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电流互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2572发布日期:2018-10-09 20:44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精度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在电表内部属于关键元器件,主要用以测量流过的实际电流,与表内的电压采集器件,共同完成电能的采集计算。常规电流互感器,当电流为2%Ib~Imax时,常规电流互感器由于磁芯的非线性,小电流(2%Ib、5%Ib)与大电流(Imax)误差很大,并且误差变差也很大,导致表计计量误差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磁芯性能不易受磁场影响的高精度电流互感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高精度电流互感器,包括塑料壳体、初级引线、次级线圈、次级引线,所述的次级引线由次级线圈引出;所述的次级线圈设置在塑料壳体内部,初级引线的两端端部位于次级线圈的同侧,且初级引线从次级线圈的中心穿至另一侧并由外部绕回至同侧,所述的初级引线的两端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内,次级线圈的轴向与该平面之间相互垂直,初级引线的两端端部位于塑料壳体外部,在塑料壳体内部填充有环氧树脂。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次级线圈的轴向与初级引线两端所在平面相互垂直,能有效的确保磁芯性能不受磁场影响,进而提升互感器的精度和线性度;另外与常规电流互感器相比,初级匝数很少,只需1匝,即可满足产品的高精度及高线性的要求,具有制作简单、体积较小、成本低等优势,适合大批量生产;而常规电流互感器若想达到此种性能,需要穿绕不少于3匝的初级线,制作困难、体积大、成本偏高,不适于大批量生产。

次级引线固定方式,采用插线槽设计,操作简单、效率高。

所述的次级线圈由两个磁芯和两个线圈,分别为一号磁芯、二号磁芯、一号线圈、二号线圈,一号线圈绕设在一号磁芯上,在绕设有一号线圈的一号磁芯与二号磁芯层叠后绕设二号线圈,次级引线分别为一号线圈的头部、二号线圈的尾部及一号线圈的尾部与二号线圈的头部的并线。该技术方案,通过特殊的绕线方式,采用高精度I/V变换器方案,将电流互感器的比差线性控制在0.02%以内,相位差线性控制在2分以内。

在塑料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屏蔽片。所述的屏蔽片位于互感器安装时与电箱壳体接近的三个侧面的塑料壳体内壁上。具有良好的防磁功能:将其装于电表中,当添加外部磁场(B≤400mT),误差变化量小于0.5%。

所述的初级引线可以为单股铁氟龙线。

在安装时靠近三相电表一侧的塑料壳体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支撑片。该结构的设计,由于单股铁氟龙线的强度较低,在受磁场的影响下会产生吸力,造成铁氟龙线弯曲而影响互感器的位置及使用性能,通过支撑片的设计,可确保互感器的定位及稳定性,提升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高精度电流互感器,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有效的提升产品的精度,精度可达到0.01级的要求,且电流互感器的比差线性控制在0.02%以内,相位差线性控制在2分以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产品符合JB/T10665-2016 微型电流互感器的要求;

2、本产品应用于符合GB/T17215.322标准的0.2S级、0.5S级静止式有功电能表;

3、本产品精度可以达到0.01级、0.02级、0.05级的要求;

4、(1)互感器磁芯选用经特殊热处理工艺后的1K107纳米晶合金。

(2)本产品初级引线为单股铁氟龙线,材质为纯铜T2材质,表面镀镍或镀锡,外有铁氟龙包裹或其他绝缘材料包裹,经折弯和部分去皮后,带有与三相电表安装端子配套的安装孔。

5、内部绕组、塑料盒、屏蔽片与初级线之间有填充物质(环氧树脂),保证绝缘耐压能达到4.5KV以上,历时1分钟的试验,漏电流<0.5mA.

6、绝缘电阻

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间绝缘电阻>1GΩ/500Vdc;

7、一次输入2%Ib~Imax时,比值差≤±0.02%,相位差<±2';

一次输入2%Ib~Imax时,相位差变化量<±2'。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绕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线圈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高精度电流互感器,包括塑料壳体1、初级引线3、次级线圈2、次级引线4,所述的次级引线4由次级线圈2引出;所述的次级线圈2设置在塑料壳体1内部,初级引线3的两端端部位于次级线圈2的同侧,且初级引线3从次级线圈2的中心穿至另一侧并由外部绕回至同侧,所述的初级引线3的两端端部位于同一平面内,次级线圈2的轴向与该平面之间相互垂直,初级引线3的两端端部位于塑料壳体1外部,在塑料壳体1内部填充有环氧树脂5。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次级线圈2由两个磁芯和两个线圈,分别为一号磁芯8、二号磁芯9、一号线圈10、二号线圈11,一号线圈10绕设在一号磁芯8上,在绕设有一号线圈10的一号磁芯8与二号磁芯9层叠后绕设二号线圈11,次级引线4分别为一号线圈10的头部、二号线圈11的尾部及一号线圈10的尾部与二号线圈11的头部的并线。

在塑料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屏蔽片6。所述的屏蔽片6位于互感器安装时与电箱壳体1接近的三个侧面的塑料壳体1内壁上。

所述的初级引线3为单股铁氟龙线,在安装时靠近三相电表一侧的塑料壳体1上设置有多个支撑片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