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编织袋长度的张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2681发布日期:2018-12-05 18:3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应编织袋长度的张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应编织袋长度的张口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编织袋通常是以聚丙烯或者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编制、制袋而成。

由于塑料编织袋透气而不防水,为了提升防水和密封效果,部分编织袋采用双层结构,内置一层塑料防水袋或者膜,塑料防水袋需要张开编织袋进行放置和生产,而编织袋的张口通过人工进行,而且需要保持张口一定时间,人工成本高,而普通张口设备对编织袋长度的适应性差,难以进行稳定的张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编织袋长度的张口装置,进行编织袋的张口,提升对编织袋长度的适应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应编织袋长度的张口装置,包括:负压密封罐、张口筒体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负压密封罐顶部设置有环形密封板,所述张口筒体顶部与环形密封板内孔相连接且底部延伸至负压密封罐中,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设置在负压密封罐内腔底部且指向上方,所述张口筒体中设置有与升降驱动装置顶部相连接的浮动板,所述张口筒体内壁上密布有吸气孔。

其中,所述负压密封罐为圆柱罐体,所述负压密封罐与张口筒体相同心。

其中,所述负压密封罐一侧设置有抽气机,所述抽气机与负压密封罐之间采用抽气管相连接。

其中,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气压缸,所述负压密封罐外侧设置有延伸至内部而与气压缸相连接的气管。

其中,所述浮动板为塑料圆盘,所述浮动板的外圆直径与张口筒体的内孔直径相对应。

其中,所述浮动板为蜂窝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适应编织袋长度的张口装置,利用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浮动板的升降,调整张口筒体顶部与浮动板的距离,以适应编织袋的长度,然后把编织袋放入张口筒体紧贴张口筒体内壁一侧而被吸附,然后拉扯编织袋使得两侧材料分离而被张口筒体另一侧内壁吸附,实现编织袋在张口筒体内的筒形张开结构,方便编织袋内部的加工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应编织袋长度的张口装置,包括:负压密封罐1、张口筒体3和升降驱动装置7,所述负压密封罐1顶部设置有环形密封板2,方便张口筒体3的固定。

所述张口筒体3顶部与环形密封板2内孔相连接且底部延伸至负压密封罐1中,所述负压密封罐1为圆柱罐体,所述负压密封罐1与张口筒体3相同心,使得张口筒体3内置于负压密封罐1内的负压环境中。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7设置在负压密封罐1内腔底部且指向上方,所述张口筒体3中设置有与升降驱动装置7顶部相连接的浮动板8,升降驱动装置7的伸缩带动浮动板8的升降,改变张口筒体3顶部与浮动板8的距离,适应编织袋的高度。

所述张口筒体3内壁上密布有吸气孔,负压密封罐1的负压环境使得吸气孔产生吸力,吸气孔利用吸力对张口筒体3内的编织袋进行吸附和保持筒形张开结构。

所述负压密封罐1一侧设置有抽气机5,所述抽气机5与负压密封罐1之间采用抽气管4相连接,抽气机5开启后,利用抽气管4在负压密封罐1内形成负压环境。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7为气压缸,所述负压密封罐1外侧设置有延伸至内部而与气压缸相连接的气管6,利用气阀进行控制,操作方便,可以利用空压机进行气源的供应,成本低。

所述浮动板8为塑料圆盘,所述浮动板8的外圆直径与张口筒体3的内孔直径相对应,方便浮动板8的浮动,避免编织袋进入浮动板8与张口筒体3内壁间的缝隙,所述浮动板6为蜂窝板,可以对编织袋底部进行吸附,固定效果好。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