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单极射频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9720发布日期:2018-10-23 17:01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单极射频天线。



背景技术:

车联网(IOV:Internet of Vehicles)是继物联网理念提出后,在汽车行业的新兴应用,利用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通过GPS、RFID射频天线、传感器、摄像头图像处理等装置,可以完成自身环境和状态信息的采集,并上传至互联网;所有车辆的各种信息传输汇聚到统一的服务器,通过计算机技术,这些大量车辆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处理,计算出不同车辆的最佳路线、及时汇报路况和安排信号灯周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汽车安全性、较少了交通拥堵,是未来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方向。

目前汽车单极射频天线均采用弯折式的辐射体。为了增大天线的辐射量,通常增加弯折数量,此法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辐射体的体积,但整体的体积还是很大,对于汽车天线的设计与安装造成了不小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汽车单极射频天线。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汽车单极射频天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单极射频天线,包括介质基板,所述介质基板相对的上表面设有弯折辐射体和接地金属片,所述弯折辐射体与接地金属片互不接触,所述介质基板相对的下表面设有平板电容和金属地板,所述平板电容和金属地板互不接触,所述平板电容设于弯折辐射体正下方,所述接地金属片穿过介质基板与所述金属地板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弯折辐射体还包括一微带馈线,所述接地金属片为两片,两片所述接地金属片分别设于微带馈线两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地金属片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金属地板开设有多个配合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用于焊接导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平板电容为圆形。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介质基板的材料为聚酰亚胺。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Parylene C薄膜,所述弯折辐射体、微带馈线、两片接地金属片、介质基板、平板电容和金属地板均包裹于Parylene C薄膜内。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汽车单极射频天线的有益效果是:介质基板相对的上表面设有弯折辐射体和接地金属片,弯折辐射体与接地金属片互不接触,介质基板相对的下表面设有平板电容和金属地板,平板电容和金属地板互不接触,平板电容设于弯折辐射体正下方,接地金属片穿过介质基板与所述金属地板电连接,平板电容对弯折辐射体加载可以降低汽车单极射频天线的谐振频率,使尺寸较小的汽车单极射频天线很容易满足阻抗匹配,从而减小天线的外形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单极射频天线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单极射频天线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单极射频天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请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汽车单极射频天线,包括介质基板10、弯折辐射体21、两片接地金属片22、平板电容31、金属地板32和Parylene C薄膜40。

弯折辐射体21和两片接地金属片22设于介质基板10相对的上表面,弯折辐射体21还包括一微带馈线23,两片接地金属片22分别设于微带馈线23两侧,弯折辐射体21与两片接地金属片22互不接触,两片接地金属片22均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21。

平板电容31和金属地板32设于介质基板10相对的下表面,平板电容31和金属地板32互不接触,平板电容31设于弯折辐射体21正下方,金属地板32开设有多个配合第一通孔221的第二通孔321,用于焊接导通,使两片接地金属片22穿过介质基板10与金属地板32电连接。

平板电容31对弯折辐射体21加载可以降低汽车单极射频天线的谐振频率,使尺寸较小的汽车单极射频天线很容易满足阻抗匹配,从而减小天线的外形体积。

本实施例中,平板电容31为圆形;并且采用聚酰亚胺作为介质基板10的材料,聚酰亚胺材料使汽车单极射频天线具有很好的柔性,使其可以依附弯曲面放置。

介质基板10、弯折辐射体21、两片接地金属片22、微带馈线23、平板电容31和金属地板32均包裹于Parylene C薄膜40内,使汽车单极射频天线不但具备了较好的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而且具有了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单极射频天线,介质基板相对的上表面设有弯折辐射体和接地金属片,弯折辐射体与接地金属片互不接触,介质基板相对的下表面设有平板电容和金属地板,平板电容和金属地板互不接触,平板电容设于弯折辐射体正下方,接地金属片穿过介质基板与所述金属地板电连接,平板电容对弯折辐射体加载可以降低汽车单极射频天线的谐振频率,使尺寸较小的汽车单极射频天线很容易满足阻抗匹配,从而减小天线的外形体积。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