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控制用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2366发布日期:2018-10-09 20:4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涉及一种信号控制用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也为线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前景,中国市场强烈的诱惑力,使得世界都把目光聚焦于中国市场,在改革开放短短的几十年,中国线缆制造业所形成的庞大生产能力让世界刮目相看。伴随着电力、通信、轨道交通、汽车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可以预见今后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电线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用途划分,电缆料的种类主要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仪器仪表电缆、通信电缆和防火电缆等五大类。

现有的信号控制用电缆,均为单根,在控制系统较多,需要多根电缆的时候,现有的做法均是将多根线缆捆在一起,当线缆数量足够多的时候,捆在一起的线缆在两端并不好分辨。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信号控制用软电缆,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号控制用软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信号控制用软电缆,包括空心圆柱形的壳体(100),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安装腔(13)内的多根线芯(14),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0)上一侧还设置有多个插头(1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另一侧对应所述插头(11)设置的多个插槽(12);

所述插头(11)连接所述壳体(100)侧面的上下两端为向内凹的插头凹部(112),所述插头(11)的端部为圆环形,其相切连接所述插头凹部(112);

所述插槽(12)连接所述壳体(100)侧面的上下两端对应所述插头凹部(112)的插槽凸部(122),所述插槽(12)的端部为对应所述插头凹部(112)的圆环形插槽凹槽(121);

所述壳体(100)内还设置有多个沿轴向放置的弹性支撑装置(15),所述弹性支撑装置(15)位于所述壳体(100)中心处垂直于所述插头(11)和插槽(12)之间的连线;所述弹性支撑装置(1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块(151)、第一支撑柱(152)、弹簧(153)、第二支撑柱(154)、第二支撑块(155),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块(151)和第二支撑块(155)均位于所述壳体(100)的上下两端且均为弧形;

所述线芯(14)均匀分布于所述支撑装置(15)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00)底部还设置有一安装平面(101)。

进一步的,所述线芯包括忧外向内依次设置的耐磨层(141)、屏蔽层(142)、包裹层(143)、填充层(144)、金属线(145);其中所述耐磨层(141)为聚乙烯材料,所述屏蔽层(142)为金属编制网状层,所述包裹层(143)为PP塑料,所述填充层(144)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粒子,所述金属线(145)为四根缠绕在一起的金属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电缆可以进行扩展,具体的将两根电缆通过插头和插槽进行组合,组合后将安装平面朝向底面,可以保持电缆的平稳;

电缆的内部设置了弹性支撑装置,该弹性支撑装置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同时设置了一个弹簧,能够对外部的压力进行减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芯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101-平面;11-插头;111-插头凸部;112-插头凹部;113-第一磁铁;12-插槽;121-插槽凹槽;122-插槽凸部;123-第二磁铁;124-第三磁铁;13-安装腔;14-线芯;141-耐磨层;142-屏蔽层;143-包裹层;144-填充层;145-金属线;15-弹性支撑装置;151-第一支撑块;152-第一支撑柱;153-弹簧;154-第二支撑柱;155-第二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信号控制用软电缆,包括空心圆柱形的壳体100,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安装腔13内的多根线芯14,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00上一侧还设置有多个插头1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另一侧对应所述插头11设置的多个插槽12;

所述插头11连接所述壳体100侧面的上下两端为向内凹的插头凹部112,所述插头11的端部为圆环形,其相切连接所述插头凹部112;

所述插槽12连接所述壳体100侧面的上下两端对应所述插头凹部112的插槽凸部122,所述插槽12的端部为对应所述插头凹部112的圆环形插槽凹槽121;

所述壳体100内还设置有多个沿轴向放置的弹性支撑装置15,所述弹性支撑装置15位于所述壳体100中心处垂直于所述插头11和插槽12之间的连线;所述弹性支撑装置1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块151、第一支撑柱152、弹簧153、第二支撑柱154、第二支撑块155,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块151和第二支撑块155均位于所述壳体100的上下两端且均为弧形;

-所述线芯14均匀分布于所述支撑装置15两侧。

-所述壳体100底部还设置有一安装平面101。

-所述线芯包括忧外向内依次设置的耐磨层141、屏蔽层142、包裹层143、填充层144、金属线145;其中所述耐磨层141为聚乙烯材料,所述屏蔽层142为金属编制网状层,所述包裹层143为PP塑料,所述填充层144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粒子,所述金属线145为四根缠绕在一起的金属线。

本实用新型装置上的支撑装置对应插槽的数量设置,能够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电缆可以进行扩展,具体的将两根电缆通过插头和插槽进行组合,组合后将安装平面朝向底面,可以保持电缆的平稳;

电缆的内部设置了弹性支撑装置,该弹性支撑装置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同时设置了一个弹簧,能够对外部的压力进行减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