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2283发布日期:2019-01-02 21:52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一体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磁头,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头,属于充磁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多向异极性磁铁,需要先给每一颗充磁件赋予磁性,然后再将带磁性的充磁件一颗一颗的组装固定,最终得到多向异极性磁铁。

充磁件充磁后再组装,由于同性相斥,所以会造成组装困难,并且尺寸也容易有偏差,组装相当耗时,良率也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头,一次操作即可完成多向异极性充磁,无后期组装工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体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充磁头外壳、下充磁头外壳、上充磁头铁芯、下充磁头铁芯和六组线圈,其中:

前述上充磁头铁芯和下充磁头铁芯分别呈倒“山”字形和正“山”字形;

前述六组线圈分别缠绕在上充磁头铁芯和下充磁头铁芯的六个竖直柱上,其中,缠绕在上充磁头铁芯上的三组线圈缠绕方向相同,缠绕在下充磁头铁芯上的位于中间的一组线圈缠绕方向与缠绕在上充磁头铁芯上的三组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同、位于两边的两组线圈缠绕方向与缠绕在上充磁头铁芯上的三组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反,上充磁头铁芯和下充磁头铁芯上的线圈按照左、中、右的顺序一一对应并且并联连接形成三对线圈,三对线圈再并联,最后引电源线出电源线接电源;

前述上充磁头外壳、下充磁头外壳分别包裹在上充磁头铁芯和下充磁头铁芯的外部,二者相对的一面各形成有一个放充磁件的凹槽。

前述的一体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头,其特征在于,前述六组线圈所使用的铜线均为绝缘漆包铜线。

前述的一体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头,其特征在于,前述绝缘漆包铜线的线径为0.125mm。

前述的一体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头,其特征在于,前述六组线圈的缠绕层数均为2层。

前述的一体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头,其特征在于,前述充磁头的额定电压为2100V、电容量为500uf。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充磁件组装前没有充磁,无极性,组装起来很容易,组装之后放置于充磁头内,经过充磁头充磁后获得多向异极性,改变了多向异极性磁铁的组装方式,可以一体组装成型,组装速度和良率都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一体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头内部的充磁铁芯以及线圈的缠绕示意图;

图3是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头对充磁件进行充磁,充磁完成前后充磁件的磁性对比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上充磁头外壳、2-充磁件、3-下充磁头外壳、4-凹槽、5-下充磁头铁芯、6-上充磁头铁芯、7-线圈、8-线圈、 9-线圈、10-线圈、11-线圈、12-线圈,小箭头表示磁力线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头包括:上充磁头外壳1、下充磁头外壳3、上充磁头铁芯6、下充磁头铁芯5 和六组线圈,这六组线圈分别记为线圈7、线圈8、线圈9、线圈10、线圈11和线圈12。

下面分别对充磁头铁芯、线圈以及充磁头外壳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上充磁头铁芯和下充磁头铁芯

参照图2,上充磁头铁芯6呈倒“山”字形,具有三个竖直向下的柱,这三个竖直向下的柱是用来缠绕线圈的。

参照图2,下充磁头铁芯5的结构与上充磁头铁芯6的结构相同,只不过是朝向不同,下充磁头铁芯5呈正“山”字形,具有三个竖直向上的柱,这三个竖直向上的柱也是用来缠绕线圈的。

二、线圈

参照图2,线圈一共有六组,在上充磁头铁芯6和下充磁头铁芯5 上各缠绕三组。

缠绕在上充磁头铁芯6上的三组线圈缠绕方向相同,即线圈7、线圈8和线圈9的缠绕方向相同,例如:都是逆时针缠绕。

缠绕在下充磁头铁芯5上的三组线圈缠绕方向不完全相同,其中,位于中间的一组线圈(即线圈11)缠绕方向与缠绕在上充磁头铁芯6 上的三组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同(也是逆时针缠绕),位于两边的两组线圈(即线圈10和线圈12)缠绕方向与缠绕在上充磁头铁芯6上的三组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反(顺时针缠绕)。

六组线圈在上充磁头铁芯6和下充磁头铁芯5的六个竖直柱上缠绕完毕后,按照左、中、右的顺序一一对应,并且并联连接形成三对线圈,这三对线圈再并联,最后引出电源线接电源。

三、上充磁头外壳和下充磁头外壳

参照图1,上充磁头外壳1、下充磁头外壳3分别包裹在上充磁头铁芯6和下充磁头铁芯5的外部,二者相对的一面各形成有一个放充磁件2的凹槽4,二者对扣在一起后,位于上充磁头外壳1上的凹槽 4和位于下充磁头外壳3上的凹槽4刚好可以将充磁件2包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线圈7、线圈8、线圈9、线圈10、线圈 11和线圈12所使用的铜线均为绝缘漆包铜线,线径优选为0.125mm。

更为优选的,线圈7、线圈8、线圈9、线圈10、线圈11和线圈 12的缠绕层数均为2层。

整个充磁头的额定电压为2100V、电容量为500uf。

磁场是由电荷运动产生的,线圈通电接入电流,同时进行放电充磁,当电流通过线圈时,就可以分出感生磁场的N极和S极,磁力线从N极出来,进入S极,我们利用通电后的线圈会产生磁场的原理(即电生磁原理),通过设计上充磁头铁芯和下充磁头铁芯的形状以及两个充磁头铁芯上线圈的数量和缠绕方式(绕线方式的不同决定了通电后电流的方向不同以及充磁后磁铁的极性不同),得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头,该充磁头适用于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一次操作即可完成多向异极性充磁,无后期组装工序。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多向异极性磁铁充磁头对充磁件进行充磁,充磁完成前后充磁件的磁性对比示意图见图3。

由于充磁件组装前没有充磁,无极性,组装起来很容易,组装之后放置于本实用新型的充磁头内,经过充磁头充磁后获得多向异极性,改变了多向异极性磁铁的组装方式,可以一体组装成型,组装速度和良率都大大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