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联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8149发布日期:2019-01-13 16:39阅读:1279来源:国知局
三角联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于配电线中路隔离开关联接领域,特别涉及三角联板。



背景技术:

10kⅤ架空配电线路的分段开关、环网点开关或用户引落开关均采用断路器或负荷开关配高压隔离开关的方式进行组合配置。随着配网自动化的不断发展,柱上开关除了安装避雷器外还需加装一个PT,造成接于高压隔离开关上端(电源侧)的接线耳端子有3个。目前市场上的高压隔离开关连接端子的孔只有1个或2个,如果隔离开关是两个孔的,那么这2个孔都是垂直排列的,这样造成接线孔不够,只能将所有线耳都搭接在一个孔上,很容易发生线耳与隔离开关之间接触不良导致发热甚至烧坏,当PT设备发生故障时也不便于检修。

当多个接线端子搭接在高压隔离开关同一个孔上容易发生隔离开关与接线端子的接触不良造成设备发热或烧坏;且烧坏的PT位于开关电缆引落处时,采用临时措施隔离故障(剪去PT与隔离开关的连接线)后无法采用带电作业的方法进行修复(修复时必须解开搭接在一起的接线端子,此时也无法做旁路),扩大了停电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配电线路中隔离开关联接具有上述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新型三角联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三角联板,其特征是:包括联接板,所述联接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为一体成型并通过圆弧过渡相连;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宽度和厚度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Ⅰ,所述多个连接孔Ⅰ通过线耳分别与不同导线连接;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一个连接孔Ⅱ,所述连接孔Ⅱ与隔离开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Ⅱ同时连接导线和隔离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厚度均为5mm。

进一步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宽度均为50mm。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Ⅰ和所述连接孔Ⅱ分别位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中心线位置,且连接孔Ⅰ和所述连接孔Ⅱ的孔径相同,均为13mm,两个连接孔Ⅰ之间的距离为50mm。

进一步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连接孔Ⅰ的个数为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联接板是由镀锌铜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联板进行连接有效解决多个接线端子与隔离开关的连接问题,从而减少接线端子发热及烧坏;

2、实现PT、高压避雷器、开关检修维护时互不影响;

3、结构简单,适用性强,本联接板可以应用于目前市场上所有的隔离开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联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联接板与隔离开关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联接板,11-第一面板,12-第二面板,13-连接孔Ⅰ,14-连接孔Ⅱ,2-导线,3-导线,4-导线,5-线耳,6-线耳,7-螺丝,8-螺丝,9-线耳,10-隔离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三角联板,其特征是:包括联接板,所述联接板包括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为一体成型并通过圆弧过渡相连;所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宽度和厚度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面板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Ⅰ,所述多个连接孔Ⅰ通过线耳分别与不同导线连接;所述第二面板上设置有一个连接孔Ⅱ,所述连接孔Ⅱ与隔离开关连接。

所述连接孔Ⅱ同时连接导线和隔离开关。

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厚度均为5mm。

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宽度均为50mm。

所述连接孔Ⅰ和所述连接孔Ⅱ分别位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的中心线位置,且连接孔Ⅰ和所述连接孔Ⅱ的孔径相同,均为13mm,两个连接孔Ⅰ之间的距离为50mm,连接孔的孔径为13mm,便于与线耳、螺丝配合,为了防止相邻线耳间隔近产生热量叠加,使两个连接孔Ⅰ之间保持足够距离。

第一面板上设置有连接孔Ⅰ的个数为两个。

联接板与隔离开关的连接示意图如图2所示,联接板主要是由镀锌铜板制成,导线2接到线耳5后分别通过螺丝在隔离开关10上拧紧,导线3接到线耳6后分别通过螺丝7在联接板1上拧紧,导线4接到线耳9后分别通过螺丝8在联接板1上拧紧。

结构简单,适用性强,本联接板可以应用于目前市场上所有的隔离开关,通过采用联板进行连接有效解决多个接线端子与隔离开关的连接问题,从而减少接线端子发热及烧坏,实现PT、高压避雷器、开关检修维护时互不影响。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