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节能火花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5627发布日期:2019-03-05 17:5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节能火花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体式节能火花塞。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火花塞的性能也在不断改进,借以提高汽油机的工作质量,例如为改善排气净化效果,采用了宽间隙火花塞(为限制汽车电波的噪声,研制了防干扰火花塞等。以往,火花塞的使用寿命很短,汽车厂家规定,汽车在行驶3000km后(或6个月)必须检查或更换火花塞。

由于传统的火花塞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其发电端会产生碳化,严重的影响到火花塞的使用寿命,并且,随着碳化的积累造成每次汽车打火都需要多次才能打着,而且就算打着之后也会造成大量的燃油不会充分燃烧,造成能源的过度浪费,因此,现有的的火花塞已经完全的满足不了汽车行业的需求。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一体式节能火花塞,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节能火花塞,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发电端碳化的积累,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节能火花塞,包括安装螺丝和六角螺母,所述安装螺丝的上方设有密封圈和密封剂,所述密封圈与安装螺丝通过密封剂无缝粘合,所述六角螺母的上方设有陶瓷绝缘部,所述陶瓷绝缘部与六角螺母紧密贴合,所述陶瓷绝缘部的上方设有接线螺母,所述接线螺母贯穿设置在陶瓷绝缘部中,所述陶瓷绝缘部的内部设有接线螺杆,所述接线螺杆嵌入设置在陶瓷绝缘部中,所述六角螺母的外部设有加固外壳,所述加固外壳嵌套设置在六角螺母上,所述安装螺丝的内部设有中心电极,所述中心电极嵌入设置在安装螺丝中,所述安装螺丝的底部设有侧电极,所述侧电极与安装螺丝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电极的外部设有铜导体,所述铜导体呈“圆柱”状。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螺母的顶部设有感电柱头,所述感电柱头贯穿设置在接线螺母中。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螺母和密封圈之间设有垫圈,所述垫圈的上端与六角螺母下端与密封圈均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螺杆的内部设有电感器,所述电感器呈“圆柱”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一体式节能火花塞结构合理,采用其他火花塞的优点结合而成,通过改变传统的中心电极之后,还在安装螺丝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了一个侧电极,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新型的尖端式发电,当司机要启动车辆打火时,首先由接线螺母接通电源,由于接线螺母的内部是螺纹状设计,因此,当电流接通之后,只要有一丝的电源流入,感电柱头都会进行分布处理,并通过电感器将电流转化为磁进行储存,从而保证电流不会流失,有效的防止了二次打火的产生,大大的节省了车载电能,同时并将电流输送至中心电极,使其发出电流与侧电极相接,由于侧电极也是尖端设计,且尖端发电的电荷非常的密集,曲率大,当与侧电极尖端相接处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弧形电火花,这时,电离区域有尖端拓展至中心电极,并且两者之间便立即形成一个放电通道,从而形成大量的电能,从而保证了燃烧室内的混合气能够充分的燃烧,大大的节省了能源,由于尖端设计燃烧时不会对各电极形成碳化,因此大大的延长了火花塞的使用寿命,有效的解决了原有技术中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发电端碳化的积累,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的缺点,并且本实用新型外壳体与安装螺丝和陶瓷绝缘部都是一体式设计,大大提高了火花塞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火花塞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接线螺母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螺丝,2、密封圈,201、密封剂,3、六角螺母,301、加固外壳,4、陶瓷绝缘部,5、接线螺母,501、感电柱头,6、垫圈,7、接线螺杆,701、电感器,8、中心电极,801、铜导体,9、侧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式节能火花塞,包括安装螺丝1和六角螺母3,安装螺丝1的上方设有密封圈2和密封剂201,密封圈2与安装螺丝1通过密封剂201无缝粘合,六角螺母3的上方设有陶瓷绝缘部4,陶瓷绝缘部4与六角螺母3紧密贴合,陶瓷绝缘部4的上方设有接线螺母5,接线螺母5贯穿设置在陶瓷绝缘部4中,陶瓷绝缘部4的内部设有接线螺杆7,接线螺杆7嵌入设置在陶瓷绝缘部4中,六角螺母3的外部设有加固外壳301,加固外壳301嵌套设置在六角螺母3上,安装螺丝1的内部设有中心电极8,中心电极8嵌入设置在安装螺丝1中,安装螺丝1的底部设有侧电极9,侧电极9与安装螺丝1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中心电极8的外部设有铜导体801,铜导体801呈“圆柱”状,通过铜导体801能够快速的将火花塞的热量给散发出去,从而大大的降低火花塞自身的热,从而保证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接线螺母5的顶部设有感电柱头501,感电柱头501贯穿设置在接线螺母5中,感电柱头501对电流具有敏感的作用,当司机打火时,通过感电柱头501便能快速的接收电流,促进打火成功。

进一步的,六角螺母3和密封圈2之间设有垫圈6,垫圈6的上端与六角螺母3下端与密封圈2均紧密贴合,垫圈6能够保证其六角螺母3和密封圈2 不会产生相互挤压从而损坏,大大的保证了其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接线螺杆7的内部设有电感器701,电感器701呈“圆柱”状,通过电感器701将电流转化为磁进行储存,从而保证电流不会流失,有效的防止了二次打火的产生,大大的节省了车载电能。

工作原理:当司机要启动车辆打火时,首先由接线螺母5接通电源,由于接线螺母5的内部是螺纹状设计,因此,当电流接通之后,只要有一丝的电源流入,感电柱头501都会进行分布处理,并通过电感器701将电流转化为磁进行储存,从而保证电流不会流失,有效的防止了二次打火的产生,大大的节省了车载电能,同时并将电流输送至中心电极8,使其发出电流与侧电极9 相接,由于侧电极9也是尖端设计,且尖端发电的电荷非常的密集,曲率大,当与侧电极9尖端相接处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弧形电火花,这时,电离区域有尖端拓展至中心电极,并且两者之间便立即形成一个放电通道,从而形成大量的电能,从而保证了燃烧室内的混合气能够充分的燃烧,大大的节省了能源,由于尖端设计燃烧时不会对各电极形成碳化,因此大大的延长了火花塞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