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释性电工圆铝杆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6715发布日期:2018-10-19 22:0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释性电工圆铝杆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释性电工圆铝杆套。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电工圆铝杆是生产电力和通讯领域铝质电缆的首选材料,我国每年用作电导体的铝材约50万吨,电缆的设计者在电缆的绝缘性、阻燃性以及屏蔽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目前电缆的使用场合也是多变的,例如使用于水上,现有的电工圆铝杆不适用与水上使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设计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缓释性电工圆铝杆套。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缓释性电工圆铝杆套,包括外保护层、漂浮层、电工圆铝杆、绝缘层、包带层、阻水层、钼酸钠层、加强筋和荧光条,所述电工圆铝杆的外表面设有钼酸钠层,所述钼酸钠层的外表面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设有包带层,所述包带层的外表面设有阻水层,所述阻水层的外表面设有外保护层,所述外保护层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加强筋,所述外保护层的外表面设有漂浮层,所述漂浮层的表面设有多个荧光条。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包带层、阻水层和电工圆铝杆的横截面都为圆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护层的横截面为椭圆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漂浮层也为椭圆形结构,并且所述漂浮层的两侧设有浮翼,所述浮翼内填充有泡沫。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层采用聚乙烯材料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荧光条等间距横向设置与漂浮层表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缓释性电工圆铝杆套,通过在外保护层的外侧设置漂浮层,所述漂浮层两侧设有浮翼,该种设计,使得该装置放置与水面后,具有较大的浮力,并且当风力较大时,可有效降低该装置的风阻,从而提高在水面的使用能力。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缓释性电工圆铝杆套,通过在外保护层的来两侧设置加强筋,可有效提高该装置的强度,从而提高其抗风强度,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中:1、外保护层;2、漂浮层;3、电工圆铝杆;4、绝缘层;5、包带层;6、阻水层;7、钼酸钠层;8、加强筋;9、荧光条;10、浮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缓释性电工圆铝杆套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一种缓释性电工圆铝杆套,包括外保护层1、漂浮层2、电工圆铝杆3、绝缘层4、包带层5、阻水层6、钼酸钠层7、加强筋8和荧光条9,所述电工圆铝杆3的外表面设有钼酸钠层7,所述钼酸钠层7的外表面设有绝缘层4,所述绝缘层4的外表面设有包带层5,所述包带层5的外表面设有阻水层6,所述阻水层6的外表面设有外保护层1,所述外保护层1的两侧设有对称设置的加强筋8,所述外保护层1的外表面设有漂浮层2,所述漂浮层2的表面设有多个荧光条9,所述绝缘层4、包带层5、阻水层6和电工圆铝杆3的横截面都为圆形结构,所述外保护层3的横截面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漂浮层2也为椭圆形结构,并且所述漂浮层2的两侧设有浮翼10,所述浮翼10内填充有泡沫,所述绝缘层4采用聚乙烯材料支撑,所述荧光条9等间距横向设置与漂浮层2表面。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缓释性电工圆铝杆套,通过在外保护层的外侧设置漂浮层,所述漂浮层两侧设有浮翼,该种设计,使得该装置放置与水面后,具有较大的浮力,并且当风力较大时,可有效降低该装置的风阻,从而提高在水面的使用能力,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缓释性电工圆铝杆套,通过在外保护层的来两侧设置加强筋,可有效提高该装置的强度,从而提高其抗风强度,提高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