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铆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3403发布日期:2018-12-05 18:4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铆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铆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动触点、支架和弹簧片在连接时,需人工先将动触点连接到弹簧片上,然后将支架再人工连接到弹簧片上,费时费力,每天组装形成半成品日产量仅几千个,且人工连接操作时很难保证各组产品连接的品质,标准性较差,不利于企业大批量投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铆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铆接装置,包括动触点、弹簧片和支架,弹簧片的一端设有第一铆接孔,支架上设有与第一铆接孔相对应的第一冲凸铆钉,第一冲凸铆钉穿设在第一铆接孔内并通过铆接连接,弹簧片另一端设有第二铆接孔,动触点上设有与第二铆接孔相匹配的第二冲凸铆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铆接孔有两个,且呈斜对角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支架和支架上的第一冲凸铆钉是一体成型,增加支架整体的牢固度,减少冲凸铆钉的单独制作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弹簧片两端上分别开设铆接孔,支架和动触点上均一体成型的设有与铆接孔匹配的冲凸铆钉,使得弹簧片与支架间、动触点与弹簧片间均通过铆接连接更加快速和标准化,半成品日产量数万个,产能扩大十倍,能够节省劳动力数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铆接装置,包括动触点1、弹簧片2和支架3,弹簧片2的一端设有第一铆接孔5,支架3上设有与第一铆接孔5相对应的第一冲凸铆钉4,第一冲凸铆钉4穿设在第一铆接孔5内并通过铆接连接,弹簧片另一端设有第二铆接孔(图中未视出),动触点上设有与第二铆接孔相匹配的第二冲凸铆钉(图中未视出),动触点上的第二冲凸铆钉与弹簧片上的第二铆接孔的连接方式和支架上第一冲凸铆钉与弹簧片上的第一铆接孔的连接方式相同。

第一铆接孔有两个,且呈斜对角分布,使得支架与弹簧片仅通过2组铆接孔与冲凸铆钉的配合实现紧密连接,方便快捷。

支架和支架上的第一冲凸铆钉是一体成型,动触点和动触点上设置的第二冲凸铆钉也采用一体成型设置,在增量支架和动触点整体牢固度的同时减少在支架和动触点上专门制作冲凸铆钉的工序,节省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