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缆小截面实心导体绝缘挤出的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2680发布日期:2018-12-05 18:3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缆小截面实心导体绝缘挤出的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绝缘是电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这产品的性能,所以在生产中电缆绝缘的生产速度与绝缘质量是考核绝缘工序的两大指标。

传统的绝缘挤出放线装置为ψ500型放线盘,每盘能承装铜导线5000-8000米,由于挤出机的运行时挤出绝缘线芯速度快,每1个小时左右需要更换ψ500型放线盘,更换导线盘次数频繁,且生产时需要大量的导线盘交替更换,导线盘需要数量较多,且占据大量空间摆放位置。

但上述技术及现场应用的其它相关技术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每次放线都需要一台吊车跟随,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二是现存线盘绕线量过小,反复换盘浪费时间且消耗大量人力,还容易由于接头问题造成质量下降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缆小截面实心导体绝缘挤出的放线装置,其可以存放大量电缆,同时该放线装置拉出电缆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电缆小截面实心导体绝缘挤出的放线装置,所述电缆拉出导向组件和电缆存放组件,所述电缆存放组件包括底盘、用于缠绕电缆的绕线骨架、以及用于限制电缆位置的外部限制框,所述绕线骨架和外部限制框均垂向安装在底盘的顶面,外部限制框套装在绕线骨架外部,外部限制框和绕线骨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电缆的容线空间,该容线空间顶面敞开,所述缠绕骨架为柱状,所述外部限制框具有沿外部限制框高度方向开设的视窗;

其中所述电缆拉出导向组件包括外部立柱、用于一级导向电缆的横向导向圈、用于二级导向电缆的顶部滑轮,所述横向导向圈设置在电缆存放组件顶部,所述顶部滑轮设置在横向导向圈上方,顶部滑轮的外环面套有限位扣,该顶部滑轮和限位扣直线形成导线间隙。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立柱的顶端横向弯折,所述顶部滑轮设置在横向弯折段的自由末端。

作为优选的,所述外部限制框包括中部环梁、顶部环梁和若干个支撑立柱,其中支撑立柱竖直设置且底端固定在底盘的顶面,且若干个支撑立柱成环形阵列式排列,所述顶部环梁连接在支撑立柱的顶端,中部环梁连接在支撑立柱的中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绕线骨架包括若干个竖杆和用于支撑竖杆顶部的支撑件,其中若干个竖杆竖直设置且底端固定在底盘的顶面,且若干个竖杆成环形阵列式排列,支撑件固定在竖杆的顶面。

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米”字形结构,且支撑件的每一分支逐一与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用于电缆小截面实心导体绝缘挤出的放线装置还包括用于方便电缆存放组件起吊的吊装结构,该吊装结构包括斜杆、顶盘和固定块,其中斜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竖杆的顶端,斜杆的上端斜上延伸并向中心汇聚,所述斜杆的上端固定在顶盘的底面,所述固定块固定在顶盘的顶面,该固定块具有吊钩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斜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60°。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底盘的直径为35CM-60CM。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绕线骨架的高度为70CM-130CM。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盘的底部具有可锁止的行走轮。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每盘装线800-1000kg,是传统方式的4-5倍,节约了换导体盘具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2)降低接头次数,同时也避免因频繁接头带来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3)绝缘挤出设备连续生产,节约因频繁停机造成的绝缘起车料,降低材料成本;(3)设备底部设有行走轮,顶部设有吊钩孔,便于运输,解决了传统的人工推盘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4)绕线骨架固定不动,放置芯线移位、打结设置卡死器械;(5)完全的机械构造,无需额外的动力来源,节约能源、绿色环保;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电缆小截面实心导体绝缘挤出的放线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一种用于电缆小截面实心导体绝缘挤出的放线装置绕线骨架的结构图。

图3为一种用于电缆小截面实心导体绝缘挤出的放线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支撑立柱、3-中部环梁、4-顶部环梁、5-固定块、6-吊钩孔、7-绕线骨架、8-行走轮、9-顶盘、10-外部立柱、11-横向导向圈、12-顶部滑轮、13-限位扣;7-1-斜杆、7-2-竖杆、7-3-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缆小截面实心导体绝缘挤出的放线装置,电缆拉出导向组件和电缆存放组件,电缆存放组件包括底盘1、用于缠绕电缆的绕线骨架7、以及用于限制电缆位置的外部限制框,绕线骨架7和外部限制框均垂向安装在底盘1的顶面,外部限制框套装在绕线骨架7外部,外部限制框和绕线骨架7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电缆的容线空间,该容线空间顶面敞开,缠绕骨架为柱状,外部限制框具有沿外部限制框高度方向开设的视窗;

其中电缆拉出导向组件包括外部立柱10、用于一级导向电缆的横向导向圈11、用于二级导向电缆的顶部滑轮12,横向导向圈11设置在电缆存放组件顶部,顶部滑轮12设置在横向导向圈11上方,顶部滑轮12的外环面套有限位扣13,该顶部滑轮12和限位扣13直线形成导线间隙。

外部立柱10中,横向导向圈11用于将电缆存放组件内的电缆初步导向,将电缆拉出电缆存放组件,然后再通过顶部滑轮12和限位扣13的配合,将电缆向需求的方向上导向。

支撑立柱2的顶端横向弯折,顶部滑轮12设置在横向弯折段的自由末端。

外部限制框包括中部环梁3、顶部环梁4和若干个支撑立柱2,其中支撑立柱2竖直设置且底端固定在底盘1的顶面,且若干个支撑立柱2成环形阵列式排列,顶部环梁4连接在支撑立柱2的顶端,中部环梁3连接在支撑立柱2的中部。

绕线骨架7包括若干个竖杆7-2和用于支撑竖杆7-2顶部的支撑件7-3,其中若干个竖杆7-2竖直设置且底端固定在底盘1的顶面,且若干个竖杆7-2成环形阵列式排列,支撑件7-3固定在竖杆7-2的顶面。绕线骨架7的整体重量较轻,且强度较高,防止其变形。

支撑件7-3为“米”字形结构,且支撑件7-3的每一分支逐一与竖杆7-2的顶端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吊装,用于电缆小截面实心导体绝缘挤出的放线装置还包括用于方便电缆存放组件起吊的吊装结构,该吊装结构包括斜杆7-1、顶盘9和固定块5,其中斜杆7-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竖杆7-2的顶端,斜杆7-1的上端斜上延伸并向中心汇聚,斜杆7-1的上端固定在顶盘9的底面,固定块5固定在顶盘9的顶面,该固定块5具有吊钩孔6。

在本实施例中,斜杆7-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60°。底盘1的直径为35CM-60CM。绕线骨架7的高度为70CM-130CM。

底盘1的底部具有可锁止的行走轮8。

本实用新型每盘装线800-1000kg,是传统方式的4-5倍,节约了换导体盘具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接头次数,同时也避免因频繁接头带来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质量;绝缘挤出设备连续生产,节约因频繁停机造成的绝缘起车料,降低材料成本;设备底部设有行走轮8,顶部设有吊钩孔6,便于运输,解决了传统的人工推盘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绕线骨架7固定不动,放置芯线移位、打结设置卡死器械;完全的机械构造,无需额外的动力来源,节约能源、绿色环保;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利用率高。

圆形底盘1的下表面上沿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六枚行走轮8;底盘1上表面上靠近边缘的圆周方向上均匀焊接固定有若干竖直支撑立柱2,其中底盘1的一直径两端点处的支撑立柱2为两根并排焊接固定;支撑立柱2的中部和顶部在其圆周方向上分别焊接固定有中部环梁3和顶部环梁4;底盘1上表面中心处竖直方向上设有绕线骨架7,绕线骨架7顶部设有圆形顶盘9,顶盘9上表面竖直向上设有类长方体的固定块5,固定块5中心开设有一圆形吊钩孔6;

所述的绕线骨架7包括斜杆7-1、竖杆7-2以及支撑件7-3;所述斜杆7-1共八根,自顶盘9下表面向下分散倾斜设置;所述的竖杆7-2竖直设置,其上端接于斜杆7-1的下端,其下端固定焊接于底盘1的上表面;所述的支撑件7-3呈米字型,其外围分别与斜杆7-1和竖杆7-2的交接处相接。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绕线骨架7上按照同方向缠绕有大量的电缆芯线,芯线的外露一端通过牵引装置向上依次穿过固定于支撑立柱2外的外部立柱10上的横向导向圈11和顶部滑轮12,在牵引装置的拉动下芯线沿绕线骨架7向上螺旋绕出进而实现放线;限位扣13会限制铜导线只在顶部滑轮12上运动,放置铜导线偏离轨道;

需要将本装置进行移动位置时,手动或机械推动本装置,通过底部的行走轮8进行移动;

需要将本装置进行搬运时,运输装置或起动装置通过固定块5上的吊钩环6进行钩挂连接进而实现上吊运输。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可以作出许多变化,只要这些变化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