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213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封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防漏电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作为各种电子装置的能量来源,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中,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数码相机、甚至打印机芯片等。就工业生产而言,电池生产商以及生产带有电池的电子产品的厂商需要面对电池在尚未安装到电路前的放电问题,电池未使用前的放电消耗会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中国专利CN201020272178. 9披露了一种具有延伸臂的纽扣电池结构,其是在电池未安装前,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开,并通过焊接或拧紧螺丝的方式将电池固定到电路板上。 该技术方案提供的防止漏电的方式是在安装前,仅将电池的一端固定到电路板上,而另一端不固定在电路板上;在安装时将未固定的另一端固定在电路板上,这样,在安装前,就可避免纽扣电池放电。但是,上述通过延伸臂的纽扣电池结构中,加工难度较大,延伸臂与电路板连接时易出现连接不良;同时,该种方式中,也没有考虑到潮湿空气的影响,由于潮湿空气也是电荷导体,电池在潮湿空气中会通过空气中的水汽和灰尘放电,电池在安装前,带电量和电压都会有一定的损失,仍存在漏电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电池结构简单,可有效防止电池漏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外壳、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所述第一电极具有第一电极端;所述第一电极端与第一电极引线之间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电隔离结构,所述电隔离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空腔,以及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热熔导电材料;所述第一电极端和第一电极引线的端部分别位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第一电极端和第一电极引线的端部之间具有预设距离。上述的电池中,所述第一电极为正电极或负电极。上述的电池中,所述外壳为导热的电绝缘外壳。上述的电池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外还分别设置有隔热层。上述的电池中,所述第二电极还具有第二电极端,所述第二电极端与第二电极引线之间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所述电隔离结构,所述电隔离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空腔,以及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热熔导电材料,所述第二电极端和第二电极引线的端部分别位于所述电隔离结构的空腔内,且所述第二电极端和第二电极引线的端部之间具有预设距
1 O上述的电池中,所述空腔包括在所述电极端和电极引线相对位置处形成的第一空腔,以及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所述热熔导电材料。上述的电池中,所述电池整体封装成直插式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的出线端位于电池的同一侧;或者,所述电池整体封装成直插式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的出线端位于电池的两侧。上述的电池中,所述电池整体封装成贴片式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的接触端位于电池的两侧;或者,所述电池整体封装成贴片式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的接触端位于电池的同一侧。上述的电池中,所述电池上还设置有调整电池输出电压的电压调整装置。上述的电池中,所述电压调整装置为可变电阻,所述可变电阻串联连接在所述电池的第一电极引线或第二电极引线上;所述可变电阻上连接有调节电阻的调节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通过在电极端和电极引线之间设置电隔离结构,使得电池未安装前,可利用电隔离结构中的空腔对电极端和电极引线进行电隔离,使得电极端不会与外界电接触,可有效避免电池外接引线通过导电物质产生的放电现象;同时,在电池安装时,可利用焊接时产生的热量对设置在空腔内的热熔导电材料进行加热、熔化,使得熔化后的热熔导电材料将电极端和电极引线之间电连接,以为电路板提供电能。本实施例电池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在电池安装到电路板前,可有效防止电池漏电。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池的封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电池的封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电池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电池包括外壳1、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外壳1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引线22和第二电极引线32,第一电极2具有第一电极端21 ;第一电极端21与第一电极引线22之间相对的位置设置电隔离结构4,该电隔离结构4包括设置在外壳1内的空腔41,以及设置在空腔41 内的热熔导电材料42 ;第一电极端21和第一电极引线22的端部分别位于空腔41内,且第一电极端21和第一电极引线22的端部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为正电极,第二电极3为负电极。电池安装前,第一电极端21和第一电极引线22之间通过空腔 41电隔离,只有在电池焊接到电路板上时,从第一电极引线22传导过来的热量会将设置在空腔41内的热熔导电材料42熔化,熔化后的热熔导电材料会将第一电极端21与第一电极引线22电连接在一起。使得电池安装前,不会因为第一电极引线22与第二电极引线32间导通造成电池漏电。[0029]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电极端21和第一电极引线22分别嵌设在外壳1上, 第一电极引线22的一端位于外壳1的外部,另一端位于外壳1的内部;空腔41包括形成在第一电极端21和第一电极引线22相对位置的第一空腔,以及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空腔, 该第二空腔内设置有热熔导电材料。在热熔导电材料熔化前,空腔41可将第一电极端21与第一电极引线22电隔离,使得电池未安装前,该第一电极端21与外界是电隔离的,且不与外界空气接触,可有效避免电池安装前外接的电极引线通过导电物质,例如空气中的水汽、 灰尘等进行放电消耗,防止电池的漏电。本实施例中,在电池焊接到电路板时,为使空腔41内的热熔导电材料42快速熔化,外壳1可设置成导热材料,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外壳1为导热的电绝缘外壳。这样,电池安装时,焊接产生的热量也可通过该外壳1传导至空腔,使空腔内的热熔导电材料快速熔化。本实施例中,为保护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外还分别设置有隔热层,可避免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受热损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第一电极2也可以为电池的负极,而第二电极3 为电池的正极,只要在电池的一个电极形成有电隔离结构,就可以避免电池外接引线通过导电物质而产生的放电现象。综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通过在电极端和电极引线之间设置电隔离结构,使得电池未安装前,可利用电隔离结构中的空腔对电极端和电极引线进行电隔离,使得电极端不会与外界空气接触,可有效避免电池外接引线通过导电物质产生的放电现象; 同时,在电池安装时,可利用焊接时产生的热量对设置在空腔内的热熔导电材料进行加热、 熔化,使得熔化后的热熔导电材料将电极端和电极引线之间电连接,为电路板提供电能。本实施例电池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在电池安装到电路板前,可有效防止电池漏电。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图1所示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可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均设置有电隔离结构,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电池的第二电极3侧也设置有电隔离结构,具体地,第二电极3还具有第二电极端 31,第二电极端31和第二电极引线32的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电隔离结构,第二电极端31和第二电极引线32的端部分别位于电隔离结构的空腔内,且第二电极端31和第二电极引线 32的端部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其具体设置方式与在正极,即第一电极2侧设置方式相同,具体结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即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侧均设置有电隔离结构,在电池焊接到电路板前,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即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的电极端均与相应的电极引线电隔离,从而可有效避免电池安装前外接引线通过导电物质而产生放电现象,可有效减少电池的漏电。在上述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便于电池的安装和焊接,还可将电池封装成不同的结构形式,以将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直接与电路板焊接连接,以提高电池安装的便利性。下面将对不同结构的封装方式进行说明。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池的封装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电池整体可封装成直插式结构,且第一电极引线22和第二电极引线32的出线端分别位于电池的两侧。[0038]本实施例封装结构可适合上述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的电池,以将电池封装成直插式结构,形成轴向式电池,使得电池安装到电路板上时,电极引线可穿过电路板的通孔, 在电路板的另一面焊接固定。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电池的封装结构示意图。与上述图3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电池封装成的直插式结构中,第一电极引线22和第二电极引线32 的出线端位于电池的同一侧。本实施例通过将电极引线设置在电池的同一侧,可便于垂直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池的安装需要,将电池直接垂直插在电路板上进行焊接。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电池的封装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电池整体可封装成贴片式结构,电池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电连接的接触端5,即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的接触端位于电池的两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也可在电池的一端分别设置与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电连接的接触端,使得贴片电池的电连接端位于电池的同一侧。本实施例贴片式结构的电池,安装到电路板时,不需要将电极引线穿过电路板,在电池的同一面上进行焊接固定即可,可适用于贴片式电连接的电路板的安装和焊接中。此外,随着电池寿命的增加,电池内阻会慢慢增大,势必造成电压降产生变化。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上还设置有电压调整装置,以调整电池输出电压,具体地,该电压可调装置具体可以为可变电阻,该可变电阻串联连接在电池的第一电极引线或第二电极引线上,且可变电阻上连接有调节部件,以调节电阻大小,进而调节电压的输出电压。实际应用中,电压调整装置可包括设置电池外壳内部的电压调整部件,以及设置在电池外壳外部的控制部件,其中,用户对控制部件进行操作,控制部件调节电压调整部件,电压调整部件将电池电压精确调整到外围电路所需要的电压,使电池具有较高的适用度。上述电压调整部具体可以是可变电阻,通过与电池串联分压调节电池电压。上述控制部件可以是一个手动操作的旋转拨盘,也可以是一个滑动开关。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包括外壳、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外壳上设置有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所述第一电极具有第一电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端与第一电极引线之间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电隔离结构,所述电隔离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空腔,以及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热熔导电材料;所述第一电极端和第一电极引线的端部分别位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第一电极端和第一电极引线的端部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为正电极或负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导热的电绝缘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外还分别设置有隔热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还具有第二电极端,所述第二电极端与第二电极引线之间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所述电隔离结构,所述电隔离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空腔,以及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热熔导电材料,所述第二电极端和第二电极引线的端部分别位于所述电隔离结构的空腔内,且所述第二电极端和第二电极引线的端部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包括在所述第一电极端和第一电极引线相对的位置处形成的第一空腔,以及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所述热熔导电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整体封装成直插式结构, 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的出线端位于电池的同一侧;或者,所述电池整体封装成直插式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的出线端位于电池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整体封装成贴片式结构, 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的接触端位于电池的两侧;或者,所述电池整体封装成贴片式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的接触端位于电池的同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上还设置有调整电池输出电压的电压调整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整装置为可变电阻,所述可变电阻串联连接在所述电池的第一电极引线或第二电极引线上;所述可变电阻上连接有调节电阻的调节部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外壳、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外壳上有第一电极引线和第二电极引线,所述第一电极具有第一电极端;所述第一电极端与第一电极引线之间相对的位置设置电隔离结构,所述电隔离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空腔,以及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的热熔导电材料;所述第一电极端和第一电极引线的端部分别位于所述空腔内,且所述第一电极端和第一电极引线的端部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可有效防止电池安装前的漏电。
文档编号H01M2/34GK202282410SQ20112045132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陈浩 申请人: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