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头固定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0740发布日期:2018-11-16 23:2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头固定座。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与日俱增,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也日益加重,迫使人们去开发低排放低污染的新型车辆,而电动汽车恰恰具有上述优点,因此,随着时间发展,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自然而然的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桩也越来越多。在不使用的时间内,充电桩的充电插头插放在插孔1内,为了使插头不掉落,现有的插孔1多为水平设置或孔口略高,且插头多采用卡扣结构进行插放固定,此种设置方式的插孔1内容易积水积尘不易排出,尤其是积水,对充电安全有很大的威胁,而且,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卡扣结构逐渐松动,不能有效的卡紧插头,由于插头自重或其后沉重的电缆的拉扯力,尤其是在电缆意外受到外力拉扯时,插头极易从插孔1中掉落;而且,现在的插孔1没有清洁插头的功能,长时间不清洁容易沾染灰尘和来自汽车的油污。

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充电插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头固定座,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充电插头容易掉落,容易积尘,插孔容易积水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头固定座,包括开设在充电桩上的插孔,插孔内开有多个径向的盲孔,每个盲孔内安装有一个可在孔内滑动的导杆,导杆内端和盲孔底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压簧,导杆外端位于盲孔外,每个导杆外端安装有一个滚筒刷,多个盲孔、导杆以及滚动刷构成一个清扫单元;插孔的孔口处安装有与其同轴的环形套,环形套左端外壁设有凸缘,凸缘上开有多个圆周均布的轴向的通槽,每两个相邻的通槽之间均开有一个沉槽,沉槽左端和外侧开口;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套装在充电插头上的环形的外挡圈,外挡圈可在充电插头上转动,外挡圈内壁设有多个可穿过通槽的向内凸起的挡块,挡块数量和位置均与多个通槽对应;插孔的孔口出安装有套装在环形套外的第二压簧,第二压簧左端固定连接在充电桩上。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集清洁、防松、除尘清洁等功能于一体,有效的提高了充电插头使用的安全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图。

图2为多组清扫单元布置位置右视图。

图3为外挡圈立体图。

图4为环形套立体图。

图5为环形套、外挡圈配合立体示意图。为表述清晰,图中环形套简化了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开设在充电桩上的插孔1,插孔1内开有多个径向的盲孔2,每个盲孔2内安装有一个可在孔内滑动的导杆3,导杆3内端和盲孔2底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压簧15,导杆3外端位于盲孔2外,每个导杆3外端安装有一个滚筒刷4,多个盲孔2、导杆3以及滚筒刷4构成一个清扫单元;插孔1的孔口处安装有与其同轴的环形套5,环形套5左端外壁设有凸缘6,凸缘6上开有多个圆周均布的轴向的通槽7,每两个相邻的通槽7之间均开有一个沉槽8,沉槽8左端和外侧开口;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套装在充电插头上的环形的外挡圈9,外挡圈9可在充电插头上转动,外挡圈9内壁设有多个可穿过通槽7的向内凸起的挡块10,挡块10数量和位置均与多个通槽7对应;插孔1的孔口出安装有套装在环形套5外的第二压簧11,第二压簧11左端固定连接在充电桩上。

为保证插孔1内不会积水,所述的插孔1孔口低于孔底。

为保证滚筒刷4可以和充电插头更好的贴合,所述的滚筒刷4为与插头端面曲率半径相同的弧形,滚筒刷4为软质可变形材质。

为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所述的清扫单元沿插孔轴向布置多个,且每组之间有圆周方向的错位。

所述的环形套5经法兰安装在插孔1孔口处的充电桩侧壁上。

为实现外挡圈9在充电插头上的可转动安装,所述的外挡圈9右侧间隔安装有外转套12,外转套12套装在充电插头上且可转动,外挡圈9经多个连接杆13与外转套12连接。

插孔1内积尘过多时,为方便清洗插孔1,所述的插孔1开设在一个桶状的壳体14上,壳体14安装在充电桩的侧壁内且插孔1孔口朝外,由环形套5的法兰将其限位在充电桩侧壁内。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外挡圈9经外转套12转动安装在充电插头尾部,插孔1开设在充电桩侧壁上。

电动汽车充电完毕后,将充电插头插进插孔1中,当插头尾部的外挡圈9快接触环形套5时,转动外挡圈9使其上的挡块10对准环形套5的凸缘6上的通槽7,继续向里推进插头,外挡圈9套在环形套5的凸缘6上,外挡圈9上的挡块10插入通槽7内,外挡圈9左端接触第二压簧11,继续推进充电插头,外挡圈9压缩第二压簧11继续向孔向左移动,直至挡块10完全穿过通槽7,充电插头插放到位,此时再转动外挡圈9,外挡圈9转动后,挡块10和通槽7有错位后即可松开充电插头,继续转动外挡圈9,直至挡块10转动到沉槽8位置时,外挡圈9在第二压簧11的作用下向外移动,挡块10插入沉槽8内,沉槽8对外挡圈9进行圆周和轴向限位,使充电插头不会掉出。

在上述插头向插孔1里推进的过程中,插头会挤压滚筒刷4使其连带导杆3向盲孔2内移动,在导杆3底部第一压簧15的作用下,滚筒刷4压在插头的侧壁,插头在向插孔1内移动时通过摩擦力带动滚筒刷4滚动,滚筒刷4对插头进行清扫,去除插头上的灰尘和油渍等杂物,由于多组清扫单元之间有圆周方向的错位,所以多组清扫单元可360度清扫插头侧壁,保证了清洁的全面。

当需要取出充电插头充电时,向内压下插头,插头带动外挡圈9压缩压簧11向内移动,挡块10退出沉槽8,转动外挡圈9至挡块10和通槽7相对,在压簧11的作用下,挡块10穿过通槽7,外挡圈9向外移动,带动插头退出插孔1,取下插头即可进行充电。

当插孔1内积尘较多时,通过拆卸法兰拆下环形套5,然后取出壳体14进行清洁或更换,将清洗完成的壳体14或新的壳体14安装在充电桩的侧壁内,重新安装上环形套5即可。

相比于传统的电动汽车充电插头插座,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优点: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插孔1孔口低于孔底,避免了插孔1内积水,也大大减少了插孔1内的积尘量,避免了因积水使充电插头生锈,使插孔1内的充电插头不受损坏,也避免了插头因沾水导致使用时发生短路事故。

其次,本实用新型通过外挡圈9上的挡块10和环形套5上的通槽7以及沉槽8的配合,使充电插头牢牢插装在插孔1内,避免了传统的卡装方式因长时间使用造成磨损使插头松动不能有效固定的问题。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插装固定的同时通过多组清扫单元对插头进行全方位的清洁,避免了插头因长时间不清洁而积尘积油,导致插头损坏或充电效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集防水、防松、除尘清洁等功能于一体,有效的提高了充电插头使用的安全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