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9609发布日期:2018-12-18 21:32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Solar panel)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然而,太阳能电池板在提供清洁的能源的同时,随着太阳能电池板的长期运行,太阳能电池板还存在发热的问题,产生的热量如无法及时散失将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其包括层叠设置的:透光保护膜、导光板、第一粘性层、太阳能电池片、第二粘性层、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以及背板;

所述透光保护膜覆盖于所述导光板的迎光面上,所述导光板的背光面通过所述第一粘性层粘接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为若干个,所述导光板上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聚光结构,所述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一面通过所述第二粘性层粘接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且所述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通过所述第二粘性层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进行热传导,所述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包括类石墨烯基体层以及粘接于所述类石墨烯基体层两侧的铜箔层,所述背板粘接于所述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另一面,所述透光保护膜、导光板、第一粘性层、太阳能电池片、第二粘性层、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以及背板一体式封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改进,若干太阳能电池片以阵列方式排布于所述第一粘性层和第二粘性层之间,若干聚光结构以阵列方式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改进,所述聚光结构为聚光透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改进,所述第一粘性层和第二粘性层为环氧树脂粘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改进,所述类石墨烯基体层包括第一类石墨烯基体层与所述第一类石墨烯基体层层叠设置的第二类石墨烯基体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改进,所述类石墨烯基体层还包括第三类石墨烯基体层,所述第二类石墨烯基体层位于所述第一类石墨烯基体层和第三类石墨烯基体层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改进,所述第一类石墨烯基体层、第二类石墨烯基体层、第三类石墨烯基体层为硅烯、锗烯、二硫化钼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改进,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中间凹陷设置,两边翘曲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改进,所述背板上还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若干散热翅片彼此平行设置,且任一所述散热翅片具有间隔设置的凸起部和凹陷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背板的表面进行清洗,并送入烘干炉中进行烘干,将具有铜箔层的所述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一面铺设于所述背板上,将透光保护膜覆盖并结合于所述导光板的一面上,按照导光板上聚光结构的排布方式将太阳能电池片通过第一连接层复合于导光板的另一面上,将复合在一起的透光保护膜、导光板和太阳能电池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层复合于所述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另一面上,将所述透光保护膜、导光板、第一连接层、太阳能电池片、第二连接层、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以及背板进行一体式封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设置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其为太阳能电池板提供了保护,同时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散热效率,有效保障了太阳能电池板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包括层叠设置的:透光保护膜1、导光板2、第一粘性层3、太阳能电池片4、第二粘性层5、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6以及背板7。

所述透光保护膜1覆盖于所述导光板2的迎光面上,所述导光板2的背光面通过所述第一粘性层3粘接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4的正面,所述太阳能电池片4为若干个,所述导光板2上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聚光结构,所述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6的一面通过所述第二粘性层5粘接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4的背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若干太阳能电池片4以阵列方式排布于所述第一粘性层3和第二粘性层5之间,若干聚光结构以阵列方式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4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聚光结构为聚光透镜。

为了对太阳能电池板提供保护,同时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散热效率,所述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6通过所述第二粘性层5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4进行热传导,所述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6包括类石墨烯基体层61以及粘接于所述类石墨烯基体层61两侧的铜箔层6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类石墨烯基体层61包括第一类石墨烯基体层与所述第一类石墨烯基体层层叠设置的第二类石墨烯基体层。所述类石墨烯基体层还61包括第三类石墨烯基体层,所述第二类石墨烯基体层位于所述第一类石墨烯基体层和第三类石墨烯基体层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类石墨烯基体层、第二类石墨烯基体层、第三类石墨烯基体层为硅烯、锗烯、二硫化钼中的一种。所述第一粘性层3和第二粘性层5为环氧树脂粘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7粘接于所述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6的另一面。所述透光保护膜1、导光板2、第一粘性层3、太阳能电池片4、第二粘性层5、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6以及背板7一体式封装。优选地,封装后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中间凹陷设置,两边翘曲设置,如此以提高聚光效果。此外,所述背板7上还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若干散热翅片彼此平行设置,且任一所述散热翅片具有间隔设置的凸起部和凹陷部。

基于如上所述的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对所述背板的表面进行清洗,并送入烘干炉中进行烘干,将具有铜箔层的所述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一面铺设于所述背板上,将透光保护膜覆盖并结合于所述导光板的一面上,按照导光板上聚光结构的排布方式将太阳能电池片通过第一连接层复合于导光板的另一面上,将复合在一起的透光保护膜、导光板和太阳能电池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层复合于所述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另一面上,将所述透光保护膜、导光板、第一连接层、太阳能电池片、第二连接层、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以及背板进行一体式封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的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设置类石墨烯复合散热膜,其为太阳能电池板提供了保护,同时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散热效率,有效保障了太阳能电池板的正常运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