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压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4858发布日期:2018-09-21 21:2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长油隙放电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均压球。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是工矿企业与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主要进行电压等级的变换,以便于长距离的输电。而变压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尤其是油浸式变压器,会产生长油隙放电击穿的现象。目前业内普遍认为的长油隙放电击穿的原因为:变压器油中混入了杂质,从而导致变压器长油隙放电击穿。其中,变压器油中的杂质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变压器在制造期间以及变压器油注入的过程中难免有杂质混入;(2)变压器油与大气接触时,会从大气中吸收气体和水分,且逐渐被氧化;(3)常有各种纤维、碎屑等杂质从固体绝缘物上脱落到变压器油中;(4)运行中变压器油本身也会老化,分解出气体,水分和聚合物。这些杂质附近会产生局部强电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这些杂质沿电力线逐渐排列成“小桥”,由于杂质的电导较大,使泄漏电流增大,发热增多,促使水分汽化,形成气泡,而气泡中的场强比油高但耐压场强比油小,所以,气泡中会发生电离过程并逐渐发展,最终导致小桥通道被电离击穿。目前国内外对长油隙放电研究相对较少,只是针对发生故障的变压器进行反措研究,但未能从结构上找到有效降低油杂质对长油隙放电影响的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均压球,用于解决目前国内外对长油隙放电研究相对较少,只是针对发生故障的变压器进行反措研究,但未能从结构上找到有效降低油杂质对长油隙放电影响的方法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压球,包括:均压球本体、绝缘纸和绝缘隔板;所述均压球本体的外壁包裹有一层所述绝缘纸,所述绝缘纸的外表面覆盖有至少一层绝缘隔板;每层所述绝缘隔板的外壁包裹有绝缘纸。优选地,所述绝缘隔板的层数为2层。优选地,所述绝缘隔板的厚度为5mm。优选地,所述均压球本体安装于500kV变压器的套管下。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在均压球外壁包裹有绝缘纸,并且在包裹的绝缘纸的外表面还覆盖有外表面包裹有绝缘纸的绝缘隔板,通过上述的在均压球外表面加绝缘覆盖的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油杂质对长油隙放电的影响,提高电位区长油隙放电的击穿电压,降低发生长油隙放电击穿事故的概率,解决了目前国内外对长油隙放电研究相对较少,只是针对发生故障的变压器进行反措研究,但未能从结构上找到有效降低油杂质对长油隙放电影响的方法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均压球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在改造前的均压球外侧施加感应电压的模拟结果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在采用改造方案1改造后的均压球外侧施加感应电压的模拟结果示意图图2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在采用改造方案2改造后的均压球外侧施加感应电压的模拟结果示意图图2d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在采用改造方案3改造后的均压球外侧施加感应电压的模拟结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均压球,解决了目前国内外对长油隙放电研究相对较少,只是针对发生故障的变压器进行反措研究,但未能从结构上找到有效降低油杂质对长油隙放电影响的方法的技术问题。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均压球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均压球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均压球本体1、绝缘纸2和绝缘隔板3;所述均压球本体1的外壁包裹有一层所述绝缘纸2,所述绝缘纸2的外表面覆盖有至少一层绝缘隔板3;每层所述绝缘隔板3的外壁包裹有绝缘纸。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均压球本体安装于500kV变压器的套管下。进一步地,为了获得较好的绝缘屏蔽效果,所述绝缘隔板3的层数为2层,所述绝缘隔板3的厚度为5mm。为了验证上述的均压球结构改造方案对长油隙放电影响的降低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将以具体的试验应用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针对500kV三菱主变压器套管下瓷套均压球的位置,考虑现场实施及改造工艺提出3种绝缘改造方案(见表1)。由于绝缘层如果太厚了成型会困难,反而会影响均压球的绝缘效果,因此不是绝缘层加的越多越好;另外,还需要考虑工艺条件对绝缘层的叠加的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选出了较为容易实施的三种绝缘结构的改造方案进行试验。表1三种均压球的绝缘结构改造方案方案改造内容改造方案1均压球外加2层绝缘隔板改造方案2均压球外至包裹一层绝缘纸,不加绝缘隔板改造方案3均压球外加1层绝缘隔板仿真运用软件TElax-2D采取二维有限元电场计算方法,分析最严重工况工频试验施加电压为680kV的情况,计算依据改造方案改造后的油隙各部位电场安全系数。其中安全系数的判断按照设计标准,以一定的油品质为基础,如果现场运行的油品质差异较大,安全系数不能完全显示其安全性,根据设计标准,安全系数大于1.0表示绝缘结构安全,小于1.0表示安全性不足。根据模型参数图,建立二维电场模型,其中均压球施加680kV感应电压,套管从下端沿轴向高度向上施加0-680kV线性感应电压,计算模型及结果如图2a~2d所示。对图2a~2d中安全系数最小处进行求取,并得到如下结果:改造前最小安全系数为1.14,其中,感应电压680kV下均压球表面最大场强8.30kV/mm,屏蔽棒表面最大场强2.38kV/mm;采用改造方案1改造后最小安全系数为1.19,其中,感应电压680kV下均压球表面最大场强7.07kV/mm,屏蔽棒表面最大场强2.38kV/mmm;改用改造方案2改造后最小安全系数为1.19,其中,感应电压680kV下均压球表面最大场强7.07kV/mm,屏蔽棒表面最大场强2.38kV/mmm;采用改造方案3改造后最小安全系数为1.15,其中,感应电压680kV下均压球表面最大场强6.2kV/mm,屏蔽棒表面最大场强2.38kV/mmm。对比分析采用三种改造方案绝缘改造前后均压球前高电位区油隙最大场强及最小安全系数情况,计算结果列于表2。表2绝缘改造前和改造后500kV均压球电场计算结果对比由表2可知,改造前套管结构安全系数尚够,但是由于绝缘油品质受运行环境的影响大,长期运行可靠性低。采用三种均压球的绝缘结构改造方案进行绝缘改造后,安全裕度相应提高,场强值降低,特别是长油隙场强值降低较多,在油品质变化的运行条件下,能够满足长期安全可靠的运行要求。综合比较三种改造方案的改造效果,三种均压球的绝缘结构改造均能提高安全裕度,但改造方案1的改造效果最佳,因而改造方案1可在实际现场推广过程中优先采用。现场使用绝缘改造后的均压球,有效降低了该电位区长油隙放电的发生概率。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均压球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