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1858发布日期:2018-12-14 22:5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隔离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小型隔离开关是低压开关电器中使用较多的一种,在电路中起隔离作用。

中国专利文献CN206076144U公开了一种小型隔离开关,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的手柄、左右接线柱以及分别与左右接线柱相连接的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的底端铰接在壳体中,中端通过U型连杆与手柄相连,壳体的顶端设有透明的观察窗,观察窗正对动静触头合闸位置。

上述方案的缺陷在于:由于小型隔离开关一般安装在较高的位置,操作者通常需要踩在椅子上,站到视线与小型隔离开关平齐的位置,然后借助手电筒等外部光源照射到壳体内,才能观察到动静触头是否处在合闸位置,观察极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小型隔离开关合闸位置观察不方便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方便观察合闸位置的小型隔离开关。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隔离开关,包括:

触头支架,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上,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显示分合闸状态的指示结构和动触头,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指示结构相对的透明窗口;

手柄连杆,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触头支架连接,用于在所述手柄转动时,带动所述触头支架转动;

第一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动触头电连接;

第二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与静触头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指示结构为丝印在触头支架上端的绿色和红色,以指示分闸和合闸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触头通过安装结构与所述触头支架配合连接,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安装柱,设置在所述触头支架上,供所述动触头安装进入;

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所述触头支架上,与所述动触头的第一端臂配合限位阻挡;

动触头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安装柱上,一端与所述动触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触头支架的限位结构配合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触头支架上的呈倒L型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触头支架相对形成供所述动触头弹性件穿入的卡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用于所述手柄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静触头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连接板为L型,包括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固定连接的第一段,以及与所述第一段弯折连接的用于设置静触头的第二段。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触头通过软铜线与第一接线端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隔离开关,触头支架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上,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显示分合闸状态的指示结构和动触头,壳体上设有与指示结构相对的透明窗口;触头支架的转动,使得位于其上端的指示结构的不同位置与透明窗口相对,由于指示结构靠近透明窗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更方便观察。

2.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隔离开关,指示结构为丝印在触头支架上端的绿色和红色,以指示分闸和合闸状态,上述方式方便操作者直观的通过观察颜色得知隔离开关的工作状态。

3.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隔离开关,动触头弹性件套设在安装柱上,一端与动触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触头支架的限位结构配合连接;通过设置动触头弹性件,使得动静触头在接触接通时能够有一定的压紧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中小型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手柄、触头支架、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转过一定角度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触头支架、动触头、复位弹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转轴;2、触头支架;21、指示结构;22、安装柱;23、第一限位块;24、第二限位块;25、卡槽;3、动触头;30、动触头弹性件;4、手柄;40、复位弹簧;41、手柄连杆;5、第一接线端子;6、第二接线端子;7、静触头;8、连接板;81、第一段;82、第二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下述的实施例不是本实用新型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其他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隔离开关,如图1和2所示,包括:触头支架2,通过转轴11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1上,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用于显示分合闸状态的指示结构21和动触头3,壳体1上设有与指示结构21相对的透明窗口;手柄连杆41,一端与手柄4连接,另一端与触头支架2连接,用于在手柄4转动时,带动触头支架2转动;第一接线端子5,设置在壳体1的一端,与动触头3电连接;第二接线端子6,设置在壳体1的另一端,与静触头7电连接。触头支架2的转动,带动动触头3转动与静触头7接触接通,并使得位于其上端的指示结构21的不同位置与透明窗口相对,由于指示结构21靠近透明窗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更方便观察。

具体的,指示结构21为丝印在触头支架2上端的绿色和红色,以指示分闸和合闸状态,上述方式方便操作者直观的通过观察颜色得知隔离开关的工作状态。

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指示结构21涂有不同颜色的荧光粉,从而更方便观察。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4所示,动触头3通过安装结构与触头支架2配合连接,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柱22,设置在触头支架2上,供动触头3的安装通孔安装进入;第一限位块23,设置在触头支架2上,与动触头3的第一端臂31配合限位阻挡;动触头弹性件30,套设在安装柱22上,一端与动触头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触头支架2的限位结构配合连接。通过设置动触头弹性件30,使得动静触头在接触接通时能够有一定的压紧力。

具体的,限位结构为设置在触头支架2上的呈倒L型的第二限位块24,第二限位块24与触头支架2相对形成供动触头弹性件30穿入的卡槽25。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手柄4复位的复位弹簧40,复位弹簧40的一端与手柄4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复位弹簧40为扭簧,扭簧的一端插入手柄的安装孔内,另一端插入壳体定位柱的安装孔内。

本实施例中,静触头7通过连接板8与第二接线端子6电连接,连接板8为L型,包括与第二接线端子6固定连接的第一段81,以及与第一段81弯折连接的用于设置静触头7的第二段82。

本实施例中,动触头3通过软铜线与第一接线端子5电连接(图中未画出)。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