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的防回弹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8418发布日期:2018-12-07 21:4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的防回弹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开关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开关的防回弹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低压开关包括开关基座、底板、操作机构、动触头、静触头等主要零部件;基座的外侧为平面设计,操作机构安装在此平面上,其内侧为型腔设计,动触头安装设置在型腔内,其外部平面处与内部型腔处设计有将它们联通的凹槽缝隙,操作机构与动触头之间使用连杆通过凹槽缝隙连接在一起联动;静触头安装设置在底板上,并且底板与开关基座进行位置固定;安装完毕之后动触头可以在开关操作机构的联动作用下在基座与底板之间的封闭型腔处进行运动,完成开关的正常合、分闸操作。

操作机构在对开关进行合闸操作的过程中,悬臂主轴联动动触头进行使动触头向开关底板的方向旋转运动,在此过程中拉伸操作机构自身的反力弹簧,并且克服此反力弹簧的弹簧力;动触头上设计有触头弹簧,在开关完成合闸操作之后,触头弹簧被压缩,提供开关合闸时的触头压力。

开关分闸时,在操作机构反力弹簧拉力及动触头弹簧压力的反力作用下,操作机构悬臂主轴快速回转,通过连杆联动动触头向远离开关底板的方向旋转,直至分闸完全到位。

如附图1所示,开关操作机构在分闸过程中,操作机构悬臂主轴动触头一起快速回转,待回转到位时,操作机构悬臂被其止位轴进行止挡限位,使悬臂停止在被限的位置;在悬臂被限位的过程中由于其速度非常快,且联动的动触头质量非常大,所以整个运动部件的动能比较大,在悬臂与止位轴接触的瞬间会产生剧烈的碰撞,此碰撞会使悬臂与止位轴在相互接触后再次弹开一段距离;由于悬臂通过连杆与动触头联动,悬臂相对于止位轴的弹跳会带动动触头进行弹跳,使动、静触头之间的开距在已经宽度到位的情况下再次减小,其最终结果造成动、静触头之间已经熄灭的电弧再次发生重燃,引起开关在设计的时间内电流分断不彻底,造成电路故障或者元器件损坏。目前通常利用惯性力来克服该反弹力,但是常用的利用惯性力克服反弹力的结构稳定性不高,中国专利ZL201320283610.8公开了一种用于断路器的防弹跳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侧板,侧板上铰接有合闸半轴,合闸半轴与杠杆接触,杠杆装在侧板上,转轴穿过侧板的转轴孔,转轴的杆身上固定装有悬臂,悬臂铰接有甩块,甩块上固定装有轴销,所述悬臂上装有扭簧,扭簧一端抵住转轴外圆面,另一端抵住轴销外圆面,甩块和悬臂下方的侧板上固定装有限位轴,限位轴能够限制甩块和悬臂的转动。该防弹跳机构利用甩块与限位轴的止挡,借助合闸解锁,有效的防止了开关分闸过程中的反弹,从而增强了开关的开断能力。但是该防弹跳机构结构复杂,制作难度较大,安装维修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局限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开关防回弹改良结构,通过增设防弹跳锁定杠杆,在主轴悬臂发生弹跳的时候,对其进行限位,使弹跳无法继续发生能有效的抑制开关主轴悬臂的弹跳;其结构设计稳定可靠,各零部件受力均匀合理,有效提升了防弹跳机构的机械寿命,可以进行模块化的紧凑设计,并且使安装维护比较方便,有效的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开关防回弹改良结构,它包括机构侧板,机构主轴和合闸半轴,合闸半轴的两端装在所述机构侧板上且能够转动,解锁杠杆装在所述机构侧板上的杠杆轴上能够绕杠杆轴转动,所述机构主轴上设有悬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连接有锁定机构,所述解锁杠杆一端与所述合闸半轴联动,另一端与所述锁定机构联动,所述解锁杠杆上设有行程限位孔,所述机构侧板上设有与行程限位孔对应的行程限位轴,所述行程限位轴伸入所述行程限位孔中能够限制所述解锁杠杆的转动行程,所述杠杆轴上装有杠杆复位扭簧能够使所述解锁杠杆复位。

进一步,所述机构侧板上设有止位轴能够限制机构主轴的转动。

进一步,所述锁定机构的外侧端不高于悬臂的外侧端能够使开关分闸过程中止位轴先接触锁定机构从而减速防止弹跳。

进一步,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板,所述悬臂侧面上设有旋转轴,所述锁定板装在所述旋转轴上能够转动,所述锁定板上伸出限位联动轴,所述悬臂上设有与限位联动轴对应的限位孔,所述限位联动轴伸出所述限位孔与所述解锁杠杆的端头联动,所述旋转轴上装有锁定板防弹跳扭簧能够使所述锁定板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止位轴接触。

进一步,所述解锁杠杆装在所述机构侧板外侧面,所述解锁杠杆一端与所述合闸半轴端头的悬臂杆联动,所述合闸半轴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悬臂杆驱使所述解锁杠杆转动,所述解锁杠杆的另一端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伸入所述机构侧板上的过孔与所述限位联动轴联动,所述解锁杠杆转动能够驱使所述锁定板转动,所述行程限位孔为长圆形槽孔。

进一步,所述杠杆复位扭簧一端伸入所述机构侧板上的安装孔,另一端挂在所述解锁杠杆上的挂孔中。

进一步,所述解锁杠杆装在所述机构侧板内侧面,所述解锁杠杆一端与所述合闸半轴端头的悬臂杆联动,所述合闸半轴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悬臂杆驱使所述解锁杠杆转动,所述解锁杠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联动轴联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开关防回弹改良结构,通过增设防弹跳锁定杠杆,在主轴悬臂发生弹跳的时候,对其进行限位,使弹跳无法继续发生能有效的抑制开关主轴悬臂的弹跳,并且使安装维护比较方便,有效的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的开关防操作结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未合闸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即将合闸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已经合闸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机构侧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合闸半轴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解锁杠杆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锁定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锁定板和悬臂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附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未合闸结构示意图。

附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即将合闸结构示意图。

附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已经合闸结构示意图。

附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合闸半轴结构示意图。

附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解锁杠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2和3所示,一种开关的防回弹改良结构,它包括机构侧板1,机构主轴2和合闸半轴3,合闸半轴3的两端装在所述机构侧板1上且能够转动,解锁杠杆4装在所述机构侧板1上的杠杆轴101上能够绕杠杆轴101转动,所述机构主轴2上设有悬臂201,所述悬臂201连接有锁定机构5,所述解锁杠杆4一端与所述合闸半轴3联动,另一端与所述锁定机构5联动,如附图9所示,所述解锁杠杆4上设有行程限位孔401,如附图7所示,所述机构侧板1上设有与行程限位孔401对应的行程限位轴102,所述行程限位轴102伸入所述行程限位孔401中能够限制所述解锁杠杆4的转动行程,所述杠杆轴101上装有杠杆复位扭簧101a能够使所述解锁杠杆4复位。所述杠杆复位扭簧101a一端伸入所述机构侧板1上的安装孔104,另一端挂在所述解锁杠杆4上的挂孔403中。

如附图8,9,10和11所示,所述锁定机构5包括锁定板501,所述悬臂201侧面上设有旋转轴202,所述锁定板501装在所述旋转轴202上能够转动,所述锁定板501上伸出限位联动轴501a,所述悬臂201上设有与限位联动轴501a对应的限位孔201a,所述限位联动轴501a伸出所述限位孔201a与所述解锁杠杆4的端头联动,所述旋转轴202上装有锁定板防弹跳扭簧203能够使所述锁定板501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止位轴6接触。所述解锁杠杆4装在所述机构侧板1外侧面,所述解锁杠杆4一端与所述合闸半轴3端头的悬臂杆301联动,所述合闸半轴3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悬臂杆301驱使所述解锁杠杆4转动,所述解锁杠杆4的另一端设有折弯部402,所述折弯部402伸入所述机构侧板1上的过孔103与所述限位联动轴501a联动,所述解锁杠杆4转动能够驱使所述锁定板501转动,所述行程限位孔401为长圆形槽孔。

如附图4所示,当开关的未合闸时:机构主轴2与机构侧板1上设置的止位轴6相接触被限制转动行程,锁定板501在锁定板防弹跳扭簧203的作用下其上的限位联动轴501a与限位孔201a的下部相接触,解锁杠杆4在杠杆复位扭簧101a及行程限位孔401和行程限位轴102的作用下一端与悬臂杆301相接触,另一端折弯部401与锁定板501上的限位联动轴501a相接触。

如附图5所示,当需要合闸时:合闸半轴3顺时针旋转,其悬臂杆301与解锁杠杆4相联动,推动解锁杠杆4逆时针旋转,然后解锁杠杆4联动锁定板501,推动锁定板501逆时针旋转,使锁定板501的面一501b相对抬高位置,可以允许机构主轴2逆时针旋转,进行合闸操作。

如附图6所示,当开关的分闸完毕后:机构主轴2快速顺时针旋转回位,在此过程中锁定板501的面二501c比悬臂201的外侧端201b先与止位轴6相摩擦,并且锁定板防弹跳扭簧203的弹簧力被克服;直到悬臂201与止位轴6相接触后,锁定板501的面二501c与止位轴6脱离接触,并且在锁定板防弹跳扭簧203的作用下顺时针旋转,使限位联动轴501a位置位于限位孔201a内相对于操作机构的位置靠下的地方;此时如果悬臂201与止位轴6之间发生反弹,即机构主轴2逆时针旋转,锁定板501的面一501b会发生与止位轴6的接触,并且抑制机构主轴2的旋转,从而消除开关的操作机构主轴的回弹。

实施例2

如附图12,13,17和18所示,所述解锁杠杆4还能是装在所述机构侧板1内侧面,所述解锁杠杆4一端与所述合闸半轴3端头的悬臂杆301联动,所述合闸半轴3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所述悬臂杆301驱使所述解锁杠杆4转动,所述解锁杠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联动轴501a联动。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原理和实施例1相同,具体见附图14,15和16所示在此不再重复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开关的防回弹改良结构,通过增设防弹跳锁定杠杆,在主轴悬臂发生弹跳的时候,对其进行限位,使弹跳无法继续发生能有效的抑制开关的主轴悬臂的弹跳,并且使安装维护比较方便,有效的降低了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顺时针”、“逆时针”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