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SB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4722发布日期:2018-10-16 20:56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USB数据线。



背景技术:

USB数据线目前广泛用于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的充电及与数据交换,与此同时,静电对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具有很大的危害。虽然目前绝大多数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在已经具备了外部防静电的能力,但是仍然难以避免静电通过 USB数据线对其造成危害,亦有静电经由USB数据线对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造成故障的事例。除上述之外,电源适配器故障、电磁干扰等因素亦会导致充电电压波动而对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造成危害,如何避免在充电与数据交换过程中静电或电压波动给手机等电子设备造成的危害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SB数据线,以避免在充电与数据交换过程中静电或电压波动给手机等电子设备造成的危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USB数据线,所述USB数据线包括:浪涌保护电路、USB线缆和 USB插头;

所述USB线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USB插头的外壳内,并与所述USB插头的触点连接;

所述浪涌保护电路设置于所述USB插头的外壳内,并与所述USB插头的触点连接。

可选的,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括第一压敏电阻、第二压敏电阻和第三压敏电阻,第一压敏电阻的一端与所述USB插头的电源正极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一端与所述USB插头的数据负极触点连接,所述第三压敏电阻的一端与所述USB插头的数据正极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压敏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压敏电阻的另一端均与所述USB插头的电源负极触点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压敏电阻、所述第二压敏电阻和所述第三压敏电阻的封装为贴片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压敏电阻、所述第二压敏电阻和所述第三压敏电阻的临界击穿电压为10-30V。

可选的,所述浪涌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瞬态二极管、第二瞬态二极管和第三瞬态二极管,第一瞬态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USB插头的电源正极触点连接,所述第二瞬态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USB插头的数据负极触点连接,所述第三瞬态二极管的一端与所述USB插头的数据正极触点连接,所述第一瞬态二极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瞬态二极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瞬态二极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USB插头的电源负极触点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瞬态二极管、所述第二瞬态二极管和所述第三瞬态二极管的封装为贴片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瞬态二极管、所述第二瞬态二极管和所述第三瞬态二极管的临界击穿电压为10-30V。

可选的,所述浪涌保护电路集成在PCB电路板上,所述浪涌保护电路与所述USB插头的触点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可选的,所述USB插头的外壳与所述USB线缆的屏蔽层连接。

可选的,所述USB插头为Type-A插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SB数据线,所述USB数据线包括:浪涌保护电路、USB线缆和USB插头;所述USB线缆通过所述USB插头的外壳与所述 USB插头的触点连接;所述浪涌保护电路设置于所述USB插头的外壳内,并与所述USB插头的触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USB数据线通过浪涌保护电路对瞬时高压电进行吸收,避免在使用该USB数据线充电与数据交换过程中静电或电压波动给手机等电子设备造成的危害,同时,本实用新型将浪涌保护电路设置在USB插头的外壳内,使使用者无需外接USB浪涌保护器等设备,即可在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充电或数据传输时避免静电与短暂高压对其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个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USB数据线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USB数据线的浪涌保护电路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电路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USB数据线的浪涌保护电路的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SB数据线,以避免在充电与数据交换过程中静电或电压波动给手机等电子设备造成的危害。

为使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USB数据线,所述USB数据线包括:浪涌保护电路1、USB线缆2和USB插头3;所述USB线缆2的一端设置于所述USB插头3的外壳4内,并与所述USB插头3的触点5连接;所述浪涌保护电路1设置于所述USB插头3的外壳4内,并与所述USB插头3的触点 5连接。

具体的,所述触点5包括电源正极触点(+5V)5_1、数据负极触点(D-) 5_2、数据正极触点(D+)5_3和电源负极触点(GND),所述USB线缆2 包括四个线芯,分别与触点5的电源正极触点(+5V)5_4、数据负极触点(D-) 5_2、数据正极触点(D+)5_3和电源负极触点(GND)5_4连接。所述浪涌保护电路1集成在PCB电路板6上,所述浪涌保护电路1与所述USB插头3 的触点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USB插头3的外壳4与所述USB线缆2的屏蔽层连接。所述USB插头3为Type-A插头或其它USB数据线的插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浪涌保护电路1 包括第一压敏电阻R1、第二压敏电阻R2和第三压敏电阻R3,第一压敏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USB插头的电源正极触点(5+)连接,所述第二压敏电阻 R2的一端与所述USB插头的数据负极触点(D-)连接,所述第三压敏电阻 R3的一端与所述USB插头的数据正极触点(D+)连接,所述第一压敏电阻 R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压敏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压敏电阻R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USB插头的电源负极触点(GND)连接。所述第一压敏电阻R1、所述第二压敏电阻R2和所述第三压敏电阻R3的封装为贴片式。所述第一压敏电阻R1、所述第二压敏电阻R2和所述第三压敏电阻R3的临界击穿电压为 10-30V。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浪涌保护电路1 包括第一瞬态二极管D1、第二瞬态二极管D2和第三瞬态二极管D3,第一瞬态二极管D1的一端与所述USB插头的电源正极触点(5+)连接,所述第二瞬态二极管D2的一端与所述USB插头的数据负极触点(D-)连接,所述第三瞬态二极管D3的一端与所述USB插头的数据正极触点(D+)连接,所述第一瞬态二极管D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瞬态二极管D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瞬态二极管D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USB插头的电源负极触点(GND)连接。所述第一瞬态二极管D1、所述第二瞬态二极管D2和所述第三瞬态二极管D3 的封装为贴片式。所述第一瞬态二极管D1、所述第二瞬态二极管D2和所述第三瞬态二极管D3的临界击穿电压为10-30V。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SB数据线,所述USB数据线包括:浪涌保护电路、 USB线缆和USB插头;所述USB线缆通过所述USB插头的外壳与所述USB插头的触点连接;所述浪涌保护电路设置于所述USB插头的外壳内,并与所述USB 插头的触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USB数据线通过浪涌保护电路对瞬时高压电进行吸收,避免在使用该USB数据线充电与数据交换过程中静电或电压波动给手机等电子设备造成的危害。尤其是能够避免以下几种情形对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的损害:(1)将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与移动电源放置在容易起静电的环境如化纤材质的衣物口袋中进行充电;(2)电源适配器故障导致的短暂高电压; (3)电磁干扰导致的电压波动。

同时,一些独立的USB浪涌保护器也能够避免在使用该USB数据线充电与数据交换过程中静电或电压波动给手机等电子设备造成的危害,但在使用USB 数据线的基础上同时使用USB浪涌保护器显然不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将浪涌保护功能集成到USB数据线中的技术方案。而本实用新型将浪涌保护电路设置在USB插头的外壳内,使使用者无需外接USB浪涌保护器等设备,即可在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充电或数据传输时避免静电与短暂高压对其造成伤害。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具体个例对技术原理、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为了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法及核心思想,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个例,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