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4828发布日期:2018-09-14 23:1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连接插头,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源连接领域中,插头和插座的使用十分广泛。根据不同的电源连接要求,电源连接插头的结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目前,电源连接插头结构具有一体式和分体式两种结构,一体式插头就是插头与导线是一体成型的,插头与导线不可分离,且导线长度一般不能变化;一体式插头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能,但制作工艺较为麻烦,成本较高,并且不利于导线长度的灵活变化。分体式插头就是先将插头与导线分别成型,然后将插头与导线连接在一起,这种插头可以拆卸,使用更加灵活;分体式插头具有拆装方便等优点,便于维护,使用也非常广泛,正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分体式插头结构一般分为上下两部分,在插头安装时,将上下两部分分开,导线放入其中一部分并与插头电极组件连接,然后将上下两个部分通过螺栓组装在一起即可。但是,采用现有分体式结构,其上下两个部分在插头的结合部分易因受到拉力、胀力等影响而发生变形翘曲,从而发生松动、开缝等状况,严重影响分体式插头结构的密封性能。

特别地,在许多家电(如电饭锅等)、电脑、电瓶车充电器等用电设备的电源线中,经常使用到品字尾、双孔插尾和IEC电源插头等尾插结构,此类电源连接尾插结构能够稳定地与相匹配的插座结构连接配合,电源连接安全稳定,因此在电源连接中应用十分广泛。但对于品字尾、双孔插尾和IEC电源插头等尾插结构而言,采用现有分体式结构,其上下两个部分在插头前部结合部分易因受热膨胀等因素而发生变形翘曲,从而发生松动、开缝等状况,严重影响整个插头的密封性能。为此,对于上述分体式插头结构亟需进行结构优化,以防止上下两部分配合结构出现膨胀变形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可拆式电源插头存在上下两部分壳体结合处易发生翘曲变形而导致插头密封性能下降等不足,提供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插头的基座和上盖通过凹凸的榫头结构滑动扣合,且基座和上盖的对接缝不在插头的插孔端面上,在方便插头拆装的情况下,有效防止了基座和上盖结合面因受热变形裂开的状况以及受拉力、胀力而发生松动变形,有效提高了可拆式电源插头的密封性能,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包括基座和上盖,所述的基座和上盖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基座和上盖组成的空腔内设有导电接触组件,所述的基座上设有基座插接部,所述的上盖上设有上盖插接部,所述的基座插接部的前端面向上延伸为整个插头结构的前端面,且在基座插接部前端面内侧设有基座凹凸结构,所述的上盖插接部的前端设有与基座凹凸结构相配合的上盖凹凸结构,所述的上盖凹凸结构能够在基座和上盖的结合面上沿一方向推入基座凹凸结构内以使基座和上盖滑动扣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座凹凸结构和上盖凹凸结构为相配合的榫头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盖凹凸结构沿插头的插接方向推入基座凹凸结构内以使基座和上盖的前端紧密结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座的结合面上设有基座密封台,所述的上盖的结合面上设有上盖密封台,所述的基座密封台和上盖密封台凹凸配合形成密封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座插接部的前部设有连接基座和上盖结合面的导流槽,所述的导流槽连通设于基座插接部底部的导流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座和上盖通过螺栓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导电接触组件采用铜螺柱结构与电源线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座的尾部设有一体成型的尾套,所述的尾套内设有用于固定电源线的束线套。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其由基座、上盖和设于基座和上盖组成空腔内的导电接触组件,在基座的基座插接部上设有基座凹凸结构,在上盖的上盖插接部上设有与基座凹凸结构相配合的上盖凹凸结构,基座插接部的前端面向上延伸为整个插头结构的前端面,上盖凹凸结构能够在基座和上盖的结合面上沿一方向推入基座凹凸结构内以使基座和上盖滑动扣合,在方便插头拆装的情况下,基座和上盖的对接缝不在插头的插孔面上,插孔所在的端面上无缝隙,从而杜绝了插头前端面受热胀裂开口;并且,通过凹凸榫头结构有效防止了基座和上盖结合面因受热变形裂开的状况以及受拉力、胀力而发生松动变形,有效提高了可拆式电源插头的密封性能,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其基座凹凸结构和上盖凹凸结构为相配合的榫头结构,结构简单,滑动扣合牢固稳定;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其基座上设有基座插接部,上盖上设有上盖插接部,组成品字尾、双孔插尾和IEC电源插头等尾插结构,上盖凹凸结构沿插头的插接方向推入基座凹凸结构内以使基座和上盖的前端紧密结合,有效解决了现有尾插的插接部前端因受热而发生膨胀变形的问题,提高了此类可拆式尾插的密封性能,使用更加安全可靠;(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其基座的结合面上设有基座密封台,上盖的结合面上设有上盖密封台,基座密封台和上盖密封台凹凸配合形成密封面,通过凹凸的密封台密封配合,使得上盖和基座的密封更加可靠,提高了插头的防水防尘性能;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其基座插接部的前部设有连接基座和上盖结合面的导流槽,导流槽连通设于基座插接部底部的导流孔,在插头遇水后,能够将进入基座和上盖结合面中的水导入导流槽内,并通过导流槽导入导流孔内排出,有效防止了液体进入插头内部而引起安全事故;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其基座和上盖通过螺栓连接,连接牢固,且拆装方便;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其导电接触组件采用铜螺柱结构与电源线相连接,便于导线与导电接触组件进行连接,并且电连接稳定可靠,能够通电更大电流,安全性更好;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其基座的尾部设有一体成型的尾套,尾套内设有用于固定电源线的束线套,对导线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有效解决了导线线头在插头内部晃动的问题,使得可拆式插头具有一体式插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K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M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N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其中,图9(a)示出了基座和上盖的上下配合状态;图9(b)示出了上盖在基座上的推动卡合状态;图9(c)示出了基座和上盖通过螺栓进行连接的状态。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基座;1-1、基座插接部;1-1-1、基座凹凸结构;1-2、导电接触组件;1-3、基座密封台;1-4、导流槽;1-5、导流孔;2、上盖;2-1、上盖插接部;2-1-1、上盖凹凸结构;2-2、上盖密封台;3、螺栓;4、尾套;5、束线套;6、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包括基座1和上盖2,基座1和上盖2可拆卸式连接,基座1和上盖2组成的空腔内设有导电接触组件1-2,优选地,基座1和上盖2通过螺栓3进行连接,在基座1和上盖2上设有贯穿的螺栓孔,在基座1底部嵌入螺母,从上向下穿入螺栓3将基座1和上盖2牢固连接,螺栓3设于插头的中部较佳,能够使得插头的各个部分均具有较好的锁紧力。基座1上设有基座插接部1-1,上盖2上设有上盖插接部2-1,组成品字尾、双孔插尾和IEC电源插头结构,在插头结构的前端面上设有插孔,如两眼或三眼插孔。与现有技术不同地是,基座插接部1-1的前端面向上延伸为整个插头结构的前端面,这样,插孔所在的端面整体位于基座插接部1-1上,且插孔所在的端面高于基座1和上盖2的结合面,使上盖插接部2-1的前端面与插孔所在端面的内侧相结合,从而基座1和上盖2的对接缝不在插孔所在的端面上,插孔所在的端面上无缝隙,从而杜绝了插头前端面受热胀裂开口。并且在基座插接部1-1前端面内侧设有基座凹凸结构1-1-1,上盖插接部2-1的前端设有与基座凹凸结构1-1-1相配合的上盖凹凸结构2-1-1,上盖凹凸结构2-1-1能够在基座1和上盖2的结合面上沿一方向推入基座凹凸结构1-1-1内以使基座1和上盖2滑动扣合,采用上述结构,上盖2能够插配在基座1中,有效防止了上盖2变形翘起,同时配合螺栓3固定,使得可拆式插头形成稳定牢固的结构,使用过程中的拉力和受热胀力不会产生影响,保证了插头的密封性能,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基座凹凸结构1-1-1和上盖凹凸结构2-1-1优选为相配合的榫头结构,结构简单,滑动扣合牢固稳定。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由基座插接部1-1和上盖插接部2-1组成插接部,可以为品字尾、双孔插尾和IEC电源插头结构,优选地,上盖凹凸结构2-1-1沿插头的插接方向推入基座凹凸结构1-1-1内以使基座1和上盖2的前端紧密结合,有效解决了现有尾插的插接部前端因受热而发生膨胀变形的问题,提高了此类可拆式尾插的密封性能,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如图4和图7所示,基座凹凸结构1-1-1优选设于基座插接部1-1的前端两侧,上盖凹凸结构2-1-1优选设于上盖插接部2-1的前端两侧,使得基座1和上盖2连接更加牢固稳定。为了进一步提高插头的密封性,在基座1的结合面上设有基座密封台1-3,上盖2的结合面上设有上盖密封台2-2,基座密封台1-3和上盖密封台2-2凹凸配合形成密封面;优选地,基座密封台1-3为向外凸出的凸台,上盖密封台2-2为向内凹陷的凹槽,利用凸台与凹槽紧密配合,实现了上盖2与基座1四周的密封,使得上盖2和基座1的密封更加可靠,提高了插头的防水防尘性能。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可拆式插头的防水性能,在基座插接部1-1的前部设有连接基座1和上盖2结合面的导流槽1-4,导流槽1-4连通设于基座插接部1-1底部的导流孔1-5,在插头遇水后,能够将进入基座1和上盖2结合面中的水导入导流槽1-4内,并通过导流槽1-4导入导流孔1-5内排出,有效防止了液体进入插头内部而引起安全事故。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导电接触组件1-2采用铜螺柱结构与电源线6相连接,在连接时,将电源线6对应的相线插入对应的穿线孔中拧紧铜螺柱即可,便于电源线6与导电接触组件1-2进行连接,并且电连接稳定可靠,能够通电更大电流,安全性更好。上述的导电接触组件1-2的具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可采用U性弹性导电片等,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基座1的尾部设有一体成型的尾套4,尾套4内设有用于固定电源线6的束线套5,对导线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有效解决了导线线头在插头内部晃动的问题,使得可拆式插头具有一体式插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尾套4的具体参见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005658.0”,名称为:“一种带有尾套的分体式接线插头”的专利申请案。

参见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组装时,首先按图9(a)所示将上盖2与基座1向后错开一定距离,如2~3mm,将上盖2扣在基座1上;然后按图9(b)箭头所示方向向前推动上盖2,将上盖2向前推动抵在基座1上,使上盖凹凸结构2-1-1卡入基座凹凸结构1-1-1内,此时上盖2上的螺栓孔与基座1上的螺栓孔正对;最后按图9(c)所示状态将上盖2和基座1利用螺栓3连接起来。拆卸的方法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拆卸式电源连接插头结构,插头的基座和上盖通过上盖凹凸结构和基座凹凸结构滑动扣合,且基座和上盖的对接缝不在插头的插孔端面上,在方便插头拆装的情况下,有效防止了基座和上盖结合面因受热变形裂开的状况以及受拉力、胀力而发生松动变形,有效提高了可拆式电源插头的密封性能,提高了使用安全性。特别地,对于品字尾、双孔插尾和IEC电源插头等尾插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尾插的插接部前端因受热而发生膨胀变形的问题,提高了此类可拆式尾插的密封性能,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