式内窥镜多采用两颗纽扣电池直接串联叠加供电的方式,在产品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震动或外力影响时,将增大两颗电池间的接触电阻值,甚至使两颗电池直接分开,从而导致产品掉电失效;同时由于两颗电池间连接方式为直接串联叠加的方式,受外力还能导致两颗电池歪斜错位,从而致使电池短路,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胶囊型医疗装置[授权公告号为 CN104203074B],它包括壳体和两个电池:上电池和下电池,在上电池与下电池之间设置防止短路构件,防止短路构件确保上电池的正极面与下电池的负极导通,并且防止下电池负极面上的负极与周缘正极部之间的短路。但其依然存在以下问题:其只能起到防止上电池倾斜的目的,即防止上电池与下电池短路,但在受外力时,上电池与下电池同样会相向运动,从而导致产品掉电失效;即便是采用具有粘合能力的构件将上电池和下电池粘合在一起,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构件膨胀或失效,亦能导致上电池的负极与下电池的正极脱开,使产品掉电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稳定性好且可靠性高的内窥镜用纽扣电池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内窥镜用纽扣电池的连接结构,用于将n个纽扣电池串联,其特征在于,包括n-1个由具有粘性的导电材料制成的连接件,两相邻的电池之间均设有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电池的正极粘接,其另一端和与之相邻设置的另一电池的负极粘接。

在上述的内窥镜用纽扣电池的连接结构中,n个所述电池的外部套设有用于使n个电池同轴的套筒,所述电池的外周面贴靠在套筒的内环面。

在上述的内窥镜用纽扣电池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的套筒由绝缘材料制成。

在上述的内窥镜用纽扣电池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套筒的一端具有抵靠在其中一个处于最外端电池的负极端的环形挡沿一,其另一端具有抵靠在另一个处于最外端电池的正极端的环形挡沿二。

在上述的内窥镜用纽扣电池的连接结构中,两相邻的电池之间设有用于防止短路的绝缘支撑件。

在上述的内窥镜用纽扣电池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的绝缘支撑件呈环形且一端抵靠在其中一个电池的正极端,其另一端抵靠在与之相邻设置的另一电池的负极端,上述的连接件设于绝缘支撑件的内部。

在上述的内窥镜用纽扣电池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的绝缘支撑件与电池同轴设置。

在上述的内窥镜用纽扣电池的连接结构中,n≥2。

在套筒的作用下,绝缘支撑件与n个电池同轴设置。绝缘支撑件的内孔孔径小于电池的外径,绝缘支撑件的外径大于电池半径。当套筒由硬质材料制成时,绝缘支撑件的最大外径不大于套筒的内径;当套筒由弹性材料制成时,绝缘支撑件的最大外径可大于套筒的内径。

当n=2时,将其中一个电池的负极朝上放入水平面,将绝缘支撑件放入到该电池上并保证与该电池同轴,将连接件放入到绝缘支撑件的内部并保证连接件的下端与该的负极粘接,随后将另一电池的正极朝下放入到绝缘支撑件上,保证连接件的上端与另一电池的正极粘接,最后套上套筒,完成电池的组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内窥镜用纽扣电池的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相邻电池之间增加了高绝缘性能的绝缘支撑件,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受外力影响时电池短路的风险,安全性高;在两相邻电池之间设置具有粘性的导电连接件,使相邻电池的正负极紧密连接,避免电池间连接不可靠导致接触电阻增大,进而避免断电引起的内窥镜产品性能及人身安全等问题;在外部设置绝缘套筒,将相邻电池进一步固定绝缘,可使整体供电长期可靠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图中,1、电池一;2、电池二;3、连接件;4、绝缘支撑件;5、套筒;6、环形挡沿一;7、环形挡沿二;8、电池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n=2,即电池为2个:电池一1和电池二2。

如图1所示的内窥镜用纽扣电池的连接结构,包括设于电池一1与电池二2 之间的用于连接电池一1正极与电池二2负极的连接件3,连接件3由具有粘性的低阻抗导电材料制成,连接件3的一端与电池一1的正极粘接,另一端与电池二2的负极粘接,电池一1与电池二2之间还设有用于防止短路的绝缘支撑件4。

如图1所示,电池一1与电池二2的外部套设有用于使电池一1与电池二2 同轴的套筒5,电池一1的外周面贴靠在套筒5的内环面,电池二2的外周面贴靠在套筒5的内环面,套筒5由绝缘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套筒5由材料制成,具体为弹性橡胶制成的弹性橡胶套。其中套筒5的内径小于电池一1和电池二2的外径,由于套筒5具有弹性,可将电池一1和电池二2紧紧包裹住,电池一1与套筒5之间的摩擦力大,电池一1 无法轴向运动,同理电池二2无法轴向运动,有效限制了电池一1与电池二2 的位置。

如图1所示,绝缘支撑件4呈环形且一端抵靠在电池一1的正极端,其另一端抵靠在电池二2的负极端,连接件3设于绝缘支撑件4的内部。为了达到更好的绝缘效果,绝缘支撑件4的最大外径可大于套筒5的内径。

安装时,将电池二2的负极朝上放入水平面,将绝缘支撑件4放入到电池二2上并保证与电池二2同轴,将连接件3放入到绝缘支撑件4的内部并保证连接件3的下端与电池二2的负极粘接,随后将电池一1的正极朝下放入到绝缘支撑件4上,保证连接件3的上端与电池一1的正极粘接,同时保证电池一1 与电池二2同轴,最后将电池一1、电池二2、连接件3和绝缘支撑件4整体装入到套筒5内,完成电池的组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2所示,n=2,即电池为2个:电池一1和电池二2。

套筒5的一端具有抵靠在电池一1负极端的环形挡沿一6,其另一端具有抵靠在电池二2正极端的环形挡沿二7,在套筒5的作用下,绝缘支撑件4与电池一1和电池二2同轴设置。绝缘支撑件4的内孔孔径小于电池一1或电池二2 的外径,且绝缘支撑件4的最大外径等于套筒5的内径。

安装时,将电池二2的负极朝上放入水平面,将绝缘支撑件4放入到电池二2上并保证与电池二2同轴,将连接件3放入到绝缘支撑件4的内部并保证连接件3的下端与电池二2的负极粘接,随后将电池一1的正极朝下放入到绝缘支撑件4上,保证连接件3的上端与电池一1的正极粘接,且保证电池一1 与电池二2同轴,最后将整体装入到套筒5内,完成电池的组装。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3所示,n=3,即电池为3个:电池一1、电池二2和电池三8。

从上到下依次有电池一1、第一连接件3、第一绝缘支撑件4、电池二2、第二连接件3、第二绝缘支撑件4和电池三8,在电池一1、电池二2、电池三8 的外部套设一套筒5,使电池一1、电池二2、电池三8同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