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断口投切电容器组真空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2986发布日期:2019-01-02 21:56阅读:9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断口投切电容器组真空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开关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气体绝缘开关柜的串联双断口投切电容器组真空断路器。



背景技术: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供电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是提高电网的功率因素,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提高功率因素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安装并联电容器组,双断口真空断路器被证实在投切电容器组时,具有极低的重燃概率和较强的绝缘恢复性能,技术优势明显。目前应用的技术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213597.3中压投切电容器组用真空开关、201410011721.2用于切电容器组气体绝缘开关柜的真空断路器、201320678573.0一种电容器组投切真空断路器。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仍存在一些缺点:1、真空灭弧室的特性对操作机构的要求较高,一方面要求双真空灭弧室的同步性,同时操作机构的出力特性刚好时单个真空灭弧室的2倍,在真空灭弧室的动静触头刚接触时,由于力的突变,操作机构的冲击力大,导致触头弹跳难以控制;2、现有的用于充气柜的断路器的尺寸过高,不利于断路器的小型化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断口投切电容器组真空断路器,其具有改善操作机构力的特性要求,并利于断路器小型化,适合充气柜内的安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双断口投切电容器组真空断路器,包括水平依次布置的操作机构、传动机构和导电部件,

所述导电部件包括每相呈水平上下设置的两个真空灭弧室,两个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端通过软连接相短接;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壳体,所述真空灭弧室固设于固定壳体一侧,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端位于固定壳体内,所述固定壳体远离真空灭弧室的一侧水平滑动连接有绝缘拉杆,所述绝缘拉杆通过操作机构驱动,所述绝缘拉杆滑动连接于两个真空灭弧室正中间,所述绝缘拉杆面向真空灭弧室的一端铰接有两个连杆,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有拐臂,两个所述拐臂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固定壳体上,两个所述连杆和两个所述拐臂分别水平对称,两个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端分别铰接于相对拐臂上;

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动端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包括导向段和推拉段,所述推拉段的外径大于导向段的外径,所述推拉段中间开设有长腰孔,所述长腰孔内滑动连接有销二,所述销二转动连接于拐臂上,所述导向杆外套设有弹簧外套,所述弹簧外套与拐臂通过销二铰接,所述弹簧外套内、导向段外设有超程弹簧,所述弹簧外套远离真空灭弧室的一端朝内凸设有凸台,所述超程弹簧抵于凸台和推拉段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壳体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绝缘拉杆的铰接端设于导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对绝缘拉杆的铰接端起到导向的作用,确保绝缘拉杆的铰接端在传动机构的正中间移动,保证绝缘拉杆铰接端上的作用力受力均匀,且能更好的相互抵消,更好起到减震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拉杆的铰接端上设有滚轮,所述滚轮滚动连接于导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减少了绝缘拉杆的铰接端在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使得绝缘拉杆在移动时更加顺利,提高断路器合分闸的灵敏性,减少磨损,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真空灭弧室通过绝缘件固设于固定壳体外侧,所述绝缘件上远离真空灭弧室的一侧设有与真空灭弧室的静端相连的接线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保证真空断路器的绝缘性,提高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壳体通过支撑绝缘子固设于固定板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双真空灭弧室的同步性容易达到,同时操作机构对绝缘拉杆的作用力相对平缓,操作机构的冲击力小,真空灭弧室内的触头弹跳小;2、由于真空灭弧室横向布置,体积小,适合用于充气柜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双端口投切电容器组真空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双端口投切电容器组真空断路器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分闸状态图);

图4为图3中I的放大图;

图5为一种双端口投切电容器组真空断路器合闸状态图;

图6为操作机构对绝缘拉杆的作用力特性曲线比较图。

图中,1、底板;2、固定板;3、支撑绝缘子;4、绝缘拉杆;5、转销;6、连杆;7、超程弹簧;8、弹簧外套;9、导向杆;91、导向段;92、推拉段;93、长腰孔;10、销一;11、销二;12、销三;13、拐臂;14、固定壳体;141、导向槽;15、软连接;16、绝缘件;17、真空灭弧室;18、接线端;19、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双断口投切电容器组真空断路器,包括水平依次布置的操作机构(未在图中示处)、传动机构和导电部件。

导电部件包括每相呈水平上下设置的两个真空灭弧室17,两个真空灭弧室17的动端通过软连接15相短接;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壳体14,真空灭弧室17通过绝缘件16用螺栓固定在固定壳体14的右侧,绝缘件16可以由绝缘板加工代替,绝缘件16上远离真空灭弧室17的一侧设有与真空灭弧室17的静端相连的接线端18,真空灭弧室17的动端位于固定壳体14内,固定壳体14远离真空灭弧室17的一侧水平滑动连接有绝缘拉杆4,绝缘拉杆4通过操作机构驱动,操作机构为现有真空断路器领域内的常规机构,在此不作赘述。

绝缘拉杆4滑动连接于两个真空灭弧室17的正中间,绝缘拉杆4的左端与操作机构连接,绝缘拉杆4的右端通过转销5铰接有两个连杆6,两个连杆6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销一10铰接有拐臂13,两个拐臂1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销三12铰接于固定壳体14上,两个连杆6和两个拐臂13分别水平对称,两个真空灭弧室17的动端分别铰接于相对拐臂13上。

参见图4,真空灭弧室17的动端包括导向杆9,导向杆9包括从外到真空灭弧室17方向依次相连的导向段91和推拉段92,推拉段92的外径大于导向段91的外径,推拉段92的中间开设有长腰孔93,长腰孔93内滑动连接有销二11,销二11转动连接于拐臂13上,导向杆9外套设有弹簧外套8,弹簧外套8与拐臂13通过销二11铰接,在弹簧外套8内、导向段91外设有超程弹簧7,在弹簧外套8远离真空灭弧室17的一端朝内凸设有凸台81,超程弹簧7抵于凸台81和推拉段92之间。

参见图1和图2,在固定壳体14上开设有导向槽141,在绝缘拉杆4的铰接端位于转销5的两端分别套接有滚轮19,滚轮19滚动连接于导向槽141内。

参见图1和图3,一种双断口投切电容器组真空断路器还包括底板1,底板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固定壳体14通过支撑绝缘子3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上,操作机构安装在底板2的左侧,且穿过底板2与绝缘拉杆4连接。

参见图3、图4和图5,合闸时,绝缘拉杆4在操作机构的驱动下向右移动,绝缘拉杆4带动连杆6使得拐臂13以销三12的轴线为转动中心朝真空灭弧室17方向转动,拐臂13在转动过程中,拐臂13上的销二11先带动弹簧外套8朝真空灭弧室17方向移动,弹簧外套8在移动过程中挤压超程弹簧7,超程弹簧7的作用力逐渐增大,直到销二11抵于长腰孔93另一端,瞬间推动导向杆9,使得真空灭弧室17内的动、静触头接触。

与常规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对绝缘拉杆的作用力特性相比,如图6所示,ABCD为常规断路器操作机构对绝缘拉杆的作用力特性曲线,A:分闸状态(等于真空灭弧室额定开距下的反力);B:真空灭弧室刚合时(等于真空灭弧室触头的自闭力);C:超程弹簧的预压力;D:合闸状态。从图中可知,在CD段操作机构受到的力很大。abcd为本发明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对绝缘拉杆的作用力特性曲线,cd段曲线平缓,传动过程冲击力小。在实际设计中通过对连杆6和拐臂13尺寸的改变,可以取得不同的特性需要。这与绝缘拉杆直接推动相比,对操作机构的反作用力更加平缓,减少冲击力,同时真空灭弧室同期性(双真空灭弧室内的动、静触头同时接触)容易控制;整体产品结构紧凑,适合安装在充气柜内使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