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拖曳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4807发布日期:2019-04-09 22:2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静电拖曳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领域,特别是一种防静电拖曳电缆。



背景技术:

拖曳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会随着工作端的移动不停地移动,因此会与其它物体产生摩擦。一般的电缆护套都是绝缘材料,因此在摩擦情况下会产生静电。在许多对防静电要求严格的场合尤其是需要拖曳使用的场合,比如有爆炸性物质的加工场合或对静电干扰要求严格的场合,需要防静电拖曳电缆。因此,防静电拖曳电缆除了需要具备一般电缆的结构和性能外,还需要同时具备耐磨和防静电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静电拖曳电缆,在电缆内护套外部设置以聚醚型聚氨酯与超细导电炭黑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导电外护套,强度高,耐磨性好,能够充分满足拖曳电缆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静电拖曳电缆,包括缆芯及内护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最外层的半导电外护套,该半导电外护套采用聚氨酯半导电外护套,所述内护套与所述半导电外护套之间设置有导电层。

而且,所述半导电外护套的电阻率为60-80Ω.cm。

而且,所述内护套厚度为0.5-0.8mm。

而且,所述内护套与所述半导电外护套之间设置的导电层为铜带绕包层。

而且,所述铜带绕包层为双层间隙绕包,铜带厚度为0.05-0.1mm,铜带纵向与电缆轴向间夹角不小于60°。

而且,所述内护套与所述半导体外护套之间设置的导电层为有金属-塑料复合带绕包层及铜排流线。

而且,所述金属-塑料复合带厚度为0.025-0.05mm,金属-塑料复合带纵向与电缆的轴向间夹角不小于60°。

而且,所述内护套与所述半导体外护套之间设置的导电层为铜丝疏绕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拖曳电缆,采用聚醚型聚氨酯半导电外护套,充分利用了聚醚型聚氨酯高强度和高耐磨性的特点,使得电缆能够充分满足拖曳电缆的使用要求;电缆导电层的使用提高了消除因摩擦而产生静电电荷的效率,从而使电缆具备了良好的静电消除能力。

2、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拖曳电缆,内护套与半导电外护套之间设置有铜带绕包层;铜带绕包层为双层间隙绕包,铜带厚度为0.05-0.1mm,铜带纵向与电缆轴向间夹角不小于60°,不但充分保证电缆了的柔软性也保证了以及绕包铜带在反复弯曲使用中不断裂,有利于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拖曳电缆,内护套与半导体外护套之间设置有金属-塑料复合带绕包层及铜排流线,金属-塑料复合带厚度为0.025-0.05mm,金属-塑料复合带纵向与电缆的轴向间夹角不小于60°,确保了电缆的柔软性,而其中铜排流线的使用保证了金属与塑料复合带绕包层的导电连续性。

4、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拖曳电缆,内护套与半导体外护套之间设置有铜丝疏绕层,更高效地将拖曳电缆在工作中因摩擦而产生的静电消除。

5、本实用新型的防静电拖曳电缆,不但满足拖曳电缆对柔软性、耐磨性等方面的要求,而且具有良好的静电消除能力,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适用于对静电要求严格的有爆炸性物质、电子元件生产等场合拖曳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半导电外护套、2-导电层、3-内护套、4-缆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防静电拖曳电缆,包括缆芯4及内护套3,其还包括位于最外层的半导电外护套1,该半导电外护套采用聚醚型聚氨酯作为基材添加导电炭黑混合材质制成的聚氨酯半导电外护套。聚醚型聚氨酯具有较高的强度、优异的耐磨性能以及较好的耐水解性能特别适用于拖曳电缆。根据电缆缆芯直径的不同,半导电外护套的厚度为为0.6~1.5mm,能够较好地兼顾机械性能、耐磨性能和导电性能。导电炭黑的添加量为以控制混合后的体积电阻率为60-80Ω.cm为准。

导电炭黑为超细导电炭黑,粒径为10-25nm。超细导电炭黑有利于在聚氨酯基材中的分散,提高导电性能以及减少因炭黑的添加对聚氨酯基材机械物理性能的负面影响。半导电外护套的电阻率为60-80Ω.cm。

内护套可以是挤出包覆的,内护套的材质根据电缆本身性能的需要选取。内护套厚度为0.5-0.8mm。内护套也可以是绕包型的,用适当的材料绕包在缆芯外面。

内护套与所述半导电外护套之间设置有导电层2。

内护套与所述半导电外护套之间设置的导电层为铜带绕包层。铜带绕包层为双层间隙绕包,铜带厚度为0.05-0.1mm,铜带纵向与电缆轴向间夹角不小于60°。不但充分保证电缆了的柔软性也保证了以及绕包铜带在反复弯曲使用中不断裂,有利于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

内护套与所述半导体外护套之间设置的导电层为金属-塑料复合带绕包层及铜排流线。金属-塑料复合带厚度为0.025-0.05mm,金属-塑料复合带纵向与电缆的轴向间夹角不小于60°。确保了电缆的柔软性,而其中铜排流线的使用保证了金属与塑料复合带绕包层的导电连续性。

内护套与所述半导体外护套之间设置的导电层为铜丝疏绕层。更高效地将拖曳电缆在工作中因摩擦而产生的静电消除。

本实用新型虽公开了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