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布线套及具有该布线套的天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992发布日期:2018-11-07 21:1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天线布线套。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上的线缆在布线时,大多都是走在产品外围,或者走抱杆里面。对走产品外围的布线方式,会影响产品性能,以及会占用外部空间,不美观。走抱杆里面的布线方式,会占用抱杆内部空间,且抱杆需要开孔,布线操作安装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节约空间、美观整洁、方便组装的天线布线套及具有该天线布线套的天线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线布线套,其安装在天线抱杆上,所述布线套包括套体和形成在所述套体侧面上供天线上的电缆穿过的若干个布线槽,每个所述布线槽沿套体侧面轴向分布,且若干个所述布线槽在套体侧面上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布线槽包括一体的供天线上的电缆穿过的线缆容纳槽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自所述线缆容纳槽的端部向内收缩形成,将穿过布线槽的天线限位于所述线缆容纳槽内。

优选地,所述线缆容纳槽为略大于天线直径的半圆弧形槽,所述限位槽靠近线缆容纳槽一端的宽度略小于天线直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另外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该布线套的天线组件,其包括抱杆和在抱杆上沿其轴向上下分布的若干个天线,所述天线内设置有安装在抱杆上的布线套,所述天线上的电缆经过位于其下方的天线内的所述布线套,沿抱杆外侧轴向穿过所述其下方的天线,所述布线套包括套体和形成在所述套体侧面上供天线上的电缆穿过的若干个布线槽,所述每个所述布线槽沿套体外侧面轴向分布,且若干个所述布线槽在套体外侧面上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除位于抱杆最上方的天线外,抱杆上的其余所述天线内均设置有所述布线套。

优选地,所述布线套外还套设有封装罩,所述封装罩位于对应的天线内。

优选地,所述天线组件还包括安装在天线下端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固持于抱杆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上支撑面、下端面及连接上支撑面和下端面的若干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自上支撑面向下延伸的第一部分、自第一部分向内弯折的连接部及自连接部向下延伸至下端面的第二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天线抱杆上增设一布线套,抱杆上的天线电缆在该布线套外侧走,从而实现将天线电缆沿抱杆外侧轴向布线。与现有直接走产品外围的布线结构相比,因天线电缆都约束在布线套的布线槽内,所以基本不占用布线空间,且布线清晰,对产品性能也不会有影响;也解决了客户布线困难的问题;且布线套套装在抱杆上,也方便更换;另外,天线两端防水结构简洁、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天线组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天线组件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圈出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天线组件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布线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天线组件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圈出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抱杆,200、天线,201、天线罩,202、盖板,203、通孔,204、电缆接头,300、布线套,301、套体,302、布线槽,303、线缆容纳槽,304、限位槽,400、天线电缆,500、封装罩,600、支撑件,601、上支撑面,602、下支撑面,603、支撑部,604、镂空部,605、第一部分,606、连接部,607、第二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天线布线套及具有该布线套的天线组件,通过在抱杆上增设布线套,抱杆上的天线电缆在该布线套外侧走且穿过天线,从而实现将天线电缆沿抱杆外侧轴向布线,节约空间,美观整洁,且方便组装。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揭示的一种天线组件,包括:抱杆100、若干个天线200和若干个布线套300,若干个天线200安装在抱杆100上,且沿抱杆100轴向上下分布,除位于抱杆100最上方的天线200外,抱杆100上的其余每个天线200内各设置一布线套300,上方天线200的电缆400经过下方天线200内的布线套300,沿抱杆100外侧轴向穿过所述下方天线200布线。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抱杆100整体呈一长条型的圆柱体结构,用于固定天线200。

结合图2所示,每个天线200包括中空的天线罩201和设置于天线罩201的上、下端面上的盖板202,其中,这上下两个盖板202上均形成有供抱杆100穿过的通孔203,两个通孔203的位置对应,一般设置在盖板202的中心位置处。天线200通过这两个通孔203套固在抱杆100上。本实施例中,天线罩201呈但不限于呈中空的圆柱体状。

如图2所示,天线罩201下端的盖板202上设置有多个供电缆连接的电缆接头204,每个电缆接头204对应接一根天线电缆400。

结合图2~图4所示,布线套300包括套体301和若干个设置在套体301上的布线槽302,本实施例中,与抱杆100形状相配合,套体301呈中空的圆柱形管状结构,其套固在抱杆100上且位于天线的天线罩201内。

结合图3所示,每个布线槽302沿套体301外侧面轴向分布,且若干个布线槽302在套体301外侧面上周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布线槽302均匀分布在套体301上。每个布线槽302供一根天线电缆400穿过,当然,也可穿过不止一根,但是从节省布线空间角度考虑,优选供一根天线电缆400穿过。布线套300上的布线槽302也有可能有空置的。结合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布线套的套体301上设置32个布线槽302,且布线套300的材质可以是铝合金,也可是塑料。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和图6所示,每个布线槽302具体包括一体的且两者相通的线缆容纳槽303和限位槽304,其中,线缆容纳槽靠近套体外侧面设置,用于供天线电缆穿过,本实施例中,线缆容纳槽303呈但不限于呈半圆弧形槽,当线缆容纳槽303供一根天线电缆400穿过时,线缆容纳槽303的直径略大于天线电缆400直径。

限位槽304设置在线缆容纳槽303的外侧,其是自线缆容纳槽303外侧的端部向内收缩形成的,用于将穿过布线槽302的天线电缆400限位于线缆容纳槽303内。本实施例中,设置限位槽304靠近线缆容纳槽303一端的宽度略小于天线电缆100的直径,这样可以将天线电缆400限位于线缆容纳槽303内,另一端为开口状。当然,布线槽302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这种结构,其他可实现供天线电缆400穿过的结构也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2和图4所示,布线套300外还套设有一封装罩500,与布线套套体301形状相对应,封装罩500整体呈但不限于呈中空的且上下端为开口的圆柱体结构,封装罩500套设在布线套300外,一方面与限位槽304功能一样,将天线电缆400限位于线缆容纳槽303内;另一方面起隔离作用,可将上个天线电缆400与将被穿过的天线200起隔离屏蔽的作用。

另外,上下相邻的两个天线200之间设置有一定的安装间隙,优选地,结合图7和图8所示,在安装间隙设置一支撑件600,该支撑件600固定在抱杆100上。本实施例中,结合图9所示,支撑件600具体包括中空的一体成型的上支撑面601、下端面602和连接上支撑面601和下端面602的若干支撑部603,所述上支撑面601的中空部分的直径大于下端面602的中空部分的直径,使得下端面602的内壁与抱杆100贴合。所述支撑部603包括自上支撑面601向下延伸的第一部分605、自第一部分605向内弯折的连接部606,及自连接部606再向下延伸的第二部分607,相邻支撑部603之间形成有镂空部604。所述天线电缆400自上支撑面601的中空部分向下延伸穿过镂空部604。其中,上支撑面601通过螺钉固持于天线200的下端盖板202上,所述部分支撑部603通过螺钉与抱杆100固定,其中螺钉分别固定于支撑部603的第一部分605及第二部分607,从而将整个天线200固定于抱杆100上。

这样,天线在布线时,位于上方的天线上的电缆400一端接到该天线的电缆接头204上,另一端向下延伸,经下方天线内布线套300上对应的布线槽302,穿过下方天线。最下方的天线上的电缆400则与位于其下方的地面上的设备(图未示)相连。这样布线清晰,且电缆400限位于布线槽302内,不太占用布线空间,对产品性能也不会有影响,也解决了客户布线困难的问题;且布线套300套装在抱杆100上,也方便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